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简明医彀-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宜水渍法。五日治,七日不治。 
阴毒∶受深重之寒,伏于肾经,致阴气独盛。其证腹痛下利,咽闭呕逆,唇青面黑,手足厥冷 
,身如被杖,短气难息,六脉沉微,宜服甘草汤、真武汤兼葱熨法、熏法,灸关元百壮。三日后不可治。 



卷之二伤寒

肾伤寒

属性:少阴咽痛,伏气病,三名一证也。因冬月受寒,伏于少阴肾经,或太阳传入,或感暴寒,多发 
于春。本经循喉咙,挟舌本,故咽痛,后必下利,屡有误为火病,服凉药杀人,先宜甘桔汤(寒热皆 
效)加玄参服。如觉恶寒拘急,服参苏饮,倍甘、桔,取微汗安。口疮赤烂,宜升麻六物汤之类。 



卷之二伤寒

汗吐下等可不可治法

属性:可汗(失汗邪不出,变生为诸病)∶寒邪在表,头疼骨痛,发热恶寒,脉浮。一日至十三日或多 
日,略有前证,皆宜主方随轻重发表。少阴脉沉身痛,麻黄附子细辛汤发汗,切勿太过。 
不可汗(不宜汗而汗,夺血竭津液)∶因风暑湿,自有汗,勿再汗。脐上下左右有动气;疮家、衄 
血、咽闭口疮、泻利清谷、妇人经行、小便淋涩,皆宜小柴胡加减和解。 
可下(阳毒等证,失下伤人)∶热邪在里,大渴舌苔,大便秘,绕脐硬痛,协热自利,肢温,六乙 
顺气汤下。结胸,大陷胸汤。 
不可下(不当下而下,邪入损真气)∶凡有表证,无里证,小便涩,四肢冷,咽闭呕吐,有汗 
,脐上下左右有动气,犯此而有下证,大柴胡汤微下。虚、老,黄龙汤。 
可吐(痰食宜吐)∶初病有食,淡盐汤吐。气滞有痰,稀涎散吐。 
不可吐(无食痰,伤胃气)∶伤风有汗,四肢冷,虚人皆忌。 
可温(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寒盛,脉沉迟,下利腹满身痛,发热,脉反沉,阴毒呃逆,四逆 
汤。少阴寒呕,理中汤。 
不可温(诸阳热,证似阴寒)∶脉虽沉而数,先头痛大热,后肢冷,禁温。 
可补(邪出正虚)∶脉弱气虚,汗多肢冷,独语郑声,不眠不食,皆宜补。 
不可补(余邪未尽)∶脉实头痛,身热,大渴舌苔,便秘,下利秽水,腹满。 
可和解(大势已平)∶无汗、吐、下证,惟往来寒热,胸未清,宜小柴胡汤。 
未可和解(表里未尽)∶表证未罢,里证犹甚,防风通圣散合六一散。 
可水(以水济火)∶但要病患自思水饮,问欲几何,惟与其半饮之。 
不可水(不思而与,水停心下)∶强与则成水结胸,阴证似阳,虽思不能饮。 



