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临证实验录-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归15g川芎10g赤芍10g生地10g黄芪15g何首乌15g荆芥10g防风10g  白蒺藜15g蝉衣10g三剂
    二诊:疹不退,痒如故,全身憋胀。细诊其脉,弦滑中微有浮象,知病邪趋表,呈外出之势,治宜解表散邪。
然并非风寒外束之表实证,且病程已久,病邪亦微,麻黄汤、大青龙汤显然不宜,当小发其汗,拟桂枝麻黄各半汤:
    麻黄6g桂枝4。5g  白芍4。5g杏仁6g炙草3g生姜3片红枣5枚一剂
    当晚,微汗出,疹消失。
    案三:桂枝麻黄各半汤其二
    杨某,女,26岁,蔚野村人。据其母言,一岁麻疹后,疙瘩时起时伏,至今已25年。着凉、触冷或遇风吹拂,便疙瘩满身,成块汇片,肤痒难忍,越搔越痒,常致坐卧不宁。除此之外,别无不适,舌脉一如常人。
    麻疹后体弱阴亏,邪风乘虚而入,稽伏血分,致瘾疹时隐时现,终不消失。宗治血灭风之理,予以活血祛风。
拟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味:
    麻黄6g桂枝6g赤芍10g杏仁6g甘草4。5g当归10g川芎6g生地10g生姜3片红枣5枚二剂
    二诊:药后微汗出,25年之苦消于旦夕。近疲乏无力。
动则汗出,此气虚也,原方减麻黄,加黄芪15g,续服三剂。
    后因牙痛来诊,知夙疾再未发生。
牛皮癣
    解郁攻坚汤证
    李某,女,14岁。头面、四肢、腹背病牛皮癣一年余,经专科医生治疗一年不效。余诊时,头顶、面部、腹背及四肢大部均有红色丘疹,汇合成片,丘疹表面覆盖多层白色鳞状痂屑,痂屑脱落甚多,皮肤干燥增厚,一如老树皮,奇痒难忍,搔之出血而不知其痛。腿胫处因搔破感染,结有脓痂。病历年余,体少完肤,容貌全非,惧人窥视。必待下午下班时方来就诊。
    余见其症如此之顽,其势如此之盛,受西医抗癌药治疗牛皮癣之启示,针对口苦、苔白、脉象双弦等症,窃思何不用刘绍武先生之解郁攻坚汤一试?拟:
    柴胡15g黄芩10g苏子30g党参10g甘草10g川椒1ng王不留行50g牡蛎30g夏枯草30g
    服药20余剂,瘙痒明显减轻,鳞状痂屑依次脱落,新鲜皮肤逐渐显露,续服20剂,皮肤恢复如初。随访十余年,知病未发。
    按:牛皮癣,顽疾之一,有第二癌症之称。当今治牛皮癣之广告铺天盖地,有言祖传秘方,手到病除者。余儿时朋友闫某,双腿患牛皮癣,听信其言,求诊于某旅店“神医”,花费近千元,购药十小包,服后七天,丘疹消失,痂屑脱落,大喜过望,惊呼神医。然停药不久,红色丘疹,头戴白帽,密密麻麻,遍布四肢腹背,较治前尤甚。据云小包内为黄柏与强的松粉。激素治牛皮癣本属禁忌,而此“神医”为挣钱竟不择手段,泯灭良知,沦丧道德,害人匪浅。时至今日,违法行医何以能长期立足,值得一思?湿疮
    十枣汤证
    某君,男,40岁。学识渊博,文章锦绣,而立之年,已晋升处级,可谓春风得意。惟不快者,全身皮肤瘙痒。
内服外治近十年终不得愈,近益痒甚,不得眠。于奇村疗养院温泉水疗一月,亦未减轻,由友人介绍来诊。
    患者身圆体胖,大腹便便,面色晦黄如垢。背腹皮肤有鲜红丘疹新起者,有黄白脓疮已成者,有结痂者,有脱屑者。双手掌心皮肤增厚,粗糙,奇痒难忍。肩背皮下有硬结数枚,大如杏核。抚之不痛。舌质淡红,苔白厚腻。
自觉身重头沉,体倦乏力。胃纳可,大便溏而不畅,小便黄臭。皮肤虽痒多年,尚能忍受,年前大连出差,食海鲜过多,致瘙痒益剧,夜难入寐。诊其脉,沉滑略数,触其腹,满而不痛。
    审症察脉,此湿热蕴结证也,拟祛风利湿汤加味治之,嘱其清淡素食。戒绝酒荤。
    浮萍15g苍耳子15g苦参15g土茯苓15g川军10g连翘15g赤小豆30g车前子15g七剂
    二诊:沉重之躯略减,肤痒依旧,仍有大面积脱皮,脉舌如前。为求速效,拟十枣汤加减:
    甘遂1g大戟lg白芥子1g
    研细,以红枣10枚煎汤送下。
    三诊:服后时许,上吐下泻,头汗淋漓,当晚瘙痒减轻,酣睡至晨。然湿热根深蒂固,如油入面,非朝夕可愈也。拟:
    浮萍15g苦参15g土茯苓15g连翘15g赤小豆30g车前子15g苡仁30g栀子10g川军10g七剂
