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47-万病回春-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灸阴症法x 气海穴在脐下一寸五分,丹田在脐下二寸,关元在脐下三寸,用艾火灸二七壮,但手足温 
暖、脉至知人事,无汗要有汗,汗出即生。不暖不省者死。 
x蒸脐法x 用麝香、半夏、皂荚各一字为末填脐中,用生姜切薄片贴脐上,放大艾火灸姜片上蒸,灸二 
七壮,灸关元、气海二七壮。热气通于内,寒气逼于外,阴自退而阳自复矣。 
x熨脐法x 用葱头缚一把,切去叶留白根,切饼二寸许,连缚四五饼,先将麝香、硫黄二字填于脐中, 
放葱饼于脐上,以熨斗盛火于葱饼上熨之。如饼烂,再换饼再熨,热气入腹。以通阳气,如大小便不通,以利即止。 
x揉脐法x 用吴茱萸二三合、麸皮一升、食盐一合,拌匀热炒,以绢包之,于腹上下热揉熨之,自然有效也。 

卷之二
瘟疫
属性:脉∶瘟脉无名,随见诸经,未汗宜强,虚缓伤生。众人病一般者,乃天行时疫也。 
x辟邪丹x 虎头骨(二两) 朱砂 雄黄 雌黄 鬼臼 芜荑 鬼箭 藜芦(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囊盛一丸,男左女右,系于背上。或常病者,户内烧之,一切邪鬼不敢进。 
兼治妇人与鬼魅交通。 
x五瘟丹x 治四时瘟疫流行、伤寒发热并诸疟热病。 
黄连(属火,戊癸之年为君) 黄柏(属水,丙辛之年为君) 黄芩(属金,乙庚之年为君) 甘草(属土, 
甲己之年为君) 紫苏,香附(以上各一两,以直年药为君者倍一两) 
上七味皆生用,于冬至日制为末,用锦纹大黄三两浓煎汤,去滓熬成膏,和前药为丸,如弹子大,朱砂、 
雄黄末为衣,再贴金箔。每服一丸,冷水磨服,神效。 
x普济消毒散x 治大头瘟病。 
黄连(二两) 黄芩(酒炒,二两) 陈皮 玄参 生甘草 川芎 鼠粘子 白僵蚕 升麻 柴胡 葛根 
薄荷 当归 大黄 人参(三钱) 连翘(各五钱) 大兰根(如无加靛花亦可)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二钱,每服一丸,细嚼,白熟水送下,发汗。如不及丸,用末药一钱二分, 
照前服。如未愈,再进一服,以汗为度,不可透风。若透风复肿,再服药,只是去皮一层方愈。忌酸冷羊鸡鱼之 
物并房事。 
冬应寒而反暖者,春发瘟疫也,人参败毒散主之。 
x二圣救苦丸x 治伤寒瘟疫,不论传经过经可服。 
锦纹大黄(四两,酒拌,蒸,晒干) 牙皂(二两,如猪牙者) 
上二味俱为末,水打稀糊为丸,绿豆大。每服五七十丸,冷绿豆汤送下,以汗为度。 
x人参败毒散x 治四时瘟疫通用。 
羌活 独活 前胡 柴胡 川芎 枳壳(去穣) 桔梗(去芦) 茯苓 人参(各等分) 甘草(减半) 
上锉剂,每服一两,生姜三片、水盏半煎八分温服。或 
为末,沸汤点服亦可。此药治伤寒瘟疫、风温风眩、四肢疼痛、憎寒壮热、项强睛疼,不问老人小儿,皆可服。 