卷之二伤寒

变证

属性:( 已见六经形证者,皆不重赘) 
结胸(同类十一证)∶ 
大结胸∶不按而痛。因头疼恶寒,表证未罢,早用大黄等下药,致邪乘虚入里,心下坚满如石 
。外用姜葱熨法,服大陷胸汤。 
小结胸∶按之方痛,心胸硬满。亦用熨法,内服小陷胸汤。 
热结胸∶实热结胸,懊 烦渴,心下满,脉实,宜三黄石膏汤。 
寒结胸∶外无热证而内胀结,宜枳实理中丸(方见中寒。) 
水结胸∶饮水过多, 有声,小半夏茯苓汤。小便不利,五苓散。 
血结胸∶有衄血强止,蓄于上焦,胸满,漱水不欲咽,犀角地黄汤。 
支结∶支结者,满而濡,心下妨闷也,小柴胡汤加桂枝。 
脏结∶状如结胸,舌上有胎湿滑,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小柴胡倍姜,更灸关元。然素有痞, 
连在脐旁,痛引小腹,控入阴筋者,死。 
气结∶胸满刺痛,脉沉,二陈汤(方见痰门)加枳实、浓朴、槟榔。 
痰结∶胸痞不痛,脉滑。二陈汤加枳、桔、前、贝;痰火,芩、连、粉、茹。 
痞满∶按之不痛而硬。有表,枳桔汤最良;欲下,大柴胡汤。 
呕吐哕∶有物无声曰吐。此胃寒不能司纳而自反,属太阳,藿香正气散(方见二卷)加羌活。 
有物有声曰呕吐。此寒热交并于胃,郁郁不宁而上逆,属少阳,小柴胡。有声无物曰呕。此胃火冲 
逆,属阳明表证。经曰∶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下,枳桔汤。渴甚,竹叶石膏汤。无物无声若呕状 
、延颈开口名哕。此大便秘桔,膈上有寒,火伏于中,上下不得泄越所致,以小柴胡汤加黄连、竹 
茹。 
二痉∶项强头摇,面赤口噤,身反张是也,属太阳中风。重感寒湿,或发湿家汗及产后血虚, 
宜如圣饮。有汗名柔 ,加桂枝、白术;无汗名刚 ,加麻黄、苍术。如脚挛切牙,皆里热,承气 
汤下。 
谵语(附∶郑声、独语)∶经曰∶实则谵语,虚则郑声。谵语属阳,郑声属阴。谵亦有虚实。 
实者,胃中实热乘心,神识昏乱,身热躁渴,脉洪便秘,或旁流秽汁,肠有燥屎,三承气汤量轻重 
用。虚者,误汗亡阳,或吐。下后利不止,脉沉微难治,柴胡桂枝汤。三阳合病,谵语,宜白虎汤 
。大热,黄连解毒汤。男子失汗成瘀血,女人热入血室,桃仁承气汤。郑声者,气脱神竭也,或一 
事言之不已。独语者,如见鬼状, 
或睡中呢喃,脉沉肢冷,参附药温补或独参汤。 
发黄(即瘅病)∶脾阴为湿热所蒸,则土色现外,茵陈五苓散。大便秘,茵陈大黄汤。初觉发黄 
,瓜蒂为末,口含水,搐末三分入鼻,出黄水愈。 
吐血(鼻衄、便血、溺血、下利脓血)∶阳邪在表,失汗致热毒蕴于经络,逼血妄行,火炎气逆则 
吐血,犀角地黄汤加芩、连。烦躁目瞑必衄,因汗不出,得衄为汗也。有表证,葛根汤。衄不止, 
生地芩连汤、茅花汤。便脓血,地榆散。溺血,延胡索散。 
潮热∶阳明旺于未申,一日一发,如潮汛应时,此表欲解而里未和也,必大便秘,小承气汤下 
。谵语自汗,大承气汤下。小便难,大便溏,小柴胡汤。热于寅卯属少阳,巳午属太阳。 
四肢拘急∶拘急者,四肢屈伸不便,蜷卧恶寒之貌,乃诸阳本亏,过汗所致,宜芍药甘草附子 
汤。误谓余邪,重发汗必死。 
下利∶杂病下利当属沉寒,伤寒下利多缘协热。如手足冷,脉沉无大热属阴寒,用温经药,理 
中汤。如头疼发热至四、五日,热邪传里,口大渴,频下秽水,经云∶火极反兼水化(若五金火炼 
,亦化如水也),协热自利,旁流秽汁,桃花汤为丸。如绕脐硬痛,舌干有苔,乃肠中燥屎未下, 
六一顺气汤下。热除利止,俗呼“漏底”,误用止泻热药(肉果之类),杀人多矣。太阳、阳明合病下 
利,先服葛根汤。太阳、少阳下利,黄芩汤;呕甚加半夏、生姜。少阳、阳明合病下利,脉弦长者 
,木邪克土也,名曰负,负者死。脉长不弦,余证皆属热,承气汤下。自利而大渴,白虎汤。里寒 
下脱,桃花汤。三阴下利,先从阳经来者,通脉四 
逆汤。下利,谵语,直视,舌白苔而滑,厥逆无脉,或脉反实者,不治。 
发斑∶热则伤血,血热不散,里实表虚,出于皮肤为斑。轻如蚊迹,重如锦纹。或因失汗失下 
,或过热药所致。已发斑忌汗,若汗,更加斑烂也。消斑,青黛饮;兼咽痛,玄参升麻汤。表证多 
,防风通圣散去硝、黄;如大便利,短气,肢冷,斑青黑,小建中汤;甚者四逆汤。 
短气∶谓呼吸之气不能接续也。心腹胀满短气,邪在里,为实,大柴胡汤下。心腹濡满,自汗 
短气,邪在表,为虚,宜桂枝汤。无邪宜补。 
喘∶喘者,表里不清,邪盛所致也。太阳无汗而喘,宜主方麻黄汤;阳明失下而喘,承气汤; 
阴证喘,理中汤、四逆汤;水停心下,服五苓散。 
烦躁∶心不安曰烦,身不宁曰躁。心热则烦,阳实阴虚为热轻;肾热则躁,阴实阳虚为热重。 
分虚实治。太阳烦躁宜主方;阳明内实烦躁,承气汤;阳明经热,白虎汤,烦躁消渴,宜五苓散。 
