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03-医碥-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热也。止,谓出针。)所谓推而上之者也。嵩 《尊生书》用炒栀二钱半,瞿麦五分,(二物沉 
降,引上寒入下焦,则下焦之热得和。)炙草三分,葱白三根,姜三片,(姜、葱发散,推下热上行,以 
解上焦之寒。)煎服。叔和谓此为阳附阴,言阳火下乘于阴部也。 
上热下寒。叔和谓此为阴附阳,言阴火上乘于阳位也《经》云∶视其虚脉而陷 
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所谓引而下之者也。(上热下寒,则在下之脉必虚,虚必陷下,须 
察视之。虚者不可见,而陷者可见。故视其陷下之在于经,或在于络,则取而补之,俟阳气下行乃止针。)东垣云∶ 
上热下寒,《经》云阴病在阳,(阳,上焦也。言阴火上乘于阳分。)当从阳引阴,(言当从上焦引去其热。) 
必须先去络脉经隧之血。(指阳经脉络言,须刺出血,以去其热。)若阴中火旺,上腾于天(天,谓上 
焦,)致六阳(上焦阳气)反不衰而上充者,(即《经》所谓阴病在阳也。)先去五脏之血络(阴络也),引而下行, 
(引火归下)。天气降下,则下寒之病自去矣。慎勿独泻其六阳,只去阴火,只损血络经 
隧之邪,勿误也。又云∶圣人以上热下寒,是有春夏无秋冬也。(有升无降。)当从天 
外(犹云天上,指上焦言)引阳降入地中,此乃天上群阴火炽,(犹言阴火上乘。)反助六阳不能衰退。 
先于六阳中决血络出血,使气下降。故《经》云∶视其虚脉下陷于经络者取之,所 
谓引而下之也。病大者,三棱针决血,去阳中之热,使得行秋令,奉收道,下降入 
地中也。(按《经》言视脉虚陷取之,谓取其穴而补之也。东垣误以为泻,故有此论。又疑独泻六阳为非,故又言 
须去五脏之血络。总由不明《经》语耳。)杨参政年 七十,病面郁赤若饮酒,痰稠粘,眩运, 
两寸脉洪大,尺脉弦细无力,上热下寒明矣。欲药之,为高年气弱不任。记先师所 
论,凡上热犹鸟巢高巅,射而取之。即以三棱针于巅前发际刺二十余,出紫血约二 
合许,实时头目清利,诸苦皆去,后不复作。又治姚公六十有七,头面赤肿而痛, 
耳前后肿尤甚,胸中烦闷,嗌咽不利,身半已下寒,足胫尤甚,脉浮数,按之弦细, 
刺肿处五十余痛止。又灸气海百壮,助下焦阳气,退其阴寒;次灸三里各七壮,以 
引阳气下行;足 寒退,遂制既济解毒汤,以黄芩、黄连酒制泻上热,桔梗、甘草 
佐诸苦药治其热,升、柴以散之,连翘散结消肿,酒煨大黄引苦药上行,止烦热, 
全愈。按此症有实热者,如上二案治法可也。若虚热,则是戴阳症也,不用热剂温 
肾以引火归原,而反用寒凉,殆矣,审之。 

卷之一·杂症
诸中总论
属性:诸中,谓中风、中寒、中暑、中湿、中气、中食、中恶也。皆卒然仆倒,昏不 
知人。若痰涎壅盛,咽喉作声,证在危急。但见闭证,(牙关紧闭,两手握固是也。)不见脱证 
者,(详下。)不论何中,且先与治痰通关,并可用麻油、姜汁、竹沥调苏和丸。虚寒 
者,三生饮加人参、竹沥、姜汁,抉开口灌之,如抉不开,则令人含药口内, 
以竹管吹入其鼻,自能下咽。二药必是闭非脱者方可用。若止中血脉,不入脏腑, 
亦勿轻用,恐引邪入内。且先用通关散;细辛、皂角、菖蒲为末,(或加南星、生半夏、薄 
荷末。)吹鼻,得嚏则苏。又痰壅宜吐,急救,稀涎散∶猪牙皂角,肥实不蛀者四挺, 
去黑皮,晋矾光明者一两,为细末,轻者五分,重者七分,温水调灌。又碧霞丹∶ 
拣好石绿研,水飞再研,取二、三钱,同冰片三、四豆许,研匀,以生薄荷汁、温 
酒调服。二药不大呕吐,但微微令涎自口角流出即苏。又本门方载此二方,与此大 
同小异,酌轻重用之。无汗表实,三圣散;有汗里实,巴矾丸,皆吐药也。若见口 
开(心绝)、手撒(脾绝)、眼合(肝绝)、遗尿(肾绝)、声如鼾(肺绝),此为脱症,不治。然五症不全见者, 
速灸脐下(气海穴),服参 膏,亦有生者。切忌苏合、牛黄等丸。(牛黄丸见中风。)发直吐沫, 
