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地 当归 白芍 生甘草 地骨皮 紫草 黄芩 红花
水一钟半。煎服。量儿大小加减用之。渴加天花粉。肌热无汗。加柴胡。热毒盛者。加
牛蒡子木通连翘之属。血热毒不透者。加犀角。
犀角散 治痘疮痈毒时毒。热盛烦躁多渴。小便赤涩。或赤 。
犀角(镑) 甘草(炙各五分) 防风 黄芩(各一钱)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小盏。煎五分。温服无时。
紫草快 汤 治痘疹血气不足。或血热不能起发灌脓。色不红活。
紫草 人参 白术(炒) 当归 川芎 白芍 茯苓 甘草 木通(等分)
上加糯米。每服三五钱。水煎。
参姜饮 治脾肺胃气虚寒。呕吐咳嗽气短。小儿吐乳等症。
人参 (三五钱或倍之) 甘草(炙三五分) 干姜(炮五分或一二钱或用煨生姜三五
水一钟半。煎七八分。徐徐服之。
当归丸 治便坚三五日不通。里气实而禀赋强者。
当归(五钱) 紫草(三钱) 黄连(一钱五分炒) 甘草(炙一钱) 大黄(二钱
上以当归紫草熬成膏。下三味研为细末。以膏和为丸。如胡椒大。三岁以下儿服十丸。
七八岁儿。二十丸。食前清米饮下。渐加之以和为度。
退火丹 治痘中狂妄神方。
滑石 朱砂(飞各一钱) 冰片(三厘)
共为细末。冷水调一分服。得睡少时。神安气宁。痘转红活矣。
九味异功煎 治痘疮寒战切牙。倒陷呕吐。泄泻腹痛。虚寒等症。用代阵氏十二味异功
散等方。
人参(二三钱) 黄 (炙一二钱) 附子(制一二钱) 熟地(二三钱) 甘草(炙七分或一钱)
当归(二三钱) 肉桂(一钱) 干姜(炮一二钱) 丁香(三五分或一钱)
上量儿大小加减用。水一钟半。煎七分。徐徐与服。泄泻腹痛。可再加肉豆蔻(面炒一
钱) 或白术(一二钱)。
十二味异功散 治元气虚寒。痘疮色白。寒战切牙。泄泻喘嗽等症。
人参 丁香 木香 肉豆蔻 陈皮 浓朴(各二钱五分) 白术(炒) 茯苓
官桂(去粗皮各二钱) 当归(三钱五分) 半夏(制) 附子(制各一钱五分)
上为粗末。每服二三钱。姜枣水煎。去渣服。
木香散 治痘疮虚寒多滞者。
木香 丁香 大腹皮 人参
桂心 甘草(炙) 半夏(制) 诃黎勒
赤茯苓 青皮 前胡(各等分)
上为粗末。每服二三钱。姜水煎。去渣服。薛立斋先生曰。前方治痘疮已出未愈之间。
其疮不光泽。不起发。不红活。五七日内。泄泻作渴。或肚腹作胀。气促作喘。或身虽热
而腹胀。足指冷。或惊悸。或汗出。或寒战切牙。或欲靥不靥。疮不结痂。或靥后腹胀。
泄泻作渴。此皆脾胃虚寒。津液衰少。急用此药治之。若误认为实热。用寒凉之剂。及饮蜜
水生冷瓜果之类。必不救。张景岳先生云。以上二方。温性有余。补性不足。用治寒症则可
用治虚症则不及也。
黄 建中汤 治诸虚羸瘠百病。
甘草(炙) 桂枝 生姜(等分) 白芍(倍用)
大枣 胶饴(即麦芽糖) 黄 (炙)
上水煎减半去渣。入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
元参地黄汤 治痘疹衄血。
元参 生地黄 丹皮 栀子仁
甘草 升麻(各五分) 白芍(一钱) 蒲黄(炒五分)
水一钟。煎七分温服。本方宜减去升麻。恶其上升也。加陈墨汁和服。黑色象水。能制
火也。
大厘清饮 治积热闭结。小水不利。或溺血蓄血。腹痛淋闭等症。
茯苓 泽泻 木通 猪苓 栀子 枳壳 车前子
水一钟半。煎八分。食远温服。如内热甚者。加黄芩黄柏龙胆草之属。如大便坚硬胀满
者。加大黄。
调元汤
人参 黄 (炙) 甘草(炙)
上水煎服。按此即保元汤无肉桂者。名为调元汤。即东垣先生之黄 汤也。东垣用为小
儿治
惊之剂。魏桂严用以治痘多效。因美之。名调元汤也。盖小儿元气未充。最易伤残。用此保
全。诚幼科王道之妙方。但能因此扩充。则凡气分血分。虚寒虚陷等症。皆可随症增减。无
不可奏神效也。
葛根解毒汤 治痘毒止渴良方。
