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81-伤寒大白-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汤。在厥阴,倍生地、白芍药;在少阴者,倍生地、黄柏、黄连;在太阴者,倍当归、黄 
芩。仲景论中,但有三阳盗汗,无三阴盗汗,以盗汗皆表症耳。今见热邪传入三阴,亦有盗汗者。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 
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烦 
躁,心中懊 ,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剂 
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详注结胸宜参看。 
阳明病,脉浮而紧,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前条申明太阳脉浮动数,盗汗症,表邪未解,误下而变结胸发黄。此条申明阳明脉浮而 
紧,潮热发作有时症,表邪未散,亦不可下。即脉之但浮不紧,亦必见盗汗之表症。详注潮热。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合目则汗。 
脉浮,太阳也。脉大,阳明也。上关上,少阳也。欲眠睡,合目则盗汗,此热在胆也,用 
小柴胡汤、泻心汤。今余推展清胆汤,重加柴胡、黄芩,互注合病,互参看。 
x羌活冲和汤x 见发热。 
仲景治盗汗,惟以小柴胡汤主治。盗汗尚见太阳表症者,家秘用此汤治之。 
x干葛石膏汤x 见寒热。 
盗汗而见太阳表症,用羌活冲和汤;盗汗而见阳明表症,化立此方。太阳不用败毒散,用 
冲和汤;阳明不用干葛汤,用此方,以盗汗表里症,宜和解耳。 
x小柴胡汤x 见寒热头眩。 
x当归六黄汤x 
当归 地黄 黄 黄连 黄芩 黄柏 
此治血中伏火,内伤盗汗。家秘去黄 。加柴胡、白芍药,治外感盗汗。再加牡丹皮,其方更专。 
x大陷胸汤x 见结胸。 
盗汗本非此方治者,因下后,心下直至小腹硬痛,故以此方治结胸为急。 
x清胆汤x 
柴胡 黄芩 竹茹 浓朴 广皮 甘草 
合目则汗,胆经火旺,故用此方。若左寸脉大,是胆涎沃心,家秘加陈胆星、川黄连;兼 
小便不利,合导赤各半汤;左关数大,合龙胆泻肝汤,加归、芍、山栀、牡丹皮。 

卷三

属性:《伤寒论》言懊 ,惟太阳阳明发汗吐下后有此症,则知是三阳经阳邪内陷,郁结心胸,而为 
半表半里之症,非三阴症。故仲景虽立大陷胸汤、人参白虎汤、猪苓汤等,然于懊 条归重 
于栀子豆豉汤。今余分各经见症施治,如太阳表邪,用羌活汤合栀子豆豉汤。阳明表症,用 
葛根汤合栀子豆豉汤。少阳见症,以小柴胡汤合栀子豆豉汤。不见表症,而有热邪内结,则 
以清里药合栀子豆豉汤。若食滞中焦,栀子豆豉汤加陈枳实,兼有痰凝,小陷胸汤合栀子豆 
豉汤。此余推展之法也。 
太阳病,脉浮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 
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 
心中懊 ,阳气内陷,心内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 
此条因结胸症兼懊 ,故治结胸。详注结胸、头汗、发黄门。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病欲解也,栀子豆豉汤主之。发汗若下 
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豆豉汤主之。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 
中懊 者;栀子豆豉汤治之。 
首条言伤寒五六日,大下之,身热尚在,心中结痛,病未解也,故用栀子豆豉汤。第二条 
言若发汗,又下之,胸中烦热窒塞者,允宜栀子豆豉汤。第三条言发汗又吐又下后,其人 
虚烦,直至不得眠。若更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 。较之前两条虽甚,然不脱栀子豆 
豉汤者,以懊 惟此为正法耳。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燥, 
心愦愦,反谵语。若加烧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 
,舌上白苔者,栀子豆豉汤。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人参白虎汤主之。若脉浮发热, 
