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肠胃无以泽则渴。是皆阳失所配。荣卫不行。津液不化。而为是病也。非阳之自
强而生热者。故曰如热状。
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x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x
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蜀漆(三两洗去腥)
龙骨(四两) 牡蛎(五两熬) 大枣(十二枚)
〔衍义〕此但言火邪。不言何证。考之即伤寒证脉浮。医以火逼劫之亡阳。必惊狂
起卧不安者。成无己注是方曰。汗者心之液。亡阳则心气虚。心恶热。邪内迫则
心神浮越。故惊狂卧起不安。与桂枝汤解未尽表邪。芍药益阴。非亡阳所宜。故
去之。火邪错逆。加蜀漆之辛以散之。阳气亡脱。加龙骨牡蛎之涩以固之。
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
x半夏麻黄丸方x
半夏 麻黄
上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小豆大。饮服三丸。日三服。
〔衍义〕悸者。心中惕惕然动。怔仲而不安也。悸有三种。伤寒有正气虚而悸者。又
有汗下后。正气内虚。邪气交击而悸者。病邪不同。治法亦异。正气虚者。小建中
汤。四逆散加桂治之。饮水多而悸者。心属火而恶水。不自安而悸也。汗下后正
气内虚。邪气交击而悸者。与气虚而悸又甚焉。治宜镇固。或化散之。皆须定其
气浮也。原病式又谓是病。皆属水衰热旺。风火燥动于中。故怔忡也。若惊悸亦
以火药劫金。不能平木。风火相搏而然。欲究心悸之邪。则非一言可尽也。或因
形寒饮冷得之。夫心主脉。寒伤荣则脉不利。饮冷则水停。水停则中气不宣。脉
不利。由是心火郁而致动。用麻黄以散荣中寒。半夏以散心下水耳。首论以脉
弱为悸。而用此汤治者。其脉必不弱。非弦即紧。岂脉弱心气不足者。犹得用此药乎。
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
x柏叶汤方x
柏叶 干姜(各三两) 艾(三把)
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煎取一升。分温再服。
〔衍义〕夫水者。遇寒则沉潜于下。遇风则波涛于上。人身之血。与水无异也。得寒
之和。则居经脉。内养五脏。得寒之凛冽者。则凝而不流。积而不散。得热之和者。
则营运经脉。外充九窍。得热之甚者。风自火狂。则波涛汹起。由是观之。吐衄者。风火也。
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
x黄土汤方x
干地黄 黄芩 附子(一两) 阿胶 白术 甘草(各三两) 灶下黄土(半斤)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衍义〕肠胃者。阳明二经也。阳明主合。气本收敛。血上者为逆。下者为顺。以下血
者言之。胃居大肠之上。若聚于胃。必先便后血。去肛门远。故曰远血。若聚大肠。
去肛门近。故曰近血。虽肠胃同为一经。然胃属土。所主受纳转输。大肠属金。所
主传送。而土则喜温恶湿。金则喜寒恶热。二者非惟远近之殊。其喜恶亦异。治
远血者。黄土汤主之。然则血聚于胃者。何也。盖血从中焦听化。上行于荣。以配
于卫。荣卫之流连变化。实胃土所资也。胃与脾为表里。胃虚不能行气于三阳。
脾虚不能行津于三阴。气日以衰。脉道不利。或痹而不通于血中。积随其逆而
出。或呕或吐。或衄或泄也。若欲崇土以求类。莫如黄土。黄者。土之正色。更以火
烧之。火乃土之母。其得毋燥而不湿。血就温化。则所积者消。所溢者止。阿胶益
血。以牛是土畜。亦是取物类。地黄补血。取其象类。甘草、白术。养血补胃和平。取
其味类。甘草缓附子之热。使不僭上。是方之药。不惟治远血而已。亦可治久吐
血。胃虚脉迟细者。增减用之。盖胃之阳不化者。非附子之善走。不能通诸经脉
散血积也。脾之阴不理者。非黄芩之苦。不能坚其阴以固其血之走也。黄芩又
制黄土、附子之热。不令其过。故以二药为使。
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衍义〕此出大肠。故先血后便。以湿热之毒蕴结。不入于经。渗于肠中而下。赤小豆能行
水湿。解热毒。梅师方皆用此一味治下血。况有当归破宿养新。以名义观之。血当有所归。则不妄行矣。
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x泻心汤方x
