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界禅与铃木大拙20世纪初,铃木大拙向西方传播禅宗思想。但总的来说,铃木大拙所传播的禅宗思想更多是一种生活哲学,而非世界观哲学,更适合大众口味,因此也被一些禅宗人士认为是“皮毛禅”。
【韩国禅宗】
曹溪寺是韩国禅宗的中心,却位于首尔的市区。自繁华的钟路街区往安国站方向,不远处就是曹溪寺。一进寺门最先看到的是幽雅的古树。大雄殿前的槐花树和白松都是树龄近百的老树。其中槐花树高26米,一到夏天,茂密的枝叶在阳光下投射出巨幅的树荫,将寺庙装点得更显幽静。而白松是被指定为天然纪念物的古树,具有很高的价值。槐花树前就是居于寺庙中心的大雄殿。大雄殿修建于1938年,比景德宫的勤政殿规模更大更雄伟。殿内不仅能看到释加摩尼像和虔诚作揖的信徒们,还能欣赏到各色美丽的丹青。大雄殿前的7层石塔内陈放着真身舍利。
【越南禅宗】
东南亚各国也受到了禅宗的影响。越南禅宗最早为灭喜禅派,为从三祖僧璨受禅法之天竺三藏毗尼多流支(Vinitaruci,又译“灭喜”)所创。后又有中国无言通禅派(观壁派)、云门宗、曹洞宗禅派等传至越南。
【北美禅宗】
目前在北美弘扬佛教的人数并不多,系统却很繁杂。因为印度的佛教曾以三个不同的时代,三个不同的姿态,分向三个不同的地区传播。那就是早期的印度佛教,传向锡兰和缅甸;中期的印度佛教,传向中国;晚期的印度佛教,传向中国西藏。而在这三个不同的区域,又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性格,我们分别把它们称为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锡兰和缅甸的佛教,属于小乘,大乘佛教之中,又有显教和密教之分。中国的属于显教,中国西藏的属于密教。中国佛教又传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今天的北美,是各系佛教汇集的地方,但是仍以禅宗最受北美社会的欢迎和爱好。今天在北美传播禅宗的人,不论他们是来自哪一个国家,禅的根源是中国,直到近代,在中国最风行的仍是禅宗。中国人在北美弘扬禅宗最有力的则为十六年前到旧金山的度轮法师(宣化老和尚),他是虚云和尚的弟子,现在不仅于西岸各城市有分院数处,且已创立了一所法界大学,经常有数十位出家弟子跟随他修行。在美国东岸,则为现在由本人住持的美国佛教会大觉寺,由于前任住持仁公法师(仁俊长老)的促劝及副会长沈公家桢居士的赞助,虽然由我教禅,才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同时也颇艰苦,前途则极乐观。我们分别开设了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特别班、精进班,学生之中,已有人准备发心出家,终身修行,并且由学生发行了一份《禅》(ChanMagazine)的英文杂志。
【欧洲禅宗】
【禅宗思想与修行】
禅宗创始于南北朝来中国的僧人菩提达摩。他在佛教释迦牟尼佛“人皆可以成佛”的基础上,进一步主张“人皆有佛性,透过各自修行,即可获启发而成佛”,后另一僧人道生再进一步提出“顿悟成佛”说。唐朝初年,僧人惠能承袭道生的“顿悟成佛说”,并将达摩的“修行”理念进一步整理,提出“心性本净,只要明心见性,即可顿悟成佛”的主张。
禅宗主张修道不见得要读经,也无须出家,世俗活动照样可以正常进行。禅宗认为,禅并非思想,也非哲学,而是一种超越思想与哲学的灵性世界。禅宗思想认为语言文字会约束思想,故不立文字。禅宗认为要真正达到“悟道”,唯有隔绝语言文字,或透过与语言文字的冲突,避开任何抽象性的论证,凭个体自己亲身感受去体会。