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此章先分发汗、烧针、下之三条,误治后,立三方治法。心中懊 ,舌上白苔,故用栀子 
豆豉汤;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若脉浮,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猪 
苓汤主之。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者,不结胸,心中懊 ,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豆豉汤主之。 
此申明表邪误下,身热仍在,阳邪未内陷,不作结胸,但成心中懊 ,饥不能食,但头汗 
出,必宜以栀子豆豉汤治之。互注头汗条参看。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 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之。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 
阳明下后,懊 烦躁,有可攻不可攻。若果有燥屎,可攻之。若腹微满而不大满,肛门初 
头之屎虽硬,后必溏薄,不可攻之。 
x栀子豆豉汤x 
栀子 豆豉 
此仲景治懊 原方也。以懊 症,心下烦热致病,故以栀子豆豉汤主治。然表邪不散,亦 
有烦热懊 者,家秘故有三阳表药加入之法。如羌活栀子豆豉汤,即前方加羌活,以宣发 
太阳。干葛栀子豆豉汤,即前方加干葛,以宣发阳明。柴胡栀子豆豉汤,即前方加柴胡, 
以宣发少阳。 
x栀子豆豉枳实汤x 
懊 热而无滞,止须原方。若有食滞,当加枳实,此开消导之法,非止用枳实一味也。 
x栀子豆豉陷胸汤x 
栀子 豆豉 半夏 川连 栝蒌霜 
因结胸以致懊 ,故有大陷胸汤治法。若痛而不实,当以栀子豆豉汤合小陷胸汤。 
x大陷胸汤x 见结胸。 
x人参白虎汤x 
人参 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懊 症,渴能消水,则阳明里热,故以此方清阳明。 
x猪苓汤x 见小便不利。 
懊 症,宜治上焦。今以小便不利,则利小便为急,不用五苓散者,因阳明里热耳。 

卷三
不得卧
属性:不得卧,杂症多属内火。伤寒则有有表热,里热,热在半表半里,热在气分血分;有汗下太 
过,虚烦不得眠;有瘥后余热未尽不得卧。如脉浮数,身发热疼痛,无汗不眠者,太阳表症, 
宜羌活汤。若发热多汗,口渴,小便不利,不得眠者,太阳热结膀胱,五苓散。阳明目痛鼻 
干,不得眠,身热脉长,阳明表症也,干葛汤。若烦渴消水,舌燥唇焦,脉长而数,阳明里 
症也,人参白虎汤。若小便不利,猪苓汤。若蒸蒸发热,手足多汗,大便硬,有下症者,承 
气汤下之。若少阳胆热,脉弦而紧,小柴胡汤加羌活防风。若脉弦而数,栀连柴胡汤加竹 
茹。若表邪已解,肝胆里热,龙胆泻肝汤。有下症者,大柴胡汤。若热病初愈,食谷太早, 
日暮微烦,减其饮食,栀子豆豉汤加枳实。若热病后,火旺烦躁,黄连泻心汤。若汗下太 
过,虚烦不得眠,秘旨安神丸。若胆涎沃心,胆火成痰,家秘胆星丸。《准绳》云∶不得眠, 
皆是热症表有邪者,邪扰经络,宜发表。里有邪者,火扰于内,宜清里。半表半里有邪,胆 
经有火,宜清少阳。若阳明有热,而胃不和,宜彻热和胃。余热未除而烦躁,热耗真阴。宜 
养阴清火。汗下虚烦而神气不足,宜养阴补虚。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之,令胃气和则愈。 
此因大汗亡津,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渴欲饮水,故与水以济胃干,则烦躁止而安卧。 
太阳病,二三日不得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 
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后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太阳病二三日,不得卧,不过经络不宁,何至但欲起,必有痰涎结在心下。若其脉微弱, 
此本是有寒结,非热结,反下之,则邪不下行而作结胸。若利未止,邪已下行,四日后, 
当作协热下利。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 ,栀子豆豉汤主之。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应补者多。今反复颠倒,心中懊 ,尚是热邪结于胸中,故用 
此汤治懊 。 
