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93-审视瑶函-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伤膏,弱光华而损滋生,又其祸之隐者也。医人若能识病之轻重,察病之虚实,宜开导而开 
导之,既导之后,随即补之,使病目者,气血无伤害之弊,庶可称通权达变之良医矣。 

卷一
眼不医必瞎辩论
属性:世俗俚言,有眼不医不瞎之说,而愚人往往信之,蒙其害者亦多矣。夫神农尝百药,虑 
生民之病夭,华佗立眼科,忧后世之盲瞽,有是病必有是药,药而犹难于即愈,未有不药而 
愈者也。夫人疾病,皆由不能爱养真元,及至斫丧之后,邪气乘虚而入,一旦疾发,而又不 
能调治,反惑于愚人之言,岂爱身之人哉?譬如火发而不急救,委之于数者,夫不救有不尽 
焚者乎!救之少迟,仅免其半,倘不救未有全不焚者。患目者,治之少迟,即医治虽无全功 
亦可以免枯凸之害,岂有不医不瞎之理乎?发此言者,皆系愚人之疾,陷于沉 之地,其 
立心也不仁。听此言者,亦谓愚而不智甚矣。盖眼不医不瞎者,乃眼不医必瞎也。“不必” 
二字,音语相近之误。且目为窍至高,火性上炎,最易从窍而出,脉道幽深,经络微细,少 
犯禁戒,则必患之。且今人能知保护者少,损耗者多,是目之感病最易,而治之则难。故深 
言警惕之曰∶眼不医必瞎。必之一字意最重,实欲使人防微杜渐之意也。谓人目病若不早医 
病必日深,而眼必瞎矣。此理之最易明,智者不待辨而自知也。其曰不医不瞎者,愚人之 
妄言也。安可听诸! 

卷一
点服之药各有不同问答论
属性:问曰∶点服之治,俱各不同,有点而不服药者,有服药而不点者,有点服并行者,何谓 
乎?曰病有内外,治各不同。内疾已成,外症若无,不必点之,点之无益,惟以服药内治为 
主。若外有红丝赤脉,如系初发,不过微邪,邪退之后,又为余邪,点固可消,服药夹攻犹 
愈。倘内病始发,而不服药内治,只泥外点者,不惟徒点无益,恐反激发其邪,必生变证之 
害。若内病既成,外症又见,必须内外并治,故宜点服俱行。但人之性,愚拗不同,有执己 
之偏性,喜于服药而恶点者,有喜于点而恶服者,是皆见之偏也。殊不知内病既发,非服药 
不除。古云∶止其流者,莫若塞其源;伐其枝者,莫若治其根。扬汤止沸,不如灶底抽薪, 
此皆治本之谓也。若内有病,不服药而愈者,吾未之信也。至于外若有翳,不点不去。古云 
物秽当洗,镜暗须磨。脂膏之釜,不经涤洗,焉能洁净,此皆治标之谓也。若外障既成, 
不点而退者,吾亦未之信也。凡内障不服药而点者,反激其火,耗散气血,徒损无益,反生 
变症,又有内病成而外症无形,虽亦服药,而又加之以点,此恐点之反生他变。至于外症有 
翳,单服药而不点,如病初起,浮嫩不定之翳,服药亦或可退,若翳已结成者,服药虽不发 
不长,但恐不点,翳必难除,必须内外兼治,两尽其妙,庶病可愈矣。故曰∶伐标兼治本, 
伐本兼治标。治内失外是为愚,治外失内是为痴,内外兼治,是为良医。 

