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47-药征-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互 考 
枳实薤白桂枝汤条曰∶胸痹云云。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金匮要略》, 
往 
喘息咳唾,则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胸痹而心下痞硬,则人参汤主之。此所以不可相代也, 
学人思诸。 
品 考 
栝蒌实 颂曰∶其形有正圆者,有锐而长者,功用皆同。今用世所谓玉章者,李时珍曰∶ 
栝 

卷中
葛根
内容:主治项背强也。旁治喘而汗出。 
考 证 
葛根黄连黄芩汤证曰∶喘而汗出。(说在互考中) 
以上一方,葛根半斤。 
葛根汤证曰∶项背强。 
葛根加半夏汤,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桂枝加葛根汤证曰∶项背强。 
以上三方,葛根皆四两。 
为则曰∶葛根主治项背强急也。葛根汤及桂枝加葛根汤,皆足以征焉。 
互 考 
葛根黄连黄芩汤,其用葛根最多,而无项背强急之证,盖阙文也。施诸下利喘而汗出者, 
终 
葛根加半夏汤条曰∶太阳与阳明合病,此须疾医之言也,不取焉。葛根汤证而呕者,此 
方即主之也。 
品 考 
葛根 和、汉无异种。药铺所谓生干者,是为良也。锉用。 

卷中
防己
内容:主治水也。 
考 证 
木防己汤证曰∶支饮。 
防己茯苓汤证曰∶四肢肿。 
防己黄 汤证曰∶身重。又曰∶肿及阴。 
以上三方,防己皆四两。 
己椒苈黄丸证曰∶肠间有水气。 
以上一方,防己一两。 
上历观此诸方,其治水也明矣,未见施诸他证者也。 
互 考 
木防己汤,人参为君,故治心下痞坚而有水者。防己茯苓汤,茯苓为君,故治四肢聂聂 
动而水肿者。防己黄 汤,黄 为君,故治身重汗出而水肿者。仲景氏用防己,未见以为君 
药者也,而其治水也的然明矣。 
品 考 
防己 有汉木二种。余家用所谓汉防己者也。为则按∶木防己,出汉中者,谓之汉防己, 
譬如汉术辽五味子也。后世岐而二之,其茎谓之木防己,可谓误矣。余试用所谓木防己者, 
终无寸效。而所谓汉防己者,能治水也,于是断乎用之。陶弘景曰∶大而青白色虚软者好, 
墨点木强者不佳。李当之曰∶其茎如葛蔓延,其根外白内黄,如桔梗,内有黑纹,如车辐解 
者良。颂曰∶汉中出者,破之文作车辐解,黄实而香,茎梗甚嫩、苗叶小类牵牛。折其茎, 
一头吹之,气从中贯,如木通然。它处者青白虚软,又有腥气,皮皱,上有丁足子,名木防 
己。苏恭曰∶木防己,不任用也。 

卷下
香豉
内容:主治心中懊 也。旁治心中结痛及心中满而烦也。 
考 证 
枳实栀子豉汤,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栀子大黄豉汤证曰∶心中懊 。 
以上二方,香豉皆一升。 
栀子豉汤证曰∶心中懊 。又曰∶胸中窒。又曰∶心中结痛。 
栀子甘草豉汤,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栀子生姜豉汤,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以上三方,香豉皆四合。 
瓜蒂散证曰∶心中满而烦。 
以上一方,香豉一合。 
上历观此诸方,其主治心中懊 也明矣。 
互 考 
枳实栀子豉汤条,无心中懊 证。为则按∶栀子大黄豉汤,此枳实栀子豉汤而加大黄者, 
而其条有心中懊 之证;心中懊 ,固非大黄所主治也。然则枳实栀子豉汤条,其脱心中懊 
之证也明矣。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是栀子豉汤加味之方也。故每章之首。冠以 
若字焉。心中懊 而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心中懊 而呕者,栀子生姜豉汤,斯可以知已。 
辨 误 
栀子豉汤方后,皆有一服得吐止后服七字,世医遂误以为吐剂,不稽之甚。为则试之, 
特治心中懊 耳,未尝必吐也。且心中懊 而呕者,本方加用生姜其非为吐剂也,亦可以见 
矣。《伤寒论集注》曰∶旧本有一服得吐止后服七字,此因瓜蒂散中有香豉,而误传于此也。 
今 
品 考 
香豉 李时珍曰∶造淡豉法,用黑大豆二三斗,六月中淘净,水浸一宿,沥干,蒸熟, 
取出摊席上,候微温,蒿覆;每三日一看,候黄衣上遍,不可大过,取晒簸净,以水拌之, 
干湿得所,以汁出指间为准。安罐中,筑实,桑叶盖浓三寸,密封泥,于日中晒七日,取出, 
曝 

