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5-文堂集验方-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治妇女经水不通。红花汤磨服。 
一治暑疟邪疟。临发时。取东流水煎桃柳枝汤磨服。 
一遇天行疫症传染者。用桃根煎汤。磨浓抹入鼻孔。次服少许。任入病家。再不沾染。 
时常佩带。能祛诸邪。 
以上诸邪。大人每服一钱。虚弱者减半。小儿未及周岁者。半分一分。一二岁者。每服 
二三分。或吐或利。即效。势重者。连进二服。孕妇忌服。凡服此丹。忌甜物。甘草。一二 
日。所列治法。指其大概。各病经验处。及焚烧可以辟鬼魅。一切蛇虫。焚之立去。真卫身 
济世之宝。居家出外。皆宜佩之。 
〔急痧至宝丹〕 蟾酥。(用活虾蟆取下晒干三钱临用切半烧酒化开)丁香。(二钱研细) 
真西黄。(三分研)广木香。(二钱研细)沉香。(二钱研细)茅山苍术。(四钱土炒焦如不焦 
合好则易霉)朱砂。(水飞净一钱半)雄黄。(水飞净三钱)麝香。(捡净一钱)上药先期各 
研极细照合太乙丹法。上吉日。净室中和匀。同蟾酥加(糯米粽尖五个。)捣千余下。丸如 
椒子大。(晒干。盛于细瓷盖碗内。再用朱砂一钱五分。烧酒调涂碗内。盖好摇一二千下则 
光亮。)收 
贮瓷罐内。每服三粒。轻者一粒。至重者五粒。泉水吞下。(或口内含化津液咽下。)专治霍 
乱吐泻。腹痛昏溃。及一切痧气。暑气瘴气。途行触秽中暑热。绞肠痧。即已死途中。略有 
微息者。灌下即苏。止痛如神。孕妇少服。制之济人。功效不可尽述。(凡服药后。停烟、 
茶、酒、饭、一二时。) 
〔人马平安散〕 朱砂。(水飞净五钱)雄黄。(水飞净五钱)越石。(三钱)火硝。(萝 
卜子汁煮净五钱)冰片。(一钱)麝香。(捡净一钱)俱研极细末。择上吉日和匀后。再加明 
矾研细末三钱。再和匀。入瓷罐内。治一切中暑中热。腹痛头昏。及途行触秽等症。用少许 
入鼻中。眼角。或服少许。立效如神。 
〔治绞肠痧法〕 阴痧一时腹痛极。神气昏沉。手足冷。身上有红点。以灯草蘸油。点 
火淬之。(以灯近肉即提起。)即愈。 如阳痧腹痛极。而手足暖。先将手臂捋下至手。令恶 
血聚于指头。以红绳扎住。以针刺其手指反面。近指甲一分许。出紫血即安。或以手蘸温水。 
于病患膝腕处。用力拍打。有紫黑处。以针刺出恶血即安。 如尿粪已出。垂危将死者。用 
生芋艿一片。放在病患口中。咽汁下喉即醒。醒后。再食二三片。亦可生。 明矾研末。滚 
水调服三五钱。亦效。 
〔黑痧〕 俗名满痧。患者立时昏倒。微觉肚疼。面色黑胀。不呼不叫。甚者过两三时 
即不救。急用荞麦数合。焙燥研碎。去皮为末。每服三钱。温汤调服。重者再一服即愈。服 
药时。忌吃茶。日后设染别症。倘药内有皂矾合就者。忌服。凡此症食清油不觉油气如水者 
是。随灌一碗。得吐即愈。 凡一切痧症。疑似之间。先煎艾汤试之。吐者是。 

卷一
霍乱吐泻
属性:(附转筋) 
