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9月16日 21世纪中国城市的山水情结 (鲍世行)-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2年9月16日 21世纪中国城市的山水情结 (鲍世行)
  主讲人简历鲍世行,1933出生于浙江绍兴。50时年代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建筑系,曾长期从事城市规划工作。是我国资深城市规划工作者,现为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60年代初,他先后在建筑工程部,国家建委,国家计委从事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后在四川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他主持的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因具有新的设计理念而博得规划界好评,曾获得省、部级将。唐山地震后,以国家建委专家组成员身份参加唐山和天津两地震后恢复重建规划。80年代,在国家城建总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长期从事学术刊物编辑工作。先后主持过《城市规划》,CITYPLANNING REVIEW和《城市发展研究》等城市规划界三大学术期刊工作,90年代后调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任副秘书长,主持常务工作,从事城市科学理论研究。
  主要编著有《城市规划新概念新方法》、《跨世纪城市规划师的思考》、《城市科学希望与未来》、《城市环境美学研究》、《城市流动人口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词典》以及《杰出科学家钱学森论:城市学与山水城市》,《杰出科学家钱学森论:山水城市与建筑科学》等书。曾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会、中国都市人类学会、中国城市生态学会的常务理事。《中国名城》,《名城报》,《地下建筑》等报刊编委。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下午好。我今天讲两个问题,一个就是关于山水城市的构想。第二就讲讲关于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正是世纪之交,人们都在回顾即将逝去的20世纪的经验和教训,同时展望新的世纪,探索今后21世纪城市发展的道路和城市发展的模式。在我国就掀起了一场关于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大讨论。在这次讨论里头,有很多提法。有的叫生态城市,有的称作园林城市,有的称作田园城市、花园城市、绿色城市、健康城市等等。关于山水城市的构想,是最具有中国特色和富有东方文化的内涵,受到各方的关注。
  关于山水城市的构想,最早是在1990年7月31号,钱学森教授给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的一封信里边提出来的。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创造山水城市的概念。如何理解山水城市的概念,不同学科不同的专业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都有不同的认识。城市生态方面的专家认为,山水城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园林方面的专家认为,山水城市是园林化的升华,园林化是生态城市的基础。他们认为,山水城市是城市里边建公园、发展到城市变成公园。建筑方面的专家认为,山水城市的灵魂是中国特色。它既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又要塑造完美的文态环境,做到两者并重。城市规划方面的专家认为,山水城市的核心是要处理好自然环境和城市的关系,他们认为,建山水城市是要使城市人工环境和自然关系、和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的专家更形象地说,由于城市化的进展,人们用钢铁和混凝土造就了大量人工的山和水,这里(的)山就是钢筋混凝土的大厦,水就是在道路上滚滚如流的车流。山水城市呢,就是要把这两者协调好。使钢铁混凝土的山水和自然的山水融洽起来,和谐相处。也有的专家认为,不能把山水城市只理解为跟自然的关系,还应该理解为它跟文化,跟艺术方面的内涵。所以我认为山水城市,是代表人与自然、代表生态与人文、代表科学与艺术、代表历史与未来、代表物质和精神,总之,山水城市的思想是博大精深,有很大的包容性,值得我们长期地去探索研究。
  山水城市的核心精神,主要是这么概括起来三句话。一句就是尊重自然生态、尊重历史文化。第二句话叫做重视现代科技、运用环境美学。第三句话叫做为了市民大众、面向未来发展。下面我就这三个方面,做一些简单的解释。第一个关于城市生态与历史文化。生态城市其实就是我说的山水城市的物质基础,所以这两者是没有矛盾的。现在我们看到北京市建起了一座座长方形的楼,外表像积木块,进到房间里外望一片灰黄,见不到绿色。看到一点点蓝色也是淡淡无光,难道是中国21世纪的城市吗?人离开了自然,又要返回自然,为此,要发扬中国园林,特别是大规模皇家园林像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把整个城市建成一座超大型的园林。这个就把它叫做山水城市。这个我在下面就讲,19世纪统治阶级所享受的这种人居环境,也就是这个上面讲的颐和园、避暑山庄,21世纪的劳动人民应该能够享受到,我们社会主义的中国21世纪应该能建设这样的环境。下面我还讲。在讲到历史文化的时候,(我们)要站得高,看得远。纵览历史文化而忧心忡忡。今天我们建筑师对怎样在继承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方面,怎样开拓前进,创造21世纪中国建筑文化,似(有)尚不明朗的认识。中国建筑文化的新的辉煌时期恐怕要到21世纪20年代才会来到。预测可能要到辉煌时期,要到20年代才能到来。这里讲的都是关于历史文化的问题。
  第二个我就讲一讲关于现代科学技术和环境美学的问题。山水城市也就是一个高技术的城市。山水城市还要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山水城市是新世纪的大事,它必然也是高新技术建筑的一个城市。关于环境艺术方面,因为涉及的面比较多,我着重讲三个方面。一个是整体美,一个是特色美,第三个关于意境美。古代帝王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为了显示王朝的威严,都非常重视帝京的整体布局。这里就讲到整体的布局、整体的美。具体讲到北京的整体美的问题。这个立交桥应该跟周围的整体的环境相协调,所以这里讲的整体布局、整体的环境、整体的景观,都是讲的整体的美。下面就讲特色美,每一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不能丢,意境美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比较高层次的美的境界。山水城市应该有更高层次的概念,山水城市必须有这种意境美,就是诗情画意。就是梁思成先生说的“建筑情,园林意”需要有这种意境,这个可能是中国特有的,是东方文化的这种特色。
