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10-子午流注说难-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名:子午流注说难
作者:吴棹仙  
朝代:近代  
年份:公元1956年  


环周图说难
属性:第一环十干主日。 
环周一图。内外有四环。第一环用天干十字。分析地之五运。为五阴五阳。五阴分 
合于五脏。五阳分合于五府(余三焦一府名曰孤府)。甲日阳木合胆府。乙日阴木合肝 
脏。丙日阳火合小肠。丁日阴火合心脏。戊合胃阳土。己合脾阴土。庚辛金合大肠与 
肺。壬癸水合肾与膀胱。孤府三焦无所合。决渎之官。附属于膀胱。此第一环十日天干 
之大分也。 
第二环 穴流注。 
第三环干支定时。 
第二环第三环细分一日为十二时。起于子。终于亥。上冠以天干十字。十日共一百 
二十时。地支用十次。天干用十二次。甲己之日。同起甲子。乙庚之日。同起丙子。丙 
辛日。起戊子。丁壬起庚子。戊癸起壬子。照次序推之。甲日十二时。重见甲为戍时。 
故开胆井窍阴穴。甲为阳木。胆府亦属木之阳也。癸日十二时。重见癸为亥时。故开肾 
井涌泉穴。癸为阴水。肾脏亦属水之阴也。或问癸日缺十时。肾不开丑时而移开亥时何 
也。盖肾者主水。为人身立命之根。注重生木。如不能转注于甲日。则流而不注。不合 
乎阴阳相生之道也。以此例推之。乙日乙酉时。开肝井大敦穴。乙为阴木。肝亦阴藏之 
属木也。丙日丙申时。丁日丁未时。阳火阴火。则开小肠井少泽。心井少冲。戊日戊午 
时。己日已巳时。则开胃井厉兑。脾井隐白。戊阳土。己阴土也。庚日辰时。开商阳。 
辛日卯时。开少商。大肠阳金。肺藏阴之金也。壬为阳水。壬寅时开膀胱水府之至阴井 
穴。转注癸日壬子时。壬重见壬。成为十日一大周。井穴通用红字。表示每日旺气主穴 
之起点。过穴亦书红字。盖本藏之俞。本府之原。与流而注者不同也。何谓流。阳日开 
阳时阳穴。根据相生次序。仍流在阳日阳时之谓也。何谓注。阳日阳时取穴不足。则转注 
而取阴日之阳时。反言之。阴日阴时取穴不足。则转注而取阳日之阴时。均谓之注。流 
与注不同。注与过不同。阳日之末。气纳三焦。阴日之末。血归包络。取生我者。我生 
者亦各不同。试举一甲日分析言之。甲日戌时。开胆井窍阴。其在戌时前。酉未巳卯丑 
五阴时。所列中冲。尺泽。商丘。神门。行间。各藏阴穴。皆由前癸阴日。根据木火土金 
水相生之次序。转注而来。甲日重见甲。至戌时。仅开窍阴一穴。甲为阳日。开阳时。 
亥为阴时不取。转注到乙日丙子阳时。开小肠荥穴前谷。盖甲胆属木。丙小肠属火。胆 
开第一穴。而转溜于小肠之第二穴。木生火也。阳井窍阴属金。阳荥前谷属水。又金水 
相生之义也。再注到乙日戊寅时。则开胃之俞穴曰陷谷。小肠马火。胃属土。火生土 
也。并过丘墟一穴。因六腑六 。各多一原穴。超出五行相生之外。故并过于俞位。反 
求其本。与窍阴一脉相承。并过于此。列于下位。以其非五行相生之正经也。用红书一 
过字。表示有所本也。乙日庚辰时。注大肠阳溪穴。壬午时。注膀胱委中穴。言其府。 
则大肠属金。膀胱属水。金水相生。言其穴。则阳经火。阳俞土。火生土也。末甲申 
时。复列三焦荥穴液门。盖三焦孤府。六 无所寄。故分列于各府开穴之最末。独取一 
荥者。阳荥为水穴。胆为木府。水能生木也。甲日始戌时。终于乙日申时。凡十一时。 
六腑各开一穴。胆居主位。多过一原穴。凡七穴。此甲日流注细分之理也。其余九日。 
环周流注。脏各五 。腑各六 。腑为阳。脏为阴。阳井金。阴井木。各根据相生之次序 
流注展转而取之。腑过一原穴。脏以俞代原而过之。末一穴。阳日气纳三焦。取生我 
者,阴日血归包络。取我生者。均详列前图。一见而知。不赘也。 
第四环同宗错落。 
天干十字。地支十二字。一日十二时。五日六十时。十日一百二十时。地支十二 
字。每日用一次。五日五次。十日十次。与天干十字配合用之。五日六十时。地支用五 
次。天干当用六次。甲子小周。五日一候。六日又另起甲子时。与一日同。此一六同宗 
甲己同宗之义也。甲日己日。一奇一偶。一阴一阳。日干阴阳虽不同。时干支全同。故 
甲日流注诸穴。交落列于己日时干支之下。己日流注诸穴。转交落列于甲日时干支之 
