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交际与口才-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多txt好书 敬请登陆:luo8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标题: 60后——90后:跨时代情商对对碰
内容: 》“60后”最大的优势是心态,因为自己本来就是从“一无所有”到“拥有”,所以不会过分计较得失荣辱,也特别懂得人情世故。而70年是一个奇怪的分界线,此后人在勤勉性、韧性等方面都大大降低,也许这和他们受到越来越多娇宠有关。    ——某“60后”人如是评价不同代际人的性情特点    60年代员工是核心领导,他们讲理想、讲责任、讲激情;70年代员工是骨干和主力,他们考虑回报与付出是否利益平衡;而80年代员工的职场格言是:说走咱就走,家里还有三五斗。    ——某公司老总谈及三代员工职场责任感时如是说    心智成人化,行为幼稚化,情绪极端化。    ——某“70后”中学老师这样概括他的“90后”学生们    我在谷歌雇用的人基本是“80后”,在微软雇用的则都是“70后”。他们有更好的世界观,但这两批人也同时存在更大的问题,那就是情商。    ——李开复这样评价他的年轻员工们    我找男朋友,是大大地有标准。要富贵如比哥(比尔?盖茨),潇洒如马哥(周润发),浪漫如李哥(李奥纳多),健壮如伟哥(这个我就不解释了)。    ——“90后”作家蒋方舟在《正在发育》中如此描绘她对爱情的期待。彼时她读小学四年级       这是一些有趣的声音,发言人分别出生于上世纪最后四个十年。他们所谈论的,有自己与其他代际人在心态和性情上的差异,有责任感受力的不同,有为人处事的风格、适应职场的能力,也有对爱情海阔天空的幻想。而所有这些细节,透露出的恰恰是同一个主题:情绪智力——也即是为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商”(EQ)。    更有意思的是,即使只是随意撷取这些只言片语,四个不同代际在观念和风格上的“情商冲撞”便已然显露。时代背景和成长经历的差异自然会造就情绪风格的不同,而今天,当这四个年代人在亲情、爱情等等人际关系中发生身份的交叠,他们之间,又会演绎出怎样一番你来我往的“情商碰撞”呢?       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丹尼尔?戈尔曼首次提出“情绪商数”(EQ)的概念,他将其归纳为5方面内容:认识自我情绪;妥善管理自我情绪;自我激励能力;认知并尊重他人情绪的能力;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简而言之,相对于反映人智力水平及理性能力的“智商”,“情商”更多涵括的是一种为人的涵养、性格的素质乃至心灵的力量。一个著名的实验是,让一些4、5岁的孩子每人得到一份美味糖果,并告诉他们如果能等到一小时后吃,便可再获得一份。结果大部分孩子在香甜的食物前无法忍受漫长的等待,可也有一个小男孩,他一直高兴地给自己唱着歌分散注意力,快乐地等到最后,获得了双份回报。这是个高情商的可爱孩子,他不仅具有耐心和克制力,而且懂得安抚自己,给焦急的情绪找个出口。    而另一个更为人津津乐道的例子是,许多年前有一个在美国某石油公司工作的青年,他学历不高也无甚特长,所做的工作枯燥乏味:那就是每天反复几百次巡视并确认石油罐是否自动焊接好。但他并没有厌烦,而是更集中精力观察这项焊接工作,并发现每运转一次,焊接剂就滴落39滴。此后他默默进行了多次实验,最终发明了“38滴型”焊接机,直接为公司带来每年5亿美元的新利润。这青年,就是后来掌握了全美制油界95%实权的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    你看,能够成功调节自我心理和情感,能够在并不怎么如意的景况中建立积极平衡的心态,能够自觉自律地保持求知、实干的热情并且坚持不懈,“情商”作为一种情感素质所发挥出的作用,着实令人惊艳。