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舊譯之俱舍論,則成俱舍宗。所譯諸律雖並行,後漸趨重四分律,至唐道宣成南山律
宗。據法華而為綜合之開建者,則為由慧文、慧思、到天台智者之天台宗。由不滿舊
譯而赴印研求者,則有玄奘枺鼩w後所傳之法相宗。繼是而更為綜合之開建者,則有杜
順、智儼、到賢首之華嚴宗。淨土宗則萌芽於彛交圻h之蓮社,成立於唐之善導、而
殿以唐開元間善無畏等傳來之密宗,禪宗亦至唐初曹溪惠能而始確然成立。除俱舍、
成實二宗與四分律宗為小乘外,餘均大乘宗派,總稱十三宗。而涅槃、地論、攝論、
歸入天台等後,則為十宗。四分律蛻化為融小成大之南山宗,乃歸結為大乘八宗與小
乘二宗。
第三節 唐末以來之變遷
唐武宗毀佛教而各宗衰落,禪宗以簡單易行,恢復後遂獨盛弘,入宋之後,影響
為宋明理學,與中國之思想界發生極大關係。他若天台宗、華嚴宗之學說,趙宋以來
亦流傳不絕,而亦為較能眨椭袊枷胝摺V辽钊胪ㄋ字睦碚撸瑒t為三世因果六道
輪迴之說。普及民間者,則為密宗餘流之懺燄,與淨土宗之度亡。歷元明而入清,禪
宗既衰,求簡易篤切之行,頗有會歸淨土宗之勢。而南山律宗,在宋及明清間亦有繼
承之者,故至今猶不絕焉。元有西藏之紅派喇嘛,明清有蒙藏之黃派喇嘛,皆曾入居
於中國之北方各省,但與華土僧俗皆未發生大關係,近二十年來,以日本及南洋西洋
之交通便利,思想輸灌之影響,先以恢復初唐之故有,進之遍究全藏,旁探鍚蘭、西
藏、而溯巴利文、梵文原典,當非復宗派傳統之可拘蔽,而入世界佛學之新時代矣。
第四章 各地之佛學略史
第一節 鍚蘭緬甸暹羅等處之佛學
鍚蘭古譯訃挼楣旁平鸬兀诜鸺哦倌觊g阿育王時,已分派摩西陀等傳
教其處,其所傳者為本上座部,自是相承,在錫蘭代出高德,繼續發展,今印度小乘
各部皆已不傳,而錫蘭獨能保存碩果,分流於緬甸暹羅等處,實足為現存世界各佛學
系中之一大系,不唯印度佛教之重興,須以其為樞紐,而駸駸且由之駛向西洋入歐美
二洲。除美國西部因日本僧之傳教,漸有信行佛教者外,其他則於佛說雖頗有研究,
但研究學理而已,未足以云信受奉行於佛教也。有之則唯英德美法人於錫蘭出家為比
丘,及由錫蘭比丘傳教於英德美法耳。著者前年走巴黎之後,日本始派僧往,與法之
希爾筏勒肥等設立日法佛學院。暹羅為純信佛教之國,亦為亞南僅存之獨立國,然其
佛教之學理與奉行之儀式,大抵猶以錫蘭為標準。觀之巴黎等枺讲┪镳^所陳發掘其
古物,如爪哇等南洋各島,今盛行回教之處,在昔皆佛教之流傳地。其所傳悉出於錫
蘭否,則猶難考定。且於何時及何故而致變成回教教區,亦無可知。錫蘭等處,小乘
佛教,頗稱純粹,近來之世界邉樱嗍饪捎^。雖不懀溆袛v雜異教異學之虞,而彼
之決然排斥大乘為非佛說,則未嘗非大乘法昌明之梗。故華僧宜多往留學其長處,並
以大乘佛法輸入焉。
第二節 西藏尼泊爾蒙古等處之佛學
印度今僅存之佛教區,殆唯孟加拉山地。尼泊爾雖近佛本生地,且殘存之梵文經
典,時有足資參證者,然今所傳行之佛教,蓋與蒙古、青海、同奉西藏為法式,故西
藏為今大地現存佛教之又一大系。佛教之傳入西藏,始於何時不明,然至我國李唐時
,始盛行不替。其文字亦由佛學輸入,仿梵文造成。唐初藏汗蘇朗司登娶唐文成公主
及尼泊爾王女為妃,二妃皆崇佛,汗建大昭寺小昭寺等,佛事甚盛,至蘇朗司登第五
世時,命使請北印度蓮華生上師入藏,遂大興密宗,茲後相承流布,即為西藏之紅喇
嘛派。大元帝師之癹思巴上師,亦藏僧之高德,蒙古字由彼而製。紅派盛極之後,由
濫而衰。至明初有宗喀巴大師注重教理及戒律,革紅派躐等濫雜之弊,遂別為黃喇嘛
派,建布達拉宮及三大寺等。後出四人,即達賴、班禪、哲布尊丹巴、章嘉、如次分
領前藏、後藏、外蒙、內蒙之教區,代代轉生以行教化,遂成近四五百年來蒙滿及西