摇头上撺,面赤如 或赤黑,汗缀如珠,皆不治。诸中,或未苏或已苏,或初病或 
久病,忽吐出紫红色者,死。卒中,眼上戴不能视者,灸第二第五椎骨上各七壮, 
一齐下火,炷如半枣核大。涎涎潮卒,则当扶入暖室中正坐,沃醋炭火 
内,当面熏之,气入鼻内良久,涎之聚于心者,自收归旧处,立苏。不可令吃一滴 
汤水,恐涎系于心络,不能去,必成废人。 
卒仆,六脉多沉伏,(邪滞于里,气不外达也。)亦有洪盛者,(暴仆时多沉伏,苏醒时即转洪盛矣。) 
浮缓吉,坚大急疾凶。浮进为寒。虚大为暑,不当暑(言非暑月)。则为虚浮涩,为 
湿。浮大为风。浮数无力亦为风。微而数,沉而迟,皆气中。风应人迎,气应气口, 
洪数为火,滑为痰。更当察时月气候,及其人之起居饮食,参以显证,以定病之主名。 

卷之一·杂症
中风
属性:其证卒然仆倒,昏迷不醒,痰涎壅塞,咽喉作声。或口眼 斜,四肢瘫痪,或半身不遂,或口噤舌强,喑不能言。(卒 
倒者中脏,重证。不倒者中血脉等,轻证。详下。)风有外 
风,有内风。内风者,即人身中之气也。(《经》曰∶人身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又气有余便是火, 
火气之标疾如风也。又肝属风。)外风由于外感,内风由于内伤,此证有纯是内伤者,有内伤 
兼外风者,从无纯只外风者。若单只感冒外风,不过为头疼发热,自汗等轻证。如 
仲景《伤寒论》所云而已。乌有昏迷卒倒,濒于死亡,如前所举诸重证哉?(前项重证,皆 
由内伤亏败而然。风若非寒,纵极狂暴,无令人昏倒之事。惟西北方寒风,令人冻僵仆倒则有之,然此即属 
中寒,不名中风矣。)按王安道谓卒暴僵仆等证,昔人以为外中于风,及刘河间、李 
东垣、朱丹溪出,所论始与昔人异。河间主火,东垣主气,丹溪主湿,(详下。)反以风 
为虚象。盖三子以相类中风之病,混同立论,致使后人狐疑云云。后人祖其说, 
咸以古人所言者为真中风,三子所论者为类中风。张景岳又谓∶三子所论,与外中 
风邪无涉,固不可以中风名之,并不可以类中风名之,直名之为非风可耳。(瑶)按∶三子 
所论,乃指内风立说,与外感之风对讲,内风、外风皆可云中,故予仍旧概以中风 
名之,使人知有内风之义,非故与王、张诸公立异也。 

卷之一·杂症中风
内伤兼外风证
属性:《灵枢经》云∶虚邪(即外风)。偏客于身半,(因其人半身血气空虚,故风邪偏客之。)其入深, 
内居营卫,营卫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偏,谓半身枯,枯,废也。真气衰乃偏枯, 
其非一外感即偏枯,可知。可见外感风寒,必无卒仆及偏废等证,惟内伤而后有。)身偏不用(不能运动也)。而痛, 
(血气为邪滞故痛。)言不变,志不乱,(邪未入脏腑,神明不乱也。)病止在分(分肉)。腠(腠理)之间,巨针 
取之。(刺经络以通其血脉。)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痱之为病也,(《经》谓∶中风有四, 
一曰偏枯,如木之根本未甚枯,而一边枝干先萎也,即上证。二曰风痱,即下证。三曰风 ,谓奄然忽不知人也, 
即中脏证。四曰风痹,谓痹证因风所成者也,详痹门。)身无痛者,(病在里,故外不痛也。)四肢不收,(如瘫 
痪是也。瘫者,坦也,筋脉弛纵,坦然不举也。痪者,涣也,血气散涣而无用也。较偏枯止病半 
身者为甚矣。)志乱不甚,其言微知,(其言尚可晓也。)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 
仲景谓∶中风络脉空虚,(经络之血气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邪滞故缓 
也。缓,迟滞弛纵之意。)正气即急。(正被邪遣,故急迫也。如左被邪气凝滞,而寒则迫正气于右而热,故右之 
筋脉缩急也。)正气引邪, 僻不遂。(即口眼 斜。)邪在于络(肌表浮络,)肌肤不仁。(麻木不知痛痒。) 
邪在于经,即重不胜。(营分着邪,筋脉废而不用,则转动艰难,故重。或兼湿气也。)邪入于腑,即不 
