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有人走的路.完整版-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联———后者同样让人产生狂喜。自我界限刹那间崩溃,我们才可能变得极度忘情,在妓
女面前都可能大声疾呼“我爱你”或“上帝啊”,狂喜过后,自我界限就会恢复原状,我们
重新恢复理智,对对方再也提不起精神来,甚至连起码的喜欢也谈不上。有时候,在人群当
中,与他人一道,共同体验某个快乐时刻的来临,才能感受到情感高潮的狂喜,而自我界限
崩溃而导致的狂喜感受,却完全可以独自享受。就在刹那间,我们忘了自己是谁,只感觉灵
魂出窍,遨游太虚。我们消失在宇宙里,或和宇宙合而为一,这样的感觉,只能持续短暂的
时间,甚至只有短暂的一秒钟。
  真正的爱带来的狂喜。延续的时间更为长久,可使我们和宇宙融为一体,这种情形称为
“人性和神性的结合”。在神秘主义者看来,宇宙原本浑然一体,我们通常说的恒星、行星、
房屋、树、鸟、自我,其实不是独立个体,而是宇宙有机的组成部分。认为眼前事物是孤立
个体,这只是一种幻觉,印度教徒和佛教徒将此现象称为“幻化”。和其他神秘主义者一样,
他们相信放弃自我界限,才能认知真正的现实。把自己孤立起来,感觉自己是宇宙中独立的
    ****************
        蚂蚁爬爬 
      antpp 
    ****************
个体,就不可能体验到宇宙的和谐统一。因此,印度教徒和佛教徒认为,尚未发展出自我界
限的幼儿,比成年人更能感觉到真实状态。有的人甚至认为,回归到幼儿时代,才能体验到
真实的统一感。这一论调,对于不愿面对痛苦、不想承担责任的某些青年来说,具有很大的
吸引力。他们可能认为:“我不必承担得太多。别人的要求我可以置之不理。只要停留在青
少年时代,拒绝成为成年人,就可以享受到超凡入圣的感觉。”遗憾的是,他们不能因此而
成为圣人,反而更容易患上精神分裂症。
  大多数神秘主义者相信,首先拥有某种事物或完成某些目标,才有资格“放弃”它们。
婴儿在培养出自我界限之前,也许比父母更接近真实,但没有父母的关心和照顾,他们就无
法生存,也无法恰当地表达智慧和见解。经过成年人的阶段,他们才可能达到至高境界,体
验到超凡的感觉。有的人认为,借助生理的“性高潮”或服用迷幻类药物,也可以达到涅??
之境,实际上,那种境界绝非涅??本身。想达到涅??和永生的境界,获得神性的启发,我们
就必须体验到什么是真正的爱,爱的感觉是什么,并且要为此付出艰苦的努力。

自我界限(2)

  在这个意义上,恋爱或性交的“自我界限”暂时消失,可以使我们对对方做出承诺,而
真正的爱可能由此产生。由于我们得以借此提前品尝到爱的滋味———即幻想中神秘的爱的
感觉,所以在爱的激情过后,我们仍醉心于那种美好的感觉。恋爱本身不是爱,坠入情网不
是爱,但它却是爱伟大而神奇的布局的一部分。

依赖性(1)

