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空,非断灭之空,亦非离色之空,即有明空,其空亦无空相,所以叫作真空。其
中又有四种观法:(一)会色归空观,会一切色法归于真空。因为色法皆从缘
生,必无自性,所以色即是空。(二)明空即色观,阐明真空即是一切色法的本
性。因为这是二空无我所显的真如理,不是断灭之空,所以空即是色。(三)色
空无碍观,是说色法全体不异真空,色不尽而空现。真空全体不异色法,空即色
而空不隐。所以现色不障于空,现空不障于色。即色可以见空,即空可以见色,
空色二法无碍一味。(四)
泯绝无寄观,是说此所观真空,不可以说即色不即色,也不可以说即空不即空,
迥然一体,绝诸对待,无语言可托,无文字可寄。
二、理事无碍观。此观依理事无碍法界而立,进而观诸法事和真如理——宇
宙森罗的事相和宇宙万有的理性,互相交络,无碍融通。此理事融通不二不一的
关系有十门:(一)理遍于事门,显性只真理遍于一切事法,一一事中理皆全
遍。(二)事遍于理门,显事法都遍理性,不坏一尘即遍法界。(三)依理成事
门,所有缘起都无自性,事法并无别体,妄因无性而理得成立。(四)事能显理
门,由一切事法都是依理性而成,所以事法空虚而理性真实。由于事法空虚,全
事法中的理性,挺然露现。(五)以理夺事门,一切事法既都是依理性而成,那
就无事可得,只一真理平等
显现。(六)事能隐理门,真理随缘而成事法,虽事能显理,而事有形相,理无
形相,事既和理相违,遂令事显而理不显。(七)真理即事门,凡是真理,必非
但空出于事外,全体即事才是真理。(八)事法即理门,一切事法皆从缘生,缘
生必无自性,无自性所以全体即理。(九)真理非事门,理是真、是实、是所
依,而事是妄、是虚、是能依,彼此互异,所以即事之理非即是事。(十)事法
非理门,事是相、是能依,而理是性,是所依,彼此互异,所以全理之事非即是
理。此上十义,同一缘起。理望于事,有成、有坏,有即、有离;事望于理,有
显、有隐,有一、有异。逆
顺自在,无障无碍,同时顿起。
三、周遍含容观 此观依事事无碍法界而立,更进而观以同一真如理为其本
性的一一事法,遍摄无碍、彼此涉入,同时互为能所。无所不在叫作周遍,无法
不摄叫作含容。此观也有十门:(一)理如事门,真理无分限,既全为事法,就
也如事法而有分限,有显现、有差别、有大小,一多变易乃至无量无尽。(二)
事如理门,前事遍于理,即是事不异理,然事法有分限,既与理非异,就也随理
溶融,一一事法,皆如理的普遍广大,彻于三世,常住本然。十门展转相生,而
事理相如二门是总意,能成如下八门。(三)事含理事门,此门说事法与理非
一,所以一事法而能广容一
切万有,如一微尘而能容摄无边法界。(四)通局无碍门,由事法与理非一即是
非异,所以一一事法不离一处即全遍十方一切尘内;由事法与理非异即是非一,
所以全遍十方而不动一位。即远即近,即遍即住,无障无碍。(五)广狭无碍
门,由事法与理非一即是非异,所以不坏一尘而能广容十方刹海;由事法与理非
异即是非一,所以微尘不大而广容十方法界。即广即狭,即大即小,无障无碍。
(六)遍容无碍门,是说一望一切互有相摄相入的关系。普遍即是广容,广容即
是普遍一望一切,能容能入,同时遍摄无碍。(七)摄入无碍门,入即普遍,摄
即广容。入它即是摄它,摄
它即是入它。一切望一,同时遍容摄入无碍。(八)交涉无碍门,一望一切,有
摄有入。此有“一摄一切、一入一切,一切摄一、一切入一;一摄一、一入一;
一切摄一切、一切入一切”四句。一与一切,同时交'叁…三+(慕…莫)'涉入无
碍。(九)相在无碍门,是说一切望一,也有入有摄。所摄与所入,彼此俱在,
所以叫作自在。也有“摄一入一,摄一切入一,摄一入一切,摄一切入一切”四
句。一切与一同时交'叁…三+(慕…莫)'无障无碍。(十)普融无碍门,是说一