卷下
泽泻
内容:主治小便不利冒眩也。旁治渴。 
考 证 
泽泻汤证曰∶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 
五苓散证曰∶小便不利、微热消渴。 
以上二方,以泽泻为君药。泽泻汤,泽泻五两,五苓散一两六铢半。 
茯苓泽泻汤证曰∶吐而渴欲饮水。 
以上一方,泽泻四两。 
八味丸证曰∶小便不利。又曰∶消渴、小便反多。 
以上一方,泽泻三两。 
猪苓汤证曰∶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以上一方,泽泻一两。 
牡蛎泽泻散证曰∶从腰以下有水气。 
以上一方,用泽泻与余药等分。茯苓泽泻汤以下四方,以泽泻为佐药也。 
上历观此诸方,泽泻所主治也,不辨而明矣。 
互 考 
泽泻、五味子,同治冒而有其别也。说见于五味子部中。 
辨 误 
陶弘景曰∶泽泻久服则无子。陈日华曰∶泽泻催生,令人有子。李时珍辨之,其论详于 
《本草纲目》。夫怀孕,妇人之常也,而有病不孕,故其无病而孕者,岂其药之所能得失乎? 
三子不知此义,可谓谬矣。余尝治一妇人,年三十有余,病而无子,有年于兹。诸医无如之 
何,余为诊之。胸膈烦躁、上逆而渴,甚则如狂,乃与石膏黄连甘草汤,并以滚痰丸服之。 
周岁,诸证尽愈。其父大喜,以语前医。前医曰∶治病则可,而不仁也。曰∶何谓也?曰多 
服石膏,无子也,是绝妇道也。非不仁而何?其父愕然,招余诘之。余答曰∶医者掌疾病者 
也。而孕也者,人为而天赋,医焉知其有无哉?且彼人之言,子何不察焉?彼人疗之十有三 
年,而不能治之,彼岂豫知其来者乎?其父曰∶然。居顷之,其妇人始孕也。弥月而娩,毋 
子无 
品 考 
泽泻 本邦仙台所出者,是为良也。锉用。 

卷下
薏苡仁
内容:主治乳肿也。 
考 证 
薏苡附子散,证不具也。 
以上一方,薏苡仁十五两。 
薏苡附子败酱散证曰∶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 
以上一方,薏苡仁十分。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证不具也。 
以上一方,薏苡仁半两。 
互 考 
薏苡附子散,证不具也,而薏苡附子败酱散,言如肿状,则主治浮肿明矣;麻黄杏仁薏 
苡甘草汤,亦就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而去石膏加薏苡,则用之于咳喘浮肿可也。 
品 考 
薏苡仁 和、汉无别,田野水边,处处多有焉,本交趾之种,马援载还也,本邦有二, 
其壳浓,无芽,以为念经数珠,不中用药也。有芽尖而壳薄,即意苡也,俗传其种弘法师之 
所将来也,因号弘法麦。 

卷下
薤白
内容:主治心胸痛而喘息咳唾也,旁治背痛、心中痞。 
考 证 
栝蒌薤白白酒汤证曰∶喘息、咳唾、胸背痛。 
枳实薤白桂枝汤证曰∶胸痹、心中痞。 
以上二方,薤白皆半升。 
栝蒌薤白半夏汤证曰∶心痛彻背。 
以上一方,薤白三两。 
上历观此三方,薤白所主治也,不辨而明矣。 
品 考 
薤白 有赤白二种,白者为良。李时珍曰∶薤叶状似韭,韭叶中实而扁,有剑脊,薤叶 
中空,似细葱叶而有棱,气亦如葱,二月开细花,紫白色,根如小蒜,一本数颗,相依而生; 
五 