禅宗为加强“悟心”,创造许多新禅法,诸如云游等,这一切方法在于使人心有立即足以悟道的敏感性。禅宗的顿悟是指超越了一切时空、因果、过去、未来,而获得了从一切世事和所有束缚中解脱出来的自由感,从而“超凡入圣”,不再拘泥于世俗的事物,却依然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
禅宗不特别要求特别的修行环境,而随著某种机缘,偶然得道,获得身处尘世之中,而心在尘世之外的“无念”境界,而“无念”的境界要求的不是“从凡入圣”,而更是要“从圣入凡”。得道者日常生活与常人无异,而是精神生活不同。在与日常事物接触时,心境能够不受外界的影响,换言之,凡人与佛只在一念之差。
【禅宗经典】
此宗并不注重经典权威,但仍依经中背后所含之真理修行。《六祖坛经》反映出惠能思想及早期禅宗面貌,故为禅宗所推崇,《金刚经》及《维摩经》亦为禅宗所力荐。
【修行方法】
作为汉传佛教中的重要宗派,禅宗僧侣除了必须遵守通行的持戒、清规、夏居等规定外,还有一套独特的修行方式。
【坐禅】
禅宗注重实修与实证,其中坐禅为禅宗主要实践方式。坐禅时,必须调节饮食、睡眠、身、息、心(调五事),并戒定慧三无漏学中实以定为中心。禅宗认为,佛典浩如湮海,其中境界为超越世出世间法。非言语可及、推理可得,只有通过禅定才可证知。不过仍然有高僧反对坐禅,唐朝荷泽神会大师即极力反对坐禅。他认为坐禅沉空滞寂,不见自性。
圭峰宗实将禅定分类为下列五种: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如来清净禅)。而主要的修行法门为数息法门、观心法门和圆觉法门。数息法门即默数自己的呼吸。呼吸方法不须采用丹田,自然呼吸即可,只求细长松静,也不须刻意调控。数呼吸时,单数呼气或者吸气之一。只从一数至十,周而复始,循环不已。专心数息,排除杂念,记数分明,心依于息,息依于心,别无他想。即“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倘若刹那念起,进入于六尘境界,即当将心摄来,回到数息中。观心法门,则是先休心息处,让所有的心绪烦恼一概放下,所过的善事恶事都不思量,过去未来一概不想。内心直观当下念头,往来起灭。勿随顺,亦不断除。只静静看着。妄念起时,一看不知去向。旋又后起,仍是看着,妄念复灭,念若不起时仍如是看着。久久纯熟,自然不会有念头生由,即与般若相应。即使看着自己的妄心妄念,也能做到“知而勿随”。圆觉法门则是强调“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身心、事、物与及诸佛世界,有若梦幻空花,乱起乱灭,如是知幻即离,心无所取,亦无住着,犹如虚空,妄念无从而生。此时,心境湛寂,分明清晰,便是本来面目。
以上三种法门,大小乘禅乃最上乘禅皆备。法无优劣之分,选择适合自己的修行方法即为良法。亦不须拘泥,可同时修二法或三法。禅坐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四念处观)的境界,而且必须常修定慧,与佛法相应,方才为真正坐禅。而坐禅摄心至澄明境界时,即应忘却坐禅,切不可自行得意或有分别心。
【公案】
公案为禅宗独特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广义上的公案为古代考试题目,后特指为佛教高僧考验僧众的题目。由于公案的故事情节多彩,且其含义深参,因此禅师喜欢讲述公案情节,以考听者的佛教修行水平。从而对闻者的思维进行引导和分析,并给学生有个参悟机会。通常情况为禅师用极混扰人的话引人说话,普通僧众若心随话转,落到能所对立,或名相,或常断见上去了,即露马脚,或被高僧揪住,甚至继续逼迫,使错误昭显,从而使人知错而改。著名的禅宗公案典籍为《碧岩录》、《五灯会元》等。
参公案的风气一直远远流传,乃至当代,嵩山少林寺每年都举行禅宗公案,引众多僧侣及佛学爱好者讨论学习。比如2009年辨禅比赛的决赛题目即为“达摩面壁,背向何处?”
