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如四分、五分、十诵等律。说诸律仪、唯制内众,所以叫作制教。化制二教又
叫作化行二教,如《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疏》卷一说:“今以化行二教用分诸
藏。”
又《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一说:“一代时教,总归化行。”其次,南山律宗
更把化教就其义理的浅深判作性空教、相空教、唯识圆教三教,又把制教就四分
律学各家的戒本论分别判作实法宗、假名宗、圆教宗三宗,这是南山律宗独有的
教判。
化教三教中,性空教是说一切诸法性空无我的教法,此中包括四阿含等经及
俱舍、成实等论一切小乘,是把一切诸法用破析的方法来说明“人”、“法”无
我,这就是“析色明空”,所以叫它作性空教。相空教是说一切诸法本相是空的
教法,此中包括诸《般若经》和这一系统的大乘论部,是直就常人所执着的人、
法本身由缘会而生这一现象来说明空无相之理,这就是“当体即空”,所以叫它
作相空教。唯识圆教是说一切唯识性相圆融的教法,此中包括华严、楞伽、法
华、
涅槃、摄论等大乘经论,是将一切诸法里面的外境看成本来无实,全归唯识,从
而起行也属菩萨的甚深妙行,所以以它作唯识圆教。此三教中第一性空教,和慈
恩宗三时教判中第一时有教的多分相当;第二相空教,和慈恩宗的第二时空教相
当;第三唯识圆教,和慈恩宗的第三时中道教相当。四分律宗原当性空教一分,
但道宣律师意欲成立三学圆融无碍,新以判属唯识圆教。
制教三宗是本于四分各家对于戒体的不同解释而判断的。依《四分律删繁补
阙行事钞》等所说,戒体,是弟子从师受戒法时所发得而领纳在心胸中的法体,
即由授受的作法在心理上构成一种势力而有防非止恶的功能。此中戒体旧译叫作
“无作”,新译叫作“无表”。唐以前的四分律师本来受《成实论》学说的影
响。
以戒体为非色非心的“不相应行法”,法砺的相部一系便完全依此立说,以“无
作”为非色非心,唱非色非心戒体论。怀素的东塔一系,却相信《俱舍论》所
说,
以无表业为色法,唱色法戒体论。道宣的南山一系于《四分律》表面也按照《成
实论》所说,立非色非心戒体。然而依道宣的本意,《四分律》通于大乘,还依
唯识宗的义旨,以第八阿赖耶识中的种子即“发动思”的种子为戒体,而唱心法
戒体论。由于四分律各家对戒体解释不同而判制教二宗:一、实法宗,又作有
宗,
指说一切诸法实有的萨婆多(说一切有)部等,此宗以戒体为有实质的色法,如
同《俱舍论》所说。二、假名宗,又作空宗,指说一切诸法唯有假名的昙无德(
法藏)部等,此宗以戒体为非色非心的不相应行法,如同《成实论》所说。《四
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卷十五)合释以上二宗,说成实所说正和昙无德四分律
相通,而杂心、俱舍所说是解释萨婆多十诵律。三、圆教宗,又作圆宗,指说一
切诸法实唯有识的唯识圆教等,此宗以戒体为心法的种子,如法华、涅槃、楞伽
等经,摄大乘等论所说。四分律宗正和假名宗相当,然而道宣律师意欲由《四分
律》成立一乘圆顿的妙戒,所以在三宗中也把四分律宗判属圆教宗。
化制二教的教判,是于唯识宗有其渊源的。道宣很早便参加玄奘法师领导的
译场,掌笔受润文的任务,受玄奘学说的影响很深,所以在化教中,配合《解深
密经》的三时立三教,而以唯识为圆教,又在制教中以心法中的种子为戒体,从
而力说《四分律》通于大乘。
(黄忏华)
【三聚净戒】
三聚净戒是总括大乘菩萨一切戒律的三个分类,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
众生戒。三聚净戒这个名称最初见于陈、隋之际天台家等有关著述,但其内容早
已见诸译籍。
菩萨戒本没有特殊的戒相,《法华经·安乐行品》所举的不亲近国王、王
子、
外道、梵志、凶戏、相扑等十项“不亲近处”,可说是大乘菩萨的最初戒相,但
尚没有菩萨戒的名称。《涅槃经·师子吼品》开始把戒律分为声闻戒和菩萨戒。