卷下
干姜
内容:主治结滞水毒也。旁治呕吐嗽、下利厥冷、烦躁腹痛、胸痛腰痛。 
考 证 
大建中汤证曰∶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 
苓姜术甘汤证曰∶身体重、腰中冷。又云∶腰以下冷痛。 
半夏干姜散证曰∶干呕吐逆、吐涎沫。 
以上三方,干姜或四两,或诸药等分。 
人参汤证曰∶喜唾。又曰∶心中痞。 
通脉四逆汤证曰∶下利清谷。又曰∶手足厥逆。又云∶干呕。 
小青龙汤证曰∶心下有水气、干呕。又云∶咳。 
半夏泻心汤证曰∶呕而肠鸣。 
柴胡姜桂汤证曰∶胸胁满。又云∶心烦。 
黄连汤证曰∶腹中痛欲呕吐。 
苓甘五味姜辛汤证曰∶咳胸满。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证曰∶吐下。 
六物黄芩汤证曰∶干呕下利。 
以上九方,干姜皆三两。 
栀子干姜汤证曰∶微烦。 
甘草干姜汤证曰∶厥,咽中干、烦躁吐逆。 
干姜附子汤证曰∶烦躁、不得眠。 
以上三方,干姜二两、一两,而四两之例。 
四逆汤证曰∶下利清谷。又曰∶手足厥冷。 
以上一方,干姜一两半,而三两之例。 
桃花汤证曰∶下利。 
干姜人参半夏丸证曰∶呕吐不止。 
以上二方,干姜一两,而三两之例。 
上历观此诸方,其呕吐者,咳者、痛者、下利者之等,壹是皆水毒之结滞者也。 
互 考 
孙思邈曰∶无生姜,则以干姜代之。以余观之,仲景氏用生姜、干姜,其所主治,大同 
而小异;生姜主呕吐,干姜主水毒之结滞者也,不可混矣。 
辨 误 
本草以干姜为大热,于是世医皆谓四逆汤方中,姜、附热药也,故能温厥冷,非也。按 
厥冷者,毒之急迫也,故甘草以为君,而姜、附以为佐,其用姜、附者,以逐水毒也。何热 
之有?京师二条路白山街,有嘉兵卫者,号近江铺,其男年始十有三,一朝而下利,及至日 
午,无知其行数,于是神气困冒,医为独参汤与之。及至日晡所,手足厥冷,医大惧,用姜、 
附益多,而厥冷益甚,诸医皆以为不治。余为诊之,百体无温、手足擗地、烦躁而叫号、如 
有腹痛之状、当脐有动、手不可近。余乃谓曰∶是毒也!药可以治焉。知其死生,则我不知 
之也;虽然,今治亦死,不治亦死,等死,死治可乎?亲戚许诺。乃与大承气汤,(一帖之 
重十二钱)一服。不知,复与,厥冷则变为热、三服而神色反正,下利减半。服十日所,诸 
证尽退。由是观之医之于事知此药,解此毒耳。毒之解也,厥冷者温,大热者凉。若以厥冷 
复常为热药,则大黄、芒硝,亦为热药乎?药物之寒热温凉不可论,斯可以知已。 
品 考 
干姜 本邦之产有二品,曰干生姜、曰三河干姜。所谓干生姜者,余家用之。所谓三河 
干姜者,余家不用之。 

卷下
杏仁
内容:主治胸间停水也。故治喘咳,而旁治短气结胸、心痛、形体浮肿。 
考 证 
麻黄汤证曰∶无汗而喘。 
以上一方,杏仁七十个。 
苓甘姜味辛夏仁汤证曰∶形肿者,加杏仁。 
以上一方,杏仁半斤。 
茯苓杏仁甘草汤证曰∶胸中气塞短气。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曰∶喘。 
桂枝加浓朴杏子汤证曰∶喘。 
以上三方,杏仁皆五十个。 
大青龙汤证曰∶咳喘。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证不具也。(说在《类聚方》) 
以上二方,杏仁四十个,二两而五十个之例。 
大陷胸丸证曰∶结胸者,项亦强。 
走马汤证曰∶心痛。 
以上二方,杏仁诸药等分。 
上历观此诸方,杏仁主治胸间停水也明矣。 
互 考 
杏仁、麻黄,同治喘,而有其别。胸满,不用麻黄。身疼,不用杏仁。其二物等用者, 
以有胸满身疼二证也。《金匮要略》曰∶胸痹云云,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为则按∶胸痹短气、筋惕肉 、心下悸者,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胸痹呕吐呃逆者,橘皮枳 
实生姜汤主之。二方治一证,非古之道也。栝蒌实条,既辨明之,今不赘于兹也。 
品 考 
杏仁 和、汉无异品也。制之之法,去皮不去尖。 

卷下
大枣
内容:主治挛引强急也。旁治咳嗽、奔豚、烦躁、身疼、胁痛、腹中痛。 
考 证 
十枣汤证曰∶引胁下痛。又曰∶咳烦、胸中痛。 
葶苈大枣汤证曰∶咳逆上气、喘鸣迫塞。又曰∶不得息。 
以上二方,以大枣为君药,一则十枚,一则十二枚。 
苓桂甘枣汤证曰∶欲作奔豚。 
越婢汤,证不具也。(说在《类聚方》) 
生姜甘草汤,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以上三方,大枣皆十五枚。 
甘麦大枣汤证曰∶脏躁、喜悲伤。 
以上一方,大枣十枚。 
小柴胡汤证曰∶颈项强。又云∶胁痛。 
小建中汤证曰∶急痛。 
大青龙汤证曰∶身疼痛、汗不出而烦躁。 
黄连汤证曰∶腹中痛。 
葛根汤证曰∶项背强。 
黄芩汤,证不具也。(说在《类聚方》) 
桂枝加黄 汤证曰∶身疼重、烦躁。 
吴茱萸汤证曰∶烦躁。 
以上八方,大枣皆十二枚。 
上历试此诸方。皆其所举诸证,而有挛引强急之状者,用大枣则治矣,不则无效也。且 
也十枣汤,大枣为君药,而有引痛证,斯可以为征已。 
互 考 
甘麦大枣汤条,有喜悲伤证,此毒之逼迫也,故用大枣以治挛引强急,用甘草、小麦以 
缓迫急也。 
苓桂甘枣汤条,有奔豚证,此其毒动而上冲,有挛引强急之状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