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伤寒论精讲文稿(郝万山)-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龈《海肿阕晕抡撸宋翟谔酢ㄕ庋幕埃蕴醪∶挥腥淼姆⑷龋蛭醒舨蛔悖剐拔蘖Γ硐植涣巳淼姆⑷龋欢杂谏僖醪±此担切纳鲆跹艟闼ィ忠陨鲅粜樗ノ鞯模哂腥硇哉ノ⒌闹ず颍谝话闱榭鱿拢挥蟹⑷龋坏┓�
展到真阳衰微,阴盛格阳的时候,他在一派阳衰阴盛证前提下,出现身热反不恶寒,因此这个发热是〃真寒假热,里寒外热〃,原文是里寒外热,我们后世说真寒假热,这是少阴发热的特征;厥阴病,它的热型是〃厥热进退证,厥热胜复〃。
六经病是辨外感病的,外感病就以〃发热〃为主要特征,这就是我们归纳的六经病的发热的特点。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谢谢大家!

第65 讲厥逆证
同学们好,我们上课。
厥阴病篇我们上次谈了厥阴病的寒热错杂正,其中乌梅丸的适应证、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的适应证是我们应当掌握的重点。
我们也谈了厥阴的厥热胜复证。所谓厥热胜复证从临床症状上来看,发热和厥冷、下利交替发生。发热提示了阳气占优势,厥冷和下利提示了阳气衰退。在厥阴病篇,就以厥利和发热天数多少的对比来判断这个病人是阳气占优势呢,还是阳气衰退占优势,以此来判断病是往好的方面转化还是往坏的方面转化。
我们上次课的最后也谈到了,这到底是一个什么病证。到今天还没有一个定论,留给大家今后去做研究。
下面我们将新课,厥逆证的证治。
我们在厥阴病的开头曾经说过,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这个题目下,曾经附了厥利呕哕(yǔe)附,因此在厥阴病前就有,以手脚发凉为主的这样一组证候。〃厥〃字在《伤寒论》中如果是指症状的话,它就是指手足厥冷。造成手足厥冷的原因可以是多种多样,或者是阴精、或者是阳气的不足,四末失温、四末失养可以造成手足厥冷,或者是病理产物的组滞,使阴阳气不能运行于手足,也可以造成手足厥冷,或者气机疏泄的失调,阳气被郁在体内而不能外达,也可以造成手足厥冷。所以厥阴病篇的第337 条说,〃凡厥者,阴阳气不能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看成是厥证的提纲。
大家打开将以197 页,原文337 条。所谓阴阳气不相顺接,它应当是一种病理的异常的变化,正常的情况下,就应当是阴阳气相顺接。这么说一个笼统的话,朱家有许多不同的解释,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概念。人体的阴血和阳气运行周身,在外温养和营养四肢末梢,在里温养和营养五脏六腑。阴精和阳气运行周身,如环无端,这就叫阴阳气相顺接。阴精和阳气运行周身,如环无端,就像一个圆环,哪个是开始,哪个是终结,区别不出来。阳气也是这样运行,阴血阴精也是这样运行,这样的正常运行就叫阴阳气相顺接。那么什么叫阴阳气不相顺接呢,实际上刚才我们已经做了解释,不管是什么样的原因,或者是阴精阳气的不足,或者是病理产物的阻滞,或者是气机的郁遏,使阴精、阴血或者阳气不能外达手足,就会造成手脚发凉,这就形成了厥证。所以阴阳气不相顺接可以看作是导致厥证的总的病机。
作为一个厥,他的症状表现是什么?在《伤寒论》中的这个厥,作为一个临床症状,就是指手脚发凉。〃手足厥冷是也〃就是指的手脚发凉。在《黄帝内经》里,这个厥有时候是指手足厥冷,有时候是指晕厥,像气厥、煎厥、薄厥,那就是一时的意识的丧失、晕厥,而《伤寒论》里的厥就是专指手足厥冷,不包括晕厥在内。所以我们可以把337 条,或者把它当成厥证的提纲,这条条文是我们要求大家背诵一百多条文之一。
下面就具体地讨论常见的厥证。
