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朱进忠中医的医案-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以中气虚寒为主,对于此类证候,东垣、谦甫多主张从脾胃论治,因其脾胃一生则诸脏从之也,今之所以采用十四味大建中汤治之者,即宗东垣、谦甫治法也。


      第四节 儿科

      小儿肺炎
      1.谨察其证,参之脉腹二诊,予理气化湿,温化寒痰而愈
      龚××,女,5岁。
      发热,咳嗽1个多月。医诊肺炎。先以西药治疗20多天不见好转。后又配合中药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7天亦不见改善。细审其证,发热,体温37.8℃,咳嗽,腹微痛微满,舌苔白,脉弦缓。综合脉证,思之:脉弦缓者,寒湿郁滞也。腹满,咳嗽者,肺与大肠气滞,宣降失常也。治宜理气化湿,温化寒痰。处方:旋覆花5克(布包),细辛1克,半夏3克,甘草1克,紫苏2克,香附3克,陈皮3克,茯苓3克。
      服药1剂,诸证消失,继服3剂,愈。
      某医问:肺炎诸医均云宜用麻杏石甘汤辈治之,然先生却弃之不用者何也?答曰:患者前已久用此类方剂不效者一也,脉见缓而腹满者二也。又问:为何腹满,脉缓者不宜用麻杏石甘辈?答曰:肺炎而见腹满脉缓者,《伤寒论》有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一法,言其腹满者大肠气滞也。大肠气滞,肺气不得肃降者,非理其气不得喘定也。今之所以用金沸草散加理气之品,因其腹胀,因其肺与大肠相表里。
      2.审其喘逆之声,参之寸口之脉,不胶病名,但予宣肺化饮而愈
      贺××,男,8岁。
      发热咳喘20多天。医诊支气管肺炎。先以西药治疗十几天不效,继又配合中药清热解毒,宣肺定喘之剂9天仍不效。细察其证,发热,体温37.6℃,咳喘,喉中有水鸡声,舌苔白,脉弦紧。综合脉证,喉中水鸡声者,寒痰也。脉弦紧者,风寒也,寒饮也。合而论之,乃寒饮蕴肺于里,复感风寒也。治宜温肺化饮,宣肺解表。处方:射干6克,麻黄3克,紫菀4克,细辛1克,五昧子1克,款冬花3克,半夏4克,甘草1克,生姜1片,大枣3个。
      服药2剂,诸证消失,继服4剂,愈。
      某医云:射干麻黄汤,乃仲景《金匮要略》方也,其本为治疗哮喘而设,今先生反用肺炎者何也?答曰:仲景射干麻黄汤为“咳逆上气,喉中有水鸡声”而设,而并未云其为哮喘病而专设者也。今医诊肺炎而证见“咳逆上气,喉中有水鸡声”,其证之表现与所论者相同,故亦用之。
      3.谨察其脉,合之腹诊,参之于舌,知其秋季凉燥,予杏苏饮,愈
      欧阳×,男,3岁。
      发热,咳嗽20多天。医诊肺炎。先以西药治疗十几天不效,继又配合中药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8天亦无功。细审其证,病于秋末,久咳不止,腹微满,身微热,体温37.6℃,舌苔白,脉浮缓。综合脉证,思之:秋季咳嗽者,秋燥为病也,治宜甘润辛凉,今反见腹微满,脉缓而浮,乃肺胃俱病,寒湿气滞也。治宜杏苏饮理气宣肺,解表止嗽。处方:杏仁3克,苏叶3克,陈皮3克,枳壳3克,前胡3克,半夏3克,葛根4克,木香3克,甘草1克,桔梗3克,茯苓1克。
      服药2剂,诸证消失,继服4剂,愈。
      某医问:杏苏饮乃吴鞠通《温病条辨》治秋燥方也,其用于感冒、支气管炎犹可,先生何用其治肺炎也?答曰:杏苏散为鞠通治秋燥而设之方,而未定其为治感冒、支气管炎之方。今脉证均符合鞠通所设之证,故用之而效。