病患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得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小便不利,里热互词;大便乍难乍易,里热互词;时有微热,潮热互词;喘冒不得卧下, 
大实大满互词。故曰有燥屎,宜大下。 
少阴病,传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少阴病曰传之,此阳邪内传也。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此手少阴心火旺,故用此方。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肤汤主之。 
少阴下利,热传下焦者多。今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此上焦手少阴燥火伤阴致是。 
x羌活汤x 见恶寒。 
表热不卧,以此方散表。 
x五苓散x 见小便不利。 
小便不利不得卧,用此方。 
x干葛汤x 见似疟。 
阳明表热不得卧,当散表。若口渴唇焦消水,加知母、石膏。 
x人参白虎汤x 见潮热。 
阳明表热不得卧,用前干葛汤;里热不得卧,则用此方。 
x大承气汤x 见大便结。 
热结肠胃,腹胀便结不得卧,故用此方。 
x栀连柴胡汤x 
柴胡 黄芩 广皮 甘草 竹茹 半夏 栀子 川连 
少阳邪热不得卧,则用此方。 
x龙胆泻肝汤x 
龙胆草 柴胡 黄芩 川黄连 麦门冬 陈胆星 知母 甘草 真青黛 山栀 
肝胆有火,则目不能合,胆涎沃心,则目不得瞑,故以此方加胆星、青黛,化胆经之痰。 
x大柴胡汤x 见潮热。 
少阳症不得卧,又见下症者,用此方。 
x栀子豆豉枳实汤x 见懊 。 
热病初愈,食谷太早,日暮微烦,夜不安卧,用此方,再加消导之药。 
x黄连泻心汤x 
黄连 麦门冬 赤茯苓 甘草 木通 
内伤不得卧,有心气不足,则以枣仁汤温药以补心气。若心血不足者,则朱砂安神丸、天 
王补心丹补心血。凉心火,今热病门,故用此方。 
x朱砂安神丸x 
黄连 白茯神 麦门冬 生地 枣仁 
心火旺,心血未虚者,以黄连泻心汤主治;心血虚者,以安神丸治之。 
x家秘胆星丸x 
陈胆星 青黛 海石 龙胆草 甘草 
胆火旺不得卧,当用黄连柴胡汤、龙胆泻肝汤。若胆火成痰,胆涎沃心则用此方。 

卷三
发黄
属性:《内经》发黄,分上中下三条。有谓目黄曰黄胆;有谓黄胆暴病久逆之所生者,及少阴厥阴司 
天之政溽暑皆发黄胆,悉是上焦湿热也,宜用一清饮等宣发;有谓食已如饥曰胃疸,与脾风 
发痹、腹中热出黄者,有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者,《灵枢》谓脾所生病,皆中焦湿热也,栀连 
茵陈汤治者;有谓溺黄赤安卧者,必黄胆,及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灵枢》谓肾生病,皆下 
焦湿热也,栀子柏皮汤治者。仲景根据此诸条,发明黄胆于《金匮》门,复发明发黄于《伤寒论》。 
或以表邪未解,下之太早,热邪内陷而发黄;或以血蓄下焦,小腹硬满,其人如狂而发黄; 
或以火劫汗,两阳相薰而发黄;或渴饮水浆,湿热浸淫而发黄。另有发汗,已热气已泄,反 
发黄者,非瘀热发黄,当于寒湿中求之。然则《金匮》疸黄与伤寒热病发黄,又有分别。夫发黄 
之症,通用茵陈汤,如小便不利,烦躁而渴,五苓散合茵陈二苓汤。发黄烦躁,呕而不渴, 
茵陈平胃散。热重凝结有下症者,栀子大黄汤、大黄硝石汤。酒积积热喘呕而渴者,济生葛 
根汤。若伤寒发黄,身热无汗,表症不解,脉浮而紧,冬月仲景用麻黄汤,今家秘用羌活防 
风汤。若表解里热者,宝鉴黄连散。以上皆湿热发黄也。另有身不发热,冷汗自出,脉沉而 
迟,乃太阴经阴黄也。内间有身痛亦发热者,然脉必沉迟,色必熏黄而晦,口必干,不饮 
水,与阳明湿热发黄,脉数消水,色如橘黄大相异。伤寒病,遇寒水湿土司天,往往变成阴 
黄。治阴黄之症,小便利者,术附汤。小便不利者,五苓散。遍身手足逆冷,冷汗自汗,茵 
陈汤加姜附。脉弱气虚者,理中汤重加茵陈。以上皆阴黄也。至淤热发黄与淤血发黄,又宜 
细辨。如头汗出,遍身无汗,腹微满,小便不利,渴欲饮水,为淤热发黄。若小腹硬满,小 
便不利,大便或结或黑,如狂喜忘,渴不饮水,为淤血发黄,此症之分别也。淤热发黄,脉 
必数大沉实;淤血发黄,脉见沉细芤结,此脉之分别也。白虎症,烦渴饮水,不发黄者,遍 
身多汗,湿热发泄。若但头汗,身上汗少,邪热不得外泄,故发黄。余按发黄症,惟阳明太 
阴脾胃二经者多。以黄色属土,土中湿热,则发黄色。至阴黄,乃内伤寒湿症也。 
太阳病,脉浮动数,头痛发热,微盗汗出,反恶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