切及一更互相望,一一具有前面的两重四句,普融无碍,主伴重重,无穷无尽。
总融前面的九门,彼此不相
障碍,所以叫作普融无碍。以上周遍含容观十门,是依澄观在《华严法界玄镜》
中所述。但澄观在《华严疏钞》等撰述中解说周遍含容观时,却不举此十门,而
用法藏所立的十玄门来替代它。
(黄忏华)
三时判教
三时判教是佛教中观、瑜伽两个学派,对佛法经教分别大小深浅评判的用
语。判教就是各宗对整个佛教总的看法和分判,各宗对释迦一代教法都有自己的
主张和判释而各各不同。三时判教,由于印度传来的中观、唯识两家见解主张不
同,所以其内容也各不相同。瑜伽唯识宗的三时教,把释迦一代教分作三个时
期,即第一是《阿含》小乘教,明法有我无,说诸法缘生实有;第二是佛说诸部
《般若》,明诸法缘生即是性空;第三时是说《解深密经》等,明三性三无性,
空有具陈,为中道教。此三时判教,即是深浅次第,初时说诸法是有故浅,且偏
于有;第二时说诸法性空,谈
理较深,又偏于空,即各执一边,皆是不了义教,只有第三时,双彰空有,不落
二边,才是中道究竟了义之教。这就是瑜伽唯识宗的三时判教。
印度中观派同样以三时判教,但主张不同,中观宗的三时判教谓释迦牟尼初
时在鹿野苑,为小乘根执说四谛法,明心境俱有;第二时为中根人说法相大乘,
明境空心有唯识道理,第三时为上根人说甚深般若,无相大乘,明心境俱空,平
等一味,为究竟了义。此三时教也是深浅次第,谓初时为破外道自性等计,故说
法从众缘生名之为有;第二为破小乘诸法实有,故说依他缘生之法名为假有,因
中根人怖畏真空,故犹以假有而接引之;第三最后方就究竟大乘说此缘生即是性
空,究竟平等为最上乘。
此二宗虽各判三时教,但我国流行却是唯识宗的三时判教,因为玄奘去印度
留学,回国后大量翻译弘传瑜伽学派,唯识思想蔚成大宗,所以盛行于世。中观
学派的三时判教,在唐代虽也传入我国,但因没有学派的继承弘传,所以后来就
少闻于世了。
(刘 峰)
三类境
三类境是慈恩宗关于辩认一切境相(唯识四分中的相分)的学说。三境是性
境、独影境、带质境。它的名义和性质,如《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叙述唐玄奘法
师所作的一个颂文说:“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
应。”窥基又在《大乘法苑义林章》中也跟着这样阐说。窥基的弟子慧沼法师在
《成唯识论了义灯》中更详加解释。
但诸论中从来没有说过三类境的名目,所以它是玄奘探诸论意的创说(据
《成唯识论学记》引慧沼之说,这是奘师依《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二中“本性
相、影像相”的意义而建立的)。
一、性境。性境是具有真实体性的境界:色境是真实的色,心境是真实的
心。此境有三种特征:第一,从自己各别的实种子生起;第二,有实体实用,不
像空华兔角等体用都无;第三,各守自性,不随从能缘心,而能缘心对它也不改
变它的性质,只真实符合它的自相而缘取。例如眼识等前五识及五俱同缘意识的
见分所缘取的色、声、香、味、触五种境,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所缘取的种子、
有根身、器世界、三种境,都是性境。
不随心,依《唯识枢要》有三种:第一,此境则是非善非恶(染)的无记
性,不随从能缘心的善恶起善恶的变化,这叫作性不随。第二,不随从心系属于
同一界地,例如第八识系属于欲界,而所缘取的种子通欲、色、无色三界,以及
身在下界起二通时,眼耳二识缘取上二界,身在上地眼耳二识缘取欲界,这叫作
系不随。第三,由于相见别种,所以不随心从同一的种子生,这叫作种不随。
