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虫螫后,毒素通过其毒刺或毒毛注入人体引起中毒反应。
蜂螫伤临床表现为颜面、手背、手臂等暴露面被螫处有痛痒感
及灼热感,轻者局部出现中心有瘀点的红斑、丘疹,严重螫伤者皮
肤大片潮红、肿胀,常有水泡,伴有头晕、恶心、呕吐、恶寒发热、脉
细弱、血压下降,甚至危及生命。
蜈蚣咬伤临床表现为咬伤处有两个瘀点,周围红肿,有剧痒或
痛彻骨,可继发红丝疔,局部可出现淋巴结肿痛,严重者浑身麻木,
发热头痛,眩晕呕吐,心悸脉数,谵语抽搐。儿童被咬伤,症状较严
重,亦可危及生命。一般病程较短,数天可消失。
蝎螫伤临床表现局部大片红肿,或有水泡,自觉剧烈疼痛,或
痒痛兼作,或伴灼热感,可伴有红丝疔及局部淋巴结炎,严重者有
寒战高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甚至可导致呼吸麻痹而死亡。
对虫类螫伤治疗可立即拔除毒刺,用肥皂水或3%氨水或5%
碳酸氢钠溶液洗净疮口;若黄蜂螫伤用食醋;蝎螫伤局部冷敷或喷
以氰乙烷。螫伤上方用止血带或025%普鲁卡因局封,严重者用
激素和对症处理。因其发病为虫毒所致,故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
第四章 寄生虫、昆虫及动物性皮肤病方·217·
消肿止痛为主。下述诸方,可供临床参考选用。
1青黄散
青黛、雄黄各等份。上药共为细末,每服2g,新汲水调下。
本方出自《产宝诸方》,有清热解毒之功。适用于毒虫咬伤及
痈疽初起。
2银花合剂
银花、连翘、白芷、威灵仙、五灵脂、大黄、木通各10g,细辛、没
药各3g,吴茱萸、甘草各6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儿童酌
减。
本方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蜈蚣咬
伤6例,经当晚用药,次晨症状完全消失者5例,仅1例3天后才
痊愈。
3五灵脂散
五灵脂(炒令烟尽),为末,每服3g。
本方出自《妇人大全良方》,有祛瘀止痛之功。适用于蛇、蝎、
蜈蚣咬伤。
4马齿苋饮
马齿苋(鲜品)350g或干品150g,加水800ml,煎至300ml,分
2次温服,每日1剂。同时以鲜马齿苋少许捣烂外敷,每日3次。
本方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蜂螫伤
114例,结果痊愈65例,有效42例,无效7例。治疗时间最少1
天,最多7天。
5白芷护心散
白芷30g,乳香9g,雄黄、甘草各15g。上药共为细末,每服
12g,清酒调下。外用明雄黄细末,用蒜捣烂敷之。
本方出自《医学心悟》,有解毒消肿止痛之功。适用于毒蛇、蜈
蚣咬伤。
·218·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6七一方
七叶一枝花研末,用50%酒精浸泡3天,取出浸液,再用同量
50%酒精浸泡药渣3天,取2次浸液合并,过滤,加适量50%酒
精,制成10%~20%七叶一枝花酊。用时涂患处。用前必须先将
螫入皮肤的蜂尾刺拔出,再将药液涂入螫孔,促使药液生效。
本方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蜂螫伤
16例,结果痊愈15例,无效1例。用该药除局部皮肤轻度发粘
外,无其他不良反应。
7蜗牛方
蜗牛2~3个,捣烂敷患处。有清热消肿止痛之功,用于治疗
蜂、蝎螫伤19例,均痊愈。一般用药后10分钟痛止,次日红肿消
退。
8一上散
生半夏(为细末)05g,雄黄(另研)06g,巴豆(去皮,研如泥)
1个。上3味,同和匀,敷患处。
本方出自《洁古家珍》,有解毒止痛之功。适用于蝎螫伤。
9二神散
肥杏仁7个,葱白3根,口嚼为泥,涂伤处。
本方出自《外科百效全书》,有解毒通络之功。适用于蝎螫伤。
10牛灰散
牛屎(烧灰)为散,醋调敷之。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有解毒消肿止痛之功。适用于蜂螫伤。
11六神散
川乌、草乌、天南星、半夏、白芷、石菖蒲(一寸九节者)各等份。
上药共为末,每次用少许,先以津液抹患处,以药搽之。
