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君。犹之宰辅。主行荣卫阴阳。故治节由之。)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气急而志怒。故为将军之官。主春生之
气。潜发未萌。故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秉刚果之气。故为中正之官。有胆量则有果断。故决断
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膻中者。心主之宫城。心主包络。位居膻中。而代君行令。故为臣使之官。心
志喜。心主代君宣布。故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胃运纳五谷。故为仓廪之官。五味入胃。脾为
转输。以养五脏气。故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大肠居小肠之下。小肠之受盛者。赖以传道。济泌
别汁。变化糟粕。从是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居胃之下。胃之运化者。赖以受盛。而凡物之所化
者。从是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伎、多能也。巧、精巧也。肾藏志。志立则强于作用。能作用于内。则
伎巧施于外矣。)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决、通也。渎、水道也。三焦下俞。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
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三焦主气。气化则水行。故为决渎之官也。)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
能出矣。(膀胱为水腑。乃水液都会之处。故为州都之官。水谷入胃。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故为津液之所藏。
气化则水液营运而下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十二官者。经脉相通。刚柔相应。失则灾害至矣。)故主明则
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五脏六腑。心为之主。君主神明。则十二官各安其职。以此养生则
寿。终身而不至危殆。盖心正则身修也。以此而及于治国平天下。未有不大昌者矣。)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
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心者。离也。离也者。明也。心为一身之主。即我
之神明。心主不明。则十二官皆不安矣。心主包络。为臣使之官。代君行令而主脉。脉者。血脉也。血者。神气也。神
明昏乱。则血脉凝泣。而使道闭塞矣。血气者。充肤热肉。渗皮肤。生毫毛。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血脉不通。而形乃大伤矣。故以此养生。则殃折不寿。在治天下则其宗大危。正心明德之道。岂不重可戒哉。此言心为一身之主。主明即
可以养生。推而大之。可以治国平天下。如心不明。即此身亦不可保矣。)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承上文而
言。修身养生。以及于为天下之至道。始在于微。盖心之变化无穷。苟正其心。在养生则寿。为天下则昌。其心不正。
在此身则殃。为天下则殆。当知寿夭治乱之机。在此心一念之发萌。而人莫知其原也。)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
闵闵之当。孰者为良。(窘乎哉者。叹其至道之难明而窘极也。消者。消息其道之微。瞿瞿、惊顾貌。视其道之要妙。而
孰能知之也。闵、忧也。忧其理之切当。而孰者为良也。)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
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恍惚、谓心神之萌动。生于毫厘之间。度量、长短轻重也。言毫厘之间。而有邪正明昧之
分。以至于千之万之。不可胜极也。制、正也。以毫厘之诚意。推而大之。其形乃正。言其心正而后形正也。)黄帝曰。
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精、纯粹也。光、光明也。言正心明德之道
也。大圣之业者。能正心修身。以及于治国平天下也。斋戒者。诚意涤虑也。择吉者。从善避恶也。)帝乃择吉日良兆。
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良善、兆吉也。灵兰之室。心之宫也。乃择其良善而藏之于心。以传保者。保于无穷。流于
无极。守而勿失也。按灵枢经曰。五脏六腑。心为之主。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大肠者。传道
之府。小肠者。受盛之府。胆者。中精之府。胃者。五谷之府。膀胱者。津液之府。三焦者。中渎之府也。吴氏曰。
灵台兰室。黄帝藏书之所。秘典。秘密典籍也。)
卷二
六节脏象论篇第九
属性: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
(天以六六之节者。十干主天。六十日甲子一周而为一节。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也。人以九九制会者。人之九窍九
藏。以会合生五气三之数也。灵枢经曰。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言人亦有六六之节。以应天六六之数也。
按下文曰。地以九九制会。盖人有九窍九藏。地有九州九野。以合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故先言人以九九制
会。而后言地以九九制会也。按此篇乃论岁运之总纲。天之十干。成六六之节以应一岁。而天之十干。化生地之五行。
地之五行。上呈天之六气。五营运大论云。帝曰。寒暑燥湿风火。在人合之奈何。岐伯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
酸生肝。是在天之六气。在地之五行五味。而又化生人之五脏也。然人之五脏。地之五行。皆由天之十干所化。故曰六
节脏象论也。夫人之五脏。又化生六气。六气者。即末章之所谓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是也。盖人之五
脏。应地之五行。食地之五味。人之六气。复应天之六气。气亢害而无承制。则为病矣。夫先以九九制会。以应六六之
节者。言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六节。而皆合乎生五气三之数。)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