藏青海之特殊佛教。他若印度枺敝陆c西北之阿富汗,及西方之波斯等,在昔
皆嘗為佛教傳布之地, 然今則已變為回教教區矣。
第三節 朝鮮日本臺灣安南之佛學
朝鮮乃包括高勾麗、新羅、百濟之三國者。最早為高勾麗,秦符堅始遣道順送經
像與麗王小獸林,即建寺居之。後十二年由梵僧摩羅難陀傳入百濟,後五十年由高勾
麗傳新羅。後百年當唐武后間,新羅文武王滅麗濟統而為一,元曉等盛傳華嚴。逮王
建興,滅新羅復號高麗,中國經五代之亂,高麗頗興盛,宋初自彼取回散失之天台賢首
章疏。又有沙門三十餘人,詣杭從永明智覺禪師稟受宗鏡錄,是為朝鮮有禪宗之始。
宋真宗時,刻麗藏最稱善本。明初李成桂滅王氏建號朝鮮,儒道當權,佛法蕭寥已極
。按朝鮮佛學皆傳自中國,今存一、漸派,持戒誦經以種佛因;二、頓派,一心念佛
以生淨土,近年合三十餘本山,設立中央教務院,嘗開枺鼇喎鸾搪摵蠒H有振興之
兆。
日本佛教,由朝鮮或中國傳入。其傳承自中國者,為四分律宗、三論宗、唯識宗
、華嚴宗、法華宗、真言宗、淨土宗、與禪之臨濟宗、曹洞宗、黃檗宗、雖或盛或衰
,大抵迄今猶傳持不替。而發達昌明者,要推淨土、法華、真言、曹洞、故由淨土宗
轉出之日本新宗派,則有真宗之枺鞅绢娝屡傻龋钟腥谕罘鹱诩皶r宗,皆淨土支
流。由法華轉出者,則為日蓮宗。真言有枺堋⑻堋|密又有古義、新義。於僧制
改成通俗,始淨土真宗,明治維新以來,各宗皆然。然佛教教育蔚興,由歐、梵、巴
、藏文探佛教原典,頗有進步。至臺灣則承中國及日本之餘緒,安南亦僅接中國暹羅
之末流,無何發展。然日本等,昔可歸於佛學之中國系中者也。
學 理
第一章 因緣所生法(五乘共學)
第一節 總 論
因緣所生法,是佛法之大宗,五乘之共學。以佛之說法,應聞法者根機而說,大
致分為五類:一、人乘,人乘中之拢词锹}人。二、超出人類之天乘,佛說之天與別
種宗教所祟天神不同,乃三界中一種勝過人間之超人世界。此為世間二乘。更有一種
人,以生天猶有限量窮盡,欲求永離流轉,於是有出世三乘法,出世三乘法者,目的
在解脫生死得永久安寧。一、聲聞乘,以依佛說法音聲,始發心覺悟得解脫故。二、
辟支佛乘,辟支佛譯言獨覺,亦曰緣覺。聲聞乘聞佛說四諦,從苦諦上悟入,而辟支
佛乘由集諦上悟入。故較聲聞乘為深。以由苦之緣起悟入,故曰緣覺,以無須聽法亦
得悟了,故亦曰獨覺。然以獨覺而不遍覺有情,放下於佛乘。三、由此以上有佛乘、
菩薩乘,故曰五乘。以其根器不同,依佛教法所解學理亦不同,然以皆為佛教之學理
,故有五乘共通之學理也。共通學理者何?即五乘共明「因緣所生法」之義也。因緣
所生法,亦曰諸法因緣生。此所云法,遍於五乘,以世出世間法皆因緣所生故。此中
先明法字義,法者、義言軌持,軌者、軌範他解,持者、任持自性。自性猶云自體,
如筆有筆之自體,以不失自體,故能軌他心使了解其為筆也。如鉛筆自體不失,即可
使他物了解其為鉛筆。具此二義,皆名曰法。無論事事物物,一切所有皆可曰法,非
但「有」者是法,即「無」亦是法。故法之範圍,極為寬廣。法之分類有數種,大分
之曰有法、無法。在有法中,曰有為法、無為法。在有為法中分二,一、心法,二、
色法。佛典所謂法界諸法,即一切法之總稱,如普通言宇宙萬有是。此中因緣所生法
之法,是指有為法,然無法與無為法亦不離此。以無為法即有為法之真實性故,以無
法即因緣所生法之已過或未來。或為因緣所生法上之假想,如龜毛免角。故因緣所生
法,雖包有無諸法,而此云因緣所生法,則專就有為法說。因緣者,或合因緣為一名
辭,或單曰因,或單曰緣,佛典中常見之、此處當分開講。合因與緣通稱曰緣者,有
四,緣者、彼法對於此法有力能生,則彼法對此法即曰緣。一、因緣,二、增上緣,
三、所緣緣,四、等無間緣。第一種因緣即因,下三種即緣。有為法分心法色法,心
