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对方很刻意的对你「示高价」,你的疑心就不再只是在海中漫游,反之,它就如鲸鱼冒海,背部喷洒着水,翩江倒海似的。你的心声就如警钟般大声的想:「你讲罢了,我怎知道你讲真话?你又有什么目的?」
在一个正常的情况之下,如果你认为对方使你相信了他的「示高价」信息后,他所得到的利益越大的话,你的疑心就可能会越强,这是一个很人性的反应。
次要包装的缺点
我们再温习一下权魅双全的人会有意无意运用到的三部曲:
1。先成为他们的「偶像」
2。给他们看到一个「天堂」
3。给他们看到通往天堂的「桥梁」
尝试用「奢侈物」来包装自己的传销领袖就是把上述的次序弄错了,他们以第二步骤的「天堂」为首,企图藉此带起自己的「偶像」印象,再企图用「天堂」来推动下线走在「桥梁」上。这是个错误的做法,一个权魅双全的人需要做到的是:就算他没有名车、洋房、每年到国外旅游等,别人还是照样当他是偶像。
权谋法则:
次要包装是制造不到精神领袖境界的偶像。
若单靠自己拥有外在的「天堂」(物质),没有人会把你和物质划上等号,每个人都知道你可以拥有钱,但你不是钱。你要让别人觉得你这个「人」做得很成功,所以吸引到名与利;你是主角,你的财富是配角,万勿本末倒置。
靠物质所带动的「偶像力」是不强的,因为「偶像」是一个人物,所以若制造一个难忘的印象,唯有从「人物」入手。
没有故事的好故事
人物比故事更重要
名导演杜琪峰先生曾经被人问过一个问题:「一套好看的电影,故事重要不重要?」
杜琪峰答得很妙:「不重要。」
那人好奇再问:「难道你的电影中没有好的故事吗?」
杜琪峰答得很有见地,他重申:「没有!不过,我有很特别的人物!」
我当时马上拿出笔记本,把这句话写下,然后入神沉思。
题外话
李老师是个习惯以内心自我对话来思考的人,与他脑力激荡时,若江老师丢出了一句话触动到他,他的眼睛会往一旁注视,这就是他暂时性入神思考着的信号。此刻江老师就不会打断他,因为只要稍等一下就会有些想法会荡回来。而习惯内心对话思考的人通常都惯于分析,所以,华人用的「沉思」这个字很贴切,沉就是向下之意。
江老师的思考习惯通常是举头上视,遥望虚空,而他的思考以「天马行空」见称。天马行空就暗喻了向上之意。
请别小看道一句话:「我有很特别的人物!」同样的,我也希望你好像我一样的沉思这句话的玄机。
有性格的人不讲没性格的话
杜琪峰导演算是一个肯讲真话的人,曾经有个女人对他说:「为什么你的电影阳刚气息都很重?为什么电影中不能加入女人的立场?」
杜琪峰气昂昂反问道:「请问我是男人还是女人?」
他的言下之意是,我是男人,所以才从男人的角度入手。他没有给太多的解释,没有给圆滑的选美式台词,也没有给一些空泛的承诺说他以后会尝试加入女性角度。
(从女人的角度描述情感世界里细致微妙的变化,拍得最细腻的非《胭脂扣》导演关锦鹏莫属。当然,这可能和他的基因性取向有关。有些影评还说他描述女性的心内世界,会比女人描述得更为细腻。)
先别管「没有故事,却有很特别的人物性格」这句话是不是智慧,但杜琪峰讲得出这一句话,就表示他「Walk the talk」(言道合一),他「讲的」和他所「走的」的道路完全一致--他就是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
其实杜琪峰的这句话是有生理根据的,因为人物塑造和我们头脑的记忆运作方程式息息相关。
亿万个故事‥‥亿万个「万变不离其宗」
我们在阅读或听人讲课时,一般比较难记得信息,却能记得相关的故事。当一个精彩的故事和一个精彩的人物争宠的话,通常是哪一方会胜出呢?