识人。(中腑必归胃,胃热蒸液成痰,由胃之大络入迷心窍,故不识人也。)邪入于脏,舌不能言,口吐涎。 
(中脏必归心,舌者心之苗,心经痰滞,筋脉不灵,无以运舌,故舌强难言。心火上蒸,舌下廉泉穴开,故吐涎也。) 
东垣则分∶中血脉(盖兼仲景中络、中经言之。)者,外有六经之形症;中腑者,内有便 
溺之阻隔;(二便不通。)中脏者,痰涎昏冒卒倒,口不能言,不识人。(东垣所谓中脏, 
盖兼仲景中腑言之。) 
中血脉者,(偏枯歪斜,麻木者是。)小续命汤加减,分六经证治之。证见太阳,无汗恶 
寒,(此伤寒也,非中风也。然风每兼寒,故通言之。)本汤倍麻黄、防风、杏仁;(并针至阴、昆仑、举跷。) 
有汗恶风,本汤倍桂枝、芍药、杏仁。(针风腑。)证见阳明,无汗身热,(亦是伤寒证。)不恶 
寒,(伤寒恶寒,传至阳明则不恶寒,而反恶热)。本汤加石膏、知母各二两,甘草一两;有汗身 
热不恶风,本汤加葛根二两,倍桂枝、黄芩。(针陷谷,刺厉兑。)证见太阴,无汗身凉, 
(伤寒在三阳经则身热,传至太阴则热入于里,身但微温,今言凉者,盖主直中言也。) 
本汤倍附子,加干姜二两,甘草三两。(针隐白。)证见少阴,有汗无热,(太阴不言有汗,少阴不言无汗, 
当是互文。)本汤倍桂枝、附子、甘草。(针太溪。)若无此四证,而但见少阳、厥阴证者,或六经证 
混淆者,或支节挛痛,麻木不仁者,每本汤八两,加羌活四两,连翘六两。(其证见少 
阳者,灸绝骨;见厥阴者,刺大敦,以引其热。按小续命汤,乃麻黄、桂枝之变方,止可 
用于中血脉,然亦不可轻用,内热炽者尤忌,慎之。《金鉴》以口眼 斜,肌肤麻木不仁为中络,形气实者乌 
药顺气散,虚者大秦艽汤。以 
斜瘫痪不遂为中经,实者换骨丹,虚者小续命汤、黄 五物汤。)按六经形证,在伤寒以 
头疼、(脑后巅顶。)项强、背痛,属太阳;以头痛、(额前。)目痛、鼻干,属阳明;头痛、(两太阳穴两角。) 
胁痛、呕、口苦、寒热往来,属少阳。此皆以其经脉所行之部分言也。若太阴之腹痛自利, 
(饮食不消,腹胀嗳气,身重黄肿,亦是。)少阴之脉沉细,但欲寐,(唾沫、善恐、奔豚、骨 
痿、脊腰两股后廉内痛、足下热痛,亦是。)厥阴之消渴,气上撞心等证,(闭癃、遗尿、疝、小门痛、面尘、 
呕逆,亦是。)则皆以其经脉受邪之为病言之。然三阴主里,病辄经脏相连,病在经者有此证,入 
脏者亦有此证,何以别之?曰∶三阴入脏则身无热,在经则身热。(观《伤寒论》三阴证, 
以发热为邪还于表,可悟。)则但有身热恶风寒,而内无便溺阻隔及昏迷等证,则可知为病 
在血脉之表,而不在脏腑之里矣。抑又思之,此皆以足经言耳,岂手经独无可言者 
乎。考其经脉可知也。再按六经形证,可参下文中腑兼中脏条。中腑者,内有便溺 
之阻隔,(大、小二便不通也,不利于饮食者亦是。)三化汤或局方麻仁丸通利之。 
(《金鉴》实者三化汤,虚者搜风顺气丸。) 
若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隔,而但手足不能运动,舌强不能语言,乃 
血弱不能养筋故也。大秦艽汤养血而筋自荣。若内外证俱有,先解表而后攻里,表 
里邪既解,当服愈风汤,以行中道。(行中道犹云和解。)久服大风尽去,纵有微邪, 
亦从愈风汤加减治之。然治病之法,不可失于通塞,(塞固不可,太通利亦不可也。)或一气之 
微汗,(十五日也。)或一旬(十日也)之微利,(内外分解,使余邪尽出也。问∶此证既兼内 
伤,何得数为汗、下,罔顾虚虚耶?曰;虚者自虚,实者自实,不去其邪,何以存正?庸医惟 
知温补,反訾古人,亦可哂矣。久之清浊自分,营卫自和矣。) 
中脏者,痰涎昏冒,至宝丹、活命金丹之类。内有麝香入脾治肉,牛黄入肝治 
筋,龙脑入肾治骨。中血脉、中腑者不可用,恐其通窍而引邪入筋骨,不能出也。 
(《金鉴》实者牛黄清心丸,虚者参附汤,脱症见者倍参。) 
中腑多兼中脏,如左关脉浮弦,面目青,左胁偏痛,(两胁皆肝部位,而左胁尤肝所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