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外科外台秘要-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忌海藻菘菜,经心录同。(出第十卷中,张仲景伤寒论三日亦可服麻黄汤此云调胃承气汤 
非也此方但治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 
病源∶伤寒四日,太阴受病,太阴者,脾之经也,为三阴之首,是知三日以前,阳受病 
讫,传之于阴,而太阴受病焉,其脉络于脾,主于喉嗌,故得病四日腹满而嗌干,其病在胸 
膈也,故可吐而愈。 
又伤寒五日,少阴受病,少阴者,肾之经也,其脉贯肾络肺系于舌,故得病五日,口燥 
舌干,渴而引饮也,其病在腹,故可下而愈矣。(并出第七卷中) 
仲景伤寒论∶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方。 
柴胡(半斤) 栝蒌根(四两) 桂心(三两) 黄芩(三两) 牡蛎(三两) 甘草 
(炙二两) 干姜(三两)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更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 
,温覆汗出者便愈也。忌生葱海藻菘菜。(范汪同出第三卷中,仲景伤寒论名柴胡姜桂也合 
用柴胡人参甘草黄芩半夏生姜大枣七味小柴胡汤是也玉函千金翼同) 
病源∶伤寒六日,厥阴受病,厥阴者肝之经也,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得病六日烦满而 
囊缩也,此则阴阳俱受病,毒瓦斯在胸,故可下而愈。 
又伤寒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伤寒七日病法当小愈,阴阳诸经传尽故也,今七日 
以后,病反甚不除者,欲为再经病也,再经病者,是阴阳诸经络重受病故也。(并出第七卷 
中) 
仲景伤寒论∶疗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与承气汤,其人小便反清者,知不在里 
,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血,宜桂枝汤方。(士弱氏曰药非衄后用乃当汗时用 
则不衄矣先未汗故衄耳) 
桂枝汤方 
桂枝 芍药(各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须臾吃稀粥一升助药力,覆取微汗 
。忌生葱海藻菘菜。(集验备急文仲范汪同,仲景伤寒论此方六七日病在表者可服之) 
又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故可与柴胡汤 
,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病源∶伤寒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伤寒八日,病不解者,或者诸阴阳经络重受于 
病,或因发汗吐下之后,毒瓦斯未尽,所以病证犹存也。 
又伤寒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伤寒九日以上病不除者,或初一经受病,即不能相 
传,或已传三阳讫,而不能传于阴,致停滞累日,病证不罢者,或三阳三阴传病已毕,又重 
感于寒,故日数多而病候改变。(出第七卷中) 
仲景伤寒论∶疗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痛而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下之 
脉浮虚而涩者,属桂枝附子汤。若大便硬,小便自利者,附子白术汤。 
桂枝附子汤方 
桂心(四两) 附子(三枚炮去皮)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 
擘) 
上五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温分三服。忌生葱猪肉海藻菘菜。 
附子白术汤方 
白术(四两) 大枣(十二枚) 甘草(炙一两) 生姜(二两) 附子(三枚炮去皮 
四破) 
上五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温分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 
都尽,其人如冒状者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中逐水气未除,故使人如冒状也,本云附子一 
枚,今加之二枚,名附子汤,忌葱猪肉菘菜海藻桃李雀肉等。(千金翼同出第十一卷中,张 
仲景论法当加桂枝四两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故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当加桂 
附 
病源,伤寒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 
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出第七卷中素问太 
素甲乙并同) 
仲景伤寒论∶疗吐下之后,不大便,五六日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 
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但发热谵(谵疾而寤寐自语也) 
语 
者,属大承气汤方。 
大黄(去皮四两) 陈枳实(炙五枚) 芒硝(三合) 浓朴(半斤) 
上四味切,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纳大黄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煮一二 
沸,分为两服,初一服便得利者止,后服不必尽剂。(千金方并翼同出第五卷中) 
又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及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 
心下急,(一云呕止小安)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可与大柴胡汤下之即愈方。 
柴胡(半斤) 黄芩 芍药(各三两) 半夏(半斤水洗) 大枣(十三枚擘) 生姜 
(五两) 枳实(四枚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至六升,去滓,更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 
黄二两,今不加大黄恐不名为大柴胡汤也。忌羊肉饧兼主天行。(千金翼肘后同) 
又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热毕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不得 
利,今反利者,知 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其外后以 
柴胡加芒硝汤主之方。 
柴胡(二两十六铢)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生姜(各一两) 半夏(五枚) 大 
枣(四枚 
擘) 芒硝(二合) 
上八味切,以水四升,煮七味,取二升去滓,下芒硝,更上火煎一二沸,分为两服,未 
解更作,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等。(出玉函经一方芒硝三合桑螵蛸五个大黄四分煮取一升半温 
服五合微下愈本云柴胡汤再服以解其外取愈一方外加芒硝大黄桑螵蛸是也) 