法即精神,色法即物伲Iㄓ幸蚓墸錾暇壖纯缮穑谛姆ㄖ许毤铀壘壖暗
無間緣。此二者本可包於增上緣中,以其在心法中殊重要故,別分為二。
因緣細講頗奧,溠灾淳妥饕蛑旧恚D成所生之法者曰因。佛典雖皆講因
緣,而法相唯識之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講較精詳。萬有因緣,即阿賴耶識中之
種子,此識如地中藏有能生一切草木之種子。此能生之種子,謂之親因緣,餘則增上
緣也。譬之草木,種子為親因緣,日光水土皆增上緣也。然依真義釋之,草木種子仍
非親因緣,亦是增上緣,真因緣乃阿賴耶識中能生起諸法之種子也。
增上緣、乃依別種已生起之物為助起耳。依佛法看,通俗所謂因,都非藏識種子
,祗是巳現之法,是對於此法相助而生,即是增上緣。有一種是順益增上緣,有一種
是摺畵p增上緣,以有彼法能使此法之或生或滅,增加勝進,故曰增上緣。此增上緣有
必要或不必要之別,其不必要之增上緣,非但增長此法者為增上緣,或阻障此法生長
,破壞此法存立,亦屬摺畵p增上緣,故增上緣義極寬泛。鉛筆有鉛有木,推此鉛此木
之成因無窮無盡,故無論講何種法,必皆講完宇宙諸法,而後始全。然祗就得成此法
直接必要之增上緣言,則有限量可語耳。
心法者,能了知能識別之功能也。成此能知識之知識,必有被知識所知之法,苟
無此法,則知識不能成立,是即所緣緣。所緣、即所思維所觀察之謂,必有所思察之
法,為有力能生之緣,始能有此知識。吾人有一知識,必有一所知識之必要條件,是
曰所緣緣,此所緣緣,亦即知識上之所有,非在知識之外,所緣緣與知識不分先後,
是心法中所知之一分法也。
等無間緣,等者同類為義,無間者無間隔義,以先後兩同類法中無所間隔故。─
─世人以色法有空間分位,而心法但時間分位,──如佛法中說一念一剎那,皆指極
短的時分,謂一生即滅,此時間中謂之一念心,一剎那心。心法之生滅並非單純,故
曰一聚。要前一聚心法滅下,後一聚心法始能生起,即如意識生起,前一剎那意識心
聚未滅,則後一剎那意識心聚不生,此前念之滅,即後念能生之緣,故心法無空間關
係,惟有時間關係。然此念念開導,不必連接無斷,而以中無間隔故曰無間。時分是
依心識流動剎那生滅而假設,吾人平時所覺心境,皆現前生滅相續之意識境,至無意
識生滅時,如睡眠無夢,或一小時乃至一年,皆無時間相可得。是故空間是物伲傧
,時分是心法生滅假相。
因緣所生法,即宇宙萬有諸法。依佛法義,世間諸法皆因緣生,空無自性,世或
言上帝造成,或言大梵天生,或言地水火風所生,或言陰陽太極生,或言原子電子生
,或說由虛空生;佛法不如是,以是諸論,皆執一端故。蓋凡因緣,亦所生法,即阿
賴耶種子亦所生法,是故一切法皆因緣所生。而因緣又即為一切法,此關係之眾緣無
際無盡,故佛法明因緣生諸法真象,無邊無中,無始無終,一切分別對待之所執,皆
安不上。世間之所執,於佛法明因緣所生法義上,都打破之。此五乘共通最低限度所
明──因緣所生法──之學理,今分說如下。
第二節 無始流轉
因緣所生法(法界諸法)即通常言世界萬有。因緣者,非於世界萬有之外別有其
物,因者以世界萬有為因,緣者亦以世界萬有為緣,是無邊無中,無始無終者,此諸
法是有為生滅法,相續生滅,有似旋流。成唯識論云:「恆轉如暴流」,以剎那生滅
,後一剎那即非前一剎那,是故世界萬有皆以生滅相續為相。其來無始,其去無終,
皆以轉為義──轉有轉起轉現二義,轉起者、以轉而生起,轉現者、以轉而顯現──
。此無始流轉,亦即世界萬有諸法之真相。以無固定起時,故曰無始流,以剎那剎那
流轉,故曰無始流轉。
一 心之分析
在無始流轉中,心法最要,故先以分析。今分心為二部,一、心識,二、心所有
法。心識又分二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