它说:从初发心乃至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名为菩萨戒,若观白骨乃至证得
阿罗汉果的名为声闻戒。这只是从志愿和行果的浅深而区别声闻戒和菩萨戒而
已。
又《涅槃经·圣行品》列举“息世讥嫌戒”如不作贩卖轻称小斗欺诳于人,因他
形势取人财物,害心系缚,破坏成功。燃明而卧。常食一食未曾再食,不食肉不
饮酒。进止常与三衣
钵具,其止息床不置二枕。不故往观视军阵,不谄谀邪命自活等达四十四项。关
于出家菩萨的制戒比之于《法华经》所说的“不亲近处”是更详细了。这些戒相
虽有“害心系缚”,“破坏成功”等危害他人的重罪,但大概是轻罪的多,所以
名为“息世讥嫌戒”(《涅槃经·圣行品》)。
汉译佛经中最初提到三聚净戒的类别并说明其内容的是姚秦竺佛念译的《璎
珞经》(具称为《菩萨璎珞本业经》,二卷)。《璎珞经·大众受学品》第七
说,
一切戒的根本是三受门,即摄善法戒,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摄众生戒,所谓慈悲
喜舍化及一切众生皆得安乐。摄律仪戒,所谓十波罗夷。《璎珞经》把摄律仪戒
置于三聚的最后,这和《菩萨戒羯磨文》的三聚次第恰恰相反。一般小乘的经律
都以二百五十戒或五百戒作为律仪戒,但《璎珞经》并不采取小乘的律仪,而以
十波罗夷为大乘的律仪,这是它的特色(《璎珞经·大众受学品》)。
其次说三聚净戒的是北凉昙无谶译的《地持经》(具称为《菩萨地持经》,
十卷)这是《瑜伽论·本地分》中“菩萨地”的异译,是瑜伽系统的戒法最初传
译的作品。《地持经》很具体地说,一切戒有三种:一、律仪戒,二、摄善法
戒,
三、摄众生戒。律仪戒是七众所受的戒,七众就是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
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摄善法戒是菩萨所受的律仪戒,即上修菩提的一
切身口意的善法。摄众生戒,略说有十一种。即为众生作饶益事、看病、说法、
报恩、救护、劝慰、施与等(《地持经》卷四)。《瑜伽师地论》所说的瑜伽戒
品和《地持经》大致相同。又被认为《地持经》异译的《善戒经》(具称为《菩
萨善戒经》,刘宋求那跋摩译,十卷)也提到了三聚的戒法。《善戒经》说,在
家出家所受持的戒名为一切戒。一切戒有三种:一者戒,二者受善法戒,三者为
利众生故行戒。第一的戒是七众所受的戒即摄律仪戒。一切戒即三聚净戒的异名
(《善戒经》卷四)。
《璎珞经》、《地持经》之外,汉译《摄大乘论》的三种译本关于“三聚净
戒”的名称也有个别的不同。北魏佛陀扇多的译本称为“止戒、摄善法戒、作众
生益戒”。梁真谛的译本称为“摄正护戒、摄善法戒、摄众生利益戒”。唐玄奘
的译本则称为“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众生戒”。
罗什所译的《梵网经》和《璎珞经》、《地持经》并称为大乘戒的三大圣
典。
它对后世的影响最大。《梵网经》虽没有明确提到三聚,但它说的十重四十八条
轻禁的戒法是仿小乘比丘戒条的形式而制定的。这些“十重四十八轻戒”是大乘
菩萨戒最具体的戒相。
我国菩萨戒的弘传和阐述,至隋炀帝从智顗受菩萨戒时已经非常盛行。隋灵
裕有《受菩萨戒法》的注疏,他在邺都时,就有许多人从他受了三聚戒(《续高
僧传》卷九本传),同时徐州摄论学者靖嵩并著有《三聚戒玄义》流行于当时(
《续传》卷十本传)。其他许多佛教学者对三聚净戒又有许多解释。隋智顗的
《菩萨戒经义疏》虽说到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但他把这三聚净戒概称
为菩萨戒,说它是过去、未来、现在一切菩萨所当学的戒法(智顗说、灌顶记
《菩萨戒经义疏》卷上)。隋慧远撰《大乘义章》立了七门分别三聚戒。其中就
“止作”二门分别说:三聚别论,律仪是“止”,止诸恶故。其余二聚是
“作”,
