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曾仕强剖析三国演义-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司的型态、经营者的性格,以及所采取的策略,各有不同。但是经营的目标,做大做强,则是一致的。
  曹操先推举司隶校尉渤海太守袁绍为反董联军的首领,企求内部改革。后来运用市场派的力量,用“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方式,取得相当的正当性。逐渐演变为“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才引起各方的不满,被当做汉贼,为刘备以皇叔身份讨伐曹操提供了正当性。但是刘备毕竟势力单薄,只好到处闯荡。他由于曹操的抗举,使其誉为当世英雄,逐渐引起各方的注意。为了取得市场区隔,刘备不断打出仁德的形象,以彰显曹操的阴险奸诈。倒是孙权固守江东,默默经营,被曹操封为将军,结为外应。看来刘备集团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寻求立足之地,做好自己的定位,然后才能够谋求发展。
  从显秩序来看,这种个阶段的主角,好像是曹操、孙权和刘备。他们各有理想,也都闯出了一些名堂。虽然刘备尚未有立足的基地,却由于曹操煮酒论英雄时,把当时的知名人士,淮南袁术、河北袁绍、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等,都批评得一文不值,只把这位亲自在住处后园浇水种菜的刘备,捧成和他相提并论的英雄,因而名闻天下。这三人的互动,几乎可以决定未来的动向。
  然而从隐秩序来评估,这一阶段的灵魂人物,应该是关羽。好像谁能够得到他真心的拥戴,他便是今后的最大赢家。请问: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相助,他能够在战场上有多大胜算?在当时动乱的时期,一切唯力是尚。谁的武艺高强,便能够令人刮目相看。当时的武将很多,孙坚、吕布、张飞、华雄、颜良、文丑、于禁、典韦、张辽、孙策、夏侯惇,何止数十位。然而,论忠诚、讲义气,关羽无论如何,都名列第一。所以隐秩序把焦点放在关羽身上,最为合理。曹操爱才,却把吕布斩杀,原因是怕他还会叛变。关羽在土山约三事,明白告诉曹操,他坚持一听到刘备的消息,便要离曹操而去。这样的做法,和叛变有什么不同?但是曹操居然答应下来。若不是显秩序受到隐秩序的影响,怎么可能如此!
  关羽自己,不可能知道这种讯息。因为隐秩序不明言,也不会透露这种讯息给他。在不知不觉当中考验众人的智慧,是隐秩序的常规。关羽心甘情愿地和刘备结义,还要看刘备是不是同样有仁义分修养,会不会变节?所以未来的变数还是很多,必须步步为营,谨慎小心!
  1。为什么天下大势,分久必合,而合久必分呢?
  《三国演义》开始第一回,劈头便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告诉我们一个十分重要的道理:一切都事在人为。分久了,人心想着要合,天下就统一了。合久了,产生很多矛盾,彼此不能协调。人心急着要分,天下就分裂了。看起来是自然的趋势,我们称为天意。实际上是人为的,取决于人心。周末七国纷争,弄得民不聊生,盼望早日统一,所以并入于秦。秦朝焚书坑儒,真正的用意大家不容易了解。秦灭引起楚汉分争,又造成西汉的统一。现在天下大乱,三国鼎立,暗示大家最后也会统一。
  为什么人心会变?有时候想分,有时候想合呢?时至今日,我们应该明白,合才是常,而分则是变。全球化表示人类即将趋于统合,国际化代表世界将会有某种程度的统一。从时势的演化来推论,现在正是合的时期。因为科技发展,毁灭性的武器太过厉害,人类已经没有战争的本钱,大家有见于此,因而人心思合,朝统一的方向而努力!
