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83-伤寒论类方-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详解前桂枝汤下。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惟有宿食,故虽 
大下,而燥屎终未尽。宜大承气汤。 
病患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正在燥屎之位。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病患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喘冒不卧,燥屎现症,宜大 
便有难无易。所以乍易者,以小便不利之故,燥屎不以易便而去也。宜大承气汤。以上三条,皆证阳明 
有燥屎之法。 
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邪热入里。至四、五日,又隔二日。虽能食,以 
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不必用全方,只通其胃气而已,又用药之一法。令小安,至六日,又隔一日,而病 
未除。与大承气汤一升。亦不必用全方。古人用药,虽现症凿凿,而轻方小试,敬慎小心如此。若不大便 
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能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小便不利,则水谷未尽分,大便犹湿也。攻 
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以小便之利否,定宜下、不宜下。又一法。宜大承气汤。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皆阳盛之象。无表里证,邪已结在里。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 
实也。邪结为实。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阳明病,此三字,包阳明诸症。发热汗多者,急下之。此重在汗多,恐内热甚而逼阳于外,以致亡阳 
也。宜大承气汤。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不解二字,必兼有阳明症, 
加以腹满且痛,则实邪有征矣。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虽略减而仍腹满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以上诸条,举当下之一、二症,即 
用下法。然亦必须参观他症,而后定为妥。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顺也;负者,失也。少阳属木,脉当弦紧,阳明属土,脉当洪缓。 
若少阳脉胜为负,阳明脉胜为不负也。厥阴篇云∶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少阴属水,趺阳属土,土能胜 
水,则胃气尚强,故为顺,即此意。但彼处乃手足厥冷之利,故属少阴,此则属少阳为异耳,互相克贼, 
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滑数则阳明之脉,独见而过盛,此为实邪,故知有宿食。当下之,宜大 
承气汤。 
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有食反微涩,此 
气结不通之故。故知有宿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阳邪初转入阴。口燥咽干者,急下之,阳邪传阴,肾水欲涸,故当急去其 
邪,以保津液。宜大承气汤。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纯青则非寒邪,乃 
肝邪入肾也。《难经》云∶从前来者,为实邪。心下必痛,口干燥者,二症尤见非寒邪。急下之,宜大承气 
汤。二条俱重口干,知为热邪无疑。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不便而胀,为日又久,是以当下。宜大承气汤。 
下利,三部脉皆平,无外邪症。按之心下硬者,实邪有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迟而滑者,内实也,利未欲止,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不欲食者,以有宿食故也。伤食、恶食。凡噤口利亦必因宿食之故。当宜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瘥后,至其年、月、日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反滑,当有所去,脉滑则实邪不留。下之乃愈,宜大承气汤。 
病腹中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脉双弦而迟者,必心下硬,木邪乘土。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也。大为阳,紧为阴。可以下之,宜大 
承气汤。 
按∶以上七条,见《伤寒论》可下条内。似指杂症可下法,不入六经治法中。 

卷二承气汤类·六
小承气汤(二)
属性:大承气去芒硝。浓朴,枳实亦减。 
大黄(四两,酒洗) 枳实(三枚大者,炙) 浓朴(二两,炙去皮)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 
渣,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凡汗出者皆恶寒。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以上皆内 
实之症。此外欲解,不恶寒。可攻里也。手足 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四肢为诸阳之本, 然汗出,阳 
气已盛于土中矣。以此验大便之硬。又一法。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 
热未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腹满不通,虽外未 
解,亦可用小承气,此方乃和胃之品,非大下之峻剂故也。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潮热而便不硬,亦禁下。若不大便,六、 
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此以药探之。又一 
法。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以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邪气因正虚而陷入。 
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寒热相争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重伤津液。以小承气汤和之,仍 
用小承气,以大便硬故也。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又再申前戒,圣人之慎下如此。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谵语由便硬;便硬由胃燥;胃燥由 
汗出、津液少,层层相因。病情显著。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更莫复服。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滑疾则易下,故止用小承气。因与小承气汤 
一升,腹中转失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失气,勿更与之,明日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攻 
之不应,是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过治。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因字当着眼,大便之硬,由小便 
数之所致。盖吐、下、汗已伤津液,而又小便太多,故 
尔微硬,非实邪也。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利而仍谵语,邪火不因利而息,则必有燥屎,盖燥屎不因下利而去也。后医 
见利则不复下,岂知燥屎之不能自出乎?!宜小承气汤。 

