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你可以选择用积极快乐的心态来对待苦难和痛苦。自由选择的最大意义在于你是自愿的,你的选择是在真我价值的驱动下做出的,没人强迫,无怨无悔。
活出真我
活出真我是没有面具的直接表达,是人最真实的展现。有没有观察在台上挥棒的交响乐指挥家?他们异常投入,姿态优美,激越的音乐随着手势的起伏而缓缓滑出。他们忘记了人们的眼光,忘记了惯常的评价,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与音乐融为一体。有些指挥家的动作,用习贯性的肢体语言标准,不乏滑稽怪诞。但是,那一刻,所有的人都被他的激情所感动,所有人都被他的真实所吸引。
与活出真我相反的是戴着面具的表现。当一个人说此时此刻是他人生中最激动的一刻、内心非常激动,但是他的表情平静如水,语言平缓无力,那他就不是真的激动,而是为了某个目的编造了一个激动的说法;当一个人内心真的很激动,但是强行压抑住内心的真实感受,同样平静如水,那他就是罩了一副置身事外的面具。表现和内心不符合,很容易被人们看出来,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此冠以“虚伪”的评价。
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形是人们在演“样板戏”,内心很开心,但是表现出宠辱不惊的平静,内心很痛苦,却展未出事不关关己的超然,听不到真实的想法,看不到真正的感受。习惯演“样板戏”的人,给自己创造了一个模子,每时每刻都以这个模子来框定自己的表现。当外界越来越认可这个模子的时候,模子中人就被固定的越深,改变的勇气就越小。生活在模子中的人,恐惧离开模子,不敢真实表达,他们活在别人的标准里面,活在别人的看法之间,他们为别人而活。
活出真我是一种真实的状态。人在什么情况下最真实?一定是在毫不隐瞒的表达他内心所想的时候,也是在无拘无束的展现内心感觉的时候。出生不久的孩子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因为那是他想的,所以他真实表现,因为他自由选择,所以毫不掩饰。孩子表情的自然伸展,表明孩子活在真我。没有人会嘲笑孩子,相反,人们注意到的是孩子的可爱。可见,只有当表达真我价值和激情的时候,人才是最真实的。
一枚硬币有两面,如果你只给别人看其中的一面,那么别人会认为这面就是硬币,时间长了,你也会认为硬币就是这一面。如果你将另一面翻过来,别人会惊奇、抗拒,然后接受,最终认同原来这面也是硬币。每个人的人生就如同硬币,哪一面都是你活出来的,哪一面都代表你自己,在于你根据真我价值的召唤而自由选择,真实展现。在改变的过程中,你不能决定别人是否抗拒,但是你可以选择对待别人抗拒的心态。
活出真我的人发自内心的开心,没有被压迫感,展现出来的是真实的力量,是《中庸》说的“天下至诚”的境界,它可以帮助人们发挥领导力,去实践“与天地参”的远大目标。
第二节 承 诺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懂得承诺,因为他们经常在做承诺。且慢,让我们先分解承诺两个字,看看它包含的两层意思。承是会意字,在甲骨文字形中,上面像跪着的人,下面像两只手,合真情为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说文解字》解释为:“奉也,受也”,它的本义是“捧着”,后来演变为“承担”的意思。诺言是形声字,《说文解字》解释为:“诺,应也。”本义为“表示”,是答应的方式和声音。
这样一分解后,承诺所包括的两个过程就显现出来了,先诺言,后承,先答应,然后用行动承担。只有诺而没有承,不是真正的承诺,惟有两者合一,两个过程的统一,才能称为承诺。
用最简单的话来解释,承诺就是说到做到。回想一下我们的生活,你是不是经常答应别人,而没有按照你说的去做?相信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口头到位而行动缺席的经历。教练技术在对承诺进行了承和诺的区分后,对那些说了而不做的行为,认为是做了一次口头的宣言,而且仅仅是一次宣言而已。宣言和承诺是两个概念。宣言重“言”,所有的东西都在宣言之中,承诺重“承”,一切均在行动中。