〔总论〕 其症初因好饮冷物。或冒寒。或失饥。或大怒大惊。或乘舟车。动伤胃气。 
外感内伤。阴阳乖隔。以致心腹卒痛上吐下泻。偏阳多热偏阴多寒。心痛则先吐。腹痛则先 
泻。初起宜用淡姜盐汤。令其徐饮徐吐。以尽为度。痛时即得吐泻者。其症轻。盖所伤之物 
尽出也。切勿与谷食米饮。吃入口即死。直至饥甚。吐泻过二三时辰。方可与稀粥食之。吐 
止后。勿妄用凉药。盖吐泻之后。脾胃更虚。宜以和胃健脾为主。 
〔干霍乱〕 胸腹搅痛。胀急闷乱。上欲吐而不能出。下欲泻而不能行。即今所谓绞肠 
痧。最为危急之症。急以炒盐搅滚汤内。入皂荚末三分。候汤冷灌之。令其大吐。庶可得生。 
或用生白矾末一钱。入滚汤内。候冷灌之如不止。将针刺十指出血。(如治痧法。) 将病患 
腿腕横纹上。蘸温水拍打。紫红纹见。以针刺出紫血立愈。 用手在脚弯内拍数十下。即有 
青麻突起。用针刺去黑血立愈。 如手足厥冷。转筋入腹。并痰壅汗出。气冷欲绝。即用炒 
盐一包。熨其心腹。令气透。又以一包熨其背。待手足暖。再用丁香。白豆蔻。二味等分。 
为末。姜汤调下一钱。如寒重数服不拘。 吴茱萸。三四两。食盐数两。炒热熨脐下亦效。 霍 
乱危急将死。用盐填脐中。艾灸二七壮。立愈。 以脉气浮洪者易治。若脉微迟。加以气少。 
昏沉不语。皆难治。吐后仍照前缓进米饮。吐泻止后口渴者。用白术。茯苓。猪苓。(各一 
钱半)泽泻。(二钱半)肉桂。(五七分体寒者加重)水煎服。如不渴者。用白术。人参。(各 
三钱)炙甘草。(一钱)干姜。(二三钱)水煎服。 如泻不止。加橘红。茯苓。(各一钱) 
肉豆蔻(面煨一钱) 如呕吐不止。加丁香。姜半夏。(各一钱)二三剂后即安。 
〔伤暑霍乱〕 丝瓜叶。(一片)白霜梅。(一个同仁)二味。研极烂。用新汲水调服立 
愈。 
〔中湿霍乱吐泻〕 凡水泻而腹不甚痛者。湿也。夏秋多有之。用苍术。(炒)广皮。 
姜半夏。(各一钱半)藿香。(二钱)炙甘草。(五分)加生姜。(三五片)枣二枚。水煎服。 
一方加苏叶。桔梗。浓朴。 
〔霍乱吐泻不止〕 陈皮。藿香叶。(各三五钱)水煎服。或为末。热酒调服。有一点 
胃 
气存者。无不见效。 泻痢不止。转筋入腹欲死者。生姜三两捣烂。入酒二碗。煮三四沸顿 
服可解。或用艾一把。水三碗煎一碗顿服。亦效。 
〔霍乱烦渴不止〕 糯米三合。白蜜一合。同研。煮汁饮即止。 如吐泻已愈。烦热多 
渴。小便不利。用麦冬。茯苓。半夏。陈皮。白术。(各一钱半)人参。小麦。(各一钱)生 
甘草。(六分)加生姜三片。乌梅半个。水煎服。 
〔吐泻不已转筋〕 白扁豆叶捣汁一碗。入米醋少许。温服。因暑而起者。服之立效。 转 
筋十指挛急。不能屈伸者。灸足外踝骨尖上五壮。(麦大艾丸。)即止。 转筋不止。用蓼一 
大握。水煎浓熏洗。或以帛蘸汤熨患处。 
〔寻常转筋〕 不因霍乱而发者。四时皆有。因血虚而转者。多以大蒜捣烂。涂足心即 
止。再服四物汤。(方见中风门。)加酒炒黄芩。红花。(各一二钱)水煎服。有筋动于足大 
趾。 
至腰而住者。乃奉养过浓。因风寒湿而作。用威灵仙一两。窨酒每日服二杯。湿去自止。 如 