《了义灯》说有四不随,除以上三种之外,还有不随心是异熟等,例如第八识的
见分是异熟性,而所缘取的五尘相分却和它不同,这叫作异熟不随。
二、独影境。这只是能缘心用强分别力变现而无本质的境界。此境客观上完
全不存在,只是主观上的颠倒计度单独所变的影像,所以叫作独影。此境和性境
相反,和能缘心从同一的种子生,没有实体实用。例如第六识缘取龟毛兔角空华
等境,又如梦境,这些境都不是从实种子所生的实法,也没有所托的本质,只是
由第六识构画分别的势力所成。
独影有有质、无质二种。以上所说是无质独影。还有有质独影一类,它虽然
有本质,而因为那个本质是不生法,所以相分仍然不仗托它生起。例如第六识缘
取无为,无为是不生不灭法,不会生起相分,但由第六识用妄分别变作相似的相
分而缘取它,所以也叫它作独影。
总上所说,独影境只是能缘心用强分别力所变现,从而三性、种子及界系等
都随从主观的见分,所以说“独影唯从见”。
三、带质境。这是说主观能缘心所缘取的境界,虽然有所托的本质,然而和
它的自相不符。“带”有两种意义,一是挟带,二是带似。能缘心缘取此境的本
质时,挟带着它或者带似它而作异相的分别,另依自力变现一种和它的自相不符
的境界,所以叫作带质境。例如第七识以第八识的见分为本质变起我法的相分,
所缘取的本质并不是我法。但是因为它没有转易间断一类相续无常似常,所以无
明相应的第七识误认作我法而缘取。它确实有所托的本质,不是完全由能缘心的
分别而生,因而和独影境不同。但是所托的本质虽然是有实体的性境,所起的相
分却和它的自相不符,因
而也和性境不同。简单地说就是在见分的妄情和本质的性境之间所起的一种相
分。此外第六识对所缘取的本质起非量的相分,例如夜间见绳误以为蛇,也是此
境。
总之,带质境确实有所托的本质,所以不是“唯从见”。但是并非照本质原
样映写,所以也不是完全“不随心”。它一面可判从能缘心,一面也可判从本
质,而说它的性有两面,种、系也有两面。就是带质境的三性不定,例如第七识
缘取第八见分,所缘取的相分可随从本质判它是无覆无记性等,也可随从见分判
它是有覆无记性所摄。这是性通情本。其次,带质境因为本质和相分并起而形成
那种境界,又熏成相分和本质的种子,所以可说是从本质的种子生,也可说是从
见分的种子生(或者缺一不可)。这是种通情本。又这个相分的界系,可随从见
分说,也可随从本质说。这
是界通情本。
“性种等随应”,依《唯识枢要》说,随应的意义是不定。这又有两种,一
种是三类境的随应,一种是性种等的随应。前一种是显示三类境诸心聚的生起,
有只是一类,有二合,有三合。所谓一类,就是以上所说的各别三境,例如根本
智缘真如只是性境,第六识缘龟毛空华等只是独影境,第七识缘第八见分只是带
质境。所谓二合,是二境并存,例如第八识缘取自地散境时,心王所缘是性境,
而心所所缘是独影境。又前五识所缘自地五尘是性境,也可说是带质境;第六识
缘取过未五蕴时是独影境,也可说是带质境。所谓三合,是三境并存,例如第八
识缘取定果色时,心所所
缘只是独影境,心王所缘却是性境,但以第六识所变的定果色为本质,所以也可
说是带质境。二三合中有些实在是假说,不一定具备某境全部的定义时也可获得
某境的名称,实际则决没有二三类境合而为一的。
随应的后一种,显示三类境随其所应三性、种子和界系等不定。有三性同而
种子、界系不同,例如欲界的第八识缘取上界的天眼天耳,所缘的天眼耳根随从
第八识是无记性,然而能生的种子和界系各别,又有界系同而三性、种子不同,
例如欲界的前五识缘取欲界五尘,界系同而能生的种子各别。又前五识通三性而
相分是无记性。还有种子同而界系不同,例如第八识缘取定果色,心所所缘和见
分同,然而心王所缘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