    四诊:丘疹、脓疮、结痂、脱屑仍同时并存,苔黏腻,脉沉滑,湿热之邪犹盛也。复拟:
    甘遂1g大戟1g白芥子1g
    研细,以红枣10枚煎汤送下。
    五诊:药后泻水尤多,谓称头重体倦大减,耳聪目明,皮肤微痒。谅邪已衰大半,拟小柴胡汤加味调之:
    柴胡15g茯苓10g半夏15g党参10g甘草6g苦参15g苡仁30g车前子15g半支莲15g赤小豆30g七剂
    六诊:皮肤丘疹、脓疮、结痂已失,基本恢复如初,但仍有痒感,嘱守方续服。
    共服药近百剂,体重减轻13kg,自觉体轻神沛,一如十余年前。
狐蜮
    湿毒蕴结证
    赵某,女,35岁,王府村人。下唇、下齿龈糜烂六年矣。每年二月发病,至十月不治自愈。或谓缺乏维生素,然久服不应;或谓胃火盛,黄连清胃丸用之无功。寻余诊时。正值伏暑,只见下唇龈溃烂,肉腐脓秽,牙根半露,疼痛不甚。下唇奇痒,不能入寐,或寐后因痒而醒。胃纳一般,大便不畅。口不苦,不思饮。月经正常,带多色黄,阴痒蚀痛。舌淡红,苔白腻,脉沉略数。
    脾胃者,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故口唇溃烂,多责胃火。然既属胃火,岂有下唇、下龈糜烂而上唇、上龈安然无恙耶?且几经清火,不见效应,知非火患。苦思冥想,仍茫然不解。遂语患者:“容余三思,明日取方。”当晚翻书查找,似属狐蜮。《金匮要略》云:“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所述之症,与本案虽不尽相同,然其病因,诸多《金匮要略》注家,皆一致认定虫毒使然。以二月惊蛰,虫惊醒,十月立冬,虫自蛰。其间湿热蕴盛。诸虫蠢动,怙恶不悛,为害一方。遂循仲圣苦参汤洗之。雄黄熏之之教。拟杀虫解毒,清热燥湿法:
    乌梅15g川椒10g槟榔10g龙胆草10g百部15g干姜6g甘草10g雄黄2g(研细冲服)  三剂
    外用方:川椒15g蛇床子30g苦参30g
    水煎漱洗唇龈,洗后外撒雄黄粉少许,一日5~7次。
    仅诊一次,服药一周,唇龈即愈。翌年随访。知病未作。
    按:《金匮》狐惑之“惑”,先贤谓“惑”乃“蜮”之误,因蜮能含沙射影,暗中伤人,言“惑”则难以解释,余亦以为言之有理。
目赤胂痛
    案一: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陈某,女,40岁。病慢性肝炎多年,常在余处就诊,或予舒肝健脾,或予清利湿热,症状多能改善。今又二目肿痛逾旬。肉轮、气轮布满血丝,深红紫暗,羞明流泪,晨起结眵干黄。外用数种消炎眼药,内服黄连上清丸,均不效。询知身热面烘,鼻塞咽痛,头额目眶胀疼,心烦难寐。口苦思冷,溲黄便干。舌尖红,苔薄黄,脉象滑数,腹诊无压痛。
    观其脉症,知系肝胆火盛,湿热蕴结,复感风热,表里俱热证也。单纯清里,只能冰伏其邪,延长病程。治宜表里双解,尽透其邪。拟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味:
    葛根30g黄芩10g黄连6g甘草6g车前子15g菊花15g桔梗15g二剂
    仅进二剂,肿痛皆失。
    案二:麻杏甘石汤证
    刘某,女,13岁。素体健鲜病,活泼可爱。近三月余,双目红赤,泪如泉涌,眼科诊断为结膜炎。经脱敏、消炎治疗不效,来看中医。
    患儿双眼肉轮血丝鲜红,泪水汩汩,瘙痒甚,微痛,醒后双睑眵封无隙。耳廓后及鼻腔湿疮满布,形如粟米,抓破者有淡黄色水液渗溢,部分已结痂。鼻时塞,流清涕,微咳嗽,纳食、二便正常,喜食水果。舌淡红,苔薄白,脉滑略数。
    观其脉症,此目疾、浸淫疮皆为湿蕴于内,复感风热,肺气失宣,风、热、湿内郁所致。治当宣肺、清热、化湿同步进行。拟麻杏甘石汤加味:
    麻黄6g杏仁10g石膏30g甘草4。5g苡仁15g苍术15g苍耳子10g二剂
    二诊:鼻塞解,咳嗽止,眼泪大减,目赤亦轻,尤为明显者湿疹不再渗溢。原方续服三剂。
    三诊:双目不再红肿,皮肤结痂,逐渐脱落痊愈,嘱服参苓白术散一月。以防复发。
瘰疬
    案一:控涎丹证