睡中伸欠而转筋者。男子以手挽其阴。女子以手牵其乳近两边即止。 
〔转筋遍身入腹不可忍者〕 重盐汤浸患处。或浓煮蓼汤或白矾汤。皆效。 或以盐擦 
痛处。三五十匝。即皮破亦无妨。可以断根。 
〔肝虚转筋〕 赤蓼茎叶三两。水一盏。酒一碗。煎六分服。 
〔转筋疼痛挛急〕 松节二两。锉如米粒。加乳香。一钱。以瓦器内慢火炒令焦。(出 
火性为末。)每服一钱。渐加至二钱。热木瓜酒调下。 
〔转筋诸药不效〕 雄猪肾。(二条全者。)薄切。香油煎熟。空心细嚼。盐汤送下三四 
次。如神效。 

卷一
泄泻
属性:〔湿泻〕 肠鸣腹不痛。纯出清水。湿也。白术。(土炒)猪苓。茯苓。(各一钱半)泽 
泻。(二钱)水煎服。即四苓散。小水利而泻自止也。 如兼湿热者。茯苓。白术。(土炒焦 
各三钱)白芍。(炒二钱)水煎服即效。 如兼寒湿者。四苓加肉桂一钱。同煎服。 
〔寒湿〕 手足冷。口不渴。小便清。泻下清冷者。为寒泻。先以老姜。砂糖。煎浓服 
之。次以山药。(炒)白扁豆。(炒)炙甘草。焦干姜。(各二钱)白术。(土炒焦二三钱)吴 
茱萸。( 
〔食积泻〕 或胀或痛。痛甚而泻。泻后痛减。得食又痛。粪色白者是。枳术丸。白术。 
(面炒)赤芍。(酒炒各二两)枳实。(面炒一两)广皮。(一两)用新荷叶汤。煮老黄米为 
丸。桐 
〔热泻〕 腹痛泻水如热汤。热渴喜冷。或泻黄垢。或赤粪如糜者。皆热也。益元散。 
(方见暑症门)三钱。灯心汤调服二三次。即愈。 或服茯苓。泽泻。木通。(各二钱)猪 
苓。 
栀子。(各三钱)枳壳。车前子。(各一钱)水煎。食远温服。 热泻如痢。用苦楝树根。(去 
粗皮。晒干为末。)米饮为丸。米汤下甚效。 
〔中寒泄泻腹痛无度〕 浓朴。(一两姜汁炒)肉豆蔻。(面裹煨)草豆蔻。(煨各五钱) 
俱为末。每服二三钱。煨姜汤调服。 
〔水泻〕 夏秋初起。不拘寒暑湿。腹痛水泻。用紫金锭。(药真者效速。)冷滚水磨服 
五七分。重者两服。(忌食甜物。) 冬月寒重者。蕲艾三钱。水煎空心服。 不论男妇老少。 
水泻垂危者。用诃子。(一枚。湿草纸包裹。煨熟去核。) 肉果。(一枚。水调干面包裹。 
微火 黑色。)共研细。每服五分。米饮调下。 
〔平胃散〕 治脾胃不和。腹痛满胀。呕哕水泻。浓朴。(姜汁炒)陈皮。(去白各五两) 
苍术。(去皮米泔浸炒八两)炙甘草。(三两)俱为末。每服二三钱。姜汤下。 如小便不利。 
(茯 
药。 
〔久泻成痢〕 不拘赤白。腹胀攻痛。川黄连。(二钱)肉豆蔻。木香。(各一钱)俱研 
细。米 
〔虚泻〕 饮食入胃。不住。完谷不化。或困倦自汗者。气虚也。人参。(一钱)黄 。 
(蜜炙透)白术。(土炒焦)茯苓。枣仁。(炒研各二三钱)归身。(一钱)木香。炙甘草。(各 
五分)加煨姜三片。水煎。食远服。 
〔脾胃虚寒泻〕 陈老米。(淘净炒香燥)磨为粉。每粉一两。加干姜。(炒燥研末)二 
分 
半。白糖二钱。拌匀。于饥时滚水调服一二两。气滞者。加炒广皮末。二分。或砂仁末。一 