难怪已有心理学家断言:21世纪是人类高科技与高情感相结合的时代,并且,高情商的人性甚至比高智商的才能更重要。 '1' '2' '3' '4'  下一页 》当情商与代际相遇       与智商主要来自于父母的遗传不同,情商的形成,恰恰同时代、环境、代际文化等因素有着更紧密和有趣的关联。所以,当我们把上世纪60、70、80、90这四个年代生人作为“样本”,特别关注一下发生在他们之间的情商对撞,就显得格外意趣盎然。      60后老爸VS 90后儿子 “有理想”碰上“无所谓”       60后人物:老马,43岁,建材公司老板   EQ关键词:知足,圆通,有热情    90后人物:小马,16岁,学生   EQ关键词:自我中心,担当意识较弱,情绪外露而开放    65年生人的老马如今在北京南城一带小有名气。他做基建材料生意,同时经营一个小餐馆,生意不算太大却十分红火,加之身边一众哥们朋友前呼后拥,也颇有些“带头大哥”的意思。    老马常说自己是钻了时代的空子。虽则是“60后”人,但60年代头三年的自然灾害是让排在前面的几个姐姐受了苦;而后三年开始文斗武斗时,自己尚是乳臭未干的小毛孩,自然也不可能在枪林弹雨中陷阵冲锋。七、八十年代是他的主要成长期,那个从干部到平民一律凭票供应的年代,虽没什么奢侈品倒也绝不至于挨饿。所以老马常知足地说:“我的童年挺幸运。”    老马的第一堂情商课,除了学会“宽容”和“知足”,更多是来自父辈的影响。他的上一代正好完整经历了中国最多灾多难的几十年,又刚在混乱冗长的政治运动与斗争中练就一身察言观色的本领,忍耐力和随机应变的智慧都格外强大。耳濡目染,若干年后当老马从一个开厂生产钢筋的远房亲戚处死磨硬泡三天两夜,终于搞来8吨钢筋批条、成功收获第一桶金时,他觉得自己这份能忍耐、会圆通、较真儿到底的劲头,绝对是典出有处的。    因为没有像不少同龄人那样走高考、读大学的道路,老马更希望自己儿子能做一个高学历的人。而生于90年代的小马虽然早把“从小考到大”这条路看得习以为常,却着实没几分“光荣与梦想”的意思。小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无所谓”,每当他带着睥睨一切似的“装酷”神情,轻描淡写吐出这三个字的时候,他的老爸都觉得有股无名火“噌噌噌”往脑门上顶。    老马不明白,怎么“90后”的孩子小小年纪却全无激情和梦想呢?想自己年轻时,不管是在天桥用辆破平板车摆地摊,还是后来下海干起个体户,都是豪情万丈满腹理想的。而到了儿子这一代,也并不奢望他们有多大使命感和责任感,但好歹,是应该蓬勃向上充满斗志的吧。    其实像小马一样出生于90年代的孩子们,在顺风顺水的时代里,从小早习惯了父母家人的众星捧月。也许因得到的爱和呵护太多,他们反而不把任何人、事放在眼里,容易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也尚薄弱,有次小马兴高采烈对老爸说:“网上正流传一句话:70后有存款,80后有欠债,咱90后,有老爸!我觉得还挺靠谱!”听得老马一头冷汗滴嗒滴。   还有件事让老马不知是该自豪还是担忧:他亲耳听到儿子口沫横飞在电话里给小兄弟支招:“千万别像你爹当年那样老土,戴着眼镜写情书。咱是年轻人嘛,遇到喜欢的,该出手时就出手!” 》   70后老公VS 80后老婆 “安全感”的滋味格外甜       70后人物:梁子,32岁 IT工程师   EQ关键词:务实、有责任感、人际交往态度谨慎保守    80后人物:洛洛,25岁,外企员工   EQ关键词:善于建立广泛人脉网络,耐压力和抗挫力较差,情绪易极端    洛洛和梁子结婚后,最常戏谑他的一句话是,“喂,我们是两代人噢,有代沟的!”如果两人出现意见分歧,洛洛就再加上一句:“一定是我说得对,你是上代人啦,思想陈旧老脑筋!”这个时候梁子总是憨憨一笑,不过才不会乖乖就范。    83年的洛洛和76年的梁子走到一起,确实有“代沟”。就说最简单的称呼问题吧,每每梁子向同事朋友介绍娇妻,总是习惯性地说:“这是我太太……”几次之后洛洛撅起嘴向他抗议:“喂,新世纪最不受欢迎的就是一天到晚‘端着’的人,你放轻松一点嘛,不然怎么和大家成为交心朋友。”