黄连 黄芩(各一两) 大黄(二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衍义〕心者属火。主血。心气不足者。非心火之不足。乃真阳之不足也。真阳不足。
则火热甚而心不能养血。血从热溢为吐衄。大黄、黄芩。本草治血闭吐衄者用
之。而伤寒家以泻心汤之苦寒。泻心下之痞热。是知此证以血由心热而溢。泻
其心之热。而血自安矣。如麻黄、桂枝治衄。寒邪郁其经脉。化热迫成衄也。故散
寒邪。寒邪散则热解。热解则血不被迫而自安矣。此用泻心汤。正其义也。若济
众方用大黄治衄血。更有生地汁。则是治热凉血。亦泻心汤类耳。
卷十七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第十七
属性:(论一首脉证二十七条方二十三首)
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衍义〕上卷肺痈证。必先咳而久久吐脓如米粥。桔梗汤白散皆主之。而此不言
痈之所在。知其非肺痈可知。经曰。热聚于胃口而不行。胃脘为壅。胃脘属阳明
经。阳明气逆则呕。故脓不自咳出。从呕而出。脓亦不似肺痈之如米粥者也。出
胃脘。从湿化而聚结。若如结痰蛤肉者。谓不可治。不必治其呕。呕自脓之瘀。熏
蒸谷气。故呕。若脓出则呕自愈。夫痈之在胃脘上口者则然。若过半中。在肺之
下者。脓则不从呕出。而从大便出矣。
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呕家本渴。今反不渴
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
〔衍义〕伤寒言呕多有因。因热因寒因水因饮。皆属胃家病。此独以水饮者。分三
节言之。初一段先呕却渴者。为饮而呕。呕则饮去。饮去则阳气回。津液犹未布。
故渴耳。虽渴。终以邪去正回而必解也。第二段先渴却呕者。即前痰饮条中。小
半夏茯苓汤主之。第三段本渴。今反不渴。亦痰饮条中。小半夏茯苓汤主之。
问曰。病患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
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
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今脉反弦。故名曰虚。
〔衍义〕凡脉以候病。阳盛则数。阴盛则迟。今言阳微而脉数。数而复胃中冷。其理
安在。盖脉病不可以概论也。此数由药之遗热所客。胃中冷。由阳不足而致。何
也。中焦者阴阳之界。汗剂必用辛温发散。不当汗而汗。损其中脘阳分。致令阳
微。膈气虚。药之遗热。从阴分而变。遂成数脉。古云客热。非阳盛也。虽有客热。胃
中之阳气不足。故曰胃中虚冷也。医反以寒剂泻之。复损阴分之阳。故脉变弦。
上下之阳俱不足。虽当日暮行阴之时。阳亦不能入于下。则糟粕不能输。大小
肠不能输将。亦不能安于中。必吐而复出也。故曰胃气无余。朝入而暮吐也。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荣虚。荣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衍义〕此条叙脉不叙证何也。上条以脉数为客热。此独言气血虚又何也。亦承
上条而言也。上条以汗下之过而致病脉之若是。此条以上焦荣卫之不逮。亦
致反胃之证。故不复叙。惟言脉之本象。阳脉动而健。阴脉静而翕。两者和合。不
刚不柔。不疾不迟。今微而数。微乃失阳之象。数乃失阴之体。奚止客热而已。胸
中。荣卫之海。荣卫虚而不充于中。故胸中冷矣。夫荣卫之气。出入脏腑。健运周
身。本生于谷。复消其谷。荣卫非谷不实。谷非荣卫不化。所以胸中冷者。亦必致
胃不纳谷也。王冰释内经曰。食入反出。是无火也。虽然谓之冷。当以正气不足
论之。正气者。阴阳之精。非寒非热。冲和纯粹。不宜以之为冷。与寒邪同治。若以
热治寒。不惟反助客热。且复耗其气。损其阳矣。所谓客热者。不独以上条药之
所遗。若五脏厥阳之火。乘克于中土者。皆足以客之。况多得于七情郁发之所
致欤。夫膏粱之变。皆足成客热。安可复投之以热乎。吁世人治是病。非丁、附则
姜、桂。孰知正气果何如则复也哉。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能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
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
〔衍义〕趺阳者。胃脉之所过。故候胃脉必于是焉。脾与胃以膜相连。皆属于土。土
