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简明中国神谱大全-第5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今葛溪,洞山禅寺前)之上建起一座颇具特色的单拱石桥──逢渠桥。元初,县人胡俊孚施资扩修寺宇。元末,洞山寺宇俱毁于兵燹,曹洞宗祖庭遭到极大破坏。明万历年间,寺基丈量入公产版籍。至崇祯年间,本县举人戴国士得其产,于是再倡修复洞山,特延请匡山高僧净聪到洞山。净聪在此重整寺宇,张扬曹洞正宗,四方僧侣自远而至者日众,洞山法锡由是复振,净聪也因之誉为洞山“中兴第一祖”。
  清康熙十一年(1672),是时洞山寺宇已更名为普利寺,重建洞山寺宇的后法堂(即藏经阁)及僧房。嘉庆二十三年(1818),洞山正宗38世住持海寿在后法堂门楣正中立起大匾,上书“佛在性中”,对良价的禅学思想作了高度概括。
  洞山现存禅迹及宗教主要景观有后法堂、价祖塔、佛塔林、逢渠桥、夜合山、拐杖山、木鱼石、考功泉、聪明泉及罗汉松等。佛塔林规模甚大,仅洞山禅寺周围各山头,就有自唐至清历代佛塔大小近50座,其中“慧觉塔”(良价墓塔)被中外曹洞宗僧徒奉为祖塔。20世纪80年代初期,江西省宗教事务部门拨专款对洞山开始全面修复,使曹洞宗祖庭原貌重现于世。
  1981年4月,日本宗教事务开发课课长滨名德永和日中友协宗教者恳谈会事务长铃木信光等一行3人到洞山考察,目睹后才确认洞山为曹洞宗发祥地。同年9月7日,日本佛教史迹考察团松田文雄一行16人再次到洞山参谒。1985年11月,日本曹洞宗研究会申村健治一行4人来洞山参拜。通过这几次佛事访问,中日曹洞宗学术交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云门宗】
  云门宗是禅宗五家七宗之一,以开山祖师云门文偃禅师(864—949)而得名。略称云宗。属南宗青原法系。文偃住韶州(广东)云门山光泰禅院,后唐长兴元年(930)以后,大振禅风,因取其山名宗。文偃初参睦州道明,后谒雪峰义存得宗印。道明之宗风峭峻,不容拟议;雪峰之宗风温密,可探玄奥;文偃得此二风,更自发挥独妙之宗致,故机辨险绝,语句简要,如电光石火,而每有千钧之重。彼时,同为雪峰门下另有玄沙师备,师备传桂琛,桂琛传法眼文益,文益创法眼宗,而与本宗对峙。
  文偃门下颇盛,法席常逾千人,嗣法弟子有二十五人,以白云子祥、双泉师宽、德山缘密、双泉仁郁、守初宗慧、香林澄远等为着。本宗勃兴于五代,宋代时鼎盛,入南宋而宗风日衰,法脉至不可考,其间计传二百余年。
  本宗宗风即所谓‘函盖截流’,取截断众流,师徒函盖相合之意。故云门宗风有奔流突止之概。本宗接化学人有其特异之处,即所谓云门八要:(一)玄,接化玄妙。(二)从,从学人之根机以接化之。(三)真要,拈出佛道宗旨。(四)夺,不容学人拟议,截断其烦恼性。(五)或,不拘言词,接化自在。(六)过,宗风严峻,不许转身回避。(七)丧,不执己见。(八)出,接化自由,予学人出身之路。[景德传灯录卷十九、卷二十二、卷二十三、续传灯录卷二、卷六、卷八、卷十二、五灯会元卷十五、卷十六、五家宗旨纂要卷下]
  【云门宗旨颂】
  睦州炉鞴雪峰机,打就金毛狮子儿。三句楷磨区法则,十门规度别机宜。
  树雕叶落西风急,云淡天低晚日迟。情见到头窥不得,离心意识始方知。
  【云门宗八要】
  指云门宗接化学人之八项特点。又作云门八要。即:玄、从、真要、夺、或、过、丧、出。(一)玄,谓云门宗师家接化学人之方式,乃玄妙而非言语思量所能测知。(二)从,指从学人之根机力量以接化之。(三)真要,谓立脚于佛道,以拈示宗旨。(四)夺,指接化之时,丝毫不容学人拟议,以截断其烦恼性。(五)或,谓云门宗之师家不受言语拘束,能自由自在地活用言语,以接化学人。(六)过,指接化方式严峻,不许学人转身回避。(七)丧,谓令学人脱离二种谬见:(1)不能鉴照一己清净之本性(佛性),(2)执着己见。(八)出,谓采取自由接化之方式,给予学人阔然自在之契悟机会。
  【云门拄杖化龙】