葛根 升麻(减半) 生地 麦冬 天花粉(等分) 甘草(减半)
上取糯米泔水一盏。煎七分。入茅根自然汁一杯服之。
黄芩汤 治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发汗。
黄芩 甘草(炙) 白芍 大枣
上水煎温服。若呕者加半夏生姜。按此方系治泄泻。第此症不多。不可以此方误治虚寒
泄泻也。宜详前热论。
甘桔汤 治一切风热上壅。咽喉肿痛。
甘草(二钱) 桔梗(一钱)
水煎。食后服。喉中有痘。初见点时痛甚者。加牛蒡子。
人参麦门冬散 治痘疮微渴。
麦门冬(一钱) 人参 甘草(炙) 白术(炒) 陈皮 浓朴(姜制各五分)
水煎温服。量儿增减。薛氏曰。此方治痘疮热毒。气虚宜用之。若因气虚作渴。宜人参
白术散。
双解散 治痘疹表里俱实者。
防风 川芎 当归 连翘 白芍 薄荷 大黄(各五分) 石膏 桔梗 黄芩(各八分)
荆芥穗 白术(炒) 桂枝(各二分) 滑石(二钱四分) 甘草(二钱)
水二钟。加生姜三片。煎一钟。温服无时。
六气煎(方见辨惊风之误论)
十全大补汤(方见辨惊风之误论)
柴归饮(方见辨惊风之误论)
四物汤(方见虚论)
六味地黄汤(即地黄丸作煎剂方见热论)
六君子汤(方见寒论)
五君子汤(方见寒论)
理中汤(方见寒论)
五味异功散(方见热论)
四君子汤(方见热论)
人参理中汤(即理中汤人参分量加重用方见寒论)
四顺清凉饮(方见里论)
柴胡饮子(方见实论)
辰砂六一散(方见辨惊风之误论)
导赤散(方见实论)
胃关煎(方见寒论)
犀角地黄汤(方见辨惊风之误论)
治疹论第十二
属性:疹。天行时毒之气也。亦禀受胎毒之气也。出于痘前者。名奶疹子。出于痘后者。名正
疹子
。要亦生人必不能免之数也。初发热时。咳嗽喷嚏。鼻流清涕。面浮腮赤。两目胞肿。眼泪
汪汪。有如醉状。或呕恶。或泄利。或手掏眉目鼻面。是即出疹之候也。然必发热五七
日。或多至十一二日。始见疹子者。宜徐徐升托表邪。俾疹毒出尽。则儿无事矣。切忌妄汗
妄下。若妄汗。则增其热。为鼻衄。为咳血。为口疮咽痛。为目赤痛。为烦躁。为大小便不
通。妄下。则虚其里。为滑泄。为下痢赤白。为隐伏。为喘逆。多至不救。慎之慎之。主治
之法。轻者。宜升麻葛根汤。透邪煎。柴归饮之类主之。重者。宜金沸草散主之。兼泄利者
。合升麻葛根汤。去葛根。加白芷主之。若发热至六七日。明是疹子。却不见出。此皮肤坚
浓。腠理闭密。又或为风寒外袭。或会有吐利。乃伏也。宜急用麻黄汤。调柽叶散发之。外
用胡荽酒。麻蘸戛之。如一向未更衣者。此毒甚于里也。以七物升麻丸解之。若咳嗽不止。
上气喘急。面浮目胞肿者。宜甘桔汤。消毒散。泻白散。三方合用。若更兼热盛烦渴。加石
膏知母黄芩天花粉之类主之。若自汗出。或鼻衄者。不须止之。但不可太过。如汗太多。人
参
白虎汤。或黄连汤之类主之。若衄太多。元参地黄汤。或茅花汤之类主之。若吐甚者。黄
芩汤
。加茅根芦根枇杷叶主之。若利甚者。黄芩汤吞香连丸主之。若咽候肿痛者。甘桔汤。加元
参
牛蒡连翘。或射干鼠粘子汤之类主之。既见疹后。色贵通红。必以三日周身普遍而渐没者为
轻。若色淡白者。此心血不足也。养血化 汤主之。若色太殷红。或微紫者。此血分有热也
。大青汤主之。疹收之后。清涕复来。始为正候。若疹既收后。身有微热。不须施治。若身
热太甚。或日久不减者。柴胡麦门冬散主之。若发枯毛竖。肉消骨立。渐见羸瘦者。柴胡四
物
汤主之。若疹后发热不除。忽作搐者。导赤散加人参麦门冬。兼安神丸主之。若疹后咳嗽者
。泻白散。合消毒散主之。若咳甚气喘。甚至饮食汤水俱呛出者。门冬清肺汤。加枇杷叶。
见血。加茅根汁。阿胶珠主之。若疹后下痢赤白。里急后重。日夜无度者。黄芩汤。兼香连
丸主之。虚者。加人参。滑者。加椿根白皮。俱于丸药内加之。大抵疹属阳邪。用药最宜
养
阴。然亦有属虚寒者。但当合色脉形证以治之。始无贻误。若果热甚气粗。渴而饮冷。便秘
溺涩。脉象洪数有力。悉宜按上法治之。若神气怠惰。渴而饮汤。二便调和。脉象虚数。即
