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慢、也有怯弱,这个东西我们没放下,远离就是放下。把这些烦恼习气统统放下了,让真诚、清净、平等、正觉现前,那是我们的真心。真心在哪里?放下妄心就是真心,你可不要再去找真心,当下就是。用一个清净心、真诚心来接触佛法。
「求悟解故,专一趣心」,此地讲的就是一心,一心就是专心。我们佛门通常见面大家合掌,合掌就是代表一心。这十个指头代表散乱,我把散乱收回来,所以合掌代表一心,一心是真正恭敬,佛法的礼节也是表法。我们掌是合了,我们的妄念有没有收回来?这就有问题了。形式上做得不错,还是有妄想,还是有杂念,心还没有收回来。孟夫子所说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就是合掌的意思。什么叫学问?把你散乱的心统统收回来就是的。我们学佛求的是什么?求觉悟、求解脱,觉悟是智,解脱是行,我们求的是这个。如果你学佛还求名闻利养,错了;你还想求五欲六尘的享受,你永远不会开悟,永远得不到解脱,解脱是离苦。所以我们学佛,方向、目标决定不能有差错,这样就对了。
首先你看要专心,要一心,然后去听教,「聆音属耳,扫涤其心,摄一切心,方名谛听」,把一切妄念统统都收回来,一心现前。所以,无论是读经(文字是音声的符号)、看经跟听经都需要懂得消归自性,随文入观,这个很重要;如果你有分别执著,你就没有办法随文入观。现在人的通病,普遍的病,没有耐心,心里面烦躁,静不下来。所以现在在国外许多地方,我们佛门这些大德,确实也很难得,看到社会的病态,他们在寺院里面办静坐班,很能吸引人。多少人到静坐班里来报名,来学静坐,他并不是学佛。就是什么?他太烦了,心静不下来,到这个地方来,佛堂里面来坐下来收心。这个也很有效果,总算得到一点安静,坐一个钟点,就是修清净心修一个钟点,坐两个钟点就修两个钟点。
静坐班常常人都是满座的,确实是好事情。可是在这边虽然静坐了一、两个钟点,出了寺院之后他又乱了。这种情形我们很容易理解,因为你在禅堂里面,在净舍里面,你跟外缘暂时离开。离开教室,离开寺院,你跟这个社会的染缸又投入了。这个问题就是你所学的,没有把它用在生活上,没有把它用在工作上,处事待人接物你没用上;如果用上,那就很管用。用上要相当长的工夫,无论是在顺境、在逆境,善缘或者是恶缘,你都能保持著如如不动。
这个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你要问难的原因在哪里?古人说得很好,《华严经》上你看清凉大师判教,信、解、行、证,这是修学的四个次第。我们想把心静下来,这是行,但是前面没有理解,所以行就不得力。佛祖教我们放下万缘,为什么要放下,不懂,勉强放下非常困难;如果真的把这些道理搞通达,明白了,放下就不难,就很容易了。事实真相,也真是难为世尊,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把事实真相讲了二十二年,《般若经》。般若的总纲领就是《心经》,你看《心经》多少字?二百六十个字,总纲!一展开,佛说了二十二年,所说的就是诸法实相,一切法的真相。真相是什么?真相无所有,真相毕竟空,真相不可得,《般若心经》到最后的结论,「无智亦无得」,这是真实智慧。看到事实真相,你说他放不放下?当然放下,诸佛如来彻底放下。