下。以此推之。二七为乙庚。三八为丙辛。四九为丁壬。五十为戊癸。皆一阴一阳之同 
宗。故流注各穴。除一过穴不交落。余均互相交错落列于下环。根据时取之。其效一也。 

上卷本输穴说难
手太阴肺经五穴
属性:一、少商(井穴) 
x部位x 在手大指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 
x证治x 烦心善哕。心下满。汗出而寒。咳逆。 疟振寒。腹满唾沫。唇干引饮不下。膨 
膨。手挛指痛。寒栗鼓颔。喉中鸣。 
x针灸x 三棱针刺之。微出血。泄诸脏热气。不宜灸。 
按 少商乃阴井木穴之始。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音商。商而曰少者。五脏为阴。 
阴常不足也。 
二、鱼际(荥穴) 
x部位x 在大指本节后散脉中。 
x证治x 洒淅恶风寒。虚热。舌上黄。身热头痛。咳嗽。汗不出。痹走胸背痛。不得息。 
目眩烦心。少气。腹痛不下食。肘挛支满。喉中干燥。寒栗鼓颔。咳引尻痛。溺出。呕血。心痹。悲恐。 
x针灸x 针入二分。留三呼。 
按∶鱼际乃阴荥火穴。在手大指后鱼腹中。手大指接近次指时。则鱼腹丰满。离开次 
指时。则本节后内侧微陷下。有如鱼腹正中交际之形。故名鱼际。鱼际为火穴。 
肺为金藏。火能克金。故此穴言针不言灸。 
三、大渊(俞穴) 
x部位x 在手掌后陷中。 
x证治x 胸痹逆气。寒厥善哕呕。饮水咳嗽。烦惋不得卧。肺胀满膨膨。臂内廉痛。目生 
白翳。眼 赤筋。缺盆中引痛。掌中热。数欠。喘不得息。噫气上逆。心痛唾血。 
振寒。咽干。狂言口僻。 
x针灸x 针入二分。可灸三壮。 
按∶大渊乃脉之所会。本输篇云。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俞。盖其穴在手大指如鱼形 
之后。再下一寸。即寸口脉之起点。此五脏之 穴。亦称原穴。盖六腑水谷精华。 
注入五脏经 之起原处。故称渊。 
四、经渠(经穴) 
x部位x 在寸口陷中。 
x证治x 疟寒热。胸背拘急。胸满膨膨。喉痹。掌中热。咳嗽上气。数欠。热病汗不出。 
暴痹喘。足心痛。呕吐。 
x针灸x 针入二分。留三呼。禁不可灸。灸即伤人神。 
按∶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即关上部位。寸至关长一寸九分。以下即为尺中。言 
经渠者。乃经过之冲渠要道。大渊在寸口之始。经渠居寸口之中。并未入于尺中也。 
五、尺泽(合穴) 
x部位x 在肘中约纹上动脉中。 
x证治x 风痹肘挛。手臂不得举。喉痹上气。舌干。咳嗽唾浊。四肢暴肿。臂寒短气。 
x针灸x 针入三分。可灸五壮。 
其∶尺泽乃肺之合穴。可针。可灸。盖阴合为水。肺为金藏。水乃金之所生。邪之实 
者针之。泻某子故也。肺乃脏气之藏。山泽通气。此穴恰在太阴尺中。脉之结点。 
故名尺泽。义至深也。 

上卷本输穴说难
手阳明大肠经六穴
属性:一、商阳(井穴) 
x部位x 在手大指次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 
x证治x 胸中气满。喘咳支肿。热病汗不出。耳鸣耳聋。寒热 疟。口干。颐颔肿。齿痛。 
恶寒。肩背急。相引缺盆痛。目青盲。 
x针灸x 针入一分。留一呼。右取左。左取右。如食顷立已。可灸三壮。 
按∶商阳乃阳井金穴之始。木上有水曰井。水乃金之所生。阳常有余。商乃肺音。大 
肠合之。故曰商阳。大肠之脉。上颈贯颊。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孔。 
故治齿病目病。当左取右而右取左也。 
二、二间(荥穴) 
x部位x 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前。内侧陷中。 
x证治x 喉痹颔肿。肩背痛。振寒鼻鼽衄血。多惊口 。 
x针灸x 针入三分。可灸三壮。 
按∶二间乃阳荥水穴。金水相生。可针可灸。手次指亦名食指。共三节。此穴在二节 
与三节之中间。故曰二间。 
三、三间(俞穴) 
x部位x 在手大指次指本节之后。内侧陷中。 
x证治x 喉痹。咽中如鲠。齿龋痛。嗜卧。胸满肠鸣。洞泄寒疟。唇焦口干。气喘。目 急痛。 