或岭南烟瘴之地,或瘟疫时行,或人多风痰,或处卑湿之地、香港脚痿弱,此药不可缺也。连进三五服,以止为 
度。一方加薄荷少许。 
春应温而反清凉者,夏发燥郁也,大柴胡汤。(方见伤寒。) 
夏应热而反寒者,秋发寒郁也,五积散主之。(方见中寒。) 
秋应凉而反淫雨者,冬发湿郁也,五苓散主之。(方见中暑。) 
大头病者,湿热在高巅之上也。 
x牛蒡芩连汤x 治积热在上,头顶肿起,或面肿,或从耳根上起,俗曰大头瘟,并治烟瘴。 
黄芩(酒炒,二钱半) 黄连(酒炒,一钱半) 桔梗(一钱半) 连翘 牛蒡子(另研) 玄参(各一钱) 
大黄 荆芥 防风 羌活(各三分) 石膏(一钱半) 甘草(一钱) 
上锉一剂,生姜一片,水煎,食后细细呷温服。每一盏做二十次服,常令药在上,勿令饮食在后也。 
x内府仙方x 治肿项大头病、虾蟆瘟病。 
僵蚕(二两) 姜黄(二钱半) 蝉蜕(二钱半) 大黄(四两) 
上共为细末,姜汁打糊为丸,重一钱一枚,大人服一丸,小儿半丸,蜜水调服,立愈。 
x又方x 治大头瘟病,肿脸颈项者。 
用福建靛花三钱、烧酒一钟、鸡子清一个,入内打匀吃。不时而愈,肿即消,神方也。 
虾蟆瘟者,属风热也,防风通圣散。(方见中风。)凡入病家,须避其邪气,不受染着,亦医者之惠不可 
不知。以雄黄末涂鼻孔中,或香油涂鼻孔亦妙,然后入病家行动从容。在位而入,男子病秽气出于口,女子秽气 
出于阴户,其相对坐立之间,必须识其向背,既出自以纸条探鼻深入,喷嚏为佳。 
x太仓公辟瘟丹x 凡宫舍久无人到,积湿容易侵人,预制此烧之,可远此害。极宜于暑月烧之,以却瘟 
疫,并散邪气。 
茅术(一斤) 台乌 黄连 白术(各半斤) 羌活(半斤) 川芎 草乌 细辛 紫草 防风 独活 
本 白芷 香附 当归 荆芥 天麻 官桂 甘松 三柰 干姜 麻黄 牙皂 芍药 甘草(各四两) 麝香(三分) 
上为末,枣肉为丸,如弹子大,每丸烧之。 
万历丙戌春,余寓大梁属瘟疫大作,士民多毙其症,闾巷相染,甚至灭门。其症头疼身痛、憎寒壮热、头面 
颈项赤肿、咽喉肿痛、昏愦等症,此乃冬应寒而反热,人受不正之气,至春发为瘟疫,至夏发为热病,名曰大头 
瘟,大热之症也。余发一秘方,名二圣救苦丸,用牙皂以开关窍而发其表,大黄以泻诸火而通其里。一服即汗, 
一汗即愈,真仙方也。日夜塞户填门,应酬不暇,全活者不能胜数矣。但人禀之稍壮者,百发百中;其虚弱者, 
余先以人参败毒散,轻者即愈,如未愈,用牛蒡芩连汤可收全效。 
补遗方 
x清凉救苦散x 治头面耳目鼻肿痛。 
芙蓉叶 桑叶 白芨 白蔹 车前 大黄 黄连 黄柏 白芷 雄黄 赤小豆 芒硝 
上各等分,为细末,用蜜水调敷于肿痛处,频频扫之。 

卷之二
中暑
属性:脉∶暑伤于气,所以脉虚,弦细芤迟,体状无余。夏月有四证,伤寒伤风,脉证互见,中暑热病,疑似难明。 
脉紧恶寒谓之伤寒,脉缓恶风谓之伤风,脉盛壮热谓之热病,脉 
虚身热谓之伤暑。 
中暑中阳,皆热症也,动而得之谓中热,静而得之谓中暑,乃夏火之气也。吐泻或呕哕躁闷,重则热极而 