诸佛如来,广义的说,包括此地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都是诸佛如来这个范围里面的,他们都放下了。九法界的众生,虽然学佛,也学佛菩萨放下,不彻底,不究竟,不是真的放下;真放下,管用,真放下,没有过失。佛菩萨应化在世间,一样的也要为大众服务,在中国,我们在历史上看到的,永明延寿大师是阿弥陀佛应化来的,善导大师也是弥陀应化的,还有天台山国清寺的丰干和尚,这大家都知道的,是弥陀化身。文殊、普贤、观音、势至应化在这个世间,确实为大众服务,也为大众做了很好的修学榜样。我们后学的人要会看,要能够细心体会得到,这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所以古时候人福报确实大,一个道场常住里面的执事,住持、当家师、维那,许多都是佛菩萨化身来的。因为担任这些事务操心,耽误你修行,佛菩萨慈悲,他来照顾我们。你看,事他样样都做,做得很圆满,做得叫大众心服口服,心地里头一尘不染。凡夫要是做这个事情就麻烦了,佛门里面有个谚语说,这是佛门自己家里人说的,你想害那个人你就请他做当家师,你就请他做方丈。这话有道理,做了当家,做了方丈,如果没有德行,就变成此地说的贡高我慢。一天到晚忙著这些事务,忙著交际应酬,哪有时间听经?哪有时间去念佛?福报享尽了,道业不能成就,纵然为大众服务说做得好,修一点人天有漏福报,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
在佛门里面修行,什么人福报最大?清众,不管事,对一切事务不闻不问,一心念佛,往往这种人有殊胜的成就。哈尔滨极乐寺,我们在倓虚老法师《影尘回忆录》里面所看到的修无法师,清众。在寺院里面没有地位、没有身分,做粗活,他也没念过书。你看他往生多自在,预知时至,没有生病。极乐寺建成,第一次开戒,他到戒坛里面去帮忙,就是我们现在讲做义工。那个时候方丈是倓虚法师,监院(就是当家师)是定西法师,这两位大德香港人非常熟悉,以后都到香港来了。这是他们家的事情,修无师往生是他们亲眼看见的。
传戒的时候,倓老请他的老师来做得戒和尚,他的老师是谛闲老和尚。住了时间没多久,修无就来告假,大家很烦恼。你答应到戒坛帮忙照顾病患,伤风感冒的需要人照顾,照顾病患,他要告假,他要走了。倓老是很有修养的,没有说话,可是定西法师就沉不住气,就把他呵斥一顿:你这个人怎么没有耐心,戒坛才只两个月的时间,你要走也得等戒坛结束,圆满之后再走。修无师就告诉这两位长者说:我不是到别的地方,我要往生极乐世界。他们两个一听,这个事情大了:哪一天走?修无师说,不出十天,请常住跟他准备两百斤劈柴,准备火化,还希望能有几个人帮助他助念。这都没问题,这是预先告消息,不超过十天。
到第二天,他又来了,老和尚问他,你有什么事情?他就告诉老和尚:我今天就要走。常住立刻给他准备一个房间,也有几个很热心的人,听说他要往生,大家都很欢喜,帮他助念送他。你看看一点病都没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的走了。助念的人就问修无师,这是恭喜他,真难得,他说过去这些往生的人,临走的时候都要作几首诗,作几首偈子,留给后人做纪念,他说你也给我们留一点纪念。修无师说我没有念过书,我也不认识字,我也不会作诗,也不会作偈,可是我有一句话留给你们,他说「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大家听了这个话,说得很老实、很踏实,很有受用。要真干才行!
我们学经教要真学,我懂多少我就做多少,经里头字字句句有无量义,所以经书读的时候读得有味道,你读一辈子,天天生欢喜心。什么原因?天天有悟处。如果天天念,天天没有悟处,你会念厌了,念到最后不想念了,没有意思;天天发现有悟处,学习的兴趣就提高了。果然契入就欲罢不能,自自然然的不眠不休,吃饭忘掉了,睡觉忘掉了,经里头有法味,你尝到了。听经亦复如是,听出味道出来,一听就听八个小时,听十个小时,他不休息。我曾经听说,大陆上有些同修告诉我,他们听光碟听得很得受用,一片一片听。到第二天早晨天亮了,他不晓得天已经亮了,把睡眠忘记掉了。这是什么?得法喜,如果能常常保持,哪有不成就的道理!
