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94-伤寒指掌-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湿热兼秽 暑湿兼秽气。都从口鼻触入。必由膜原以走中道。踞募原。则寒热交 
作。走中道。则不食不饥。口渴舌黄。胸痞腹胀。治宜清热开郁。兼芳香逐秽。栀豉汤。 
加藿香、川郁金、白蔻、枳实、制连、蒌皮、桔梗之类。若小水不利。加赤小豆、赤茯苓之 
类。腹胀甚。加浓朴、大腹皮。 
湿热为痹 外受湿热之邪。内进甜腻之物。则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 
骱烦疼。舌苔灰腻。面目痿黄。此湿热入于经络为痹也。湿家忌汗。宜苦味辛通为 
治。防己、杏仁、滑石、半夏、米仁、连翘、山栀、野赤豆皮、路路通之类。更有暑湿风邪 
混杂。阻于气分。气不主宣。右肢若废。头胀胸痞。法当通阳驱邪。 
杏仁(三钱) 生米仁(三钱) 桂枝(五分) 浓朴(一钱) 半夏(一钱五分) 汉防己 
(一钱五分) 白蒺藜(二钱) 片姜黄(一钱) 
三焦湿郁 发热后。神识渐昏。小腹硬满。大便不下。此暑湿气蒸。弥漫三焦。乃诸 
窍阻塞之兆。气分结邪。忌用滋腻。须桂苓甘露饮法。茯苓、猪苓、滑石、寒水石、晚蚕 
砂、皂荚子去皮。(以上参叶案) 

卷四瘟疫九传
湿温
属性:夏月头疼妄言。自汗。身不甚热。两胫逆冷。四肢沉重。胸腹多汗而满。其人先伤于 
湿。因而中暑。其脉阳涩或弱。阴小而急。不可发汗。汗之名重 。必死。汗多者。白虎 
汤加桂枝。汗少者。白虎汤加苍术。或概用苍术白虎汤。(述古) 
按湿温症。因长夏每多阴雨。得日气煦照。则潮湿上蒸。袭人肌表。着于经络。则发 
热头胀。身痛。足胫痛。舌苔腻白等症。重者。兼感时邪不正之气。即为湿温疫症。 
邪入气分 暑湿之邪。阻于肺。必咽痛、发热、身痛。舌苔黄浓粘腻。烦渴不解。当清 
上焦。如连翘、桔梗、滑石、射干、米仁、马勃、通草、淡竹叶、银花、芦根之类。如见身发 
疹。舌黄燥浓。当凉膈疏 。如连翘、薄荷、生栀、石膏、牛蒡、杏仁、枳实、黄芩之类。 
邪乘包络 湿温之邪。乘于包络。则神识昏呆。发热身痛。四肢不暖。舌苔鲜红燥 
刺者。宜解手厥阴之邪。如犀角尖、连翘、石菖蒲、川郁金、元参、赤小豆、西黄之属主之。 
邪入营分 如湿温之邪。入于血络。舌苔中黄边赤。发为赤 丹疹。神昏谵语。宜 
清疏血分以透 。佐芳香逐秽以开闭。犀角、连翘、赤芍、银花、牛蒡、菖蒲、郁金、元参、 
薄荷、人中黄之类。 
邪阻上焦 病起发热头胀。渐至耳聋。喉痛欲闭。鼻中衄血。此邪混气之象。邪在 
上焦空虚之所。非苦寒直达胃中之药可以治。病不能即解。即有昏痉之变。宜轻清理上为治。如 
连翘、马勃、牛蒡、银花、射干、白金汁。如见呃忒。加枇杷叶、竹茹。(以上参叶案) 