默照禅与话头禅
至南北宋之际,曹洞宗门下正觉宏智禅师,鉴于临济宗叫人看话头、看公案,流于空疏,故起而倡以静坐为主的默照禅,但大慧宗杲认为曹洞宗只教人静坐,不求妙悟,是“默照邪禅”,对此宗大加批评。宏智正觉门下也后继无人,在南宋后,影响力就变得非常的小。
临济杨歧派门下的大慧宗杲对当时的禅宗,提出两大弊病:一种是好打高空,在公案及言语机锋上逞能,另一则是只知静坐观心的“默照邪禅”。他进而提倡所谓的话头禅〈又称看话禅〉,要人以参赵州禅师的无字话头。“只这一(无)字,便是断生死路头底刀子也。妄念起时,但举个无字,举来举去,蓦地绝消息,便是归家稳坐处也。”“千疑万疑,只是一疑。话头上疑破,则千疑万疑一时破,话头不破,则且就上面与之厮崖。若弃了话头,却去别文字上起疑、经教上起疑、古人公案上起疑、日用尘劳中起疑,皆是邪魔眷属。”
大慧宗杲的话头禅后成禅宗主流,但是到了明清之后,净土宗兴起,禅宗逐渐与净土宗合流,形成一股新的趋势。
【禅宗文化】
【民间禅宗信仰】
中国佛教发展到明代,社会则出现了大量的民间教门。在此之前,民间教派中的弥勒教、摩尼教与白莲教占主要地位;但自明代中叶至民末则出现了许多教派。他们在教义、组织、仪式等方面已经区别于原来的民间教派。其中规模最大的、与禅宗最为密切的民间教派为罗教。
罗教,也被称为无为教和罗祖教。为明朝人罗梦鸿创建。该教结合了佛教禅宗和道教中的许多教义和传统。从禅宗中,罗教吸收了“心造一切”的概念,认为人的苦难是由于心欲造成,因此罗教追求无为、弃欲,以达到最高的内心状态。罗教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自称为禅宗的一支。同时他还从道教吸收了道玄来解释世界的形成。其认为世界是从真空家乡中形成的,并演化为世界万物。由此外部世界不是禅宗的教义中那样从内心产生的,而是外部事实的。和众多的附佛外道一样,罗教也制造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偶像崇拜:无极圣祖,其神是所有生物的主宰,尤其在人死后有判决人的再生、超度或入地狱的权力。之后被政府定为邪教,并遭明令禁止。
【禅宗与文学】
抖擞辞贫里,归依宿化城。
绕篱生野蕨,空馆发山樱。
香饭青菰米,佳蔬绿芋羹。
誓陪清梵末,端坐学无生。
——(唐)王维《游感化寺》
随着禅宗的弘扬,除众多佛僧外,大量的文学家都有上佳的禅诗禅作,其中包括唐朝的王维、孟浩然,宋朝的苏东坡等。
【禅宗与绘画】
禅宗中的经典绘画汗牛充栋,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宋朝的廓庵师远的十牛图。其为中国佛教禅宗修行的图示,并有许多版本。牧牛图颂通常由颂与图组成,颂自身有时又包括一短序。自宋代以来,这类作品很多,其中有三种很为时人留意。其作者分别为清居、廓庵、自得。清居的是五图,廓庵的是十图,自得的则是六图。在这几种作品中,廓庵的显然最为完备,它包括图、颂与序三部。亦有认为十牛图为宋代廓庵师远改作清居禅师八牛图而成。现在流传较广的有宋朝廓庵师远与普明禅师的版本各有十幅。其主要表达了禅宗的摒弃我执、心性妙圆的理念。
【禅宗与饮食】
受禅宗影响,亚洲中国大陆、台湾、日本、韩国、越南等地方都有素食斋房,并形成独特的菜系风格。比如在日本的许多庙里如南禅寺、大德寺及天龙寺等都有提供。
【显宗】
佛教的宗派之一。
亦可以教称为“显教”,其中字义微有差别,於今日则即一词。
此名为密宗根据自己的教判,将与之相区别的佛教诸派别称为“显宗”,即和密宗“秘密之宗”相分别的“显了之宗”。从密宗教理上说,即是由因向果施设,不重密呪修行的诸宗总称。
根据情况,有时候“显宗”可包括小乘,有时则不包括。
用例
辽·觉苑《大日经义释演密钞》卷2(《万续藏》第二十三册)
今此宗等者,谓此秘密宗中也。对彼称此,谓彼显宗之中,具足六义,都名一“薄伽梵”更无别义。
藏传佛教(包括密宗和显宗)基本保存了印度佛教的基本形态,如果说有什么特点的话,就是藏传佛教是大乘和小乘兼修。
藏传佛教的理论可以这样概括,藏传佛教认为人想成佛是没有其他简单途径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照释迦牟尼佛的方法去做。也就是释迦牟尼佛怎么做就应怎么做。因此藏传佛教提出〃身口意〃的修炼方法。
所谓〃身口意〃的修炼方法是指;如果你在身体上,言语上和思想上都能做到和释迦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