卷二承气汤类·六
调胃承气汤(三)
属性: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两,炙) 芒硝(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先煮大黄、甘草,取一升, 
去渣,纳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按∶芒硝善解结热之邪。大承气用之,解已结之热邪。此方 
用之,以解将结之热邪。其能调胃,则全赖甘草也。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 
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 
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阴阳错杂之症,多方以救之,必有余邪在胃,故少与以和之。全详杂方 
条。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此必发汗后无他症,但现 
微寒、微热,故止作虚实观,否则安知非更有余邪,将复变他症耶?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脉法无停字,疑似沉滞不起,即下微字之义。寸为阳,尺为阴。先振栗汗 
出而解。阴阳争而复和。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当发其阳。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当和其阴。若欲 
下之,宜调胃承气汤。按∶此微字,即上停字之意,与微弱不同,微弱则不当复汗下也。 
伤寒十三日不解,二候。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如大、小承气之类。若小便利者,大便 
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此言下后之症。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下非误,下之法误。若自下利 
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知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当下而下非其法,余邪未尽,仍宜更下。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以上皆类少阳症。先 
其时自极吐下者,邪气乘虚陷入。与调胃承气汤。以涤胃邪。若不尔者,不可与。未经吐下,则邪在半表 
半里,不得用下法。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此段疑有误字。调胃 
承气汤。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未经吐下,而心烦中气实也。可与调胃承气汤。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外邪已解,内热未清。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已吐而胃中仍满,则非上越所能愈,复当下行矣。与调胃承气汤。 

卷二承气汤类·六
桃核承气汤(四)
属性:桃仁(五十个,去皮尖) 大黄(四两) 甘草(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芒硝(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 
升,煮取二升半,去渣,纳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令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微利仅通大便,不必定下血也。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太阳之邪由经入腑。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膀胱多气多血,热甚则血 
凝,而上干心包,故神昏而如狂;血得热而行,故能自下,则邪从血出,与阳明之下燥屎同。其外不解者, 
尚未可攻,外不解而攻之,则邪反陷入矣。当先解其外,宜桂枝汤。外解已,但小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 
桃核承气汤。小腹急结,是蓄血现症。 
按∶“宜桂枝汤”四字,从《金匮》增入。 

卷二承气汤类·六
抵当汤(五)
属性:水蛭(熬) 虻虫(去翅足熬,各三十个) 大黄(三两,酒浸) 桃仁(二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五 
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不下再服。 
太阳病,六、七日,过经。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向里。反不结胸,向下。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 
少腹当硬满,外症。小便自利者,内症。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 
之。此亦热结膀胱之症,前桃核承气,乃治瘀血将结之时,抵当乃治瘀血已结之后也。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以上皆似血症谛,因小便不利,安知非湿热 
不行之故,不可断为有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并无湿热而如狂,非蓄血而何?如此审证, 
无遁形矣。抵当汤主之。 
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心主血,血凝则心气结,而失其官矣。蓄不甚,故不狂,所以然者, 
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此乃旧病,非伤寒时所得者。屎虽硬,大便反易,血性滑利。其色必黑,浮血 
亦有随便而下者。宜抵当汤下之。 
病患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过经。虽脉浮数者,可下之。脉虽浮数,而无表里症,则其发热竟属 
里实矣,七、八日,故可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脉数不解,邪本不在大便也,消谷 
善饥,蓄血本不在水谷之路,故能食。至六、七日,蓄血更久。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宜抵当汤。其脉数 
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而便脓血也。此指服汤后之变症,热邪不因下而去。又动其血,则血与便合为一, 
而为便脓血之症,又当别有治法。 
按∶瘀血,又有但欲漱水,不欲咽之症。盖唇口干燥,而腹中不能容水也。 

卷二承气汤类·六
抵当丸(六)
属性:水蛭(熬) 虻虫(去翅足熬,各二十个) 大黄(三两,酒洗) 桃仁(二十五个,去皮尖) 上四味,捣分 
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 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一周时也。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热而少腹满,又 
小便利,必兼三者,乃为血证谛。不可余药,谓此症须缓下其血,用丸使之徐下。 

卷二承气汤类·六
十枣汤(七)
属性:芫花(熬) 甘遂 大戟(等分) 大枣(十枚) 上三味,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 
八合,去渣,纳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平旦温服,若下少,病不除 
者,明日更服,加半钱。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 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 
水停也。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不恶寒为表解,以上诸症,皆里不和,凡蓄水之 
症皆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