我不算读过很多小说,但却看过许多电影。我知道电影的故事情节,来来去去不外是报仇,或者得不到爱,或者恐怖,或者警匪搏斗,或者推理悬案‥‥电影看多了,你发现离不开几个架构。
美国一著名编剧就写过一本书,内容是分解出所有电影和小说中的故事架构,并得出共有三十六种的结论。而研究人类神话传说的权威Joseph Campbell还更简化的说:「能够传承千年,渗透每一个文化的传说,就只有一个架构,那就是The Hero's Journey(英雄之路)。」
杜琪峰的潜台词是说:「故事没有什么大不了!即使是再平凡的故事,只要有很特别的人物和角色,我就能打造出精彩!」
以金庸的《射鹏英雄传》为例,你是否记得每个情节?我已经不是很记得了。但我可以马上告诉你主角是谁,然后那个东南西北中的武林高手又是谁。
相信大家也都可能看过福尔摩斯的推理故事,我以前也看过,但小说中的故事全都忘掉了,只记得一个人物--「福尔摩斯」。
有些人还会用这个人物来代替形容词,比如见你分析能力强的话,就称你为福尔摩斯;或者,若你过度分析时,对方可能会揶揄你说:「喂!福尔摩斯,慢慢来‥‥」
福尔摩斯这个人物就是一个很成功的「印象洗脑」。
权谋法则:
「印象洗脑」是借故事来塑造人物。
人类头脑的选择性记忆
大部份的人在读历史的时候,未必记得华盛顿在哪一年做了哪些事情,但大家却记得他砍樱桃树的故事(被证实是虚构的)。那么为什么你们能够记得这个故事呢?
因为此故事使到华盛顿的「诚实」形象深深烙印在你的脑海。这也就是「印象洗脑」。
而我们对人物的选择性记忆,在小时候就已经养成习惯了。
研究孩童心理学的专家们发现到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小孩子画图画时,就是喜欢在各种各样的东西上,加比眼耳口鼻;画「车车」的时候,车灯就变成了眼睛,然后其他的五官就分布在由的其他地方;画马桶时,马桶口就是可张可闭的嘴巴,然后马桶的水箱就有眼耳和鼻。
每一个文化在最早的时候,所有的「戏剧」故事都是靠戴面具来演绎的。这阐明了我们的头脑里面有认知「人面」的古老基因。
权谋法则:
记人物容易过记故事,记故事容易过记信息。
请牢牢的记住杜琪峰所说的:「我有很特别的人物!」
这句话是能够帮助你开发个人魅力最关键性的话,能让你领悟出「印象洗脑术」的精髓,为自己塑造出令人难忘的印象。但是,要怎样才能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特别的人物」呢?
神秘感的营销散播力
遥控杀人?
古代的日本,有一种最神秘的杀手,他们叫做忍者。除了出名的隐身术,他们还懂得让人心寒意冷的缚身术和咒术。相传他们与人交手时,打了一段时间后,会忽然跳开,结个手印,念念咒,然后人喝一声对敌人凌空挥手一指。不久,奇怪的事情就发生了,敌人就全身痲痹瘫软,或死掉。
可能你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忍者有这么厉害的一招,他们不一开始打斗就用咒术呢?
遥控杀人的秘密
其实忍者只是用毒高手,他们用了一些无色无味的毒药,在与敌人交手时,巧妙的让对方吸了进去。
然后,在预测了敌人就要毒发的时候,忍者就会跳开,对着他念咒,然后向敌人一指,就这么巧是药力开始发作的时候。
忍者运用了当代人们对咒术的神秘信仰心理,而他使出这一招时,当然要确保给其他人看到,使得大家都以为忍者是恐怖的咒术师。因为人就是八卦的,同时又喜欢听故事,所以忍者的恐怖形象就一传十,十传百的被宣传,故事每传一次就被扭曲一点。往后,只要你一遇到忍者你可能就怕了。
忍者能够制造出越强的恐惧能量越好,当他被聘杀人时,只要他出现在「被杀者」面前出现,「被杀者」就会怕得二便齐流,那么他的工作就容易得多了。
为什么人人会很自然的就帮忍者做宣传?