首先是热厥。热厥的基本病机是什么?是热邪内伏,使阳气内郁而不能外达,因为是热邪内付,使阳气内郁而不能外达,它的病因是因为热邪,所以把它叫做热厥。怎么判断这个厥冷是热厥?335 条,〃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比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这一条就提供了诊断热厥的依据。要诊断热厥的话,应当先热后厥,见厥而热不退。这个病先有发热,提示了这是个热证,随后热邪内闭,热邪内郁,使阳气内郁而不能外达,出现了手脚发凉。但这个时候发热仍然是持续存在,从病史上来看,这种厥才是热厥。为什么要这样来分析呢,大家想一想,那个阴盛格阳证,有没有手足厥冷呀?有吧。下里清谷,自利而渴,畏寒踡卧,四肢厥逆,这是阳衰阴盛证。等发展到阴盛格阳的时候,有身热反不恶寒,有身热,这个时候畏寒踡卧虽然没有了,但是下里清谷,自利而渴,手足厥冷的症状仍然存在,这个厥我们把它叫做什么呢?叫做寒厥,所以寒厥发展到最后,出现阴盛格阳的时候,病人有厥冷、有发热,而热厥有寒冷有发热,那这两个你在临床上判断它是寒厥呢,判断它是热厥呢?这必须从病史上来判断,如果这个人是先厥后热,我们反过来,见热而下利清谷不止,这是什么?这是寒厥的阴盛格阳,所以判断热厥和寒厥这两个证候,一个是真寒,一个是真热,那你要判断错的话,用药那是南辕北辙,必然造成不良后果。所以我们诊断热厥的时候,它应当先有热证,随后发展到邪热内闭而见到厥,虽然见到厥冷了,但是仍然是高热不退,这才是诊断热厥的指征,而且也是和寒厥相鉴别的。这是诊断热厥的第一个指标。
第二个指标呢,是〃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也就是说,对于热厥来说,热厥内闭、热厥内伏的程度是成正比的。热厥,手脚越凉,说明它热邪内闭的程度也越重。
热厥证今天我们临床上见于什么证候,儿童比较多见,因为儿童的这种神经调节功能比较差,一发热就容易导致热邪内郁,热邪内闭,出现手脚发凉。对于成年人来说,出现热厥,病情常常比较重,比方说感染中毒性休克早期的病人,休克的病人,周围循环不良,手脚必然是冷的、凉的。原来有一个感染、有发热,后来出现了手脚发凉,作为一个临床医生来说,就要高度警惕感染中毒性休克的发生。所以对成年人见到热厥,病情相对来说就比较重一些。热厥,里热没有成实的,在治疗上用清法。热厥,里热已经成实的,当然是用下法。用清法用那个方子?
下面我们学习350 条的时候会提到。
现在335 条说〃厥应下之〃指的是热厥里热已经成实的,可以泻下。我想请问大家,泻下用那个方子合适一些?有说承气汤的,有说大柴胡汤的,哪个更合适?应当说热厥有热邪内闭,气机失调的问题,又有实热阻滞于体内的问题,所以大柴胡汤相对来说更为合适,因为大柴胡汤既可以清泄在里的湿热邪气,又有柴胡汤疏通气郁,因此对于热厥用大柴胡汤是最合适的、最恰当的。所以有人遇到感染中毒性休克(前期)的病人,有高烧、有周围循环不良的倾向,就是还没有发生休克,休克前期的一些表现时,就及早的用大柴胡汤,所以有人居然说,大柴胡汤有抗感染中毒性休克的作用,我们今天虽然不能这么说,但是他对热邪有内闭的倾向,已经出现手脚发凉的时候,用大柴胡汤,特别是里热已经成实的用大柴胡汤应当有良好的疗效。〃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一个热厥的病人,你见到发热,不要想到只有发汗才能退热,如果你见到发热,想用发汗的方式来退这种热,而误用辛温发汗法的话,那么不就是〃以热助热〃吗,特别是里热已经成实的,你有用辛散的药要伤津液,用辛温的药助里热,里热上攻,就出现了口伤烂赤、口腔溃疡等等这样的火热上炎的病变。这一条提示了诊断热厥的两条指征,先热后厥,见厥而热不退,另外厥和热的程度是成正比的,手脚越凉、热邪内闭也越严重。对于热厥的治疗,提出来里热成实的,可以用下法,而禁用发汗。
看339 条〃伤寒热少厥微〃,这是个热厥得非常轻的证候,只是一个热郁在体内,热也不多,厥也不重,〃指头寒〃,〃指头寒〃就是手脚末梢,稍稍凉一凉。〃默默不欲饮食〃这是气机郁结的表现,既然这一条是放在厥阴病篇来讲,这显然是肝气内郁,情志不爽。〃嘿嘿不欲饮食〃这个症状我们在少阳病前遇到过,肝和胆都是主疏泄的,肝胆疏泄的功能,能调畅人的情志,能促进脾胃的消化。现在热郁厥阴,肝气内郁,情志不爽,所以有心中不爽快的感觉,嘿嘿是心中不爽快的一种感觉,病人主诉:〃大夫,我老高兴不起来,心里头不痛快,或者心里有种委屈的感觉〃,这正是厥阴肝气郁结,情志不爽的表现。那个〃不欲饮食〃呢,在这里是肝气郁结,胃气失和的表现。
