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81-疡科纲要-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隐,则肿必大坚,毒易内陷,是为险证。苟非调治有方,使大毒化脓透达,颇有大命之厄。 
余如瘰 顽疮,时而有脓,时而流水,则亦以见脓为顺,见水为逆。流脓可冀成功,流水必 
难收效。而石疽、失荣、乳癖、乳岩胀裂之后,时而有水,时而有血,以及坏证之败浆,血 
水污浊,色晦臭腥者,则皆百无一治。此又疡患流水者之最恶候也。 

卷上第一章·外疡总论
第十节·论溃疡之血
属性:疮疡溃后,亦有偶尔见血之证,辨其形色,溯其源流,为因为果,有可得而言者。在刀 
针初动之时,脓随血溢,血色鲜明,其血从皮肉之针口而来,非脓中之本兼有鲜血也(此惟 
初 
,血本易溢,而啼哭则火升气升,且挟心肝两经忿怒之火,故其血更多。凡暑天热疖,小儿 
最多,用针必须俟其皮薄脓多为佳。早针则血多脓少,未必尽善。)有劳力伤经之疡,则其 
络 
溢,其血较多,是宜罨其针口以止之。盖本是络中流动之血,不宜听其横溢者也。亦有溃疡 
太巨,并其大络化腐,则一经震动,鲜血直流。泄之不宜,止之不易。此宜令其安睡勿动, 
而以手术其大络,则血能止。有溃后脓色不纯,与血混合,不白不赤,作桃花色者,则元气 
不足,血随腐溢,最宜清养。若至元气已败,则溃后脓不成脓,血不成血,污浊垢腻,是败 
浆之不可救药者也。别有血瘤,不宜妄针。若不知而误针之,其血不止,最易偾事。亦有溃 
疡初本无血,忽然鲜血喷溢者,或则动作过度,震伤大络,苟能静摄,亦尚无伤。或则大怒 
伤肝,血随气涌,凉血清肝,亦易有效。此外有血箭,有血痣,有肌衄,有大衄,皆血之无 
故自溢者,虽非痈疽之类,而皆是外证,治疡者亦不可不知。要之无故血溢,皆由气火奔腾 
,以致血络迸裂。是宜大剂清心肝之火,镇而抑之,庶几龙相安潜,而汹涌波涛,于以大定 
。诚非杯水车薪,所能救此燎原之祸者也。 

卷上第一章·外疡总论
第十一节·论疡科之外感六淫
属性:风火暑湿燥寒,天之气也。人在气交之中,强者弗能为害,弱者即留而为病。此五运六 
气之交乘,宜乎外感之病为独多。治内科学人,无不知时病为一大纲,而外疡亦何莫不然。 
诚以气化之偏,时邪之胜,其袭入经络脏腑者,则为内病,而袭于肌腠筋肉者,即发外疡。 
殊途同归,理无二致。而谓治外疡者,可不与时推移,先其所因,而伏其所主耶。试以诸疡 
之系于六气者,约略言之,则头面疮疡,发颐时毒,腮颧颔颊诸痈,牙槽骨槽诸肿,皆风淫 
所胜也。诸疔暴肿,阳发大痈,咽喉口舌诸疳, 肉翻花诸候,皆火淫所胜也。而长夏郁蒸 
,秋阳酷烈,暑湿热三气之中,疡患尤多,则热淫所胜。流金铄石之时,血肉之躯蕴毒,成 
痈酿脓作腐,尤其易易。况乎地气溽润,天气炎 ,湿热互蒸,疮痍满目,比屋皆然, 
故也。惟燥令既行,气候凝肃,疡患独少。而津枯液耗者,每有肌肤皴揭,血燥风生之患, 
则又皮肤病之因于燥淫者也。若夫寒淫所胜,气滞血凝,则又有附着骨节之大疽,及寒袭经 
络之脑背疽,皆宜温经宣络,以化寒邪者。林屋山人阳和一汤,若为是证而设,最为合辙。 
独惜其所着之全生集,乃反以通治乳疽乳岩,骨槽瘰 ,则皆有肝胆经之郁热伏藏者。率尔 
操觚,贻祸巨矣。要之凡治疡患,苟有六淫为病,必先撤其外淫之邪,而痈肿乃有消散之望 
。所以疮疡大证,时邪流注,多有寒热缠绵,数日不解,而疡肿随以发现者,苟非寒止热除 
,不独已发之痈肿必不能退,亦且继续而生,纠缠不已。此非深明乎内科理法,泄化其在经 
络之感邪,则疮证全无把握。必至外邪俱解,身热已清,舌苔不浊,胃纳加餐,及不治疡而 
疡亦自已。若专科家惟以外治为能事,则病虽不重,而亦多变幻无穷。此亦疡患中之最多数 
,而必不能专治其外疡者也。迨脓溃之后,其毒已泄,以身热自止为顺。盖外疡得脓,犹如 
伤寒得汗,汗后而热不已者,是坏伤寒。即脓后而热不已者,为坏疡病。于此而补偏救弊, 
随证斡旋,则无一不以内证为主,殊非笔墨之所能曲尽其微者矣。 

