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我们长期以来的想法和感受,有一天将会被某个陌生人一语道破。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我的信仰》
《少有人走的路》出版以后,我收到了不计其数的读者来信。这些信件让我真切地感受
到:读者之所以被感动,并不在于我提供了多么新鲜的东西,而是因为我的勇气,我说出了
他们长期思考和感受的东西,他们自己却因缺乏勇气,不敢说出来而已。
我不清楚“勇气”为何物,它也许是与生俱来的无知无畏吧?本书问世后不久,我的一
个病人去参加一次鸡尾酒会,恰好听到我的母亲和一个高龄女士的对话,谈到这本书,那个
女士说:“你一定为你的儿子斯科特感到骄傲吧?”我的母亲随即回答说:“骄傲?不!根本
谈不上!那本书和我一点儿关系也没有。你也清楚,那都是他的想法,是他得到的一份礼物。”
母亲认为这本书和她没有关系,我想她错了,不过有一点她说对了:就《少有人走的路》的
来源而言,它的确属于一份礼物———从各方面看都是如此。
这份礼物的一部分,还要追溯到过去。记得我妻子莉莉和我本人,曾认识一个叫汤姆的
年轻人。汤姆和我一样,是在同一处“夏日度假区”(美国富人、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的聚居
地)长大的,在以往许多个夏天里,我和他的哥哥一起玩耍;在我很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就
熟悉我。本书出版的几年前,汤姆曾和我们共进晚餐。就在聚会的前一天晚上,汤姆对他的
母亲说:“妈妈,明天晚上,我要同斯科特·派克一起吃晚饭,您还记得他吗?”
“啊,当然了!”他的母亲说:“我记得那个小男孩,从他嘴里说出的东西,都是大家忌
讳的话题。”
瞧,你都看到了,这份礼物的一部分,应当追溯到我的过去。想必你也可以理解,在过
去的主流文化背景下,我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怪人,是个“童言无忌”的异类。
我是个不知名的作者,所以本书出版以后,没有任何大吹大擂的宣传。它在商业上的巨
大成功,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它1978年出版,五年后才出现在全国最畅销图书榜单
上。假如它一夜走红,我一定很怀疑自己是否足够成熟,成熟到可以对付突如其来的名望和
声誉。不管怎么说,它毕竟是取得了惊人的成功,而且出版界公认,它是经众口相传而获得
成功的畅销书。一开始销售速度很慢,不过人们经过不同的渠道,都在纷纷谈论这部书,它
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其中一条渠道就是“嗜酒者互诫协会”,譬如,我收到的第一封读者
来信这样开头:“亲爱的派克博士,你肯定是个酒鬼。”写信的人显然认为,除非我是嗜酒者
互诫协会的长期成员,并且一度因酗酒而潦倒,不然就很难想象,我会写出这样的一本书来。
我想,假如《少有人走的路》提前20年出版,它可能无法取得多么像样的成就。须知
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嗜酒者互诫协会才真正行使职能,而在此之前,本书大多数读者还
都不是酒鬼呢!更为重要的是,心理治疗当时并未成为一种趋势,而到了1978年,当《少
有人走的路》初次出版时,美国多数的男人和女人,在心理上、精神上日渐复杂,也开始反
思人们极少讨论的话题。事实上,他们一直翘首企盼,等待有人大声说出这些事情。
就这样,本书的声誉,像滚雪球那样迅速积聚,口碑越来越好,为很多人所熟知。我记
得在职业巡回演讲后期,我有时会这样对听众们说:“你们还算不上典型的美国人。不过,
你们有很多方面都是一致的,其中之一就是,在你们当中,曾经历或正在经历心理治疗的人,
占了很大一部分。你们可能接受过戒酒训练,或者得到过传统治疗学家的帮助。也许你们会
觉得,我这样做是在侵犯你们的隐私,不过我还是希望,所有接受过或者正在接受心理治疗
的人———请你们举起手来。”
在听众当中,95%的人都举起了手,“现在,你们朝周围看一看”,我对他们说。
…
少有人走的路25周年版序言(2)
…
“这会带给我们很多启示。”我接着说:“一种启示就是,你们已经开始超越传统观念的
限制。”所谓超越传统观念,我的意思是说,长期以来,无数人都思考过(只是思考!)别人