不仅理论指导,洛洛还亲自言传身教。她热烈参与到梁子每一次同学、同事聚会中,热热闹闹和大家打成一片,就连遇到不苟言笑的大老板夫人,也神态自若娇娇嗲嗲地和人家谈美容、聊护肤,没多久就手拉手亲热得羡煞旁人。       在社交能力上,梁子的确自叹弗如。作为一个生于文革尾声的“70后”人,尽管并未亲历那些群情激昂的场面,时代的印记毕竟无法轻易抹杀。在一个经历过磨难和种种激烈变革的时代中出生、成长,梁子需要小心翼翼、一步一个脚印地摸索,这也使他在与人交往时更倾向于谨慎和保守,不彻底敞开自己,也不轻易接纳对方。    而时代也同样造就了“70后”几乎与生俱来的务实精神和责任感。洛洛最终没有选择昔日那些小男朋友,而是投入“老大哥”梁子的怀抱,正是折服于他的沉稳、踏实和耐心。那时洛洛正陷于毕业前找工作的水深火热之中,“80后”所惯有的眼高手低、怨天尤人在她身上一样也没有少。在接连经历了几次惨败后她先是恼羞成怒大呼要“咬舌自尽”,继而又跌入无休无止的消沉、抑郁和自我怀疑中。这时是梁子不声不响地出现,他话不多,却默默帮助她从修改简历做起,纠正网申错误、总结笔试经验、设计面试种种可能情境的应对方案……望着眼前这个埋头做事的男人,洛洛在豁然开朗之余,一颗小心脏也扑通扑通跳得好生急切,她终于知道,传说中的“安全感”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60后上司VS 80后员工 “不在一个平台上”的硝烟       60后人物:某男性编辑,在音乐评论界小有名气   EQ关键词:认真、负责、管理下属方式略刻板    80后人物:某女性实习生,刚毕业于某著名大学新闻学院   EQ关键词:人际交往及礼仪文化素质有缺失,易逆反    这是两年前一度被媒体报道得沸沸扬扬、发生在一位编辑和一位实习生之间的冲突。为还原冲突的原貌,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两人对该事件的“口述实录”。    编辑:杂志社来了一位著名学府的新闻专业毕业生。第一次选题会,当大家拿好纸笔仔细记录时,她两手空空。会后开始写稿时她却三番五次打电话询问怎么写,几乎全是会上讨论过的。    接近截稿日实习生忽然来电话说,只能完成一部分,另外的能否找别人。我急火攻心,强调截稿日马上到了,得到的答案却是“尽量、尽量”。我开始发飙:“杂志社里没有‘尽量’这个词,杂志是有出版周期的,如果都尽量,杂志开天窗你觉得行吗?”    此后她又继续在MSN上询问稿子的问题,我重复了选题会上的纲要,实习生说:“抱歉,我觉得我们的谈话不在一个平台上,我不太明白您之前的话是什么意思。”    次日她好歹交了稿,我顺便再次批评了几句。没承想,她回过来的一句是:“我尽力了!我问心无愧!” 》我无意伤害这位实习生,但这事确实让我气愤。我们并不难从这些细节里看出其不负责任、出尔反尔、狂傲的性格缺陷。我想告诉她,人生的路还很长,任何事都需要付出心血和努力。这道理实在太简单朴素了。    实习生:事情发生以来,我觉得惶惶不可终日,本来一心想把稿子做好,没想到却被看作顽劣不堪,那股逆反情绪立刻上来了,于是我说,“我尽力了,问心无愧。”    其实我有愧,给编辑惹了很多麻烦。可是我真觉得编辑老师的话很重、很重。活了20多年,从父母到老师,没有谁对我说过那么重的话,我觉得很难接受这样的诘难。当时说“不在一个谈话平台上”,其实就是“让我们坐在一起心平气和地谈,而不是自说自话”的意思,没想到让编辑老师勃然大怒。如果不是遇到这件事,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社会化程度如此低,不懂得与人沟通,而任凭矛盾不断升级。    几年的象牙塔生活让我游离于社会之外,以至于现在我不知道该怎样做才能融入社会,我是如此的适应不良。我曾以为只要认真做事,就可以把事情做好,而现在我只能说,除了认真,我还需要别的。       这件事之所以成为一个典型事件,正因它集中反映了“60后”管理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