卷第一
肘后方七首
内容:肘后疗伤寒有数种,庸人不能分别,今取一叶兼疗者,若初觉头痛肉热脉洪,起一二日 
,便作此葱豉汤方。 
葱白(一虎口) 豉(一升绵裹)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取汗,若汗不出更作,加葛根三两,一方更加升麻三 
两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徐徐服亦得,必得汗即瘥,若不得汗更作,加麻黄三两去 
节服,取汗出为效。(文仲同) 
又方 
葱白(一握切) 米(三合) 豉(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米少时,下豉后纳葱白,令大熟,取三升,分温三服,则出汗。 
又方 
豉一升 绵裹 
上一味,以童子小便三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汗出为效,集验方加葱白一升切,云 
神良。(支太医文仲备急同) 
又方 
葛根(四两切)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纳豉一升更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取汗为瘥,又方捣 
生葛根汁一二升服亦佳。 
又疗伤寒汗出不歇已三四日,胸中恶欲令吐者方。 
豉(三升绵裹) 盐(一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纳蜜一升,又煮三沸,顿服一升,安卧当吐, 
如不吐,更服一升取吐为效。 
又方 
苦参(三分) 甘草(炙一分) 瓜蒂 赤小豆(各二七枚) 
上四味切,以水一升,煮取半升,一服之当吐,吐不止者,作葱豉粥解之必息。忌海藻 
菘菜。 
又方 
苦参 黄芩(各二两) 生地黄(半斤) 
上三味切,以水八升,煎取二升,服一升,或吐下毒物。忌芜荑。 

卷第一
深师方四首
内容:深师疗伤寒一日至三日应汗者作此汤方 
葛根(半斤) 乌梅(十四枚) 葱白(一握) 豉(一升绵裹) 
上四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初一服便浓覆取汗,汗出粉之。 
又麻黄解肌汤,疗伤寒三四日烦疼不解者方。 
麻黄(三两去节)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熬) 桂心(二两) 
上四味切,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掠去沫,乃纳诸药合煮,取二升半,绞去滓 
,分服八合,以汗出为度,忌海藻菘菜生葱。(本仲景麻黄汤千金翼并同) 
又黄芩汤,疗伤寒六七日发汗不解,呕逆下利,小便不利胸胁痞满微热而烦方。 
黄芩 桂心(各三两) 茯苓(四两) 前胡(八两) 半夏(半升洗) 
上五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分为六服,日三服,夜三服,间食生姜粥,投取小 
便利为瘥。忌羊肉饧生葱酢物。 
又石膏汤,疗伤寒病已八九日三焦热,其脉滑数昏愦身体壮热,沉重拘挛,或时呼呻而 
已攻内,体犹沉重拘挛,由表未解,今直用解毒汤则挛急不瘥,直用汗药则毒因加剧,而方 
无表里疗者意思以三黄汤以救其内,有所增加以解其外,故名石膏汤方。 
石膏 黄连 黄柏 黄芩(各二两) 香豉(一升绵裹) 栀子(十枚擘) 麻黄(三 
两去节 
)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为三服,一日并服出汗,初服一剂小汗,其后更合 
一剂,分两日服,常令微汗出,拘挛烦愦即瘥,得数行利心开令语毒折也。忌猪肉冷水。(出 
第 