不要认为只喜欢宣言的人就没有承诺,他也在承诺,他在用行动承诺他的宣言是假的。事实上,人在每时每刻都在承诺。承诺不是看他说了什么,而应该看他做了什么。衡量承诺,行动是最好的答案和标准,比如你的另一半不止一次对你说他爱你,可是他经常夜不思归,经常在外面与其他的异性水乳交融,他没有承诺吗?当然不是,他也在承诺,他承诺他说的爱你是骗你的,他承诺他的心不止你这样一个归宿,他承诺他经常用漂亮的宣言作为爱的幌子,他承诺于他自己的爱的方式,他承诺他经常说谎。
所有人都有买书的经历和经验,你把钱付给别人,是否就买了书?不是,当别人把书交给你的时候,买卖过程才完成,才算真正买了书。承诺也是一样,诺是承诺的第一步,只有行动上兑现在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承诺。你付了钱,别人不给你书刊号,你会怎么反应?肯定不会罢休,要么被骗,要么索讨。那么,你答应了别人,却不去做,别人会怎么反应?会对你说的话产生怀疑。
宣言了却不去行动,实际上也是在行动,用的是不行动的方式去行动,只是行动的方向和你宣言的方向是背道而驰的,也就是说你仍然在承诺,承诺于不愿意兑现宣言,承诺言于没有兑现宣言。别人听了你的宣言,也能感觉到你的另外一种承诺,行动方向与宣言方向不一致只能增加你的不可信度。
言必行,行必果,真正的承诺是行而有果,言为果之始,果为言之归。承诺创造了别人度量自己的一个标准,承诺是体现自己言行一致的方式—告诉别人我说的宣言,让别人来检视自己言行一致的方式—告诉别人我说的宣言,让别人来检视自己说的和做的是否一样。有人会说了:“既然承诺这么重要,那我只做不说,不就行了?”拒绝“诺”的人,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上去了,不敢“诺,”,就是不敢宣言一个标准出来,不让别人有评估自己的机会。逃避承诺只能说明对自己没有信心,看轻自己的能量;破坏承诺则是破坏自己做人的诚信,两者皆不可取。
当你宣言了一个标准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将心思和精力集中在宣言的目标上,在宣言的期限内达到,这样才是真正的“一诺千金”。所以,承诺是一种自律,别人相信你的承诺是基于你诚信,实现承诺的方汉是聚焦。
自律
人为什么要承诺?是讨别人的喜欢?还是为了达到物质上的目的?如果说是为了让别人喜欢,那么“我承诺做一个素食者”,又是讨谁的喜欢呢?如果仅仅是为了达到物质上的目的,那“我承诺不因为你生气而生气”,又是为了达到什么物质目的呢?看来只能从内心中的某种需求求可以解释得通。
我们认为承诺是因为自律。“我承诺做一个素食者”,是为了保护动物而自律,或者对自己的健康进行自律;“我承诺不因为你生气就生气”,是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自律。同样的,“我承诺明天还你钱”,是对自己的信用进行自律,“我承诺做一个快乐的人”,是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自律。
下属向上级承诺:“明天一定把报造递交给你”,当他说完后,一定是严于律己,才有可能按时、保证质量地完成任务。他会自我约束,会在时间上为这个任务做重点安排,或者放弃休闲娱乐,主动加班加点。愿意承诺的人,一定是很自律的人,愿意用承诺的内容来要求自己。
诸葛亮一生自律,忠于承诺,他的故事流传千古、催人泪下。在《出师表》中,他把“个人宣言”说得很清楚:“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猬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他感激刘备的诚意,承诺跟随刘备,后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到写《出师表》的时候,已经实践承诺21年了。