  最要紧的是:合的时候要避免分的因素,而分的时候,应该制造合的气氛。合久必分,表示合的时候,已经种下很多分的因素,日积月累,终于爆发成分的局面。分久必合,同样表示分的时候,必须产生很多合的缘由,才会在时机成熟,统合在一起。而这种种,都在于人为。所以人心的变化,至关重要。《三国演义》开始于公元184年,当时人心思乱,盗贼蜂起。中原和边境地区,爆发了黄巾起义,摧残了东汉王朝,这才产生很多曲折的情节。
  我们从中国的历史来看,百姓渴望统一,远大于分。和西方历史,分大于合,呈现不一样的心态,这也影响了东西不同种族,对事物的不同理解。
  在古老中国,农民发展出一套农业灌溉系统。农民必须和睦相处,以便共同用心,并且确保没有人动歪脑筋搞鬼。西方文化则根植于希腊,有较多的农民自力经营农地、种植葡萄和橄榄,有较多的农民,自力经营农地、种植葡萄和橄榄,就像个别的商人那样,可以独自完成任务。因此凡事以个人为主,随时保持竞争的心态。东方人多,社会互动比较复杂,必须更加注意别人的反应。西方人稀,社会互动相对地单纯,所以个体。甚至于日常生活、观念和态度也不一样。譬如吃饭,中国人把所有的菜肴放在桌上,多人合在一起,各取所需。西方人每人一份,就算坐在同一桌,也是各吃各的,互不干扰。分合之间的选择,东西显然有差异。
  但是,分了以后要合,往往诉诸武力。换句话说,打到统一为止。而合了之后要分,好像也是非打不可。打来打去,倒霉的是老百姓,跟着打,却不知道为什么?三国时代,由于王室不振,中央集权弱得控制不了地方势力。如果以西方的观点,干脆各自独立,也就算了。但是中国人观点,别人起来就是叛乱,非加以剿灭不可。自己出面则是为了保护皇室朝廷,正气凛然。在这种情况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特别高涨。中华民族得以凝聚、同化、生存、发展,其实有赖于这种合大部分的精神力量,不可忽视。
  2。黄巾起义,为什么在那个时候产生?
  任何行动,都需要正当的理由,才能够号召大众,产生力量。张角兄弟,既没有良好的学历,又没有什么社会地位,要想起义,真是谈何容易!因此巧立名目,等待时机,往往成立有心人的共同策略,这是守时待命。
  守时方面,恒帝禁锢善类,相信宦官,已经种下太监弄权的祸端。灵帝年幼,由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同辅佐。于是官僚与宦官斗争,宦官居于上风,十大太监朋比为奸,称为十常侍。各种不祥征兆纷纷出现,时机已到。
  待命方面,张角入山采药,遇仙人授以太平要术。能呼风唤雨,为人治病。于是自号太平道人,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为号召,用甲子做代号。百姓参与行动的,多达四五十万。人人头裹黄巾,被朝廷称为黄巾贼。
  历来改朝换代,或者合而又分,都是由于朝纲不振。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这才人心思变,引起各种动乱。当时的情况,正是如此。难怪黄巾起义,愈来愈势力浩大。
  说起来当皇帝也实在不容易。相信官僚,宰相也会造反;相信宦官,太监就会弄权;相信外戚,皇后的家人就趁机胡作乱为。采取中央集权,大家认为太过霸道,导致秦朝突然灭亡。汉代采取地方分权,又造成各地的军阀势力。黄巾起义,正好给这些地方势力找到正当的借口,表面上是朝廷需要,实际上是趁机扩展自己的势力。一旦到了相当的程度,那就挟天子以令诸侯。《三国演义》从桓、灵二帝的乱源,黄巾起义的导火线说起,实在是事出必有因。
  尧禅位给舜,舜把王位礼让给禹,这种大家引以为荣的优良禅让方式,为什么传不下去?一定要由公天下变为私天下,然后大家群情激愤,却又无可奈何呢?
  因为尧把位子传给舜,舜并没有把尧全家杀死,采取斩草除根的方式,要永绝后患。倘若当年舜起了邪恶的念头,把尧的家人处死。大概舜自己也不敢禅让于禹,而禹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妥当?可见传位的人,和继位的人,双方都有很大的责任,要把传承工作做好。
  一直到现在,我们依然十分关心,接任的人是谁?是自己人,那就比较安心。至少不会被掀旧账,并且加以抹黑,弄得离职之后,还不得安宁。任何职位,都会处心积虑,千方百计,想要安排自己人继位。说不定离开以后,还可以为旧人讲讲话,继续发挥影响力。何况皇室权力年限大,那里肯轻易放过,拱手让给别人?