      厌食
      1.不审病因,但予健脾消食,终难取效
      和××,男,8岁。
      食欲不振7~8个月。医诊厌食症。先予西药治疗3~4个月不效,继又改用中药健脾消食和胃、消食导滞之汤、丸剂3~4个月亦无效。细察其证,患者久嗜冰糕,舌苔白,脉弦紧,纳呆不渴,手足微冷。综合脉证,思之:小儿者,稚阴稚阳之体也,稍冷则阳伤,稍热则火炽,故小儿之病多或见寒盛之慢脾风和热炽所致之急惊风。今患者久嗜冰冷之品,损其脾胃阳气而脾不得磨谷,故纳呆食减,且脉、舌均可征验也。治宜拟温中散寒。然小儿稚阳稍过则伤,故只可少量服之。处方:丁香1克,苏叶1克,神曲3克,肉桂0.1克。
      服药3剂,饮食大增,嘱其再用一周内服2剂,果愈。
      2.稚阴稚阳,随拨随应,不可过用,过则为病
      梁××,女,2岁。
      饮食不佳半年多。医诊厌食症。始用西药治之不效,继用中药健脾和胃,消积导滞之剂亦不效。询治于余。云:脾胃虚寒。其父遵意予附子理中汤2剂,效仍不著。再邀余治。察其纳呆,苔白,脉弦缓。综合脉证,思之:此乃脾胃虚寒证也。治宜温中健脾。处方:宝宝一贴灵,贴脐部。一贴,贴3天后,食欲正常,愈。某医云:余遵师意用附子理中汤2剂,然仍不效者何也?答曰:小儿稚阴稚阳之体,随拨随应,不可过也。脾胃虚寒者,但用温热微助阳气尚可,若过剂则壅热不散,故你采用附子10克,党参10克,干姜10克,炙甘草10克,肉桂10克,丁香10克,砂仁10克不效,余仅小量温热之剂以助少火则愈也。

      便秘
      1.不思证脉,但予攻下,其病不解
      梁××,男,4岁。
      大便秘结1年多。医诊便秘。初以西药通便曾有十几天好转,然其后不再改善,继以中药七珍丹,以及攻下之剂,亦是开始有效,继再无功。细审其证,除大便秘结4~10天1次外,并见身体较瘦,食纳较差,舌苔白,脉弦紧稍数。综合脉证,思之:小儿稚阳之体,随拨随应,稍事攻伐,阳气必损,转运不能,故不通矣。治宜温阳通便。处方:厚朴3克,陈皮3克,甘草1克,香附2克,草豆蔻3克,木香1克,肉桂l克,大黄1克。
      某医云:前医屡用大黄6克而不效,且久配芒硝之咸寒,软坚通便,尚见不效,你用大黄仅为1克岂能有效?答曰:《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素问·六节脏象论》云:“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日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言其传化必赖于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少火生气。”今以微温之火以助阳气,稍佐大黄之苦降,阳气一行,其便自通。又问:大黄、芒硝均攻下之品,因何不效?答日:久损阳气故耳。
      药后,大便得行,又服1剂,大便1月内均正常。为巩固疗效,继用香砂六君加山药为方,服1周,果愈。
      2.久用通下,克伐阳气,阳虚不转,其气不散
      苏××,男,2岁。
      大便秘结1年。医诊便秘。久用攻下,润下之品无效。审其体较瘦,纳较差,舌苔薄白,脉弦紧数。综合脉证,思之:久用通下克伐之品,阳气受损,转化不能,故大便不通也。治宜温化。其母云:患儿拒食中药怎么办?余云:患儿便秘较轻,正气尚盛,可用贴敷之药微助阳气。处方:宝宝一贴灵,外贴脐部。
      贴敷后,次日大便得行,再敷3贴,果愈。
      某医云:宝宝一贴灵乃治泄泻之剂,为什么用于便秘也效?答曰:泄泻、便秘全在于一阳气耳,故温阳既可通便,又可止泻。

      痉挛性肠绞痛
      不分寒热,不察虚实,以寒作热,以虚作实,其病不愈
      安××,男,7岁。
      脐腹绞痛,时轻时重1个多月。医诊痉挛性肠绞痛。始以西药治之稍效,但一停药又复如初,后以中药消食导滞等治之仍时轻时重。细察其证,脐腹疼痛,喜揉喜按,纳呆乏味,指趾欠温,舌苔白,脉弦紧。综合脉证,思之:指趾厥冷,脉弦紧者,虚寒之证也。治宜温中健脾。处方:附子1克,肉桂1克,丁香1克,小茴香1克。
      服药1剂,痛减纳增,继服1剂,诸证全失,愈。

