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乘义章 的佛性说-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染性,在涅槃為淨性,然就實相論佛性時,則其超越染淨,故名為非
染淨
──────────────
裕А37:慧遠乃依據《大乘起信論》所說:「從本已來, 有大智慧光
      明義故,自性清淨識知義故,遍照一切法界義故,名為本覺。
      」《大正藏》卷 44,頁 837 下。
裕А38:《大正藏》卷44,頁838上。


                              37頁


性。「體相用分三」指真如佛性的「體大」,真如具無量功德的「相
大」,和真心起法界染淨的「用大」。(裕А39) 「對果論三」指法佛
性、報佛性、應佛性。法佛是體、報佛是相、應佛是用,而應佛性之
用是由「感應」而來。慧遠解釋應佛有二: 「一者法應,以得現化法
門力故,普門皆現。 二者報應,以本大悲大願力故,隨物異示」,(
裕40)可見法佛性、報佛性、應佛性三者之間的關係。
    佛性若從「四門」解釋時,慧遠舉出三組,而前二組可互相比照
如下:
 (一)一闡提有,善根人無的佛性-不善陰佛性。
 (二)善根人有,一闡提無的佛性-善五陰佛性。
 (三)一闡提與善根人俱無的佛性-佛果陰佛性。
 (四)一闡提與善根人俱有的佛性-理性佛性。
    上列左邊的的四種佛性是《大般涅槃經》在解釋一闡提是否佛性
時提出的。(裕А41) 一闡提是指「多欲者」,「斷善根」、「犯五逆
罪」、 「極惡」的眾生。 一闡提是否有佛性曾有不同的說法, (裕
42) 雖然在《大般涅槃經》中最後判定一闡提有佛性定可成佛,然而
「迦葉菩薩品」第十二之四說不可言一闡提定有性或定無佛性,而是
或有或無。一闡提屬於真妄和合的有漏五陰,從妄染邊而言,一闡提
可謂極惡眾生,但是從真心邊而言,一闡提還是有佛性,這種一闡提
有善根人無的佛性,慧遠稱為「不善陰佛性」。
    善根人有,一闡提洠в械姆鹦裕圻h稱之為「善五陰佛性」,因
為居於十地階位的善根人,經過長期修習淨法,才能有無漏五陰,一
闡提未經薰修之前,當然不能說有善五陰佛性。再者,慧遠稱善根人
與一
──────────────
裕39:慧遠是依據《大乘起信論》所說的「三大」。
裕40:《大正藏》卷44,頁473中。
裕41:參閱《大正藏》卷12,頁574下。
裕42:法相宗堅持一闡提無有佛性,性宗則主張一闡提有佛性。在《
     大般涅槃經》中前後有不同的說法,但最後還是判定一闡提有
     怫性。


                            38頁

闡提均無「佛果陰佛性」,因為他們;均未證佛果,自然不具。最後
,兩者均有的佛性,稱之為「理性佛性」,慧遠解釋說:

      廢緣談實,實之處無緣。以無緣故,真體一味。非因非果,與
      涅槃中非因非果性,其理一也。(裕43

    理佛性是指超越隨緣的相用和因果的「真體」,與涅槃的超越因
果分別相一樣,猶如虛空非內外遍一切處,(裕А44) 在此意義下的佛
性,不但善根人有佛性,一闡提亦有佛性。根據以上慧遠的二組四門
佛性的相配對,理佛性遍及一闡提和善根人等有情眾生,其實,在此
意義下的理佛性,可推衍至草本瓦石等無情亦有佛性,不過,慧遠一
直未曾明確提及草木亦可成佛,天台宗的荊溪湛然是主張無情有性可
成佛的代表人物,(裕45)其佛性學說比慧遠更具創見和積極性。
    慧遠所舉第三組的四門佛性為(一 ) 因性、(二 ) 因因性、 (
三 ) 果性、(四)非因非果性, 若以「五門」論之,則再加(五 )
果果性。這完全是跟據《涅槃經》的說法:( 裕А46) 「言因性者所謂
生死十二因緣,能與菩提作因緣,故名為佛性。」十二因緣是指無明
、行、及至老死的十二個生死的緣生法,雖然十二因緣是虛妄法,但
都是真心隨緣而起,若能攝緣歸真,這是可成大覺,故說十二因緣可
做涅槃因。
    至於「因因性」,慧遠解釋說:「言因因者,謂菩薩道,道起必
由十二因緣生,從因起因,故曰因因。 」 (裕А47) 《涅槃經》說因
因是指觀察十
──────────────
裕43:《大正藏》卷44,頁473中。
裕44:《大般涅槃經》的「迦葉菩薩品」第十二之一說「眾生佛性非
     內非外,猶如虛空非內非外。如其虛空有內外者,虛空不名為
     一為常,亦不得言一切處。虛空雖復非內非外,而諸眾生悉皆
     有之,眾生佛性亦復如是。」《大正藏》卷12,頁562下。
裕45:參閱湛然的《金剛錍》,《大正藏》卷46,頁781…785。
裕46:《大般涅槃經.師子吼菩薩品十一》卷  27, 《大正藏》卷
     12,頁 524 上。
裕47:《大正藏》卷44,頁473下。