  就算坐轿的想下来,抬轿的也大多不肯罢休。非抬不可,而且一定要抬这一家人,目的无非是要保存既得的利益。汉桓帝崇信宦官,即使他自己想禅让给天下的贤士,以仿效尧舜所为。宦官也不肯从命,弄权的人,尝过权力的滋味,总是至死才不得不放手。灵帝号称为灵,却显得很不灵光。往后的皇帝,更是愈来愈不像话。
  放手不了,继承不得。造成子孙一个比一个痛苦,连累了无辜的百姓,也跟着受害。近百年间,打来又打去,杀来又杀去。难怪到了最后,群臣迫汉帝逊位,简直到了穷凶极恶的地步。而黄巾起义,必然也选在这样的时机。人心思乱,盗贼蜂起。令人觉得不乘势取天下,更待何时!
  3。大青蛇、冰雹、地震、海水倒灌,代表什么意义?
  就显秩序来说,大青蛇出现,大雷雨加上冰雹,有时候地震,有时候海水倒灌,都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并不值得大惊小怪。现代科学技术发达,很容易解释生成的原因。加以统计和比较,可以获得相当正确的答案。
  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我们从科学报告上面可以看出不同的单位,彼此的解释未尽相同。甚至于公开承认真正的原因,迄今仍未知晓。而比较的结果,也各有不一样的分析。因为科学的认知,毕竟还是有限的,而科学家也大都承认,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尽管说法不一样,却隐隐约约地在发挥作用,很难不加以理会。
  隐秩序无形无迹,除了通过人来透露以外,异常的自然现象,也是常用的媒介。我们把它称为征兆,其实就是一种对于人类的警告或惩戒。大地震之前,一般动物似乎都有预感,做出若干反应。只有人类茫然而没有感觉,宣称地震是不能预测的,来自我安慰。
  汉灵帝的宫殿里,出现大青蛇,从梁上飞下来,蟠在椅上。这种现象,按理很不可能发生。雌鸡变成雄的,更是奇怪。地震、海水倒灌这些现象,若是接二连三,接踵而来。恐怕都有人为的破坏因素渗杂其中。议郎蔡邕上书,说大青蛇和雌鸡变成雄的,是妇人干政的警讯。听起来十分牵强,若是把它看成一种机会对皇帝进行教育,不管两者有没有关连,也不免是下对上沟通的权宜方式。结果却加以其他罪名,将蔡邕罢官,放归故里。更加证明当时的朝政败坏,以致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4。不贤无能的人,怎么可以当皇帝害百姓呢?
  我们看到桓、灵两帝的昏庸和无能,一定有这样的怀疑:如此不贤无能的人,怎么可以担当这样的重责大任。难道老天无眼,或者不能体恤老百姓的痛苦吗?
  这就是显秩序不能圆满的无奈,必须借重隐秩序,才能取得互补的功能。谁当皇帝?按理由显秩序来决定。但是人类的语言、文字,本身就有相当的障碍。加上人为的弊端,甚至于恶意的破坏。任何显秩序,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也就是有利有弊,具有相对的好坏,而不能绝对地良善。譬如皇帝的任期,若是不加限制,当上的人非做到死不可。年轻时缺乏经验,年纪老大后贪得无厌。总有乱七八糟的那一段日子,令人受不了。假定有所限制,那就三年官两年满,刚接任一切还待摸索,快到任了整天闲荡,把烂摊子留给下一任。这还算好的,遇到那种抓紧时间,尽量搜刮财物,全力充实自家的财富,不管百姓的死活,岂不是更加可怕?再说产生的方式,那就更难评断。不论那一种方式,都有一大堆问题,解决不了。现代干脆废掉帝制,看起来倒也聪明。
  灵帝依靠显秩序当上皇帝,隐秩序让宦官曹节等弄权,又促使窦武、陈蕃谋害他们,结果反为所害。这种方式,使宦官更为专横。同时通过各种异常自然现象,希望能够唤醒众人,赶快想办法改善。实际上,使不贤无能的人当上皇帝,是显秩序的功能。而使将要登上皇帝宝座的人先不贤无能,却是隐秩序的独门功夫。老天有眼,只是不明言而已,大家要有信心才好!
  5。刘备为什么要和关羽、张飞结拜为异姓兄弟?
  刘备字玄德,幼年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家境清寒,以编织草席、贩卖草鞋为生。由于祖先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常觉得自己有破贼安民、维护汉室的责任。因此热衷于结交天下义士,并不太专心读书。
  他很会看人,看到关羽和张飞的武艺高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