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昭、明也。遂、因也。言六六之节。所以正天之度。盖岁有三百六十五日。而
天有三百六十五度也。九九制会。所以纪气之数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制、
度也。天度者。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日日行一度。一岁而一周天。月日行十三度。一月而一周天。盖以天之度数。以纪
日月之行也。气数者。生五气三之数也。化者。阴阳之化。在天而成六六。在地在人而成九九。皆阴阳气化之为盛也。)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
成岁。积余气而盈闰矣。(此复申明天度。以纪日月之行也。行有分纪者。谓日月之行有分野纪度。周有道理者。谓日月
之周天。有南道北道之理路也。按历法。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左旋于地。一昼一夜。则其行一周而又过一度。
日月皆右行于天。一昼一夜。则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故曰有奇也。故日一岁而一周天。月二十九日有
奇而一周天。以二十九日有奇。故有大月小月也。每岁朔虚五日有奇。故止三百五十四日。又气盈五日有奇。合气盈朔
虚而闰生焉。故每岁连闰共计三百六十五日有奇也。汉律志云。日月五星。从西而循天东行。天道从东西行。一昼一夜。
日月随天西转一周。如蚁行磨上。磨转一回。而日往东行止一度。月从西而东行十三度。故月行疾。而一月与日一会而
一周天。是以每岁冬至夏至。日行有南道北道之分。每月上弦下弦。而月有南道北道之分也。)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
余于终。而天度毕矣。(立端、竖端正之木。以正天表也。上古树八尺之臬。度其日出入之影。以正东西。参日中之影与
极星。以正南北。以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之余四分度之一。推日月行度之有奇。气盈五日之有余。朔虚五日之有余。推而
算之。以终一岁之数。以终天道之周。而天度毕矣。)帝曰。余以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帝复以九九之数。
以合六六之数而为问也。)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首言人之九九。以应天之六六。此言地之九九。以
应天之六六也。)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此言天以六六为节。而成一岁也。十干
主天。故曰天有十日)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此言地之九九。人之九九。而
通乎天之六六者。皆本于阴阳。阴阳者。五行所生之三气也。是以地之九州。人之九窍。皆通乎天气。盖天有此三气。
地有此三气。人有此三气也。)故其生五。其气三。(生五者。天之十干。化生地之五行也。气三者。五行所生三阴三阳
之气也。承上文而言。以五行所生之三气。而后能合六六九九之数也。)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以此三气。
三而三之。以成天之六气。地之六气。人之六气也。天之六气者。以冬至后得甲子。少阳王。复得甲子。阳明王。复得
甲子。太阳王。复得甲子。厥阴王。复得甲子。少阴王。复得甲子。太阴王。所谓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也。地之六气
者。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
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此地理之应六节气位也。人之六气者。脏腑三阴三阳之气也。
是以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所谓
亢则害。承乃制。害则败乱。生化大病也。)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藏。(再以天地人之六气。三
而三之。合则为九九。九九分为地之九野。人之九藏。盖以九州配九窍。九野配九藏。故曰九野为九藏也。以地之九州。
通乎天气。天之三气。分为九野。是地以九九制会。而合天之六六也。以人之九窍。通乎天气。天之三气。分为九藏。
是人以九九制会。而合天之六六也。高士宗曰。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附城郭者也。胀论曰。胸腹、
肠胃之郭也。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盖以九野在内。九州在八方之外。九藏在内。九窍在形身之外。故曰。九野为九
藏也。以九野之草生五色。普遍于九州八荒。是五色之变。不可胜视矣。五气五味。藏于心肺肠胃。外使九窍之五色修
明。音声能彰。此五味之美。不可胜极矣。是人之九窍。与天气相通。而九藏之又与地气相通也。)故形脏四。神脏五。
合为九藏以应之也。(形藏者。藏有形之物也。神藏者。藏五脏之神也。藏有形之物者。胃与大肠小肠膀胱也。藏五脏之
神者。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也。盖五味入口。藏于肠胃。津液藏于膀胱。以养五脏之神气。故以
形藏神藏。合而为九藏。以配地之九野九州也。按脏腑各六。止五脏藏神。肠胃膀胱。受盛水谷。胆乃奇恒之府。不藏
有形。三焦虽主决渎。乃无形之气。而亦不藏有形者也。故以九藏在内。以应九野。九窍在外。以应九州。而王氏诸贤。
妄以头角耳目为形藏。即三部九候论之所谓天以候头角之气者。候足太阳膀胱之气也。地以候口齿之气者。候足阳明胃
腑之气也。小肠之脉。至目锐 。却入耳中。人以候耳目之气者。候手太阳小肠之气也。岂可以头角耳目为形藏乎。张
兆璜曰。若谓耳目口齿。是属九窍而非九藏矣。)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闰。愿闻何谓气。请夫
子发蒙解惑焉。(三五十五日为一气。每一气盈二十一刻有奇。合气盈朔虚而生闰。故曰。积气盈闰也。此以下论五运之
主岁主时。各有太过不及。故复设此问。)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上帝贵道而秘密。师所以传教者也。莫
子晋曰。上帝、天帝也。天不言而四时代序。惟师能阐明而传道之。)帝曰。请遂言之。(王氏曰。遂、尽也。)岐伯曰。
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月令曰。立春节初五日。东风解冻。次五日。
蛰虫始振。后五日。鱼上冰。故五日谓之候。候物气之生长变化也。三五十五日而成一气。六气九十日而为一时。四时
合二十四气而成一岁。以四时之气。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
端。候亦同法。(此论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