  禅宗公案名。又作云门拄杖化为龙、云门拄杖子。本则公案为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拈拄杖,对大众垂示自在之妙用。碧岩录第六十则(大四八·一九二中):‘云门以拄杖示众云:“拄杖子化为龙,吞却乾坤了也,山河大地甚处得来?”’本则公案阐释自在之妙用,谓山河大地与自身无差别,尽大地为沙门之一只眼,宇宙间之一切即是我。[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中]
  【云门花药栏】
  禅宗公案名。又作云门花栏、云门金毛狮子。本则公案系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就‘清净法身’之问题所作之机缘语句。碧岩录第三十九则(大四八·一七七中):‘僧问云门:“如何是清净法身?”门云:“花药栏。”僧云:“便恁么去时如何?”门云:“金毛狮子。”’
  上引中之‘清净法身’,乃指遍一切处之佛身。对于僧所问‘如何是清净法身’,云门漫不经心地答以‘花药栏’,意谓清净法身遍于一切处,故答案非仅限于‘花药栏’;而师答以花药栏,唯因师此时恰于庭前眺望花坛。此答看似漫不经心,实系势力万钧。僧复问:‘便恁么去时如何?’云门答以‘金毛狮子’。金毛狮子一语,意含认可此僧之修行圆熟,然是否为完全之认可,则未尽然。
  【云门倒一说】
  禅宗公案名。又作云门目前机。为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禅师针对某僧有关‘未来’之观念所作之机缘语句。碧岩录第十五则(大四八·一五五上):‘僧问云门:“不是目前机,亦非目前事时如何?”门曰:“倒一说。”’上引之中,‘机’为能观之心,‘事’是所观之境;心与境即指主观与客观。目前能见之机与事容易分辨,然僧所问者,却属客观未生、主观未起之事。故云门以‘倒一说’答之。倒即颠倒,以僧舍目前之事机而问未发生之事,然既为未发生之事,则心与境尚未接触,故此问话本身即是颠倒之见解。
  【云门干屎橛】
  禅宗公案名。为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禅师对某僧之‘如何是佛’一问所作之机缘语句。无门关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二九五下):‘云门因僧问:“如何是佛?”门云:“干屎橛。”’干屎橛指拭人粪之干橛片。干屎橛乃污秽之物,而佛为清净身。云门以不净答清净身之问,乃示人当离净、不净二见,以纯一无杂之心参究,方能悟入佛道。又‘干屎橛’亦含无用处之义,意谓佛之名徒然污秽学人之心田,与其远处求佛,不如力求清净一己之心;旨在打破学人对于名字之执着。[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上、五灯会元卷十五]
  【云门须弥】
  禅宗公案名。又作云门须弥山。系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与某僧关于‘不起一念,还有过否’所作之机缘语句。从容录第十九则(大四八·二三九中):‘僧问云门:“不起一念,还有过也无?”门云:“须弥山。”’起念固然是过,若不起一念,还有过否?僧有此问,即落入妄想分别之限,云门遂以‘须弥山’一语答之。须弥山即不动或难越之意。此语意谓其过之大,犹如须弥山一般。旨在使该僧远离有过、无过等对立二见。
  【云门脚跛】
  禅宗公案名。本则公案记述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契悟道法之因缘。据五灯会元卷十五云门文偃章记载,云门参访睦州道明时,接连三日扣门,前二日睦州一见云门即闭门,至第三日,睦州开门,云门迅疾拶入,睦州将师擒住,曰(卍续一三八·二七六上):‘道!道!’师稍拟议回答,睦州便将师推出,曰:‘秦时度轹钻!’遂掩门,而折损师之一足,师当下大悟。[禅苑蒙求卷下]
  【云门话堕】
  禅宗公案名。本则公案记述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责备某僧话堕(失言、失策)之因缘。无门关第三十九则(大四八·二九七下):‘云门因僧问:“光明寂照遍河沙。”一句未绝,门遽曰:“岂不是张拙秀才语?”僧云:“是。”门云:“话堕也!”后来死心拈云:“且道那里是者僧话堕处?”’