少阴烦躁,脉沉,肢冷,自利属寒,又不欲衣,欲水不能入口,宜中寒主方。吐利交作,脉如涌泉 
者,死。结胸烦躁,肢冷自利,不得卧者,死。烦躁大渴,点水入口即呕不能咽,宜竹叶石膏汤或 
大半夏汤加黄连、天粉、麦冬。 
似疟∶寒热止作有时也。太阳似疟,桂枝汤;阳明似疟,柴葛解肌汤;少阳,小柴胡汤。恶寒 
发热,日二、三度,面赤身痒,主方加白术,微汗。妇人经水适来,热入血室似疟,小柴胡。 
懊 ∶郁闷恼乱,甚于烦躁也,汗下之不当,正气内虚,宜栀子豆豉汤微吐之。胸满硬,大陷 
胸汤。阳明有燥屎,承气汤。 
咳嗽∶肺为邪所乘,气逆不下也。水逆射肺而嗽,大青龙汤主之。水与里寒相合而嗽,真武汤 
温之。三阴嗽,四逆散,五味、干姜。 
腹痛∶邪正相搏也。如阳邪传里而痛,止作不常,辛剂和之,小建中汤。阴寒在内而作,悠悠 
常痛,热剂温之,宜理中汤。 
筋惕肉 ∶经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发汗过极,阳虚津涸,筋肉失养所致。宜真 
武汤救之,及温经益元汤调之。 
阴阳易∶谓邪热之气,变相换易也。如伤寒男病新瘥与妇交,而妇反病,曰阳易;妇病新瘥与 
男构,而男即病,曰阴易。其证身重腹痛,四肢不持,百节解散,宜逍遥汤、竹皮汤。失治,男阴挺、女舌出而死。 
拂郁∶阳气蒸越,面赤若醉,汗不彻,主方微汗;便秘,承气汤。 
蛔厥∶病患素有寒而妄发其汗,或过汗,致胃寒不食,食即吐蛔,静烦上下无定,蛔也。宜理 
中汤、乌梅丸兼黄连、川椒、乌梅。 
狐惑∶久病精气乏,热积本脏为虫。虫食肛曰狐,下唇生疮;虫食脏曰惑,上唇生疮。宜桃仁 
汤、雄黄锐散或犀角地黄汤加黄连、桃仁。 
咳逆(即呃、KT ,吃忒∶)才发声于喉间而遽止者是也。阳证失下,火热内郁,少与承气下。因汗、吐、下 
太过,虚气冲逆,脉微,橘皮半夏生姜汤加竹茹;虚寒加桂、附或柿蒂汤(方见呃逆);胃寒理中汤; 
下利心烦,呃,导赤饮。以雄黄(一钱,研极细末,)温水下即止。或灸期门穴。 
渴∶渴者,津液为里热耗涸也。太阳无汗,渴,忌白虎,宜小柴胡汤加减。阳明多汗,渴,忌 
五苓,宜竹叶石膏汤。少阴自利而渴,导赤饮。汗后渴,白虎加人参汤。先呕后渴为欲解,可与水 
;先渴后呕为停水,小半夏汤。小便不利,五苓散、六一散。 
战栗∶六、七日,邪气外与正争为战;邪内与正气争为栗,乃病欲解。不必药,但宜浓盖,饮姜汤(见用药大法。) 
发狂∶热毒在胃,并入于心,神不安而狂,独阳亢极所致,非大下不止。有失汗,脉洪面赤微 
汗之。热瘀蓄血,上,犀角地黄;下,桃仁承气;热极,三黄石膏汤。阳狂,胆草一物汤,与水饮 
,水 面。 
厥逆∶初起手足冷,从中寒治。先微热后寒,亦有阴证,先大热后微寒,乃阳邪传入阴经,四 
逆散。冷厥,四逆汤;热厥,白虎汤。若疑似难明,先以小剂理中汤倍甘草试之。 
汗∶初起无汗属寒,有汗属风、暑、湿,根据主方服。汗后恶寒,黄 建中汤;大汗,小便难, 
五苓散。汗多,大便秘,承气汤下。大汗脉洪,渴,人参白虎汤。头汗者,邪搏诸阳,则齐颈而还 
,不可再汗。热郁于内而上达,或吐或下,以去其邪。如大便黑,蓄血也。手足汗者,手足,诸阳 
之本,热聚胃则津液旁连四肢,承气汤下。盗汗者,睡出醒收,柴胡桂枝汤,或当归六黄汤(方见盗 
汗。) 
大便秘∶经曰∶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为实,名曰阳结,大柴胡汤;甚者,承气汤。脉沉而迟 
,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金液丹;甚者,从阴证治。发汗、利小便津耗,但宜蜜导,或猪 
胆法。多 
曰热秘,小承气。绕脐硬痛,大承气急下。脏结而厥,四逆汤冷服。三下不通,吐以提之。虚者, 
皂荚烧烟熏,大便通;棕榈灰煎汤洗,亦通;或炒盐熨脐下。冷结不通,先服理中汤,次熨。 
小便涩∶热邪聚于下焦,结而不散,脉浮,五苓散;脉沉,导赤饮。不通,五苓散合六一散加 
栀子。汗后、汗多,戒利小便。 
坏证∶十余日犹大热,口燥舌苔,诸药不效,谓之坏证,不可治。用药全以苦寒清热之饵,殊 
不知阴气愈泄,热可退乎?盖受病之始,由寒伤荣,当以调荣养血、壮水滋阴之品,大剂、日数服 
乃安。经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宜鳖甲散。未效,归地养荣汤,更兼苦参汤。 
百合∶谓百脉一宗,病久脏腑不平也。似寒非寒,似热非热,欲食不食,欲卧不卧,不知所以 
,举身俱痛,柴胡百合汤。 
瘥后昏沉∶初愈错语少神,属气血虚。似疟,可微汗。日轻夜重,宜归、地、芍、参、 、麦 
冬、知母。余热遗胞络,导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