      蛔虫病
      1.不分寒热,不分虚实,但予驱虫,损阳伤阴,其病不愈
      张××,男,8岁。
      脐腹疼痛时轻时重半个月。医诊蛔虫病。先以西药治之不效,后又予中药驱虫治之仍不效。细察其证,除脐腹疼痛之外,并见胃脘疼痛,纳呆食减,舌苔薄白,脉沉弦涩。综合脉证,思之:脉沉弦涩,腹痛者,脾胃虚寒也。治宜健脾温中。处方:桂枝4克,白芍8克,炙甘草4克,生姜4片,大枣5个,丁香1克。
      服药2剂,腹痛消失,食欲正常,并便出蛔虫2条,愈。
      2.久用驱蛔,脾气受损,腹痛吐涎,予以甘缓,始愈
      夏××,女,7岁。
      脘腹绞痛7—8天。医诊蛔虫病。先以西药驱蛔杀虫其痛愈剧,后以中药乌梅汤加减3剂痛亦不减。细察其证,脘腹绞痛,时见包块起伏,恶心吐涎,纳食全废,体瘦肢厥,舌苔白,脉紧而数大。综合脉证,思之:腹痛,脉紧数大者,蛔虫病也;毒药不止者,脾虚也。正如《金匮要略》所云:“问日:病腹痛有虫,其脉何以别之?师日:腹中痛,其脉当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蛔虫。”“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处方:甘草15克,大米12粒,蜂蜜10克。
      服药1剂,痛止,次日便出蛔虫35条,愈。

      过敏性紫癜
      1.不察脉舌,不思病位,但以成方,以实作虚,以气作血,终非其治
      耿××,男,6岁。
      衄血便血尿血紫斑半年。医诊过敏性紫癜。先用西药治疗4个多月不效,继又配合中药清热凉血、凉血养阴治疗2个多月亦不效。细察其证,鼻衄齿衄,便血尿血,全身到处大片大片紫斑,血色素5克,面色青黄,舌苔黄燥,脉滑数有力。综合脉证,血色素5克当见脉虚大或沉细而今反见滑数有力者,实火也。热人血分者,舌当见舌质红绛少苔而今反见黄燥者,病在气分,心胃实火,迫血妄行也。治宜清心泻火。处方:黄连6克,黄芩6克,大黄4克。
      服药2剂,衄血、尿血、便血俱减;继服4剂,衄血、便血、尿血全止,精神、食欲大增,血色素7克;又服20剂,诸证全失,血色素12克。后果愈。
      某医云:如此重症竟敢用黄连、黄芩、大黄,且又停用其他药物而取效,吾甚不解也?答曰:为什么竟敢但用大黄、黄芩、黄连?大黄、黄连、黄芩者,仲景之泻心汤也。其所用者,“心气不足,吐血,衄血”证也。心气不足,不足者何?泻心汤者何?既云心气不足,为何又用泻心之药?经过数十年的玩味,始知当心气不足而又心胃火旺者但用微量之泻火药即可效如桴鼓也。今所治者,血色素仅5克可谓之虚,然又有心胃之火炽,故但予大黄、黄连、黄芩即可取效。至于为什么禁用其他任何药物,为排除各种干扰因素也。中医组方我们知道要有君臣佐使,其若各药均加其内,怎么知其君臣佐使,怎么知道其相反、相恶、相杀、相畏、相须、相使,故嘱其禁用他药也。
      2.不审脉证,但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损气伤阴,其病不愈
      古××,男,12岁。
      紫癜消退后,浮肿,蛋白尿半年,发热半月。医诊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上呼吸道感染。先用西药久治不效,继又配合中药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等治疗亦不效。且近3个月反复感冒,近半月来感冒后一直不愈。细察其证,除尿蛋白(+++),红细胞10—15个外,并见咽干咽痛,疲乏无力,微咳无痰,身热,舌苔黄白,脉虚大弦紧而数。综合脉证,思之:脉虚大弦紧而数者,气阴俱虚,湿热内郁,风邪外客之脉也。治宜补气养阴,燥湿清热,疏散风邪。处方:人参3克,甘草3克,黄芪5克,当归3克,麦冬3克,五味子3克,青皮3克,陈皮3克,神曲3克,黄柏3克,葛根6克,苍术3克,白术3克,升麻3克,泽泻3克。
      服药4剂,发热、咽痛、乏力均解,尿常规(一)。继服肾康灵,1次2粒,1日3次,愈。
      某医云:本病系过敏性紫癜性肾病,且又发热38.5℃已半月,前医又频用西药与中药清热解毒之剂不效,老师竟仅用清暑益气汤加减治之,吾久思不解也?答曰:发热一症,从中医来看,既有风热者,也有风寒者;既有热毒者,也有气阴两虚者。若风寒者只可用疏风散寒,若气阴两虚者只可用补气养阴,绝对不可以清热解毒概治诸种发热也。今脉既见虚大弦紧数,那么自然只可采用补气养阴,除湿清热,散风之法治之,故以清暑益气汤治此证也。至于过敏性紫癜性肾病为何采用此法亦愈,因其脉证亦符合清暑益气汤证也。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审其脉舌,合之于色,辨证立方,治之而瘳
      孙××,男,10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