卷四瘟疫九传
附暑湿秽合邪论
属性:凡暑月霪雨之后。日气煦照。湿浊上腾。人在湿热蒸淫中感之。则暑湿交受。兼溷 
秽浊之气。人中之。即痧毒也。夫人之正气一虚。暑湿秽浊之邪。俱从口鼻吸入。流 
布三焦。上乘于心。为中痧。中入于胃。为霍乱。踞于膜原。为寒热。归于肠胃。为泄泻。 
盖暑湿之邪。骤发而重者。为湿温。为伤寒。迟发而轻者。为寒热。为晚发。触邪随时 
即发者。为寒热。为泄泻。伏邪遇秋始发者。则为疟为痢矣。一邪之染。为病非一。临 
症者可不探本穷源为治哉。 

卷四瘟疫九传
霍乱(新法)
属性:论云。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又云。呕吐而利。名霍乱。又云。头痛身疼。恶寒吐利。名 
曰霍乱。合观之。则霍乱之症始备。盖亦伤寒之类耳。其治法则云。热多欲饮水者。 
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汤主之。按此皆由阴阳不和。上下拒格不通所 
致。五苓所以分其清浊。理中所以壮其阳气。皆中焦治法也。(参类方注) 
凡霍乱腹痛吐泻。脉见结促代。或隐伏。或洪大。皆不可断为死。果脉来微细欲绝。 
少气不语。舌卷囊缩者。不治。 
内经云。阴阳易位曰霍。升降失常曰乱。按此症四时俱有。夏秋尤多。大抵中宫必 
有饮食停滞。外犯暑湿痧秽之邪。阻塞中焦。以致清不得升。浊不得降。阴阳错乱。 
得而成斯症。或吐泻并作。或吐而不泻。或利而不吐。或先吐后泻。总属中焦之病。 
邪上越则吐。下泄则泻。不必分属三焦。 
感寒 六脉沉迟。口不渴。小便清利。吐泻并作。或兼腹痛。此名湿霍乱。寒邪重也。 
宜藿香正气散出入。若大吐大泻。六脉俱伏。手足厥冷。舌苔黑滑者。太阴中寒也。 
作阴霍乱治。理中汤加附子。 
吸暑 面赤口渴。或干呕。或吐泻。舌苔微黄而燥。或白中兼红。胸闷腹痛。此口鼻 
吸入秽暑而成也。宜辰砂六一散。加枳实、浓朴、川连、郁金之类。 
暑湿兼秽 如触暑湿痧秽而成霍乱。腹中绞痛。呕恶吐泻。宜清暑湿。兼芳香逐 
秽。如广藿梗、川郁金、浓朴、枳实、菖蒲、槟榔、赤苓、滑石、腹皮、通草之类。 
湿热 嗜酒之人。湿热内着。中宫阻塞而成霍乱。吐泻不得。二便俱秘。呕恶不止。 
宜泻心法。如半夏、橘红、川连、枳实、栀子、豆豉、滑石粉、茯苓皮、茵陈、泽泻之类。须戒 
其断米饮甜腻物。以待中宫清肃。否。虽药弗效也。 
食挟暑秽 如胃中已停饮食。更兼吸入暑秽。其势必剧。腹痛饱闷。吐泻不得。绞 
肠大痛。舌黄燥浓。烦渴便闭。急宜清疏中宫。如藿梗、浓朴、川连、枳实、楂肉、麦芽、郁 
金、青皮、草蔻、滑石之类主之。如未效。腹中板实。大痛难忍。二便不通。舌苔浓黄燥 
刺。脉弦滑有力。此邪结于肠胃中也。大承气汤下之。如年高气弱。须用枳实、槟榔、 
生大黄、生梨、鲜生地等。以养肠胃之阴。缓下之可也。便通之后。仍戒其勿进米饮 
甜腻之物。只用芦稷汤养之和之。恐余邪未清故也。 
胃伤生冷 如过食生冷。以致心腹胀满。痛泻不已。宜理中加青陈、浓朴、木香。必 
舌润。口不渴。右脉沉迟是也。 
凡霍乱症。无非暑湿痧秽饮食凝结而成。忌一切甘腻之物。更忌热油气。犯之必 
复。患者须远庖厨坑厕等处。使不犯油气秽气。方可调治。 
凡霍乱症。大忌饮食。即米饮下咽亦死。热汤亦忌。并忌一切甜腻滋补。及辛辣之 
物。惟清爽松利之物可食。如花红、枇杷、生梨、嫩藕之类。 
霍乱因伤暑热痧秽者。当以荞麦炒熟作汤服。最妙。既能通利。以去暑秽。又能和 
中。环头芦稷汤。能去秽痧。止呕吐。尤能养胃和中。 