忌讳的事情。当我详细解释超越传统观念的含义及其重大意义时,他们完全赞同我的看法。
有的人称我是预言家,这个似乎有些夸大其辞的头衔,我倒也能够接受,这仅仅是因为
他们认为,所谓预言家,并不是那种能够看清未来的人,而是能够阅读当代各种信号和特征
的人。《少有人走的路》能够畅销,主要是因为它完全适应时代潮流;是读者的广泛认可,
才使它获得了成功。
25年以前,当本书刚刚出版时,我天真地幻想着它的命运,我认为全国各大报刊都会
对它做出评价。感谢上帝的眷顾,事实上,它最初仅仅得到过一篇评价……但是,那是一篇
多么重要的评价啊!我想说的是,本书能获得成功,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菲莉斯·特洛克丝。
菲莉斯是优秀的作家,也是一个评论家,在《华盛顿邮报》书评编辑办公室,她在一大堆图
书中间,意外发现了一个新书样本。浏览了该书的目录之后,她就把它带回了家。两天之后,
她要求为这本书写一篇书评,书评编辑勉强同意了。菲莉斯马上离开他的办公室,临走前还
亲口对他说:“我会精心起草一篇书评,我相信这本书一定会成为畅销书。”她没有食言。她
的评论问世还不到一周,《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就登上了《华盛顿邮报》“最佳畅销书书
榜”。几年之后,它开始陆续出现在全国各大畅销书榜上面,后来几乎全国任何一家畅销书
榜上面,都会出现它的名字,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今天,时间长达近二十年。
我感激菲莉斯,还有另一个原因。随着本书声望日隆,她可能是想提醒我,应该保持谨
慎谦虚的态度,脚踏实地,继续做好工作,所以对我说:“你知道,它可不是你写的书。”
我很快就明白了她的意思,她不是想说《少有人走的路》不是我的作品,而是想说这本
书写出了许许多多人的心声,就像是出自上帝之手。尽管如此,本书也并非尽善尽美,一切
缺点亦应由我负责。尽管它可能还有某些缺憾,但因其独有的价值,至今仍为无数人所需要。
我也始终清晰地记得,在逼仄的办公室里,当我一边忍受孤独,一边为它倾注心血的时候,
仿佛冥冥之中,我得到过一种帮助,一种神秘莫测、犹如来自上帝的帮助。当然,我不晓得
帮助究竟来自哪里,但我坚信,那种奇特的体验非我独有。实际上,帮助,帮助,帮助——
—它是这本书最终的主题。
…
少有人走的路前言
…
该书的观点和思想,大多来自于我的从业经历。在日常门诊和临床工作中,我亲眼目睹
过许许多多逃避成熟的人,也目睹过许多人为争取成熟而努力奋斗的经历。因此,书中有很
多真实的案例。心理治疗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为患者保密,所以,这些案例的人物姓名
和其他细节,都经过一定程度的改动,原则是在不扭曲我和病人相处真相的前提下,尽量保
护患者的个人隐私。
但是,本书对患者病情的描述大都十分简略,掩藏了部分真相,想必在所难免。事实上,
心理治疗是复杂的过程,极少能够立竿见影、一蹴而就,而我也不得不集中笔墨,描述若干
重点部分,这可能会给读者一种印象,即我对治疗过程的叙述不仅戏剧化,而且简洁。戏剧
化倒是事实,叙述简洁的情况,也许同样存在,不过我还是想补充一句:在大多数治疗中,
我经受着长期的困惑和沮丧,这是不可避免的结果,只是出于可读性的考虑,个中详情和感
受,几乎被我统统省略了。
提及“上帝”,本书一概使用了传统的男性形象,我也要为此表示歉意,不过这么做,
只是为叙述的方便,而非我有任何根深蒂固的性别观念。
身为心理医生,我认为从一开始,就应该交待本书的两大基本前提。第一个前提是:我
没有把“心智”和“精神”加以区分,因此,在“精神的成熟”和“心智的成熟”之间,我
也没有做出明确区分,实际上它们是一回事。
另一个前提是,心智成熟的旅程是一项既复杂又艰巨,而且是毕生的任务。心理治疗可
以给心智成熟提供绝好的帮助,但它永远不是速成的、简单的治疗过程。我不属于任何精神
病学或者心理治疗学学派,也决不单纯地拥护弗洛伊德、荣格、阿得勒,或者行为心理学、
形态心理学等任何一家的学说。我不相信通过单一的治疗方式、单一的解决方案,就能解决
所有的问题。当然,单一的心理治疗形式或许有帮助,因此我们不应予以轻视,不过,它们
提供的帮助,显然不仅肤浅,而且乏力。
心智成熟的旅程极为漫长,对于我的那些忠实的患者———他们伴随我走过这段旅程最
