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麻疹自出至收。总宜大小便滑利。二便俱不宜秘。秘则急宜通利。若麻症有大小便俱不通
者。是火邪内炽之极。宜以河间凉膈散(见二十六条)去甘草。加牛蒡、车前、木通治之。甚则以通
关散去甘草、人参。八正散去甘草治之。
x通关散x 通心经、利小便、良方。
栀仁(炒) 大黄(酒蒸各一钱) 木通 赤茯苓 车前子(炒) 瞿麦 滑石 蓄(炒)
人参 甘草(各三五分) 灯心十根引。
x八正散x 治湿热下注。口渴咽干。淋痛尿血。小腹急满。
木通 瞿麦 车前子 栀仁 大黄 滑石 蓄 甘草梢 灯心引。木通、瞿麦、灯心、
入小肠而降心火。车前、入膀胱而泻肝火。山栀仁、泻三焦之郁火。大黄、滑石、乃泻火利水
之捷药。 蓄、利水止痛。甘草梢、入茎止痛。虽治下焦。而不专治下焦。必三焦通利。水方能
下行也。一书加木香。
卷之三
吐利并作下滞里急后重脱肛第七十一
属性:发热之时吐利并。任他吐利不须惊。胞胎蓄毒从斯解。肠胃停污自此清。
发热蒸蒸吐利并。或时滞下作肠鸣。火邪内迫宜清解。法向时行麻症寻。
自利甚时多更改。里急后重症随生。须为通利泄其毒。若犯涩剂病更增。
麻症脱肛何所因。火邪内迫后重成。升提清热是神手。若作气虚定伤人。
久泻脱肛气血虚。治法不可一例拘。养血升提成妙用。破滞用下更增危。
麻本胎毒。发热之时。吐利并作。毒火因之而解。此为美候。如吐利并作。或时下滞。或作肠
鸣。亦是火邪内迫而然。纯是热候。不可作寒而治。治法总宜清解。根据麻科凭症施治。庶保无虞。
如上焦火甚者则吐。下焦火甚者则泻。中焦火甚者则吐泻并作。(朱曰 此三句。抉出吐泻之
因。)自利甚者。则必见里急后重、而为滞下矣。如见里急后重之症。而病者不耐。猛力下气催便。
而脱肛之症。又势所必致也。如麻发热之时。吐多者。以竹茹石膏汤、去半夏、加柿蒂主之。自利
甚者。以秘本猪苓汤、去升麻、甘草分利之。发热时、吐利并作者。以三苓散(见三十七条)加竹
茹、柿蒂、滑石主之。(朱曰 柿蒂敛内蕴之热。既有竹茹、石膏以清热。更加柿蒂以敛之。止吐
自速。)下滞以加味黄芩汤。去白芍药、甘草。加枳实、连翘、牛蒡子、青皮以治之。麻收后、热毒未
曾解尽。有下积滞者。当以连石茱萸丸。去升麻、干葛、甘草、白芍药。加枳壳、山楂肉、麦芽、青皮
治之。但方中茱、萸。若非阴寒膈寒而挟有热者。亦须除去。愚按下积滞之症。非仅麻收后有之。
即将出正出之时。亦常有见者。愚谓不拘先后。但麻见有下积者。则当以清热导滞汤(见七十
二条)去白芍药、浓朴、甘草、当归、淡竹叶。加山楂肉、麦芽治之。更为妥当。自利甚、而变为里
急后重者。以黄连解毒汤(见三十五条)加连翘、牛蒡子、青皮治之。若小便短少者。更加木通、
滑石治之。如里急甚者。则当加半生半炒黑白丑牛以利之。或以铜壁山人黄芩汤。去人参、赤芍、
甘草。加连翘、牛蒡子、丑牛以利之。或以加味黄芩汤。去白芍、甘草。加枳实、木通、连翘、牛蒡
子、丑牛以利之。若夫脱肛之症。多见于将收已收之后。而治法有不可一例者。若因毒火内迫。
大肠枯涩。肺金受伤。不能传送。致成里急后重之症。而病者难忍不耐、用力送气催便、以冀稍
松。适肛脱出。不可认作气虚施治。治法总宜清热解毒。导利行滞。泻火清金。兼用升提之品。以
加味导赤散。去薄荷、淡竹叶。加当归尾润肠胃、破恶血、而养心血。牛蒡子以消毒。枯黄芩泻肺
火、以凉肺血。枳壳以破气滞。滑石通利六腑九窍、以荡热散湿。上五味。各八分。丑牛四五分。以
除壅滞。丹皮四五分。以开陷伏之邪、使之外散。升麻五六分。以升散大肠、胃、胆、三焦之火热。
如兼有潮热者。加鲜地骨皮二三钱治之。若因久泻而脱肛者。亦以加味导赤散。去薄荷、竹叶。加
当归身钱许。川芎钱许。升麻六七分。以养血理气。升散大肠、胃、胆、三焦之火热。而枳壳、丑牛。