                            39頁


二因緣的智慧,而慧遠則把它擴充包括智慧的菩薩道。菩薩道是由體
認十二因緣法而起,而菩薩道本身是証得菩提的因,因為是從因而起
的因,故稱因因。
    「果性」是指大菩提,由智慧觀照十二因緣法而証得無上菩提,
於觀智而言,菩提是果。「果果性」是指大涅槃,依大菩提的覺悟,
而証得的涅槃寂靜,於觀智而言,涅槃是果中之果,故稱「果果性」
。慧遠更進一步分別「果性」為「方便菩提有作之果」,而「果果性
」為「性淨涅槃無作果也」。(裕А48) 雖然方便菩提和性淨涅槃都是
「果」,若隨義分之,則方便菩提屬於有作,性淨涅槃屬於無作之果
。再者,以菩提和涅槃之間的關係而言菩提有「能顯」義,故可說為
「因」,涅槃有「所顯」義,故可說為果。

    至於第五門的「非因非果性」慧遠解釋說:

      非因果者,如實法性,旨通染淨,而非因果,故(涅槃)經說言
      非因非果,名為佛性,廢緣談實,就體指也。(裕49)

佛性為非因非果,是就佛性非生滅法,常恆不變的如實法性而言,雖
然它可隨緣而通染淨,但其自體超越因、果的分別,故名為「非因非
果」。
    慧遠依《涅般經.迦葉菩薩品》以乳的生熟程度,分佛性為「六
門」:(裕50)
      1。雜血乳─凡夫佛性
      2。出血乳─須陀含和斯陀含佛性
      3。酪─阿那含佛性
      4。生酥─阿羅漢佛性
      5。熟酥─辟支佛至十地菩薩佛性
──────────────
裕48:《大正藏》卷44,頁474上。
裕49:《大正藏》卷44,頁473下。
裕50:《大般涅槃經》卷35,《大正藏》卷12,頁571下。


                            40頁


      6。醍酥─如來佛性
「血」象徵無明、行等一切煩惱,「乳」代表善五陰,凡夫心中同時
具有煩惱和善五陰,故稱其佛性為「雜血乳」。須陀含和斯陀含斷少
煩惱,猶如「出血乳」。阿那含、阿羅漢、緣覺、菩薩之去染顯淨依
序增長及至如來達到最圓滿,猶如生乳漸次提煉成為酪、生酥、熟酥
,直到最美味的醍醐。
    慧遠又依《涅槃經》分佛性為「七門」:「涅槃河中,有七眾生,
不離性水。 性隨人別,亦分七種。」 (裕А51) 《涅槃經》以河中的
七種魚類在水中出洠У臓顩r比喻其佛性的差異,而慧遠則以人在水中
沈浮的狀況比喻其修行的層次:
    1。常洠Зひ魂U提(常洠龕旱溃
    2。暫出即洠Зし卜蛲獾馈⑿〕说热耍m作善業,以不堅固還墮三
      惡道)
    3。出已即住─忍心世第一法(畢竟永出三惡道)
    4。住已觀方─須陀洹(觀察四拢B)
    5。觀方已行─斯陀含
    6。行已後住─阿那含
    7。水陸俱行─阿羅漢、緣覺、菩薩及至如來
    其次,慧遠再根據《寶性論》以「十門」解釋佛性,即1。體性,
2。 因性,3。 果性,4。 業性,5。 相應性,6。 行性,7。 時差別性,
8。 遍處性, 9。 不變性,10。 無差別性。「體性」有三:1。 如來藏
,此是染時之體, 2。 法身,是淨時之體,此二就眾生染淨不同時而
說。 3。 真如體,是就融通染淨諸法一味的理體而言。三者的總合就
是佛性的「體性」。佛性的「因性」指信心、般若、三昧和大悲四種
。此四種因性,能去除四障: 信樂大乘,可斷除一闡提的謗法,無分
別的般若可破外道的我執,三昧可除聲聞的怖畏生死,菩薩大悲可對
治獨覺的不樂利益他人的捨心。四障除後,自然可証得法身常樂我淨
的四德。
    佛性的「果性」是指果德,佛性之體隨淨緣熏習成德,德滿即成
佛果。果德雖多,不外乎常、樂、我、淨四德。此四德可對治「四倒
」和
──────────────
裕51:《大正藏》卷44,頁474中。