卷上第二章·外疡脉状
第一节·诸脉总论
属性:脉学渊微,非悟彻神化之机,必不能心与神归,见微知着。初非仅仅于浮、沉、迟、数 
、大、小、滑、涩之间,辨其迹象而已。可谓尽诊察之能事,得脉理之精神者也。然为初学 
言之,亦不能不先迹象而遽谈化境,惟能审其真理,观其会通,乃有得心应手之妙,而拘拘 
于古人之成说无当焉。所以古今医学诸家,据脉辨证,未尝不极其详备。形描摹形迹者,有 
时而失之呆滞;高谈玄理者,有时而失之凿空。且有自古相承,久经定论,而一按其实在之 
情形,反觉不能切合病机者,则理想之辞,拘泥太甚,而不自知其不适于实用也。如必详析 
辨论,求其坐可言而立可行,未免梗塞难终,言之辞费。此非自为专书,不能详尽。寿颐不 
揣愚陋,辑有《脉学正义》一篇,尚能阐发一二,以补古人所未及。然大率皆为内科言之, 
于外疡不能兼及。兹为疡科计,则证发于外,而脉见于里,亦自有彼此附应,历验不爽之理 
。姑就各种脉象之切合于外疡者,详其形态,溯其源流,以定吉凶,以别疑似。颇觉世传治 
疡诸书,容有未尽明言其底蕴者,虽曰信手拈来,不无挂漏,或有一得之见,即在此中。请 
举所知,以告同嗜。 

卷上第二章·外疡脉状
第二节·浮沉之脉
属性:浮沉者,脉之浅深也。脉显在上,轻手可得,谓之浮。脉隐在下,重手始得,谓之沉。 
以禀赋言之,则体质壮盛,气血充实者,其脉有余,轻按易得,有似于浮;体质孱弱,气血 
衰微者,其脉不及,轻取不见,有似于沉。以形质言之,则瘦人肉少,寸口 瘠者,脉道 
显 
者 
之 
之脉皆细软,必近于沉。以天时言之,则春生夏长,气泄于外,脉亦为之浮显;秋收冬藏, 
气敛于中,脉亦为之沉着。以人事言之,则劳力奔走,饮醇酒之余,气血奋张,其脉无不浮 
露;而凝默寡言,安居静坐之候,情志泰然,其脉无不沉静。此皆恒常之脉象,各随其人之 
气体动静,而相与推移。窃谓凡二十八种脉象无一不当作如是观,必不能仓猝下指,而即知 
其若者主某病,若者主某病者也。即以病脉之属于浮沉者而言,昔人每谓浮脉主表属腑属阳 
,沉脉主里属脏属阴。约略读之,鲜不谓此以表里内外阴阳,分别论证,必无不妥。抑知浮 
主表而沉主里,亦尚是理想之论断,笼统之泛辞,已不能切中病情,确合事理。而浮脉属阳 
,沉脉属阴,浮脉主腑,沉脉主脏,则颇有语病,未可拘执矣。盖浮脉之可以诊得表病者, 
惟表邪最盛时为然;而外感之轻者,脉必不浮。若夫身热甚厉之病,脉必洪大滑数,以其热 
势方张,所以亦见浮象。此则气火俱盛而轻按即得,虽似于浮,实非浮脉之正旨。病此者表 
里俱热,必不当以其脉之浮,而只知其为表病也。又风热之外感者,其脉浮,是为浮脉主表 
之一证。然肝阳恣肆,为眩晕,为头痛者,气火升腾,其脉亦浮。则病本内因,亦非表证矣 
。若谓浮脉属阳,而沉脉属阴,亦只可以论其常。若阴盛于内,阳格于外,则脉且浮大,而 
重按无根,岂得概谓之阳证。又热结于里,气道不通,则脉亦沉着而凝涩不流,岂得概以为 
阴证。至谓浮主腑病,沉主脏病,则宋金以前本无是说,而自明季以来,编入四言脉诀,几 
于无人不读。(四言脉诀,本宋人崔氏所着,而明人多有改本,浮脉主表属腑之说,尚非崔 
氏 
遂 
脏之表。若以全体言之,腑亦深藏于里,安得谬以为在表。岂可误认此表之一字,而竟谓病 
在腑者,其脉当浮。假使腑病可作表病,而脉为之浮,则经络之病,肌肉之病,皮毛之病, 
其脉又当若何。此理之必不可通,而亦事之万不能有者。然今之医者,多读脉诀,固无不知 
有浮脉主表,属腑属阳之八字,可见俗书误人真是不小。究之浮脉主表,沉脉主里,尚是含 
混言之,或无不可,若必谓浮主腑病,沉主脏病,胶执太甚,最是不通。 
颐谓古今脉书,所称某脉主某病者,无不有是有非,得失互见。学人必须自具见解,识 
透真理,方不为古人所愚。 
兹姑就浮沉一条,聊申是说,以为举一反三之计。只欲借以纠正世俗通行之误,非好与 
古人作无端之辨难也。若以浮沉二脉之属于外疡者言之,则肿疡脉浮,惟上焦风热诸证有之 
。如发颐、 腮、耳门牙槽诸痈,病本在表,而又属风邪热毒,蕴于上部,其脉无不浮数滑 
疾。有痰宜泄,有热宜清,亦不得以其脉浮属表,而但与疏风解表,反令气火越浮,疡患益 
炽。若时邪袭于经络而发流注,则寒热交炽,表邪全盛之时,其脉亦必浮数。此则解表消肿 
,双方并进,而表邪得泄,肿疡自化。若疡已成脓,其毒全盛而未泄,脉亦应之为浮数,为 
滑大,则决去其脓毒而脉自静。若溃后脓泄而脉仍浮者,苟非外感之未尽,即防续发之成脓 
。若感邪既化,疡无续发,而尚见脉浮,则正气散耗,非吉症也。若肿疡脉沉,则惟附骨大 
疽、 癖积聚之证,寒凝络窒、气血壅塞者偶有之。其毒甚深,其势固结,而脉为之沉凝不 
显,决非轻恙。苟不急与宣通,以疏达其凝结,必不易治。而寻常肌肉之痈肿,经络之疮疡 
,于脉必无沉法。若夫痈疽既溃,脓毒已泄,气血疏通,更无脉沉之理。如或有之,则其气 
犹结,其血犹凝,亦非佳象。总之,疡患为肌肉之病,虽曰痛则不通,脉必不宜过于浮露。 
然壅者不化,结者不开,脉常沉涩不起,而治之不应,其为害又当何如耶。 