卷第一
短剧方四首
内容:短剧诏书发汗白薇散,疗伤寒二日不解方。 
白薇(二两) 麻黄(七分去节) 杏仁(去皮尖熬) 贝母(各三分) 
上四味捣散,酒服方寸匕,浓覆卧,汗出愈。(古今录验千金同) 
又鸡子汤。疗发汗后二三日不解头痛肉热方。 
麻黄(一两去节) 甘草(一分炙) 
上二味切,以水二升,加鸡子白令置水内,合和令匀纳药复搅令和,上火煎之勿动,煎 
至一升,适寒温顿服之盖覆汗出,粉敷之,有效。忌海藻菘菜。(古今录验备急同张文仲疗 
天行) 
又葛根汤疗伤寒三四日不瘥身体热毒方 
葛根(八两) 生姜(三两) 龙胆 大青(各半两) 桂心 甘草(炙) 麻黄(去 
节各二两) 
上十二味切,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取八升掠去沫后纳余药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二 
夜一。忌海藻菘菜生葱。(千金同名葛根龙胆汤) 
又疗伤寒六七日,其人大下,寸脉沉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痛不利,唾脓血, 
泄利不止者,麻黄升麻汤方 
麻黄(二两半去节) 升麻(三分) 当归(五分) 知母 葳蕤(一作菖蒲) 黄芩 
(各三分) 
苓白术(各一 
两) 
上十四味切,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掠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分 
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便愈。忌海藻菘菜生葱醋桃李雀肉等。(并出第六卷中 
此张仲景伤寒论方,通按千金作麻黄知母葳蕤黄芩各三两余十味作各二两为异耳用此方者当 
以伤寒论为正) 

卷第一
集验方五首
内容:集验疗伤寒时气温疫,头痛壮热脉盛,始得一二日者方。 
真丹砂(一两末)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之,取一升顿服之,覆取汗,忌生冷物。(千金同) 
又疗疫气伤寒三日以后不解者方。 
好豉(一升绵裹) 葱白(切一升) 
上二味,童子小便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覆取汗,神效。(千金同) 
又疗伤寒五六日斑出以后汤方。 
猪胆(三合) 鸡子(一枚) 苦酒(三合) 
上三物,合和煎,令三沸,强人尽服之,羸人煎六七沸,分为两服,取汗出为效。(文 
仲备急千金同) 
又疗伤寒七八日不解,默默烦闷,腹中有干粪,谵语,大柴胡汤方。 
柴胡 半夏(汤洗各八两) 生姜(四两) 知母 芍药 大黄 葳蕤(各二两) 甘 
草(炙) 
上十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忌海藻菘菜羊肉饧。(范 
汪加人参三两余并同千金用芍药不用枳实) 
又疗伤寒热病十日以上,发汗不解及吐下后诸热不除及下利不止斑出方。 
大青(四两) 甘草(炙二两) 阿胶(炙珠二两) 豉(一升绵裹) 
上四味切,以水八升,煮二味,取三升半,去滓,纳豉煮三沸,去滓,乃纳胶令溶,分 
温三服,欲尽更作,当使有余,渴者当饮,但除热止吐下无毒。忌海藻菘菜。(肘后深师千 
金同出第二卷中) 

卷第一
千金方六首合一十一法
内容:千金治伤寒头痛项强四肢烦疼青膏方。 
当归 芎 吴茱萸 附子 乌头 莽草 蜀椒(各三两) 白芷(三两) 
上八味切,以醇苦酒渍再宿,以猪脂四斤缓火煎,候白芷色黄,绞去滓,以暖酒服枣核 
大三枚,日三服取汗,不知稍增,可服可摩,如初得伤寒一日,苦头痛背强,宜摩之佳。忌 
猪肉。 
又少阴病得病二三日,口燥咽干,急下之,宜承气汤。 
又少阴病,六七日,腹满不大便者,急下之,宜承气汤。 
又阳明证,其人善忘,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善忘,虽大便坚,反易 
色必黑宜抵当汤下之。 
又伤寒有热而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此为有血,不可余药,宜抵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