所以,看属於眼根,听属於耳根,都要懂得把心里面那些妄想分别执著暂时的放下。扫涤就是暂时放下,你的清净心现前,你听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清净心,听两个小时,两个小时清净心,时间愈久,你清净心能保持长久。像夫子赞叹颜回,「三月,不违仁」,也就是说,颜回的能力听到教训能够三个月不违背。他天天听,永远没有间断的听,那他就长时期的保存,听一次能保持三个月,真不容易。所以,我们要想能长远保持自己的清净心,这个心常生智慧,我们只有一个方法,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才能做得到。
诸位如果要问我,像我们这样能不能做到?我可以告诉你,肯定能做到。你要问我,凭什么能够这样肯定?我可以告诉你,我是过来人,我跟同学们说过,我不是上根利智,我是中下根性,中下根性能有一点成就,就是决定不能间断。「三日不读圣贤书,面目可憎」,这就是说我们一般人,你读圣贤书可以能保持三天,那我天天读不就永远保持了吗?就这么个道理。
一面读经,同时要把外面不善的缘断掉,外面缘几乎都是不善的。头一个不要看电视,不要看报纸,不要看杂志,把这些东西你要能远离,你的心才得清净,这个东西扰乱心思。你常常跟这个接触的话,圣教都不产生作用,为什么?自己烦恼习气很重,这是你内心里的因,外面这些东西是缘,缘在外头一勾结,把你里面的烦恼全部引爆了,你还能受得了吗?所以外缘我们要远离,内里面我们用圣教、用经典来薰修,长时薰习,我们的观念、思想转过来了。要多少时间?根性利的要十年,我跟诸位说过,我不是利根,我转过来是三十年。所以我才有这个胆量跟诸位说,长时薰修你也能成就。你能够像我这样三十年锲而不舍,怎么会不成就?
外面的染缘决定要放下,对於圣学、经教真正生欢喜心,你就尝到法味了,不要人督促,欲罢不能。这种境界很少人有,为什么?很少人能这样干法,真干你才能契入这个境界,你不真干的话你得不到。懂多少学多少,依教奉行,天天有进步,天天烦恼轻,智慧长,他怎么不快乐?所以方老师当年跟我说,就这句话把我引进门来,说「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一生感激他。确实,如果不是他,我不可能学佛,不可能接触经典。幸亏他的介绍,我也非常认真的来学习,得到了人生最高的享受,不是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世界虽然是个大染缸,我不接受它的染污,现在人讲免疫力很强,确实如此。
经上讲的这些随烦恼,我们不是没有,很淡薄,在这个境界里面,我们念佛求生净土自然有把握。佛在经教里讲得太多了,一切法从心想生,境随心转。我们天天想的是圣贤的教诲,天天接触的也是圣贤的教诲,念念不忘阿弥陀佛,念念向往极乐世界,你说哪有不生的道理?向往西方极乐世界,对於这个世界就没有留恋。这个世界好像我们住旅馆一样,过两天就要走了,对这个地方确实没有丝毫留恋。这个世界放下了,一心一意想亲近阿弥陀佛,决定满愿。所以,「善谛听」这三个字的味道我们要明了。
下面第二句,「次句赞问,显行称理,故名如实」。『所问如实义』,问得好,你所问的都是真实义,都是事实真相。菩萨修行如理如法,我们今天是在修行的道路上,道路遇到困难了。这个困难是自古以来,无量劫前,乃至於无量劫以后,三世诸佛在初发心的时候,我们都会遭遇同样的问题,同样的难关。文殊、法首都是过来人,这一问一答使我们警觉性提高了,原来我们迷在这个环境里头一无所知,没有警觉心,如果有警觉心那就好了。堕落在这个里面,所谓是「习惯成自然」,说个不好听的,已经是麻木不仁。好像皮肤一块地方麻木了,不知道痛痒,我们今天处的境界就是这样的。如果知痛痒,你有警觉心,你就会回头,回头是岸,知道自己有毛病,要想办法去对治。有很重的病,自己不知道,这是最可怜、最可悲的事情,佛菩萨在此地为我们提醒,提醒有缘人。跟菩萨有缘的,读到这个经,听到这个话,他会产生高度的警觉,他会反省,他会检点,他会改过自新,这个人这一生就有救了,就成功了。
再问与年龄有没有关系?给诸位说,没有关系。修行是要有时间,没错。你年岁很轻,二、三十岁,再有三十年,行,你能把这些妄想分别执著控制得住,要很长的时间。如果我们今天已经六、七十岁,没有这个时间,也行。你真正明白了之后,万缘放下,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决定得生;就是要真正放得下,心地里头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短时间也能成功,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