  还有一种最常见的对爱的误解,就是将依赖性当成真正的爱,心理医生天天都会碰到这
类问题。这种情形,多出现在因情感失意而极度沮丧的病人身上。他们无法忍受孤独,甚至
产生轻生之念或以自杀相威胁。他们痛苦地说:“我不想再活下去了!我没有了丈夫(妻子、
男朋友、女朋友),活着还有什么乐趣?我是多么爱他(她)啊!”我不得不告诉他们:“你
描述的不是爱,而是过分的依赖感。确切地说,那是寄生心理。没有别人就无法生存,意味
着你是个寄生者,而对方是寄主。你们的关系和感情,没有自由的成分。你们是因为需要而
不是爱,才结合在一起的。真正的爱是自由的选择。真正相爱的人,不一定非要生活在一起,
充其量只是选择一起生活罢了。”
  没有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就认为人生不够完整,以致无法正常生活,这就构成了心理学
上的“依赖性”。过分的依赖只能导致病态。当然,我们必须区分病态的依赖和通常对于依
赖的渴望。人人都有依赖的需求和渴望,都希望有更强大、更有力的人关心自己。不管我们
看起来多么强壮,也不管我们花多大的心思,竭力做出无须关心的样子,但从内心深处,我
们都渴望过依赖他人的感觉。不管年龄大小,不管成熟与否,我们都希望拥有称职的父亲或
母亲陪伴左右。心理健康者承认这种感觉的合理性,却不会让它控制自己的生活。假如它牢
牢控制我们的一言一行,控制我们的一切感受和需要,那么它就不再是单纯的渴望,而是会
成为过分依赖的心理问题。因过分依赖而引起的心理失调,心理学家称为“消极性依赖人格
失调”,在所有心理失调现象中,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症状。
  患有这种疾病的人,只是苦思如何获得他人的爱,甚至没有精力去爱别人,如同饥肠辘
辘者只想着向别人讨要食物,却不能拿出食物帮助别人。他们寂寞和孤独,永远无法体验到
满足感。尤为可怕的是,他们甚至不知自己患上了“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他们不能够突
破自我界限,其人生价值依赖于同别人的情感关系。有个30岁的机床工人,请求我给予帮
助,因为就在三天前,妻子带着两个孩子离他而去。机床工人告诉我,此前妻子曾三度威胁
要离开家,原因是机床工人不关心家庭,不关心她和孩子。妻子每次发出威胁,他都会苦苦
哀求,保证以后一定改正错误———包括改掉酗酒的恶习,但没过多久,他就再次酗酒,对
妻子和孩子的照顾,也没有任何起色。妻子终于离他而去。他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以泪洗面,
觉得人生失去了意义。他痛哭流涕地说:“没有家人,我一刻也活不下去了。我真是太爱他
们了!”
  “那我就不明白了,”我说,“你不是承认妻子的抱怨是事实吗?你不肯为她做任何事,
想什么时候回家就什么时候回家,很少考虑她的需要。另外,你可以连续几个月,不和孩子
说话,也不同他们玩耍,如此看来,你和家人没有感情。他们离开你,对你而言,应该没有
影响才对啊!”
  “可是,你没看出来吗,”他说,“没了妻子,也没了孩子,我就不知道自己是谁。虽然
我不关心他们,可我是那样爱他们。没有他们,我就什么都不是了呀!”
  当时,他的心情沮丧到极点,乃至失去了理智,我让他两天后再来找我。当然我从未想
过,他的心情可能在短时间内有所改观。可是,我再次见到他时,他居然一脸喜气。他刚走
进我的办公室,就大声说:“好了,一切都过去了!我的心情好极了!”
  我问道:“你的妻子和孩子回来了吗?”
  他喜滋滋地说:“没有,他们没有任何消息。不过昨晚到酒吧喝酒,我遇到了一个姑娘,
她说她喜欢我。她的情形和我差不多———她刚刚和丈夫分手。我们说好今晚还要见面。我
又是个正常人了,我知道自己是谁了,以后也不必再来治疗了。”
  他的变化之快,就如同变魔术一样———这正是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患者的典型特征。
他们不在乎依赖的对象是谁,只要有人可以依赖,就心满意足。只要通过与别人的关系,让
他们获得某种身份或角色,他们就会感觉舒适,至于那是什么身份,对他们并不重要。他们
的情感关系,貌似热烈,实则脆弱,因为他们构建情感的目的,只是为填补内心的空虚,甚
至达到来者不拒的地步。

依赖性(2)