诸葛亮对待承诺的态度是这样的:“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受刘备托孤之重,承诺完成刘备未尽的大业,早晚忧虑,担心辜负先帝的重托。南方已定后,他就主动申请北定中原,其自律之心昭然可见。后来诸葛亮出兵征讨魏国之前,再次上书,其中提到:“(先帝)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并再次宣言:“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果然说到做到,为他的承诺用尽一生,直到引恨五丈原。世人提起诸葛亮,莫不为之感动,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在人际关系中,有一个最基本的法则,即你能直接影响其行为的人,就是你自己。在管理学上,人们一致认为,最有效最经济的管理行式,就是自我管理。所以,最有能力实现承诺的,是我们自己。任何承诺看起来是在对别人承诺,本质上还是在为自己承诺,承诺于自己的自律。万其是当你为生命定下一个承诺后,需要用一生的行动来完成。
诚信
当你给别人一个宣言后,别人会怎么样?期待。承诺是一个心理合同,是一个非正式的契约。心理合同的本质是对无形的心理内容的期待。自你宣言的时候,合同就在对方的心中生效,别人会根据你宣言的内容,期待在合同期满之前承诺生效。
当你的承诺只停留在宣言的阶段,并没有像你说的那样去实现承诺,等于你将心理合同单方面撕毁掉了,打破了别人的期待,让别人产生失望,继而对你的话产生怀疑,最后不信任你这个人,甚至会记恨你。婚姻破裂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比较普遍的因素是一方面转移恋情,在行动上违背了当初的承诺。在现实中有不少人因为婚姻破裂而形同陌路,有的还反目成仇。
心理合同是非正式的,有很多不确定性,你可以变更合同的内容。假如你借朋友珍藏的一本书,答应一个星期看完,可是你由于出差而只读了一半,而你又非常想看这本书,你别忘了与朋友协商,为你的承诺增加“补充协议”。对方的期待同样会随着“补充协议”而调整。承诺这个心理合同可以处在不断变更和修订的状态,不过,要双方协商,取得同意。
你以往的行为常常被人们作为期望的基础,人们据此来判断是否相信你的宣言。以往的行为构成了你的诚信。银行贷款,有一项是评估企业的信誉,它根据的就是企业以往的还贷承诺。企业以往言而有信,信誉就好,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就高。
在一个企业中,每个成员和不同的管理者,在任何时候都存在没有明文规定的一整套期望,这就是组织的承诺,影响着个人对组织的投入与认同程度。如果企业违反承诺,将使员工产生较低的信任和工作满意度。那些体验过这种违约的人更倾向于离职。在组织行为学中,有一种关于组织承诺言的问卷,能够预测离职现象,甚至更能预测“离职意向”。可见承诺言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
诚信是人和企业的基石。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i),小车无軏(yue),其行何以哉?“做人没有诚信,不懂得基本的行为要求,就像大车失輗,小车失軏,怎么能“行走”呢?孔子的学生子夏也说:“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末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末信则以为谤己也。”君子得到民众信任,才能动员民众;没有得到民众信任,民众认为你在刁难;君子得到君主信任,才能谏诤君主,没有得到君主信任,君主认为你在诽谤。
信口开河,言而无信,是对诚信最大的破坏;敢于宣言,兑现承诺,可以务实诚信的根基。
聚焦
诸葛亮能够赢得世人的尊重和感动,是因为他心无旁骛,一生的行为都在兑现承诺。他知道自己命垂旦夕,仰天长叹,手书遗表:“死之将至,愿尽愚忠、何期病入膏盲,命垂旦夕,不及终事陛下,钦恨无穷!”他还说老家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倾,家里人的生活不成问题。至于他自己,“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宫,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
按现代说法,这是诸葛亮写的一份“遗嘱”,在申报家里“桑田”财产后,诸葛亮说家里不会有更多的绸缎、外面也不会有任何产业钱财,不至辜负皇上的信任。诸葛亮任蜀汉丞相,后主称他“相父”,内外大事几乎全是他操处置。这样的实权地位,如果敛财简直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