x针灸x 针入三分。留三呼。可灸三壮。 
按∶三间乃阳俞木穴。手阳明脉之所注。在食指本节第三骨之后。大次指歧骨之前。 
穴居其中。故名三间。 
四、合谷(原穴) 
x部位x 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间陷中。 
x证治x 疗寒热疟。鼻鼽衄。热病汗不出。目视不明。头痛。齿龋。喉痹。痿臂。面肿。 
唇吻不收。喑不能言。口噤不开。 
x针灸x 针入三分。留六呼。可灸三壮。若妇人妊娠。不可剌。刺之损胎气。 
按∶合谷乃大肠手阳明之原穴。居大指次指歧骨间。稍偏次指微前缺陷中。直下可达 
劳宫。与后溪成一直线。大指次指相合处。类似深谷。故称合谷。病重者。可深刺八分或一寸。 
五、阳溪(经穴) 
x部位x 在腕中上侧大指与次指两筋间陷中。 
x证治x 狂言喜笑见鬼。热病烦心。目风赤烂有翳。厥逆头痛。胸满不得息。寒热疟疾。 
喉痹。耳鸣。齿痛。惊掣肘臂不举。痂疥。 
x针灸x 针入三分。留七呼。可灸三壮。慎如合谷法。 
按∶阳溪乃手阳明所行之经穴。手太阴肺别络列缺交会之处。肺位最高。大肠居下。 
手指掌后仰。则大指与次指两筋高起。太阴交阳明之处。有类山溪。故名阳溪。 
六、曲池(合穴) 
x部位x 在肘外辅骨屈肘曲骨之中以手拱胸取之。 
x证治x 肘中痛。偏风半身不随。刺风瘾疹。喉痹不能言。胸中烦满。筋缓。捉物不得。 
挽弓不开。屈伸难。风臂肘细而无力。伤寒余热不尽。皮肤干燥。 
x针灸x 针入七分。得气先泻后补之。可灸三壮。 
按∶曲池乃大肠手阳明之合穴。阳合为土。阳明多气多血。有余者泻之。然大肠为庚 
金。土穴乃金之母。故泻后当补之。邪气之来也紧而急。谷气之来也徐而和。先 
泻后补。指下针下。犹有所别。穴在肘外辅骨稍前陷中。屈曲其臂乃得之。故称曲池。 

上卷本输穴说难
足阳明胃经六穴
属性:一、厉兑(井穴) 
x部位x 在足大指次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 
x证治x 尸厥。口噤气绝。状如中恶。腹胀满。汗不出。寒疟不嗜食面肿。足 寒。喉 
痹。齿龋。恶风。鼻不利。多惊。好卧。 
x针灸x 针入一分。可灸一壮。 
按∶厉兑乃足阳明所出之井金穴。尸厥或胃家实。皆可用锋针浅刺之。厉不美也。兑 
通也。足次指受大指之排挤。其形恶厉。其经脉斜通于次指外间。故名厉兑。 
二、内庭(荥穴) 
x部位x 在足大指次指外间陷中。 
x证治x 四肢厥逆。腹胀满。数欠。恶闻人声。振寒。咽中引痛。口 。齿龋痛。疟不嗜食。 
x针灸x 针入三分。可灸三壮。 
按∶内庭乃阳荥水穴。在足次指外间。中指内间。跗上半寸。两指之正中。如一庭竖 
于内。故名内庭。 
三、陷谷(俞穴) 
x部位x 在足中指内间。本节后陷中。去内庭二寸。 
x证治x 面目浮肿。及水病。善噫。肠鸣腹痛。热病汗不出。振寒疟疾。 
x针灸x 针入三分。留七呼。可灸三壮。 
按∶陷谷乃阳俞木穴。病重者可针五分。穴位下陷如深谷。故名陷谷。 
四、冲阳(原穴) 
x部位x 在足跗上五寸。去陷谷二寸半。 
x证治x 偏风口眼 斜。跗肿。齿龋痛。发寒热。腹坚大。不嗜食。伤寒病振寒而欠。久 
狂。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足缓履不收。身前痛。 
x针灸x 针入五分。可灸三壮。 
按∶冲阳在足背高起处。有动脉应手。名趺阳脉。久病欲知府气之强弱者。必诊此脉。其穴 
类似中封。使逆则宛。和则通。摇足而得之水谷精华大会于此。阳明多气多血。有此一冲衢。 
故名冲阳。 
五、解溪(经穴) 
x部位x 在冲阳后一寸五分。腕上陷中。 
x证治x 治风面浮肿。颜黑。厥气上冲。腹胀。大便下重。 惊。膝股 肿。转筋目眩。 
头痛癫疾。烦心悲泣。霍乱。头风。面目赤。眉攒疼。 
x针灸x 针入五分。可灸三壮。 
按∶解溪乃阳经火穴。上为 骨。下为跗属。分解于此穴陷中。故名解溪。俗称鞋带 
穴。以束缚鞋带。正在此穴间也。 
六、足三里(合穴) 
x部位x 在膝下三寸 骨外廉。大筋内宛宛中。两筋肉分间。当低跗取之。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