又不宜概用矣。
朱曰 麻证脱肛与气虚脱肛不同。所示清热解毒诸法。允为合拍。
x竹茹石膏汤x
竹茹 石膏 黄芩 陈皮 半夏 水煎服。
x秘本猪苓汤x 治泄。
猪苓 泽泻 滑石 赤茯苓 黄连 升麻 甘草 灯心引。水煎服。并治病患用力催便
脱肛。
x加味黄芩汤x
黄连 黄芩(各一钱五分) 滑石 白芍(各三钱) 甘草(七分) 水煎服。血痢。加地榆皮二钱。
x连石茱萸丸x
黄连(酒炒) 滑石(飞过各一两) 黄芩 干葛 白芍(各八分) 茱萸(一两) 升麻(七分)
甘草(四分) 为末。以山药研粉、作糊合丸。梧子大。食远。用白汤送下三五钱。
x铜壁山人黄芩汤x 治里急后重。
黄芩 黄连 生地黄 木通 枳壳 当归尾 赤芍药 人参 甘草 三剂。水煎服。初
剂。加大黄微利之。
x加味导赤散x
生地黄(酒洗一钱五分) 川木通 川元参(各五分) 连翘(六分) 川黄连(六分) 薄荷叶(四
分) 淡竹叶(七分) 灯心引。水煎服。
卷之三
痢症第七十二
属性:热邪内陷因成痢。凭症进剂莫雷同。用心调理起沉痼。勿轻劫涩图霸功。
麻之成痢。乃热邪内陷所致。多见于正收及收后。间有见于初热未出及正出之时者。亦有自
首至尾、而作痢不辄者。又有因久泻而成痢者。当分别治疗。不可混施。若于初热未出与正出之
时、而作痢者。药宜以疏托为君。行滞气为臣为佐。解毒为使。以葛根解肌汤(见第五条)少用葛
根。去赤芍、蝉蜕、木通、甘草。略加青皮、槟榔。再加防风主之。若麻已出透。身热未全退。毒瓦斯
流注而成痢者。以清热导滞汤。去白芍、楂肉、甘草、川浓朴。加生地黄、地骨皮、木通主之。若
麻毒未清。变成赤白痢者。以加减黄芩汤。去白芍、楂肉、甘草。加黑地榆、连翘、牛蒡子主之。如
麻后成痢。赤白腹痛者。以古方黄芩汤加枳壳治之。亦有久泻而成痢者。原因气血已虚。不得已。
用人参、黄连、枯黄芩、干姜煎汤。从权治之。如正收及收后、而下痢白色者。药宜用解毒凉血
行滞气之品。以静远主人黄芩汤、除去人参、木香、甘草。加生地黄、牛蒡子、连翘、防风主之。痢
下脓血者。以白头翁汤。去黄柏、加防风主之。或因食积下滞者。以消食化气为主。用枳壳汤。(见
四十九条)去甘草、加山楂、麦芽、木通、青皮主之。若腹中作胀。时痛时止者。以浓朴汤去干姜、
甘草。加槟榔、山楂主之。夫麻后成痢。乃积热移于大肠。以治麻后痢统方加减主之。(有以三苓
散、见三十七条、加木通枯黄芩治之者、)麻后下痢。而身热腹痛者。以古方黄连解毒汤(见三十
五条)治之。若壮盛之人。内有挟食、积滞、能食者。以三黄丸(见四十八条)利之。若麻后赤痢。
以四物汤(见二十五条)合古方黄连解毒汤(见三十五条)去栀仁。加当归尾、枳壳治之。稍轻
者。以四物汤(见二十五条)加姜汁炒黄连、地榆治之。如麻后白痢。以四物汤(见二十五条)加
陈皮、茯苓、木香。更有加生白术者。须宜酌用。麻后作痢。如兼小便赤涩者。以四物汤(见二十五
条)加车前子、木通治之。麻后痢症。或赤或白者。以四物汤(见二十五条)倍白芍、当归。加大
黄少许。以利泻数次。麻后泄泻成痢者。以四物汤(见二十五条)加地骨皮、酒炒黄芩主之。若麻
前已经泄泻。日久未曾清解。至于麻后变为休息痢。不问赤白。但见里急后重。昼夜无停者。此
余毒在大肠。乃积热移于大肠也。急宜行气养血。切不可妄施涩剂、以图霸功。河间曰。养血而
痢自止。行气则后重自除。诚格言也。宜以河间治久痢方。去人参、白芍药主之。(有用古方黄
芩汤、合天水、与香蔻丸、见六十三条、相间服者。有用静远主人黄芩汤、送下香蔻丸。体虚者、
香蔻丸内、更加人参。肠滑者、香蔻丸内、加榆根白皮治之者。实不若河间治久痢方之为当也。)
如自首至尾。辄痢不辍者。必有风毒留滞于内。宜解毒行滞。而兼疏风实脾之剂。庶几立应。以
清热导滞汤。去当归、淡竹叶。加防风、荆芥治之。(有用四君子汤、加山药吴茱萸治之者。猛而有