卷四瘟疫九传
三阴寒痧辨
属性:凡三阴症。吐泻并作后即转筋。未泻时腹不痛。泻后腹微痛。惟颡中与鼻尖。有冷 
汗如珠。又指尖罗顶有直缝。罗顶低凹者。邪即下陷。不可救药。初起时。宜饮以姜汁。切忌茶汤甜物。 
下咽即死。再进附子回阳汤。外治用挑痧法。缩脚法。灸脐用雷公散。俱有救死回生之妙。 
凡治霍乱。宜戒谷食以清胃。惟宜荞麦、芦稷炒熟作汤。用以代茶。既有去邪逐秽 
之能。又有养胃和中之妙。但荞麦性凉通利。热实之症为宜。芦稷性温和中。中气虚者尤宜。 
伤津呕逆 凡霍乱大吐后。暑湿秽邪已去。胸中通泰。而干呕大渴。舌中心绛燥 
无苔者。此津液消耗也。急宜鲜生地、钗石斛、麦冬、花粉、北沙参、绿豆皮之类养之。 
霍乱转筋 不拘因寒因暑。总加木瓜于药内。邪去。转筋自止。若吐泻已停。而 
筋尚转。是耗其津液而然也。宜养液舒筋。如鲜生地、花粉、钩藤、米仁、木瓜之类。 
阴霍乱 凡霍乱。实热症。皆中焦胃病。寒症。即胃伤生冷。太阴感寒是也。治法俱 
见前。阴霍乱者。乃少阴症。初起吐利。脉沉伏。手足冷。其舌形胖嫩。淡红不渴者。是 
也。四逆汤、理阴煎之类。察其宜刚宜柔。投之。如见舌苔紫色而干。口渴干呕者。 
当以金水六君煎和之。如见舌形胖嫩而色黑滑者。是太阴中寒。理中症也。不可认作少阴。凡治太阴。 
药宜刚燥。治少阴。药宜温润。 
有少阴伤寒。先从吐泻而起。但看舌形紫色无苔。或舌中微白。而四畔色绛。六脉 
沉细。似寐非寐者。即是少阴伤寒。治当益阴和中。不可作霍乱治。凡病起吐泻。 
而舌上有苔。或黄或白者。方是霍乱。否则 疹未透也。缘二症中有湿热之邪。故 
生苔。少阴乃虚症所发。故舌但紫绛或淡红而无苔。临症者辨之。 
凡霍乱吐泻。发于夏秋之间。固宜察其暑湿秽食之邪为治。若治之不效。或兼呕 
吐烦闷。脉伏足冷之症者。又当察其是否 疹痰饮。不可草率也。 
干霍乱 欲吐不吐。欲泻不泻。腹痛欲死。俗名绞肠痧是也。急用淡盐汤。或葱矾 
水。用鹅羽探吐。得吐则生。不吐则死。吐后方用理气和中清疏之剂。随症治之。 
如已成闭症。神昏不语。放痧、刮痧等法。俱不效者。急以盐填满脐孔灸之。不计壮数。 
干霍乱。神昏不语。形脱者不治。如开声神清。但吐泻不得。绞肠痛欲死者。急用探 
吐法。并放痧、刮痧之法。毒瓦斯以下行为顺。景岳刮痧法妙。 
如见痞满燥实。脐旁硬痛不可忍者。下症也。急以承气汤下之。此以提吐为逆。达下为顺也。 
凡干霍乱。神昏不语。而形脉不脱者可治。脉伏而形神不失者。亦可治。或按穴放 
痧。或背心刮痧。再以川郁金、石菖蒲、广藿梗、滑石粉、通草等煎汤。冲入西黄二分。投之。 
干霍乱。昏神不语。六脉沉伏。是否兼火当清者。是否兼寒当温者。但察其唇齿舌苔之燥润以别之。 
干霍乱。大痛难忍。大汗大渴。舌黄燥刺。用黄连绞水服之。汗止者生。汗不止者死。 
霍乱发燥 地浆水冷服之。 
绞肠痛 荞麦汤冷服之。 
呕吐不休。环头芦稷汤冷服之。 
霍乱腹痛。行气逐秽药不效者。飞盐点汤冷服之。 
探吐法 以阴阳水对冲。先以刀烧红。置盐一撮于刀上。即以热盐冲水中。和匀。 
令病患饮之。居密室中。以布袱拴紧其腹。将鹅羽探吐。得吐则生。不吐则死。如醒 
时切不可与粥饮。与之立死。不可与热汤。与之则心闭而死。 