重要的部分———我要向他们表示感谢,他们的旅程也是我的旅程,而本书的大部分内容,
其实是我们共同经历和学习的一切。我也要向多位老师和同行致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的
妻子莉莉,她兼具配偶、父母、心理治疗者的角色,她的智慧和慷慨,给了我莫大的帮助。
***************
*第一部分:自律
***************
这是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它的伟大,在于我们一旦想通了它,
就能实现人生的超越。只要我们知道人生是艰难的———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这一点,
那么我们就再也不会对人生的苦难耿耿于怀了。
…
问题和痛苦(1)
…
人生苦难重重。
这是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它的伟大,在于我们一旦想通了它,
就能实现人生的超越。只要我们知道人生是艰难的———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这一点,
那么我们就再也不会对人生的苦难耿耿于怀了。
然而,大部分人却不愿正视它。在他们看来,似乎人生本该既舒适又顺利。他们不是怨
天尤人,就是抱怨自己生而不幸,他们总是哀叹无数麻烦、压力、困难与其为伴,他们认为
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命运偏偏让他们自己、他们的家人、他们的部落、他们的社会阶
级、他们的国家和民族乃至他们的人种吃苦受罪,而别的人却安然无恙,活得自由而又幸福
———我熟悉类似的抱怨和诅咒,因为我也曾有过同样的感受。
人生是一连串的难题,面对它,你是哭哭啼啼,还是勇敢奋起?你是束手无策地哀叹,
还是积极地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并慷慨地将方法传给后人呢?
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缺少了这一环,你不可能解决任何麻烦和困难。
局部的自律只能解决局部的问题,完整的自律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生活中遇到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痛苦,解决它们,就会带来新的痛苦。各种问题结队
而来,使我们疲于奔命,不断经受沮丧、悲哀、难过、寂寞、内疚、懊丧、恼怒、恐惧、焦
虑、痛苦和绝望的打击,从而不知道自由和舒适为何物。心灵之痛,通常和肉体之痛一样剧
烈,甚至更加难以承受。正是由于人生的矛盾和冲突带来的痛苦如此强烈,我们才把它们称
为问题;正是因为各种问题接踵而来,我们才觉得人生苦难重重,悲喜参半。
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能启发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问
题是我们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为解决问题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断成熟。学校为
孩子们设计各种问题,促使他们动脑筋、想办法,恐怕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的心灵渴
望成长,渴望迎接成功而不是遭受失败,所以它会释放出最大的潜力,尽可能将所有问题解
决。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痛苦,能让我们得到最好的学习。美国开国先哲本杰明·富兰克
林说过:“惟有痛苦才会带来教益。”面对问题,聪明者不因害怕痛苦而选择逃避,而是迎上
前去,直至将其战胜为止。
遗憾的是,大多数人似乎不是聪明者。在某种程度上,人人都害怕承受痛苦,遇到问题
就慌不择路,望风而逃。有的人不断拖延时间,等待问题自行消失;有的人对问题视而不见,
或尽量忘记它们的存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