分。能治食滞气滞。腹痛泄泻久不止。多服自效。 
〔泻久饮食不进〕 糯米一升。(水浸一宿。滤干。慢火炒熟。)磨为粉。入山药末一两。 
川椒末少许。和匀。加砂糖。二三匙。空心滚水调服。老少皆宜。大有滋补。再加莲肉芡实 
皆可。 
〔久泻不止〕 猪肾一个。批开。糁入骨碎补末一钱。火内煨熟。食之。三四次即止。 柿 
饼一个。开一孔入白矾末三分。湿纸包裹。灰火内煨熟。大人三个。小儿一个立效。 
〔肾虚脾泄〕 日泄三五次。如鸭粪稀溏。或五更早晨泄一二次。乃脾泄也。与泻不同。 
最难治。补骨脂。(盐水炒五钱)白术。(炒焦二钱)杜仲。(盐水炒二钱)泽泻。(一钱)水 
煎。 
空心服三十剂后。自愈。 鲜稻根。(不拘多少。洗去泥。) 熬成膏。早晚滚水冲浓入白糖 
一钱。调匀服。 
〔灸法〕 泄泻日久。诸药不效者。用豆大艾丸。灸天枢二穴。(脐旁各开二寸。)或气 
海穴。(在脐下一寸半。)隔蒜片灸二七壮。以得效为止。 
瘟疫(仁人君子。倘遇此疾。或制药以济。或书方以救。功德最为无量。附救饥方) 
〔总论〕 众病一般者。即谓天行时疫。其治法有宜补、宜散、宜降之不同。甚者仍类 
似伤寒。察其传变。治之方能奏效。其病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日后止热而不憎寒也。其脉 
数。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疼身痛。乃时邪伏于脊之前。肠胃之后。不可认为伤寒表症。 
辄用麻黄桂枝之类。强发其汗。徒伤表气。即热不减。亦从缓下。恐伤胃气。宜用达原饮。 
槟榔。(二钱)浓朴。知母。芍药。黄芩。(各一钱)草果仁。甘草。(各五分)水煎。午前 
温服。 如胁痛耳聋。寒热呕吐而口苦。加柴胡。(一钱)如腰背项痛。加羌活。(一钱)如 
目痛。眉棱 
骨眼眶痛。鼻干不眠。加干葛。(一钱)症之轻重。药之分两。临时增减。 如舌上白胎薄。 
热不甚。脉不数。症不致传里。照方一二剂。其病即解。 盖疫病从口鼻而入。必先犯胃, 
上膈痞满者多。此方用破气之品三味。服之即效。若年老气弱之人。胸膈不满闷者。槟浓果。 
不可全用。 又或三四日后。舌上胎如粉积。脉洪而数者。又须或汗或下解之。 伤寒汗解 
在前。时疫汗解在后。伤寒投剂可使立汗。时疫汗解俟其内苏。汗出自然。是故瘟疫不必重 
加衣被发汗。四时头痛发热。初起用黑砂糖一盏。生姜汁二盏。化开。令病患多少服之。轻 
者即愈。重者减轻。 
〔时疫不传人〕 苍术。(三钱三分三厘米泔水浸一宿切片炒)生甘草。(一钱六分六厘) 
抚芎。(八钱五分)干葛。(一钱三分六厘)加生姜三片。连须葱头。三个。水煎空心服。已 
病 
者。一服即愈。未病者服一半不染。 白粳米五合。连须葱头。二十根。水二十碗。煮成粥 
汤。加米醋一小碗。再煮一滚。各与一碗。热服得微汗即解。如有汗者勿服。 初病之人。 
衣服蒸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