本方出自《古今医鉴》,有解诸毒之功。适用于蝎蜇伤。
12矾夏散
白矾、半夏各等份,上2味为末,醋调贴患处。
第四章 寄生虫、昆虫及动物性皮肤病方·219·
本方出自《普济方》,有解毒止痛之功。适用于蝎螫伤,痛不可
忍者。
13腻粉散
轻粉03g,香墨少许,荜拨少许。捣为散,每用半麦粒大小的
药粉点内眼角,男左女右,其痛立止。
本方出自《普济方》,有解毒止痛之功。适用于蝎螫伤。
14南星散
荜拨、生半夏各75g,生南星3g,生白矾、雄黄各6g。上药共
为末,捻一捻擦于痛处,浓醋调贴之,立效。
本方出自《保婴集验名方》,有解毒散结、消肿止痛之功。适用
于蝎蜇、蜈蚣所伤,痛不可忍。
15巴豆膏
将巴豆1粒研烂,和猪脂膏少许,调涂疮口,立愈。
本方出自《经验良方》,有解毒止痛之功。适用于蜈蚣及虫咬
伤痛。
16蜂房膏
蜂房(锉)、苍耳各15g。上药共为末,用青黛汁调,厚涂螫处。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有解毒止痛之功。适用于蜂螫疼痛。
17明矾圈
明矾30g,白面以水和,捏圆圈箍患处,明矾在勺内熔化,倾于
面圈内,顷刻化为清水,其毒自解。
本方出自《仙拈集》,有解毒止痛之功。适用于虫兽咬伤。
18草乌头方
草乌头尖、矾石各等份。上药为末,用醋调,灌耳中,立出。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有驱虫解毒之功。适用于百虫入耳。
19乌头涂敷方
乌头(去土皮脐),为细末,每次用少许,以津唾调涂敷。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有解毒止痛之功。适用于蝎螫疼痛。
·220·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20蜈蚣香油方
蜈蚣5~7条,香油15g。将每条蜈蚣头身用针刺15~20个
小孔,浸入香油中,以埋没为度,时间10~15天。使用时用棉签蘸
油涂患部,每日3~4次。
本方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蜂螫伤
15例,结果痊愈14例,无效1例。
第四章 寄生虫、昆虫及动物性皮肤病方·221·
五、虫咬皮炎方
虫咬皮炎一般系指节肢动物门昆虫纲中的蚊、蠓、白蛉子、跳
蚤、臭虫等叮咬所引起的炎性皮肤病。夏秋季节多见,皮损好发于
露出部位,如面颈、四肢等。损害为少数散在或多数成群的丘疹。
风团或疲点,有时也可见丘疱疹或大小不等的水泡,亦称丘疹性荨
麻疹。可有刺痛或灼痛,奇痒等自觉症状。
西医对本病的治疗主要应用抗组织胺类药脱敏止痒或局部用
炉甘石洗剂等。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除湿止痒为法,或局部用鲜
蒲公英、马齿苋捣泥外敷。下述诸方,可供临床参考选用。
1消疹口服液
黄芪15g,泽泻、猪苓、神曲、蝉蜕各6g,白术、茯苓各9g。上
药经水煮,醇提成10ml口服液,瓶装备用。每次剂量:小于3岁为
5ml,3~6岁为10ml,6~13岁为15ml,13岁以上为20ml。每日3
次。并发有脓疱、脓痂者加用02%呋喃西林软膏,外涂局部,每
日1次。
本方有健脾利湿、宁心安神、消食和胃、疏散风热之功。有报
道运用其治疗丘疹性荨麻疹150例,结果痊愈120例,显效15例,
有效9例,无效6例。
·222·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2苍朴消荨方
苍术、厚朴、陈皮、荆芥、防风、蝉蜕各6g,金银花、连翘各10g,
生甘草3g。纳呆者加焦三仙各6g;有肠寄生虫者加槟榔6g;有水
泡者加薏苡仁10g,车前子6g;发热者加柴胡6g。每日1剂,水煎
取汁分次温服,3天为1疗程。3岁以下儿童酌情减量,8岁以上
儿童则酌情加量。
本方有健脾燥湿,解毒祛风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小儿丘
疹性荨麻疹50例,结果痊愈40例,好转10例。随访3个月无复
发。
3复方当归汁
当归、荆芥、防风各3500g,生地5000g。将以上药物加水煎煮
2次,每次2小时。合并滤液浓缩至膏状,加60%~70%醇沉淀,
回收醇加蒸馏水至12000ml,乘热加入20%砂糖,过滤分装。每次