    李某,女,30岁,某地区防疫站检验师。右侧颈项长一结核,如黄豆大许,不甚疼痛,口服雷米封等抗结核药治疗,两月后核渐增大,约3cm×4em,疼痛加剧,颈项艰于转侧。因皮色发红,加用抗菌药物,疼痛亦未减轻。之后核顶变软液化,穿刺取标本做细菌培养:结核菌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继续以混合感染治疗。逾月,穿刺口一直不敛,疼痛亦始终未停,改求中医治疗。
    视其体质微胖不弱,面色红润,舌淡红,苔白腻。询知不潮热,不盗汗,知饥思食,二便正常。诊其腹,腹壁厚,无压痛。切其脉,沉滑有力。
    淋巴结核,中医称瘰疬也,多为肾阴亏损,属虚劳之疾,然本案显非如此。观其脉症,似属痰饮,流窜肌肉,为瘰为疬。《石室秘录》云:“瘰疬之症,多起于痰,而痰块之生,多起于郁,未有不郁而生痰者,未有无痰而成瘰疬者。”此说是矣,以其脉症不虚,宜当峻药缓图。
    控涎丹20g,早晚各1g,连服十日。
    二诊:服后五日,切口收敛,疼痛得止。药尽未及一月,结核消失,仅局部表皮发硬而已。遂未书方,嘱其晚餐节食,少进肥甘,以免日后痰饮再生。
    案二:阳虚毒结证
    张某,女,24岁,高村人。颈项瘰疬近半年,不痛,皮色如常,按之坚硬,推之可动,大者如杏核,小者如黄豆,颗颗成串。地区医院诊断为淋巴结核,服抗结核药三月无效。
    患者形瘦神疲,头眩少寐,五心烦热,颧赤盗汗,舌红无苔,脉弦细数。
    由脉症观之,瘰疬属阴虚火旺,邪毒内结。治当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拟:
    全虫15g蜈蚣5条甲珠15g土元15g露蜂房15g
    上药研细,分20包,早晚各1包,用归芍地黄汤(当归10g,白芍15g,生地24g,山萸12g,丹皮10g,茯苓10g,泽泻10g)送服。
  散药未尽,瘰疬全消。
  按:瘰疬一证,本为肝肾阴虚,标为气郁痰结,病程较长,似此短期(七天)治愈者颇少,故志之。
牙痛
    竹叶石膏汤证
    邓某,女,82岁。左侧下牙疼痛20余日,昼夜不得眠,呻吟之声不绝于口。牙不松动,齿无龋孔。或谓牙根尖炎。
注射青霉素,口服消炎剂;或云胃火盛,用牛黄解毒丸、黄连上清丸,虽倍量之服,皆难得减。服强痛定、美散痛亦仅缓解一时。后,某医院口腔科行拔牙术。岂料术后邻牙疼痛益剧。
    邓妪大便干秘,数日一行,口干口苦,思冷欲饮,舌苔黄腻,显属胃热无疑。继从牙龈虽红不肿,舌红多裂,脉沉滑、两尺无力论,则系少阴不足之候。阳明有余、少阴不足之证,单纯苦寒清热,徒有败胃伤阴之弊。况耄耋之年,阴血不足,纵有胃火,亦当滋水清之,岂可苦寒燥之?是宜大队滋肾益阴,少佐苦寒清降以治。倘若津血得充,阴液得复,则少阴自有归藏之安,阳明绝无赤旌之摇。
拟竹叶石膏汤加味:
    竹叶10g石膏30g麦冬15g甘草6g半夏10g生地30g知母10g怀牛膝10g骨碎补30g白芍15g丹皮10g二剂
    二诊:药后当晚疼痛减轻,复诊时仅留微痛而已。大便仍秘,于原方加肉苁蓉30g,三剂。
    按:治病当求其本源,牙痛亦应明其所因,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若依牙痛则拔牙之治,敢问头痛将何以拔?牙龈肿痛
    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少阴病主症为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属全身性虚寒证,多由太阳病传来,或误治后邪陷少阴而致。乡邻陈某,女,30岁。产后伤寒刚愈,外出复感。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西医无先表后里之治则,故不予表散,仅针对便秘一症投硫酸镁泻下,药后发热得退。未几,又见上下牙龈肿痛,口渴思冷。因农村条件所限,冬季难有水果,常食生萝卜取快。视其舌淡少苔,诊其脉沉细略数。。
    脉症分析:产后脉细略数,系少阴不足;牙龈肿痛,口渴思冷为阳明有余,治宜滋肾阴,泻阳明。拟甘露饮加减之:
    生地30g熟地15g天冬15g麦冬15g黄芩10g石斛15g杷叶10g石膏30g二剂
    二诊:叙称药后发热面赤,烦躁难寐,服药四次,症状一次重似一次。视其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