昏不省人事,俱用香薷散加减;元气虚脱者,用生脉散加减。 
x香薷饮x 治伏暑引饮、口燥咽干,或吐或泻并治。若卒中昏冒倒仆、角弓反张、不省人事、手足或发 
搐溺,此为暑风,不可作风治之,当以本方加羌活治之。 
香薷 浓朴(姜汁炒) 白扁豆(炒) 加黄连(姜汁炒尤妙) 
上锉剂,水煎熟以凉水沉冷服。如有搐搦加羌活;泻利加白术、茯苓;脉虚弱加人参、五味子、麦门冬; 
虚汗不止加黄 、白术;心烦加栀子、黄连、姜汁炒,调辰砂末服,胸胀加枳壳、桔梗;夹痰加南星、半夏;虚 
加人参、黄 ;小便不利加赤茯苓、滑石;呕吐加藿香、陈皮、姜汁少许;渴加葛根、天花粉。 
x十味香薷饮x 治伏暑身倦体困,神昏头重,吐利。 
黄 (蜜水炒) 人参(去芦) 白术(去芦) 茯苓(去皮) 陈皮 木瓜(各五分) 香薷(一钱) 
浓朴(姜汁炒) 扁豆(炒。各五分) 甘草(炙,五分) 
上锉剂,水煎服。暑风,减黄 ,加羌活一钱五分。 
x生脉散x 滋生精气,培养真元,清心润肺。 
人参(去芦,三分) 麦门冬(去心,三钱) 五味子(十五粒) 加白术(去芦,二钱) 
上锉剂,水煎,不拘时服,渣再煎,则可充百茶汤。 
中暑者,热伤膀胱经也。其症身热头痛、洒然毛耸、微寒口开、前板齿燥、舌燥生苔、大烦渴者,用人参 
白虎汤加香薷、扁豆。有身重疼痛者,用人参败毒散加香薷、黄连主之。 
x人参白虎汤x 治夏月中 、即中热,舌燥生苔刺。 
人参(五分) 石膏 知母(各一钱半) 甘草(三分) 麦门冬(去心) 白术(各七分) 栀子 茯苓 
芍药(各一钱) 陈皮(七分) 香薷(一钱) 扁豆(八个) 
上锉剂,莲肉十个、乌梅一个,水煎服。热极小便遗尿不止加黄柏炒;烦躁加辰砂末、酸枣仁;若腹痛 
呕哕、吐泻饱闷,切不可用石膏。 
中暑身热而烦、四肢沉困者,此热伤元气也。 
x清暑益气汤x 治长夏湿热蒸人,人感之,四肢困倦、精神减少、懒于动作、胸满气促、肢节疼痛或气 
高而喘、身热而烦、心下膨闷、小便黄而数、大便溏而频、或利或渴、不思饮食、自汗体虚。 
黄 (蜜炒) 苍术(米泔制) 升麻(各一钱) 人参 白术(去芦) 陈皮 神曲(炒) 泽泻 黄柏 
(酒炒) 当归 青皮(去穣) 麦门冬(去心) 干葛(各三分) 五味子(九粒) 甘草(三分) 
上锉剂,水煎温服。 
中暑热渴、小便赤涩者,宜清利三焦也。 
x益元散x 治中暑身热、小便不利。此药性凉,除胃脘积热,又淡能渗湿,故利小便散湿热也。 
白滑石(六钱) 甘草(微炒,一钱) 
上为末,每服二三钱。加蜜少许,煎汤,冷水任下。如欲发汗,用葱白、豆豉汤调下。 
中暑热渴、大便泄泻者,宜分利阴阳也。 
x五苓散x 治中暑烦渴、身热头痛、霍乱泄泻、小便赤少、心神恍惚。 
猪苓 泽泻(各一钱) 白术(去芦) 茯苓(去皮,各钱五分) 肉桂(五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若本方去桂,名四苓散。 
夏月感寒者,乃取凉之过也。因暑热之时,或纳凉于深堂大厦凉亭冷馆、大扇风车,风寒以伤其外,或饮 