卷四瘟疫九传
晚发(参叶案)
属性:晚发者。夏受暑湿之邪。留伏于里。至秋新邪引动而发也。其症与疟疾相似。但寒 
热模糊。脉象沉滞。舌苔粘腻。脘痞烦闷。午后更热。天明汗解。或无汗。清晨稍解。此 
暑湿之邪。留着于里。最难骤愈。治法不外三焦主治。在上焦。则舌苔白腻。头胀 
身痛。肢疼胸闷。咽干溺涩等症。当泄气分之热。宜连翘、杏仁、滑石、薄荷、橘红、通草、 
半夏、桔梗。热邪重。加黄芩、芦根。湿邪重。加白蔻、浓朴。在中焦。则舌苔微黄粘腻。 
痞闷胸满。或目黄舌白。口渴溺赤。宜湿热兼治。用泻心法。半夏、陈皮、赤苓、枳实、川 
连、通草之类。若湿邪重。则脾阳受伤。目黄腹胀。小溲不利。或大便不实。又宜温中 
去湿。如茅术、浓朴、二苓、泽泻、木香、木瓜之类。湿甚。加干姜。湿热结于下焦气分。 
必兼小腹胀满。小便不利。宜茯苓、猪苓、滑石、寒水石、晚蚕砂、茵陈、泽泻之类。桂苓 
甘露饮亦可。若暑湿之邪。入于营分。则口渴。心烦。舌赤。宜清营分之邪。犀角、鲜 
地、菖蒲、元参、连翘、银花之类。若舌苔中黄边绛。齿燥唇焦。脉左数右大。此暑邪 
内燔。气血两伤也。玉女煎。 

卷四瘟疫九传
香港脚(述古)
属性:初起发寒热。殊类伤寒。第脚膝痛。或肿。与伤寒异。属湿热。虽由坐卧湿地。与湿水 
而得。久之必湿化为热。初宜发散。后兼分利。与湿症同法。 
主治大法 用茅术、紫苏、二活、秦艽、米仁等。以去风湿。兼利关节。黄柏、黄芩、以清 
热。防己、木瓜、萆 以达下。消肿利湿。槟榔、陈皮以行气。后佐以血分药调之。川断、芎归、丹参之类。 
攻胃。呕逆。二陈、平胃加木瓜。小水不利。五苓散。 
攻心。则恍惚谬妄。呕吐不食。眠卧不安。左寸乍大乍小。乍有乍无。不治。 
邪客三阳。属表。见寒热拘急。宜汗。邪客三阴。属里。见二便阻涩。宜渗利。 
鸡鸣散 治香港脚肿痛。寒湿流注。筋脉浮肿。最验。 
槟榔(为君重用) 陈皮(盐水炒) 吴茱萸(少许盐水炒) 木瓜 紫苏 桔梗 生姜 
鸡鸣时服。天明。大便见黑色粪。是湿毒已下也。 

卷四瘟疫九传
虚烦(述古)
属性:虚烦者。因虚而烦躁发热也。但不恶寒。头身不痛。与伤寒异耳。虽有热。不可攻热。 
热去则寒起。诚格言也。如劳役虚烦。身热头痛。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