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43 8 感受到空气进、出的摩擦,胸部、腹部跟著的起伏律动,或者,更敏锐地
143 9 感受到或「丹田」,或手掌心,或脚掌心,或全身肌肤上的毛细孔,在吸
143 10 气、吐气时的不同感受过程。「止」,就是止息、休息,平静下来的意思
143 11 。也就是指在十分轻松、安详与平静情况下的呼吸。(可以参考《清净道
143 12 论》∧第八章·第九节∨觉音论师著·叶均先生译·华宇出版社)
143 13 如果能够藉著专注于察觉与感受呼吸时,身上的变化,而达到十分轻
143 14 松、安详与平静的状况,再进一层,心中由于远离了欲念、五盖等不善法
144 1 ,而生起了喜与乐的感受(离生喜乐),遍满全身,这就是进入「初禅」
144 2 的境界了。再进一层,心中由于专一安住(定),而生起了喜与乐(定生
144 3 喜乐),遍满全身,这就是进入「二禅」的境界了。再进一层,心中舍离
144 4 了带有激动性质的喜,但仍然留有乐的愉悦(无喜生乐),遍满全身,这
144 5 就是进入「三禅」的境界了。再进一层,连微妙的乐都超越舍离了,心中
144 6 只剩下(清净:无瑕疵的意思)不苦不乐(以清净心意解),遍满全身,
144 7 这就是进入「四禅」的境界了。(参考《清净道论》∧第四章∨∧四种禅
144 8 的修习法∨)
144 9 如《意行经》(一六八)中说:
144 10 「若有比丘,离欲、恶不善之法,有觉(又译为「寻」,心念于所缘
144 11 的大目标内寻求──作多方的观察思惟。)、有观(又译为「伺」,心念
144 12 集中于定点,作深入的观察思惟),离(欲、恶不善之法,或直接说是离
144 13 『五盖』)生喜、乐,得『初禅』成就游。」
144 14 「比丘觉、观已息(止息;超越),内静(内心止静)、一心(专一
145 1 的心;定),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得『第二禅』成就游。」
145 2 「比丘离于喜欲(无喜),舍、无求游,正念正智而身觉乐(生乐)
145 3 ,谓圣所说,圣所舍、念(忆念、守护不忘失)、乐住、空(舍而不执著
145 4 ),得『第三禅』成就游。」
145 5 「比丘乐灭、苦灭,喜、忧本已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得『第四
145 6 禅』成就游。」
145 7 这是《意行经》(一六八)中对四种禅定的描述,可以作比对参考。
145 8 接下来的,也还是可以与修定有关的「光明想」与「不净观」。而包
145 9 括观察死尸变化的「不净观」与「安般」(安那般那念),被称为「二甘
145 10 露门」(《出曜经》,《大正·四·六九八中》)。这是要从外在的观察
145 11 中,「见已自比」,让自己时时刻刻地对自、他(内、外)的身体,警觉
145 12 于无常,警觉于欲贪。
145 13 观受(觉),主要是觉察在各种情况下,所生起的感受:或苦受,或
145 14 乐受,或不苦不乐受等三种变化,经中举了六种情况来说明。其中,「食
146 1 」与「无食」,还是指与五欲相关的。如第《杂·四八三》说:「云何食
146 2 念?谓五欲因缘生念。」「云何有食乐?谓五欲因缘生乐、生喜。」「云
146 3 何无食乐?谓息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
146 4 而身体上的「觉乐身、苦身、不苦不乐身」,与属于心理上的「乐心、苦
146 5 心、不苦不乐心」,大概就涵盖了所有我们所能观察的受了。
146 6 观心,主要是觉察心念的状态。经中所举的心念种类有:有没有贪心
146 7 (欲)、有没有动怒(恚)、明不明就里(疑)、有没有坏念头(秽污)
146 8 、心念是集中(合)或是散乱(散)、心情低沈(下)或高亢(高)、心
146 9 量或大或小、是否依正法修心、心中是否安定、是否解脱(没有贪、镇、
146 10 疑)。时时清楚心理的处境,尤其在情绪有变化时,更应注意觉察。
146 11 「法」所指的范围很广,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是一个观念;一个想法
146 12 ;一个价值观。这是心念发动的驱动力,但又与心念同时生起与消失。如
146 13 《杂.六O九》中说:「何等为四念处集(生起),四念处没(消失)?
146 14 食集则身集,食灭则身没。触集则受集,触灭则受没。名色集则心集,名
147 1 色灭则心没。『忆念(心念)集则法集,忆念灭则法没』。」经中举「六
147 2 内处」、「五盖」、「七觉支」等三大类「法」为例,说明在觉察「心」
147 3 的状态时,也应当清楚支持形成这个心理状态的观念(「法」)。如果能
147 4 追究到法念处,那么,就比较能够觉察问题的根本所在,也比较有机会作
147 5 根本地解决。
147 6 「结」,就是打了结,也可以理解为「烦恼、执著」的意思。法念处
147 7 的观察,除了作存在状况的检查外,经中还说,亦应当涵盖到动态的检查
147 8 ,如察觉「未生而生,已生而灭」。这种动态的检查,除了有保持时时刻
147 9 刻的绵密作用外,应当还含有「四正勤」积极开发修行的意味。
147 10 经中说「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观内觉如觉,观外觉如觉」
147 11 、「观内心如心,观外心如心」、「观内法如法,观外法如法」,《长.