  有一位女性患者,既年轻又漂亮,而且聪明过人,从17岁到21岁,她同数不清的男人
有过暧昧关系———尽管对方可能在各个方面,都无法与她相提并论。她走马灯似的与男人
交往,而那些男人进入视线,又从其视线中消失。她的空虚感过于强烈,甚而没有耐心去等
待适合的男人出现,也没有花时间去了解男人,并与对方培养感情。一个男人刚从身边走开,
几乎过不了一天时间,她就会与最新认识的男人打得火热,毫不在乎对方具有怎样的性格或
人品。她甚至当着我的面,对认识的男人赞不绝口:“我知道,他没有正当职业,而且经常
酗酒。可是他很有才华,我也觉得他关心我。他就是我需要的、那种适合我的男人。”
  事实上,她的选择仍旧是失败,不只因为她选择的人本来就有问题。问题在于,不管和
哪个男人交往,她都过分依恋对方,爬藤一样把对方越缠越紧。她逼迫对方向她表白感情,
与对方寸步不离。她告诉对方:“我非常爱你,所以一刻也离不开你。”她的束缚让男人透不
过气。他们经常争吵,感情也在争吵中结束。到了第二天,这种恶性循环再度开始。经过三
年治疗,女病人的情形才有所好转。她终于重视自己的能力,了解到强烈的空虚感和真正的
爱的差别。长期以来,她饱受寂寞、空虚的驱使,有了感情就紧抓不放,这只能使感情更快
地走向毁灭。学会了自我约束,及时调整心态,使她更有机会发挥特长,从事有价值的事业,
最终走出病态性依赖的阴影。
  在“依赖”前冠以“消极性”的字样,是因为患者只在乎别人能为他们做什么,却从不
考虑自己能为对方付出多少。有一次,我接待五位患有消极性依赖心理的患者,为他们进行
团体治疗。我让他们表白五年后希望达到的目标,几乎人人都表示:“我希望找到关心自己
的伴侣,并且同他(她)结婚。”没人提到接受挑战性的工作,创造出满意的艺术作品,积
极地为社区服务,刻骨铭心地爱上某个人并且生儿育女。在他们的白日梦里,没有“努力”、
“进步”的字眼,只想不费力地得到爱和照顾。我告诉他们:“仅仅把得到别人的爱当成最
高目标,你就不可能获得成功。想让别人真正爱你,恐怕只有让自己成为值得爱的人。满脑
子想的只是消极接受别人的爱,就不可能成为值得爱的人。”当然,消极性依赖患者未必永
远自私自利,但其动机无非是想牢牢抓住某个人,获得需要的关心和照顾。假如无法达到目
的,他们就不会为别人(乃至为自己)做任何事情。例如,前面提到的五位患者都觉得,让
他们马上去找工作,或者离开父母独自生活,或者凭自己的力量购买房子,或者更换眼下不
满意的工作,或者重新培养一种嗜好和兴趣,都是相当艰难的事情。
  在婚姻关系中,夫妻间应当有分工:妻子负责下厨、整理房间、出门购物、照顾孩子等
等,而丈夫则出外赚钱、坚持储蓄、修剪草坪、修理家具等等。情感健全的配偶,可以适当
更换彼此的角色:男人偶尔做饭,陪伴孩子玩耍,打扫房屋等等,这些对于妻子而言,不啻
为一份美好的礼物。此外,也可以考虑为对方做“兼职工作”,比如在丈夫生日当天,妻子
主动代替他修剪草坪。适当进行角色互换,就像是进行有趣的游戏,可以给生活增添更多的
情趣,更可以减少对对方的依赖性。它可以训练我们在失去伴侣支持的情况下,仍然正常生
活,而不是突然间失去主张,不知所措。
  依赖性过强的人,总把失去伴侣当成极其恐怖的事,他们丝毫不肯降低对他人的依赖度,
不肯给予对方更多自由。在消极性依赖婚姻中,夫妻角色分工格外严格,不论做什么,总以
过分依赖的心态为起点,致使婚姻变成可怕的陷阱。所谓“爱”,只是过分的依赖,而自由
和独立并不存在。有些依赖性过强的人,婚后甚至宁可放弃婚前的本领和技能。比如,有一
个女人婚后突然“忘记”了如何开车———这是常见的消极性依赖心理并发症。她不是没有
学过开车,而是婚后发生的某次意外事故,使她对开车产生恐惧,再也不敢坐在驾驶盘跟前。
对于住在郊区的家庭而言,她的恐惧症,足以把丈夫永远拴在身边,毕竟没有丈夫,她可能
哪儿都去不了。丈夫也必须担负起购物的责任,或在她外出购物时充当她的司机。丈夫却没
有认识到,妻子患上了心理疾病,他们也不会考虑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我曾告诉一位银行
职员,他46岁的妻子出于恐惧,再也不肯驾驶汽车,其中可能牵涉到某种特殊的心理因素。
他忙不迭地否认:“不,我们找医生检查过,医生说,这只是更年期的特殊情形,是没有办
法解决的。”经过治疗,我们终于弄清了问题背后的原因———他的妻子知道,丈夫每天下
班,都得接送她和孩子,这意味着其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