卷上第二章·外疡脉状
第三节·迟数之脉
属性:迟数者,脉之缓急也。气火甚盛,脉来急疾,一息六七至者为数,属阳属热多实证。气 
血衰微,脉来怠缓,一息二三至者为迟,属阴属寒多虚证。虽间亦有中气不充,脉形虚数, 
实积凝结,脉道迟滞者,而以寻常脉理言之,固数主有余,迟主不及也。是以肿疡脉数,皆 
为病邪之有余,其势方张,其毒方盛,脉象应之,必兼数疾。或为身热,则数大而洪,或已 
酿脓,则紧数而实,脉病相合,是为常态。若在既溃之后,其毒已泄,脉以安静为吉。如仍 
数疾不减,则身热之未净,余毒之未化也。初溃得之,尚无大害,化邪解热,即可向安。若 
其迁延既久,正气日馁,邪气不衰,而脉数不退,或数大而中空,或细数而急疾,形神必惫 
,真元消亡,斯为坏证矣。肿疡脉迟,多属正气之不及,脉病不符,甚非佳象。此惟于虚弱 
之体偶见之,而寻常之疡,所不应有者也。惟附骨环跳诸证,病因虚寒,初起酸疼经缩,脉 
象应之,沉迟为正。温养舒经,其毒自化。若脑疽、背疽,寒邪在经,迟脉亦为正应。温经 
宣托,收效亦佳。苟非此证,则阳病阴脉,宜求其故矣。若在溃后,邪势已衰,脉迟虽似相 
宜,如果形证皆顺,养胃调元,是为正治。抑或神疲气馁,则余毒未净,而真元欲漓,脉至 
无神,亦非吉象。 

卷上第二章·外疡脉状
第四节·大小之脉
属性:(洪细附见) 
大小者,脉之形体也。气血有余,指下壮盛,是之谓大。大而有力,则谓之洪。气血不 
及,指下一线,则谓之小,亦谓之细。(大之与洪,一是形式之粗壮,一是气势之勇悍,形 
神 
能分析为二,故古人皆合为一。)平人之脉,或大或小,大率皆其人之禀赋使然,初不以有 
病 
疡气滞血凝,其病属实,其脉宜大而不宜小。然所患苟非坚巨,或其人素禀脉小者,则小而 
有神,亦何往而非佳象。若大而有力,坚硬搏指,洪而气悍,汹涌奔腾,邪势太甚,非吉证 
矣。溃疡气泄血耗,其病属虚,其脉宜小而不宜大。然所耗或尚无多,及其人身躯雄伟者, 
则大而有神,正是病魔退舍之机,元气未亏之兆。若脉小形 ,外疡难敛,尤可虑也。惟肿 
疡势盛之时,而其脉过于小弱不起,则正不胜邪,斯为危候。若大毒既泄之后,而其脉或豁 
大无根,则元气已漓,无非败象。是皆当以形证与脉神参互考订,而孰吉孰凶,自有定论。 
万不能于指下求其形似,而即以为凭脉辨证之要诀,尽在此中也。 

卷上第二章·外疡脉状
第五节·滑涩之脉
属性:滑涩者,脉之气势也。气旺血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