                            41頁


除「四障」,四倒是指小乘聲聞和緣覺於佛果起無常、無樂、無我、
無淨想。至於「四障」,慧遠乃根據《勝鬘經》而做如下的解釋:

      除四障者,一者緣相,謂無明地,對除彼故,說果為淨。二者
      因相,謂無漏業,以有此業,能招變易不得自在,對治彼故,
      說佛真我。三者生相,謂意生身是苦法故,不得真樂,對治彼
      故,說果為樂。四者壞相,謂變易死,不得真常,對除彼故,
      說果為常。(裕52)

「無明住地」(avidyavasa…bhumi)為五種住地煩惱之一,慧遠在《大
乘義章》第五卷有詳盡的解說。(裕А53) 無明住地是一切無知煩惱的
根本,當無明住地除盡,即得無餘涅槃的「淨」德。上面引句中所說
的「因相」指修治無明而起的無漏業,而此無漏業為因,而生變易果
,不得自在,(裕А54) 若能斷三乘拢说淖円咨溃纯稍^「我」德
;再者,若能斷意生身和變易死,即可證得「樂」、「常」的果德。

    佛性的「業性」有二個作用,一是厭苦,二是欣求涅槃,因此
《勝鬘經》中說眾生若洠в腥鐏聿鼐咝袆恿Φ摹笜I性」,就不會想厭
棄種種
──────────────
裕А52:《大正藏》卷 44,頁 475 上; 《勝鬘經》,《大正藏》卷
      12,頁 219下-220下。
裕А53:五住地煩惱即 1。 見一切處住地, 所謂身見等三界之見惑,
      入見道時併斷於一處。 2。 欲愛住地,即欲界中色、聲、香、
      味、樱任宸N欲愛的煩惱。 3。 色愛住地,即色界煩惱,捨外
      五欲而貪著己身之煩惱。 4。 有愛住地,屬無色界煩惱,捨離
      色貪但愛著己心。 5。 無明住地,即三界一切無明根本煩惱。
      (《大乘義章》卷 5,《大正藏》卷 44,頁 567 上;《勝鬘
      經》,《大正藏》卷 12,頁 220 上。)
裕54: 變異身是阿羅漢、辟支佛和登地菩薩, 以無漏的「有分別業
      為因,以無明住地為緣,所招感三界外之殊勝報身,雖然殊勝
      ,仍有微細的生滅,故稱「不得自在」。慧遠在《大乘義章》
      卷八稱變異生死分為( 1 )事識中之變異生死,( 2 )妄識
      中之變異生死。參閱《大正藏》卷 44,頁 615…618中。


                            42頁


苦和欣求涅槃。佛性的「相應性」分為因相應和果相應。因相應乃指
信樂大乘為法身因,定慧為佛智因,悲心為如來因。果相應是指五通
、知漏盡、漏盡無垢,因為此三果與佛體性相應不離。佛性的「行性
」是指佛性之性體雖然不二,但是依修行的差別而言,可分為凡夫,
拢撕头稹!笗r差別」有三種時:不淨時是凡夫,淨時即為菩薩,善
淨時即為佛。反而言之,雖然有凡夫,菩薩和佛的「時」和「處」的
差別,但佛性無所不在,故佛性又具「遍處性」、「不變性」和「無
差別性」。

    總之,在詮釋佛性的體性時,慧遠依傳統「法數增一」方式,從
一至十門,甚至可綜合成三十三門,加以詳細說明佛性的意義。基本
上,他都是根據《大般涅槃經》、《勝鬘經》和《寶性論》。可見他
受此三部典籍影響之深,同時也可想見此三部經論在慧遠時代已相當
流行。

  三、佛性之有無、內外、當現義

    慧遠在《大乘義章?佛性義》的第一和第二節,首先依據屬於如
來藏系思想的經論,分別詳解佛性的意義和體狀。其次,他再以「有
無」、「內外」、「三世」、「當現」等分別料簡佛性。慧遠約「緣
」論佛性之「有無」時,再度以《涅槃經》的一闡提和善根人之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