食生冷瓜果冰水,寒冷复伤其内。其痛或头疼身痛,发热恶寒,或恶心呕吐、泄泻腹痛,此内伤生冷、外感风 
寒所致也,宜藿香正气散治之。此非治暑也,因暑而致之病也。藿香正气散。(方见霍乱。)根据本方,外感重加 
苍术、羌活,去白术;内伤重加砂仁、神曲。 
注夏者,属阴血虚、元气不足也。夏初春末头疼脚软、食少体弱者是。其症头眩眼花、腿酸脚软、五心烦热 
、口苦舌干、精神困倦、无力好睡、饮食减少、胸膈不利、形如虚怯、脉数无力,是名注夏,宜参归益元汤多服 
,兼服补阴丸调理。 
x参归益元汤x 治注夏病。 
人参(去芦,五分) 当归 白芍 熟地黄 白茯苓(去皮) 麦门冬(去心。各一钱) 五味子(十粒) 
陈皮 黄柏(酒炒) 知母(酒炒。各七分) 甘草(一分) 
上锉一剂,枣一枚、乌梅一个、炒米一撮,水煎服。饱闷加砂仁、白豆蔻;恶心加乌梅、莲肉、炒米;哕 
加竹茹;烦躁加辰砂、酸枣仁、竹茹;泻加炒白术、山药、砂仁、乌梅,去熟地、知母、黄柏;小水短赤加木 
通、山栀,胃脘不开、不思饮食加浓朴、白豆蔻、益智、砂仁、莲肉,去熟地、黄柏、知母;腰痛加杜仲、故纸 
、茴香,腿酸无力加牛膝、杜仲;皮焦加地骨皮,头目眩晕加川芎;虚汗加黄 、白术、酸枣仁;梦遗加牡蛎、 
辰砂、山药、椿根皮;虚惊烦热加辰砂、酸枣仁、竹茹;口苦舌干加山栀、乌梅、干葛。 
发热恶寒、身重疼痛、小便涩、洒然毛耸、手足厥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脉弦细虚迟,表里 
中也。用补中益气汤加香薷、扁豆,有热加黄芩。 
一妇人,因暑月厨房热极,遂出当风处脱衣乘凉,被风吹即头痛发热、恶寒身痛。草医不识,误认为寒, 
用附子理中汤,一服下咽,立时不语,口中无气,唇口青紫,心口微温,举家哭泣求救于予。诊六脉洪大而数, 
此热症而误用热药。以烧酒喷胸前,将镜扑之,更将新汲水入蜜,将鸡翎沃入其口数次。少顷,患人即伸舌探 
水,以益元汤灌下即活。 
李北川,仲夏患腹痛吐泻,两手扪之则热,按之则冷,其脉轻诊则浮大,重诊则微细。余曰∶此阴寒之 
症也。急服附子理中汤,不应,仍服至四剂而愈。 

卷之二
中湿
属性:脉∶湿则濡缓,或兼涩小。入里缓沉,浮缓在表。若缓而弦,风湿相搅。湿症者,有内中湿、有外中湿。 
人之体虚,苟有不谨,自然而中也。外中湿者,或感山岚瘴气,或被雨湿蒸气,或远行涉水,或久卧湿地,或 
汗衣湿鞋,则湿从外而中矣。其症头重目眩、身体骨节疼痛、手足酸软、四肢倦怠麻木、腿膝肿痛、体重跗肿、 
筋脉拘挛、小肠疝气、偏坠浮肿吊痛、目黄、小便赤黄等症,皆外中湿也。内中湿者,皆因生冷水食,或浓味 
醇酒过多停滞,脾虚不能运化,停于三焦,注于肌肉,渗于皮肤,则湿从内而中矣。湿伤脾者,肿胀泄泻、身 
黄脉涩也,湿伤肺者,咳嗽喘急、身热恶寒也;湿伤肾者,腰脚重、骨节酸疼也;湿伤肝者,大筋软短、目 
昏胁痛也。湿入腑者,则麻木不仁也;湿入脏者,则屈伸不能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