人的情志对消化系统机能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甚至是立竿见影的,把饭都摆在桌子上,从菜来看,色香味俱全,正要吃的时候,突然有人送来一封信,说你最喜欢的人他出了车祸,琢磨琢磨,你这这顿饭还吃不吃了。所以精神情志对饮食的影响,肝胆之气郁结对脾胃的影响,都是立竿见影,都是非常明显的。少阳病有〃嘿嘿不欲饮食〃,厥阴气郁、阳郁也有〃嘿嘿不欲饮食〃,可见厥阴和少阳,在某些证候上是非常类似的。少阳有邪,可以有往来寒热,厥阴有邪,可以有厥阴胜复。往来寒热是寒时不热,热时不寒,寒热交作,发无定时,在一天之中反复发作多少次。而厥阴的厥阴胜复呢是热几天、冷几天,冷几天、热几天,仍然是寒热交替,只不过它是以几天为一个周期,所以厥阴和少阳在许多地方的临床表现有相类似的地方。这个烦燥是郁热扰心的表现,因此这是一个热郁体内、肝失疏泄,阳气不能外达造成的一个热厥,只不过这是个热厥的轻证,仅仅是手指头凉一点。这个轻证,它可以自愈,也可以发生新的变化。〃数日〃,用不了几天,〃小便利,色白者,刺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小便利,色白〃来看,原来应当是小便短赤,因为它有热郁呀,里有热郁,热伤津液,他有小便短赤,现在由小便短赤的热像变成小便白,小便正常了,那这是热邪已经得到疏达。已经得到排泄的一种表现,已经得到解除的一种表现,由〃嘿嘿不欲饮食〃变成了〃欲得食〃,这是肝气已经疏达,胃气已经调和的一种特征,所以这时病也好了,那你就不要用药物来治疗了。
热厥而呕,厥是阳气内郁加重的表现,因为由〃指头寒〃,变成手足厥冷,厥冷的程度加重了,这个呕是热郁,肝热犯胃的表现,由〃嘿嘿不欲饮食〃,食欲不好,现在干脆变成了肝热犯胃,胃气上逆的呕吐,是热郁更加严重的表现。〃胸胁烦闷〃,这是肝经气郁的特征,因为肝经也是通过胸胁的。你看少阳经有邪,有〃胸胁苦满〃;足厥阴肝经有邪,有〃胸胁烦满〃,〃其后必便脓血〃,由于热郁体内,肝经郁热下迫大肠,就可能出现大便脓血的临床表现。一旦出现大便脓血,那我们用什么方子来治疗呢,可以考虑用白头翁汤来治疗,我们后面将会提到白头翁汤。
这是热厥轻证的两种转归,一种是自己好了,一种是加重了。
下面看350 条,〃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一个外感病,〃脉滑〃这时里热的表现,有里热又出现了手足厥冷,这正是热厥的特征,是热邪内伏,热邪内郁,使阳气不能外达。从脉滑来看,这个热还没有和有形的病理产物相结,也就是说里热没有成实。我们说这个〃实〃,不是指的《内经》所说的〃邪气盛则实〃的实,而是指的有形的病理产物,痰、饮、水、湿、瘀血、食积、虫积等等,这些有形的病理产物,在伤寒论中把它叫做实。这个脉滑提示了,热邪没有和有形的病理产物相结,因为它不是脉沉实。既然是里热,就用白虎汤来辛寒折热、来清热,这是用白虎汤来治疗热厥。
我们学这一条,要注意和阳明病篇的白虎汤适应证的另外一条相联系,在阳明病篇曾经提到,〃伤寒、脉浮滑,此表无寒,里有热、白虎汤主之。〃这个〃表无寒,里有热〃是我们根据张绍祖的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改的伤寒、脉浮滑〃,此表无寒,里有热、白虎汤主之。在《伤寒论》中的白虎汤适应证,它的脉象就在这两条中,一个是脉浮滑,一个是脉滑。所以伤寒论中,白虎汤适应证的脉象,没有脉洪大,这是我们在讲扬名病篇的时候就已经提到的。好了,热厥我们就已经谈完了。从原文涉及到的热厥的症状来看,热邪内郁、热邪内闭,显然也涉及到了肝气的内郁,因为他有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