答案是:「神秘感」。
人类对任何带神秘感的东西,不只会好奇,而且还会产生一种莫名的磁力。但神秘感是有不同份量的。
坦白式神秘感
什么叫做「坦白式」神秘感?就好像一个女人被问及她的年龄时,她会说:「年龄是女人的秘密。」
因为她们很主动的守密,我们称之为「坦白式」的神秘感,即我坦白的告诉你「我不想对你坦白」。
神秘感虽然能够使人对你好奇,但一般人不能制造太多或过重的「坦白式」神秘感。我问你的工作,你就模棱两可;我问你有没有结婚,你又兜圈;我问你住在哪里,你模糊带过,这会让人怀疑你的工作或背景是否是见不得光的那一种。
守着过多的「坦白式」神秘感,别人不但会怀疑你的背景,甚至还会使到跟你沟通的人开始对你提防。
在市场上我们还会见到一些人会用一种虚伪的神秘感。
虚伪式神秘感
在我们的上一本书中,我们提到「文化谎言」这个字眼,它的意思是文化所灌输给我们的迷信。一些比较经典的例子有:
「年龄是女人的秘密」其实,大部份的男人不太理会妳多老还是多少,问题是妳吸引不吸引到他。
「客户永远是对的。」(注:我们的《勾魂夺心洗脑催眠》大力的挑战这个迷信。)
「谈生意时,先建交情,再行交易。」事实上,是先交易,再交朋友。成功的生意人不会把交朋友摆在最高的地位,他们认为效率才是最重要,交朋友可能排在第二或更之后。所以,他们的真正好朋友不多,过常只有一两个。
权谋法则:
好朋友是肯帮你搬家的,真正的好朋友则肯帮你搬「尸体」丢进湖中。你只需要一个人帮你搬「尸体」,如果秘密泄露了出去,你就知道是谁口疏。
在保险业和傅销业的文化谎言中,往往认为与人第一次见面,尽量不要讲自己从事什么行业,就算对方问起时,也要好像《孙子兵法》般讲得越模棱两可越好。他们的上线所给的其中一个理由是:怕别人知道你是做这种人脉事业时,会开始回避你。
所以,有些保险业务员刚见新朋友时,如果被问起从事什么行业,他们会模糊说:「哦,我是做顾问的。」
但,这种模糊答法会更危险。
坦白式神秘感就是要「坦白」
通常这种业务员讲了这种模棱两可的答案后,就开始逐步犯错。你先「刻意」的隐藏了自己的工作,然后又在谈话中找机会开始问对方「你对人生保障有什么看法」或「你有没有个人投资」等问题。
其实只要你一开始就进入这一类话题时,对方就会开始猜测你问这些问题的动机,因为人与人之间的闲聊,很少会无端端的做这种「访问式沟通」;最后当对方知道之前你刻意提出的话题原来是要推销保险的话,他的防备会更大。
权谋法则:
除非你真的不想给人知道你的职业,你才给模棱两可的响应。不然的话,越坦然越好。
当别人问你的工作时,你刻意的模糊带过来制造神秘感,会让人觉得你可能是不想太多人知道你的事情。若对方是成熟的人,他会尊重你的私隐。但接下来你开始问一些有点刻意的「访问式」问题,最后才再告诉对方其实你是提供保险服务的,这就是所谓的前言不对后语,前后言行不一、导致对方会觉得你制造出来的印象是很「虚伪」。
刻意的制造神秘感后,却又很有意识的揭开,就好像一个男人跟女人讲「妳不要误会,我不是想追你」然后,却送起礼物和花来;这一边厢跟女生讲:「我对你没兴趣,你也不是我喜欢那一类型」,另一边厢自己的裤裆就如竖立起来的蒙古帐篷般。
女生不会觉得迷茫,只会觉得男人虚情假意。
权谋法则:
坦白式神秘感的谜底不能够由当事者自己揭开,不然的话对会觉得你阴险。
比医生更具医学知识的人
我记得某次和一个朋友在咖啡厅叙旧,她介绍了另一个从香港过来的朋友给我认识。在闲聊过程中,我发现这个香港人的词汇有点反常。
这个新朋友在谈着天的时候,会在特定的时候抛出一些很专业的名词和术语。例如,当谈起某家餐馆的菜肴时,这位香港朋友就说:「我目前的进食比较少肉多菜,而且是尽量五种不同颜色的菜都要个别的吸收‥‥」然后他就讲了一个菜里面某种营养素的科学名词。我知道我个人的判断会主观,不过感觉上这个人好像是有一点刻意(因为我认识做医生的朋友都很少在社交时刻意「抛书包」、卖弄自己的专业知识),所以我大概已经猜到他的目的和工作。
过了不久,他果然又抛医学常识书包一次。
如何使人主动问你问题
在座的另一个朋友就赞了他一下:「哇,你对这些东西很有研究哦。」
他就说:「哦,我对养生保健很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