宜用归芍养阴。略加表托之品矧泻痢气喘。尤多虚症乎。断不可泥为疹毒。而不敢用补剂也
。慎之慎之。
附方
透邪煎 凡麻疹初热未出之时。惟恐误药。故云未出之先。不宜用药。然解利得宜。则
毒必易散。而势自轻减。欲求妥当。当先用此方为主。
当归(二三钱) 白芍(酒炒一二钱) 防风(七八分) 荆芥(一钱) 甘草(炙七分) 升麻(三分)
水一钟半。煎服。如热甚脉洪滑者。加柴胡一钱。此外凡有杂症。俱可随宜加减。
加味金沸草散
旋复花(去梗) 麻黄(去节水煮去沫晒干) 前胡(去芦各七钱) 荆芥穗(一两)
半夏(汤泡七次芦汁拌炒) 赤芍(各五钱) 鼠粘子(炒) 浮萍(各七钱)
上为末。每服三钱。生姜二片。薄荷叶三五片。煎。
麻黄汤
麻黄(去根节水煮去沫晒干) 升麻 牛蒡子(炒)
蝉蜕(洗净去翅足) 甘草(各一钱)
上加腊茶叶一钱。为细末。每服二三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渣服。烦渴加石膏末四钱
柽叶散
柽。亦名西河柳。亦名垂丝柳。青茂时。采叶晒干。为末。每服一二钱。茅根煎汤调下。
胡荽酒 辟秽气。使痘疹出快。
胡荽(一把) 好酒(二盏)
上煎一两沸。令乳母每含一两口。喷儿遍身。或喷头面。房中须烧胡荽香。以辟除秽气
。能
使痘疹出快。煎过胡荽悬房门上。更妙。按此酒惟未出之前。及初报之时宜用之。若起胀之
后。则宜避酒气。亦忌发散。皆不可用也。
七物升麻丸
升麻 犀角 黄芩 朴硝 栀子仁 大黄各二两 淡豉(二升微炒)
上共为末。蜜丸如黍米大。凡觉四肢大热。大便秘者。少服十余粒。取微利为止。
消毒散 治痘疮六七日间。身壮热。不大便。其脉紧盛者。用此药微利之。
荆芥穗 甘草(炙各一两) 牛蒡子(四两并炒)
上共为粗散。每用二三钱。水一盏。煎七分服。
人参白虎汤
人参 甘草(各一钱) 知母(三钱) 石膏(五钱) 粳米(一合)
上量儿大小。水煎。待米熟。去渣温服。
黄连汤
黄连 麦冬(去心) 当归 黄柏 黄芩 生地 黄
上分量随宜。水煎去渣。调败蒲扇灰服之。
茅花汤
茅花 真郁金 生地黄 栀子仁 黄芩
上水煎。调百草霜服。
香连丸 治热泻痢疾。赤白脓血。湿热侵脾。里急后重。
黄连(净十两切如豆大) 吴茱萸(净五两)
上二味。用热水拌和一处。入瓷罐内。置热汤中。顿一日。取起同炒。至黄连紫黄色为
度。
去茱萸不用。每制净黄连一两。加木香二钱五分。共为细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一二十
粒。量大小增减。空心米饮下。
射干鼠粘子汤 治痘疹后痈疽疮毒。
鼠粘子(二钱) 升麻 甘草 射干(各五分)
上锉散。水一盏。煎六分。量大小服。忌鱼腥葱蒜。
养血化 汤
当归 生地黄 红花 蝉蜕 人参(各等分)
上锉细。水一盏。生姜一片。煎六分去渣。温服无时。
大青汤
大青 元参 生地黄 石膏 知母 木通 甘草 地骨皮 荆芥穗(各等分)
上锉细。水一盏。淡竹叶十二片。煎七分去渣。量大小温服。
柴胡麦门冬散
柴胡(五分) 龙胆草(三分) 麦门冬(八分) 甘草(二分) 人参 元参(各五分)
上锉细。水煎服
柴胡四物汤
柴胡 人参 当归身 黄芩 川芎 生地黄 白芍 地骨皮 知母 麦门冬 淡竹叶
上锉细。水一盏。煎七分去渣。量大小温服。
安神丸
黄连 当归身 麦门冬 白茯神 甘草(各五钱) 朱砂(一两) 龙脑(二分半)
上为极细末。汤浸蒸饼。和 猪心血捣匀。丸和黍米大。每服十丸。灯心汤下。
门冬清肺汤
天门冬(去心) 麦门冬(去心) 知母 贝母 桔梗 款冬花 甘草 牛蒡子
杏仁(去皮尖研) 马兜铃 桑白皮 地骨皮(各等分)。
上锉细。水一盏。煎七分去渣。量大小食后温服。
升麻葛根汤(方见痘论)
柴归饮(方见辨惊风之误论)
甘桔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