作诸善故。三聚通论,一一之中皆有“止作”。最后结论说“三聚皆止恶故”。
这就是说,三聚净戒第一的摄律仪戒,是以防止自己作恶为主的戒法,所以称它
为“止”,是一种自利的行为。第二摄善法戒和第三摄众生戒是大乘菩萨在修行
中实践一切善的行为和发愿长期为人类利益服务的戒条,所以称它为“作”,是
一种自利利他的行为(隋慧远《大乘义章》卷十)。
道宣认为三聚戒是三身之本。他说:一、律仪戒在断诸恶,即法身之因;
二、
摄善法戒在修诸善,即报身之因;三、摄众生戒在慈济有情,即化身之因(道宣
《释门归敬仪》卷上)。唐天台学者明旷更进一步发挥他的见解。他把三聚和四
宏誓愿以及三身配合起来,认为一切戒大体上不出四弘三聚。摄律仪戒在断烦
恼,
配于“烦恼无尽誓愿断”。摄善法戒在成就佛道和修学法门,配于“佛道无上誓
愿成”和“法门无量誓愿学”。摄众生戒在度众生,配于“众生无边誓愿度”。
又摄律仪戒,如持不杀止恶不生,离诸染污,是为法身之因。摄善法戒在行诸
善,
深究法门而证佛道,是为报身之因。摄众生戒在以慈悲利益众生,是为应身之
因。
因此,明旷的主张是站在四弘誓愿的基础上通过三聚净戒的实践而成立三身的。
最后他又把三聚和天台的空假中三观结合起来,并试作了结论说:“故知戒戒三
聚互融,三观三身相即,三聚三身既无优劣,四十八轻十重等持心性,宁有浅
深”
(明旷《菩萨戒经疏删补》卷上)。
三聚净戒的精神比之于小乘戒是积极的,它和小乘戒虽采取同样形式的律仪
戒,但其说明却具有积极的大乘精神。小乘戒只列举那些不可为的事情,而大乘
戒则多举那些不可不为的事情。关于禁止的戒,大小乘的精神也有不同。例如十
重禁戒第一的杀戒,据唐法藏引《瑜伽戒品》解释说,如果菩萨看见盗贼为了抢
劫财物将杀害许多人命或杀害大德圣者,想到那人若是这样地做必将堕于地狱受
极大苦,菩萨因不忍看他堕入地狱受苦,决心让自己代他入于地狱而杀了他,所
谓“以怜愍之心,而断彼命”。这在菩萨戒不但不为犯罪,反而是有很大功德的
(唐法藏《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一)。
(林子青)
【别解脱戒】
别解脱戒,即别解脱律仪。佛教七众弟子,由出离心为发起,经过一定的仪
式,誓愿受持佛所制七众戒的某一种,在记忆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后遇缘对
境,
便有防止恶行的作用,名为别解脱戒。
梵语音译“波罗提木叉”,“木叉”为“解脱”有二义:一作名词解,指依
戒修行所得的果。能证的圣智、所证的涅槃,皆名解脱。此戒为解脱的因,故亦
名解脱。二作动词解,为离缚自在。以此戒为方便,能弃舍恶行,破坏烦恼,出
离恶趣,究竟出离三界生死,不为恶行等所缚,故名解脱。“波罗提”多处译为
“别”,意义甚多,如七众所受的戒各自不同、持戒所对的境各别不同等等。
梵语音译“三婆啰 ”,本义为“防护”,译为“律仪”,亦译为“戒”。
《俱舍论》卷十四说:“能防身语故名律仪。”《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四说:
“戒者即是遮制恶法。”或译“律仪”,或译“戒”,同是防护的意义。《大乘
法苑义林章》卷九说:“律谓法式,仪谓轨范,……可为法式,可为轨范,故名
律仪。”《含注戒本疏行宗记》卷一说:“戒有何义,义训警也。由警策三业远
离过非。”《菩萨戒义疏》卷上说:“戒是约义、训义,复言勒义、禁义。”依
此土注家就汉文字义解,“三婆啰 ”译为“戒”,较译为“律仪”,与原文本
义更近。
律仪有三种,即别解脱律仪、静虑律仪(亦名定共戒)、无漏律仪(亦名道
共戒)。静虑律仪,由定力压伏烦恼而不犯戒,入定才有。无漏律仪,由智慧力
断除烦恼而不犯戒,证无漏圣道才有。别解脱律仪,依自誓愿力能防身语恶业而
不犯戒,只要如法受持便有。故律仪为诸戒通称,别解脱为此戒别名。为别于静
虑、无漏二种律仪,故称为别解脱律仪,或别解脱戒。
又别解脱即是戒。《四分律》三十五说:“波罗提木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