有阴阳。胃为阳土。脾为阴土。阳主气。主动。阴主血。主静。今谓脾伤不能磨。何哉。
此阴阳互为体用之义也。盖阳参于阴。则阴能动而不为凝结。阴参于阳。则阳
能固而不为飞扬。斯脾动则脉不涩。胃固则脉不浮。若浮则胃家虚。而谷不能
腐熟。涩则脾血伤。而谷不得消磨。所以在朝当阳时食入者。至暮行阴时反出。
在暮当阴时食入者。至阳时亦出。以其两虚不能参合。莫得转输于大小肠也。
河间云。趺阳脉紧为难治。胃之上脘血亡。则并膈间皆涩不利。食不下入。脾统
血。血亡。并大小肠皆枯。而糟粕不化。食虽入。必反出也。
病患欲吐者。不可下之。
〔衍义〕欲吐。以其邪在阳也。若下。不惟逆其治阳。又反伤其无过之阴。岂独反胃
而已。其为害可胜言哉。
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
〔补注〕哕者。无物有声之谓也。腹满为实。实则气上逆而作哕。故必审其证。视其
前后何部以利之。则满去而哕自止矣。
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
x茱萸汤方x
吴茱萸(一升洗)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衍义〕伤寒以是方治食谷欲呕阳明证。以中焦反寒也。吴茱萸能治内寒降逆。
人参补益阳气。大枣缓脾。生姜发越胃气。且散逆止呕。逆气降。胃之阳行。则腹
痛消矣。此脾脏阴盛逆胃。与夫肾肝下焦之寒。上逆于中焦而致者。即用是方
治之。若不于中焦。其脏久寒者。则以本脏药化之。如厥阴手足厥冷。脉细欲绝。
内有久寒者。于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是也。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
〔衍义〕此证伤寒厥阴证中。成注干呕吐涎沫者。里寒是也。头痛者。寒气上攻也。
用是温里散寒。与上条呕而腹满者。病异药同。盖同是厥阴乘于土故也。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x半夏泻心汤方x
半夏(半升) 黄连(一两) 人参(三两) 干姜
甘草(各三两) 黄芩(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衍义〕伤寒论。呕而心下痞者。有属半表半里。亦有属里。半表半里者。泻心汤治
属里者。则以十枣汤大柴胡汤。如心下痞。腹中鸣。有水气不利。则以生姜泻心
汤治。有下利完谷不化。则以甘草泻心汤治。治痞恶寒汗出者。用附子。关上脉
浮者。用大黄。心下痞又不独泻心汤治。或用解表。或用和里。或吐或下。或调虚
气。随所宜而施治。自今观之。是证由阴阳不分。塞而不通。留结心下为痞。于是
胃中空虚。客气上逆为呕。下走则为肠鸣。故用是汤分阴阳。水升火降。而留者
去。虚者实。成注。是方连、芩之苦寒入心。以降阳而升阴也。半夏、干姜之辛热。以
走气而分阴行阳也。甘草、参、枣之甘温。补中而交阴阳。通上下也。
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x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x
黄芩(三两) 甘草 芍药(各二两) 半夏(半升)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水六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衍义〕伤寒论。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若呕。有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成注。
太阳阳明合病。自下利。为在表。与葛根汤发汗。阳明少阳合病自下利。为在里。
可与承气汤下之。太阳少阳合病。为半表半里。则以是汤和解之。论方药主治。
则曰黄芩之苦。芍药之酸。以敛肠胃之气。甘草、大枣之甘。以补肠胃之弱。半夏、生姜散逆也。
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衍义〕呕吐谷不得下者。有寒有热不可概论也。属热者。王冰所谓谷不得入。是
有火也。此则非寒非热。由中焦停饮气结而逆。故用小半夏汤。
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
x猪苓散方x
猪苓 茯苓 白术(各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