147 12 十七》(《清净经》)中,佛陀告诉诸比丘说:「云何比丘灭此诸恶,于
147 13 四念处当修三行?比丘谓内身身观,精勤无懈,忆念不忘,除世贪忧;外
147 14 身身观,精勤无懈,忆念不忘,除世贪忧;内外身身观,精勤无懈,忆念
148 1 不忘,除世贪忧;受、意、法观,亦复如是,是为灭众恶法,于四念处,
148 2 三种修行。」「内」、「外」以及「内外」(即「三种修行」),分别指
148 3 的是什么呢?《说处经》(八六)中说:「阿难!我本为汝说六内处:眼
148 4 处,耳、鼻、舌、身、意处。」「阿难!我本为汝说六外处:色处,声、
148 5 香、味、触、法处。」亦即以「眼、耳、鼻、舌、身、意」为「内」;以
148 6 「色、声、香、味、触、法」为「外」。除此而外,经中很像没有再进一
148 7 步的解说,可以参考的了。不过,往后的论师,则提供了一些论说可供参
148 8 考:
148 9 《法蕴足论》∧念住品第九∨中说:「内身(受、心、法)者,谓自
148 10 身(受、心、想蕴、行蕴),若在现相续中,已得、不失。」「外身(受
148 11 、心、法)者,谓自身(受、心、想蕴、行蕴),若在现相续中,未得、
148 12 已失,及他有情(即他人)所有身相(诸受、诸心、想蕴、行蕴)。」(
148 13 《大正·二六·四七五─四七九》)
148 14 《集异门足论》∧五法品第六∨中,以「色(受、想、行、识)在此
149 1 相续,已得不失(即在持续存在的状态),是名内色(受、想、行、识)
149 2 」,以「色(受、想、行、识)在此相续,或本未得,或得已失(即现在
149 3 不存在的状况),若他(相对于自己)相续,是名外色(受、想、行、识
149 4 )。」(《大正·二六·四一二─四一四》)
149 5 《舍利弗阿□昙论》∧非问分念处品第六∨中,以「若内、缘生、自
149 6 性、己分,是名内(身、受、心、法)。」「非受、非内、非缘生、非自
149 7 性、非己分,是名外(身、受、心、法)。」「若受、若非受,是名内外
149 8 (身、受、心、法)。」这里加入了以「能缘」(主)、「所缘」(客)
149 9 为内、外区分的说法。(《大正·二八·六一二─六一六》)
149 10 《大□婆沙论》∧大种蕴第五∨中说:「然内、外法,差别有三:一
149 11 ,相续内、外,谓在自身,名为内。在他身及非有情数,名为外。二,处
149 12 内、外:谓心、心所所依名内,所缘名外。三,情、非情内、外:谓有情
149 13 数法,名内。非有情数法,名外。」(《大正·二七·七一四上》)
149 14 《大□婆沙论》∧见蕴第八∨中说:「自相续所摄色(受、心、法)
150 1 ,名内身(受、心、法),他相续所摄色(受、心、法),及非有情数色
150 2 (受、心、法),名外身(受、心、法)。」「有余师说:有情数色,名
150 3 内身,非有情数色,名外身。内法、外法说亦尔。受、心如前说。胁尊者
150 4 言:现在名内,过去、未来及无为名外。」(《大正·二七·九四O上》
150 5 )
150 6 《大智度论》∧初品·三十七品义∨中说:「内名自身,外名他身。
150 7 」「眼等五情为内身,色等五尘为外身。」「觉苦乐处为内身,不觉苦乐
150 8 处为外身。」「佛说有二种受:身受、心受。身受是外,心受是内。复有
150 9 五识相应受是外,意识相应受是内。十二入因缘故,诸受生:内六入分生
150 10 受,是为内,外六入分生受,是为外。□受是为外,细受是为内。」「缘
150 11 内法是为内受,缘外法是为外受。」「心虽内入,摄缘外法故,名为外心
150 12 ,缘内法故,是为内心。意识是内心,五识是外心。摄心入禅是内心,散
150 13 乱心是外心。」「如佛所说:依缘生意识。是中,除受余心数法,是为内
150 14 法,余心不相应行及无为法,是为外法。」(《大正·二五·二O二》)
151 1 《瑜伽师地论》∧摄决择分∨中说:「若于其外,五种妙欲,诸杂乱
151 2 相所有寻思,随烦恼中,及于其外所缘境中,纵心流散,当知是名『外心
151 3 』散动。若由□沈,及以睡眠,或由沈没,或由爱味三摩荨底,或由随一
151 4 三摩荨底,诸随烦恼之所染污,名『内心』散动。」(《大正·三O·七
151 5 二七中》)
151 6 综合论师们的意见:自己是「内」,他人是「外」;现在持续存在的
151 7 是「内」,已不存在的是「外」;具主动性质的是「内」,被动的是「外
151 8 」;身是「外」,心是「内」;内六处是「内」,外六处是「外」;粗重
151 9 的是「外」,细腻的是「内」。如果观察他人,而能反省到自身,就可以
151 10 称为「内外」了。分「内」、「外」,实在是相对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151 11 其它有关「内」、「外」的论说,可以参考的部份,如《大□婆沙论
151 12 》(《大正·二七·一O六中》,《大正·二七·九五一中》),《阿□
151 13 昙婆沙论》(《大正·二八·八七上》,《大正·二八·二八六中》),
151 14 《顺正理论》(《大正·二九·三六O─三六二》),《俱舍论》(《大
152 1 正·二九·四下》,《大正·二九·一六五上》),《瑜伽师地论》(《
152 2 大正·三O·二九O中》,《大正·三O·七二五下》),《大乘阿□达
152 3 摩集论》(《大正·三一·六八四中》,《大正·三一·七三九上),《
152 4 大乘庄严经论》(《大正·三一·六一O中》)等。
艹
153 1 第 十选
153 2 佛法的修行方法(二):《小空经》(一九O)
153 3
153 4 (一)经文大意:
153 5 有一次,佛陀游化到舍卫国,住在东园鹿子母堂。
153 6 当时,尊者阿难在傍晚时分,禅坐完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