理。方并列后。)若痢而兼呕吐。噤口不食。更肠滑不止。或下鲜血。或下紫黯色。或下如痈脓。
或下如屋漏水。或下如鸡肝色。如黑豆汁之类。兼之气喘烦渴、热甚发呃、麻色紫晦者。皆不治
之症。
朱曰 治痢不外数法。曰清热、曰行滞、曰养血、曰凉血。有外感者兼解表。有宿食者兼
消导。至于日久气虚。无妨补气。阴血亏损。亦可养阴。惟麻证则必加以解毒。
x清热导滞汤x
黄连(酒炒) 槟榔 黄芩(酒炒) 生白芍 枳壳(曲炒) 浓朴(姜汁炒) 陈皮(各七分)
青皮 甘草(各三分) 连翘 牛蒡子(炒研各八分) 楂肉 当归 淡竹叶(各一钱) 灯心五十寸引
。水煎。加犀角末三分、调服。红多者。加红花(二分) 地榆桃仁酒炒(各八分) 闭涩甚者。与里急
后重之极者。加酒炒大黄(八分)
x加减黄芩汤x
黄芩 黄连 当归 枳壳 槟榔 青皮 泽泻 山楂 槐花 白芍 甘草 灯心引。
x古方黄芩汤x 治伏气发溢。小肠膀胱三焦胆腑合病自痢。
黄芩(一钱五分) 白芍(六分) 炙甘草(一钱) 大枣二枚引。加半夏(二钱) 名黄芩加半夏
汤。生姜引。
x人参黄芩黄连干姜汤x 治胃虚客热痞满。
人参 黄芩 黄连 炮干姜(各二钱) 水煎温服。
x静远主人黄芩汤x
黄芩 黄连 当归 枳壳 槟榔 青皮 川芎 木香 人参 甘草 水煎。调六一散服。
x白头翁汤x 治热痢下重。
白头翁 黄连 黄柏 秦皮 各等分。水煎温服。不愈再服。
x浓朴汤x 治脾胃虚作胀。腹中时痛时止。
浓朴(姜汁炒) 陈皮(去白) 茯苓 干姜 炙甘草 水煎服。
x治麻后痢统方x
黄连(酒炒) 黄芩(酒炒) 麦冬 防风 天花粉 元参 枳壳 牛蒡子 木通 栀仁 滑石
桔梗 赤芍 钩藤钩 甘草 二剂。水煎服。不愈。加猪苓、青皮。
x河间治久痢方x
当归 白茯苓 黄芩 车前子 陈皮 人参 白芍药 甘草 炮干姜少许为引。水煎服。
x四君子汤x
人参 白术(土炒) 白茯苓 甘草 红枣、姜引。
〔附〕治麻后痢丹方
西河柳 为末。以砂糖水调服四钱。
〔附〕万氏治麻后痢下鲜血验方
当归尾 生地黄 条子芩 黄连(酒炒) 枳壳(炒) 乌梅肉 人参 白芍 生甘草 水煎服。
卷之三
下蛔虫第七十三
属性:上膈胃火盛少食。蛔上不安往下行。此候不须用方药。调其余食症自平。
下蛔之症。多见于麻收之后。乃上膈及胃火壮盛。少食。虫不能上安。而往下行。虫往下行。
亦顺症也。与过食伤中、虫不能容而下、不同。但调其饮食自愈。非若口中吐虫之比耳。不须施
治。
朱曰 下蛔为小儿常有之证。故可勿治。
卷之四
眼光如水眼眶红烂羞明赤肿眼泪生翳第七十四
属性:眼光如水是何因。肝肾之热极而兴。未发初潮必见此。如无斯候别病侵。
目赤弦烂泪常淋。非因被风即烟熏。治若不早成痼疾。急为疏通奏奇勋。
热毒余毒上攻目。羞明怕日眵泪多。暴赤肿闭目生翳。眼眶皮烂宜清毒。
眼光如水。此肝肾两经热极所致。乃麻之正候也。未发热与初热之间。有此症者。方为出麻
之候。如无此症。即非麻候。如有麻毒入目、生翳障者。以蝉菊散主之。如热毒上攻、眼目生翳。并
暴赤羞明者。用羌菊散主之。(朱曰 麻后白翳攀眼不退。有秘方用鸡肝一具。麝香少许。拌入鸡
肝内。隔水蒸熟食之。食七次。必见效。)大便滑者。去大黄。少加生枳壳微导之。如麻后余毒不
解。上攻眼目。羞明怕日。云翳眵泪俱多。红赤肿闭。用羚羊角散。去黄 、升麻。加连翘、牛蒡子、
黄连主之。如麻后眼目生翳。目赤红肿。眼眶皮烂。俱宜用朱纯嘏加减清毒拨翳汤主之。其有眼
眶红烂常多泪者。其症多因麻之正收时及麻收后。不避风寒。为风热所侵。或被烟熏。皆能令目
赤弦烂。而常流泪。当即为疏解。急以柴胡饮子治之。若日久不治。则为终身痼疾。
朱曰 眼眶红烂。小儿麻后。往往有此。皆因不避风寒。风挟热上攻所致。
x蝉菊散x 治痘麻入目。或病后生翳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