  上引中之‘光明寂照遍河沙’,系出自张拙秀才参石霜庆诸悟道时所作之偈‘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一家’。死心乃黄龙慧南之法孙死心悟新,为距云门二百年后之人。本则公案中,死心举云门与该僧之因缘,问‘且道那里是者僧话堕处’,旨在令学人参‘话堕’二字,谓该僧借用张拙秀才之语,乃被古人之名句所迷惑,而失却自己之光明,故当云门指其失言时,立即令其陷于进退两难之境。实乃因语非出于自心,故该僧第一句借用他人语句,被识破后,即无法说出第二句。[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中]
  【云门尘尘三昧】
  禅宗公案名。又作云门钵桶。本则公案系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禅师为阐释禅之意义所作之机缘语句。碧岩录第五十则(大四八·一八五中):‘僧问云门:“如何是尘尘三昧?”门云:“钵里饭,桶里水。”’尘尘三昧,谓透过一一微细之法,而入于王三昧。云门遂举钵里饭、桶里水等具体事物,藉透过一一微细之法,以阐释禅之要旨。[从容录第九十九则]
  【云门一字关】
  僧问云门:如何是云门剑?门云:祖。如此之类,凡有所问,但以一字酬之是也。
  三山来云:云门恁么道,谓是齿不关风,谓是舌头太短,有人透得此关,许你亲见云门。
  三山来颂云:一字关一字关,何不成双独成单?单单一字诚难测,一字诚难测也难。难难,目前隔个须弥山。
  【云门二种光不透脱】
  (疑情犹未尽,回道到家迟。)
  一切处不明面前有一物是一:闻声风色随疑转,驴粪从他换眼睛。
  三山来颂云:白云朵朵翳双睛,一线青天也是尘。拨尽黄金知何日,不愁寂寞不愁贫。
  透得一切法空隐隐地,似有个物相似,亦是光不透脱:遇物临机生见解,是非卜度自狐疑。
  三山来颂云:梦破方知一物无,法尘尽处亦何孤,谁知暗里相逢处,依旧从前障眼珠。
  古尊宿总颂:十处逢缘九不通,疑情一片滞顽空。何劳拣择寻宗旨,来意还他去意同。
  【云门对一说】
  禅宗公案名。又作云门一代时教。为一僧与云门文偃禅师关于‘何为释迦佛一代教法’之机缘问答。碧岩录第十四则(大四八·一五四下):‘僧问云门:“如何是一代时教?”云门云:“对一说。”’世尊住世八十年,其中四十五年间说法度众,故知释尊一代教说非一时得以述说。云门答以‘对一说’三字,已超出言诠,直指心性,函盖乾坤,而将显、密、禅、净之一代时教包含无遗。然若仅从语言文字或理论义解作揣测,绝不能探知云门禅师之真意。故圜悟禅师评唱本则公案,谓人多错会‘对一说’之意,或谓系对一时机宜所说之法;或道森罗万象皆是一法之所印,故谓之对一说。殊不知,古人意不如此。故永嘉大师于‘证道歌’中叹道(大四八·三九六下):‘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亿。’[五灯会元卷十五]
  【云门三种病】
  (动止因三种,偏估落二边。)
  一未到走作:避影劳形无是处,离阴灭迹枉徒然。
  三山来颂云:东去西来无了日,南奔北走到何年。红尘扰扰忘归路,梦断家山实可怜。
  二已到住著:幸然弃有方回首,却例沉空不转身。
  三山来颂云:长安虽乐实难居,到处优游任卷舒。莫教门门高枕卧,养成个疾倩谁除。
  三透脱无依:走南进北无方所,尽日优游不到家。
  三山来颂云:不入尘牢不受缠,抛枷打锁许多年。谁知作个长流客,荡荡无依去不还。
  古尊宿总颂:未到家山灯水秋,归来那更不回头,就中透得无依止,此病阎王替汝愁。
  【云门三句】
  函盖乾坤句:本真本空,一色一味,凡有语句,无不包罗,不待踌躇,全该妙体,以事明理,体中玄也。
  如何是函盖乾坤句?
  三山来云:总在里许。颂曰:函盖乾坤事莫穷,头头物物露真风,顶门亚竖摩醯眼,万象森罗一镜中。
  截断从流句:本非解会,排遣将来,不消一字,万机顿息,言思路绝,诸见不存,玄中玄也。
  如何是截断众流句?
  三山来云;不通一滴。颂曰:截断众流意若何,算来一字已成鑫,推排解会徒劳力,肯把要津放得过。
  随波逐浪句:许他相见,顺机接引,应物无心,因语识人,从苗辨地,不须拣择,方便随宜,句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