服20ml,每日2~3次。疗程5~7天。
本方有养血清营,祛风散结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丘疹性
荨麻疹50例,结果痊愈36例,有效13例。
4加减保和丸
山楂炭、神曲、连翘各5g,白茯苓6g,白蒺藜、莱菔子各4g,法
夏、陈皮各3g,蝉蜕2g。兼风热者去法夏,加金银花8g,薄荷2g;
湿热偏盛加苦参、黄柏各3~4g;皮疹以四肢为甚者加桑枝4g;伴
虫积腹痛者加槟榔、乌梅、川楝子各5g;婴幼儿加麦芽5g;有感染
化脓者加蒲公英、鱼腥草各8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有报道运用本方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96例,结果痊愈83
例,好转11例,无效2例。
5复方苦参酊
白芷40g,地肤子、白鲜皮、蛇床子、薄荷各25g,樟脑36g。上
药(除樟脑外)用60%酒精2000ml浸泡1周,滤液约1800ml,入樟
脑即成。用时以药棉蘸药液涂搽患处,每日4~6次。治疗期间忌
第四章 寄生虫、昆虫及动物性皮肤病方·223·
食腥荤辣物。
有报道运用本方治疗丘疹性荨麻疹多例,均收到较好疗效。
另外本方对小儿痒疹、局部性瘙痒、夏季皮炎、慢性湿疹、神经性皮
炎等均有效果。
6丁薄擦剂
公丁香30g,薄荷脑5g,95%酒精750ml。先将公丁香研碎,
加入酒精中浸泡3天,时常搅动,使药汁浸出为宜,然后用纱布过
滤去渣,加入薄荷脑,装瓶密封。用橡皮胶布粘去患处刺入皮肤内
的毒毛,然后擦此药液即可,每日2~3次。
本方有除湿杀虫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毛虫皮炎有良
效。
7皮炎乳膏
甘草200g,蒲公英、百部、紫花地丁各90g,白芷、地肤子、苦
参、蛇床子、虎耳草、硬脂酸各40g,樟脑、苯甲酸钠各21g,麝香草
脑、薄荷脑(或冰片)、氢氧化钾各15g,羊毛脂10g,甘油10ml,苯
甲醇1ml,氨水适量。将甘草、蒲公英、地丁、白芷、地肤子、苦参、
蛇床子、虎耳草用热水提取3 次,合并提取液过滤后浓缩成
180ml,用氨水调节pH 值至75,将此液作为水相,按药剂学原
理,取其他药物直接乳化成乳膏,用此膏涂患处。
本方有除湿杀虫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毒隐翅虫皮炎
有良效。
8雄矾石冰散
雄黄、白矾、石膏各等份,冰片少许(约占总量的1/20)。将前
3味药分别研末过筛,然后将石膏粉投入锅内,加热煅炒呈雪白
色,待此煅石膏粉凉后,照上方比例配伍,并把冰片研末加入,充分
搅拌混匀,即可装瓶备用。用湿盐水冲洗患部,根据面积大小酌情
取药,放于清洁器内,加凉开水调成糊状(随用随配),用棉签蘸取
药糊涂敷患处(敷药面约大于红肿部位),每日3~5次。
·224·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本方有清热杀虫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尾蚴型稻田皮炎、
粪毒(钩蚴性皮炎)、隐翅虫皮炎有效。
9系列秘验方
(1)青黛20g,冰片6g。共研细末,醋调外涂患处。
(2)雄黄、枯矾各等份。共研细末,茶水调搽患处。
(3)黄连6g,黄蜡15g,麻油12g。将黄连研极细末,将麻油熬
至滴水成珠,加入黄蜡,待化尽后离火,候冷,然后加入黄连粉,调
匀外敷患处。
(4)芙蓉叶、大黄、赤小豆各等份。共研细末,麻油调敷患处。
(5)冰片、生大黄各10g。共研细末,用75%酒精调敷患处。
(6)芙蓉叶30g,黄连6g,白芷、黄柏各15g,僵蚕12g。上药各
研细末和匀,蜂蜜调涂患处。
(7)鲜马齿苋洗净捣烂如泥,外敷患处。
(8)青黛、石膏、滑石、黄柏各等份。共研细末,菜油或麻油调
敷患处。
(9)鱼腥草60g,木芙蓉叶30g。共捣烂如泥,外敷患处。
(10)大蜗牛12g,明矾3g,蒲公英60g,夏枯草30g。共捣烂米
醋调敷患处。
(11)扁豆叶60g捣烂,调拌白矾水,外敷患处。
(12)蛇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