  第三个我讲一讲关于为了老百姓和面向未来的问题。这是把古代帝王所享受的建筑园林让现代中国的居民百姓也享受到。18世纪封建统治阶级能够建造并享受的生活环境,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理应能够实现。广大市民应能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其中。所以这个山水城市的出发点,是完全是为了老百姓,为了广大的市民。不是为了少数的统治阶级。这个跟古代的山水文化为了少数统治阶级,是根本不同的。古代的山水城市是出世的,我们的山水城市是入世的,这个就是我讲的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我讲一讲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先讲讲时代背景。第一个讲讲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在1996年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了一个世界人居二会议,这次会议被称作是联合国召开的20世纪最后一次全球性的会议。在这么重要的一次会议上,很多代表展望新的世纪时,都认为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很多代表讲到世界经济发展很快,预计21世纪初的时候,世界人口将由60%住在城市里面,这对世界来说,是一个根本性地变化,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因为过去多数人是住在农村里边,现在这样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也就说多数要住到城市里边来了,而且未来世界上的竞争经济竞争、社会各个方面的竞争,恐怕主要也就是表现在城市跟城市之间的竞争了。第二个讲讲世界关注,中国的城市化。21世纪的城市化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主要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问题,这是为什么?因为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城市化的问题,城市化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了,他们很多国家城市人口的比例都占了80%,甚至90%以上,所以对他们来说就不存在农民进入城市的问题。所以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任务就突出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所以说21世纪的人口的增长,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的人口的增长,城市人口的集中。恐怕21世纪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恐怕也将在发展中国家。所以有些专家估计,墨西哥城可能到时候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最多的一个城市。在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一个是城市化的道路,就是说因为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都是让农民破产,然后强迫他们进入城市。对工业的发展是走先污染后治理这样一条道路,这条道路应该是说不可取的一条道路,他们自己也承认。所以对于我们发展中国家来说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走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崭新的道路,这是一个方面,也就说城市化道路的问题。另外一方面,就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是比较滞后的。那么,应该说城市化的来到,应该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结果和表现,这个对发达国家是这样,对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是这样。但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比较滞后。这种过早地城市化的来到,可能使得这个城市的质量会急剧地下降。因为农村的人口大量地涌入城市,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和集中,但是国家的经济还没有发展到这么一个地步,所以就发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可能会发生一系列的问题。譬如说像住宅匮乏、水源紧张、环境恶化、交通堵塞等等,这些所谓城市病的发生。总之,21世纪的城市化,应该走什么道路?未来城市应该是什么模式?这是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
  下面我就讲讲我国城市化问题。我国的城市化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可以说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但是总的来说,成绩是巨大的。最近,中国工程院评选了25项,所谓20世纪中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其中有一项就是城市化的成就,这项成就是所有代表都是举手赞成的。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党和政府呢都十分重视。在十五计划里边有文章来论述,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实施城市化战略的目标、要求和方针。13亿中国人民如何走出一条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城乡经济共同繁荣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的道路,这是世界人民都关心的一件大事。为什么?有几亿人要从农村进入城市,这个可以说在人类有史以来都是没有的事情。这当然引起全世界大家的关注。
  第三讲讲转型期的中国提出山水城市绝非偶然。在这里我要给大家介绍一百年前上一个世纪之交的,发生在西方的一次关于城市发展方向的讨论。这个非常有意思。我们这次是在一个新的世纪之交,可一百年前西方也发生过这么一次讨论。这些讨论跟我们有十分雷同的地方、十分相同的地方。所以值得跟大家介绍一下。大家知道英国是最早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国家,所以那次讨论里边的两个代表人物也都出生在英国。就是这样一个工业革命得发祥地。这两个代表人物是谁呢,可能大家有些人知道,一个叫做霍华德,一个叫做盖迪斯。他们这两个人呢,盖迪斯比霍华德小4岁,他们两个人都活了78岁。所以可以说他们两个是个同时代的人。当时的情况是这样,就是当时一些先进工业国家的城市化已经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大家知道,城市化就是说城市人口占全国的人口的比例达到30%左右的时候,这个城市化的进程就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这个几乎所有的国家无一例外。那么,西方当时一些发展比较快的先进国家,他们在1850年的时候,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11。6%到了1900年的时候已经达到26%。所以,当时也已经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一个阶段。由于人口大量地迅速地在城市里面集中,就带来了很多城市的问题,住房缺乏、交通拥挤、环境恶化这么一些问题。但是当时的一些建筑师,对此反应迟钝。他们热衷于对一些局部地区的规划设计的竞赛,小范围的住宅的改善等等这些工作。倒是前面讲的这些所谓政治家、思想家,所谓业余爱好者、外行,他们看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看到了这些问题的本质。他们进行了可贵的探索。所以他们无愧为城市规划的先驱者。这两个人霍华德是一个富有理想的一个职员,他是一个速记员,但是他发表的一本书叫做《明日的田园城市》,这个是我们一本经典的著作,几乎每一个学城市规划的人都要看这一本书。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