卷一
用片脑得效后宜少用勿用论
属性:有病目者问曰∶片脑之功,治目何多?予闻而哂之曰∶君知其功,亦知其害乎?病者愕然 
曰∶举世之人,由稚及老,虽愚夫愚妇,皆知片脑为治眼之药,眼科无不以此为先,今君独 
言害者何也?莫非骇俗乎!曰∶予非穿凿而好哓舌,亦非绝弃而不用,但用之得其当耳。子既 
病目,亦曾点否?曰∶点。曰∶子既点,且以此试为子问,有点片脑,初觉凉快,少顷烦热 
而闷燥者;有点片脑,而目愈昏;有点而障愈浓病愈笃者,有之乎?病者曰∶皆有之。且人 
之目病,无有不点片脑者。子之目既点片脑,今何为而不愈,而乃矜羡其功之多也?客愀然 
而起曰∶诚愚之所未闻,敢请教。曰∶片脑利害兼有,功过相半,然利害虽在片脑之性味, 
而功过则由医者用之当不当耳。我以此语子,子静听而以理揆之,且目非热不发,非寒不止 
此指大意而言也。若夫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寒甚则伤血,热甚则伤精,此理之自然。 
今遍考诸家所论片脑,有称为寒,有称为热,有称为常,有称为劫,皆不知眼科心法之故。 
夫片脑寒热兼有,阴中之阳,味凉而性热,实眼科之劫药也。味有形也,性无形也,血有形 
也,气无形也,今片脑味凉性热,味不能退无形之火,性不能行有形之血,是以血虽得热而 
欲行,而寒又为之绊,火虽得寒而欲退,而热又为之助,故寒反伤其血,热反伤其精。古人 
有曰∶寒非纯寒,热非纯热,寒热夹攻,反伤精血,而目之为窍至高,火性炎上,最易攻犯 
今内火炽,已怫郁极矣。况其脉道幽深,经络高远,而内治之药,未能便达于目,故用外 
劫之药,反攻之法,假其性以引夫邪火从窍而出,假其味以润之,舒其涩痛,且香能通窍, 
不过暂用其劫,而不可常也。如凝脂赤肿、天行暴风、蟹睛赤虬、风烂涩痛等症,是其所治 
之病也,其他俱不可用耳。如若火息,不赤痛涩烂之症,皆宜减去片脑,片脑之功,只能散 
赤劫火,润涩定痛,其害则耗散阳光,而昏眇不明,凝结膏汁,而为白障难除,为其热极生 
寒,火兼水化也。屡见患凝脂、赤膜、花翳、蟹睛,皆片脑凝结,成大白片而不得去,方见 
片脑生寒,火兼水化之害。大抵目病用片脑,如以贼攻贼,其功亦速,贼败则我胜,若不夺 
其权而再纵之,则矫肆生祸乱作矣。故凡用片脑劫病,既退之后,再复多用,则膏汁凝,而 
目之光华弱矣。必减片脑用之方妙,而内仍须服补养调治之药,庶不损于瞳神耳。 

卷一
钩割针烙宜戒慎论
属性:原夫钩割针烙之法,肇自华佗,今人效之,不识病症之轻重,不辨部位之当否。盲医瞎 
治,妄加痛楚于人,此等乱为,贻误病患罪莫大焉。今予将部位病症之当否,钩割针烙之所 
宜者,请备言之,以为后学规矩准绳,庶无妄治之愆,或于临症,谅有小补云。夫钩,钩起 
也,割,割去也,针非砭针之针,乃针拨瞳神之针,烙即熨烙之烙。此四者,犹夫刑之杀戮 
凶强,剪除横逆之法也,要在审察明而详夺定,然后加刑,先灭巨魁,以及从恶,则情真罪 
当,而良善无枉屈侵扰之害,强暴无激变作乱之祸。若论治法,实开泄郁滞,涤除瘀积之一 
法也。惟要症候明而部分当,始可施治,先伐标而后治本,则气血宁,而精膏无耗涩枯伤之患 
轮廓无误失损害之过。如钩先须认定何处皮肉,筋脉浮浅,可钩不可钩,酌量治之,即手 
力,亦随病之轻重行之。如针,必须内障,即症候可针,必俟年月已足,血气已定者,方可 
针之,庶无差谬,不可妄为,使病患受无辜之痛楚,致同道之耻笑。针后当照病用药,内治 
其本,或补或泻,或温或凉,各随症之所宜。若只治其标,不治其本,则气不定,不久复为 
患矣。如割,在气血肉三轮者可割,而大 一块红肉,乃血之英,心之华,决不可割,误割 
则目盲,若神在此而伤之,必死,有割伤因而惹风,及元气虚弱之人,烦燥湿盛者,必为溃 
烂,为漏,为目枯。凡障如攀睛 肉、鸡冠蚬肉、鱼子石榴、赤脉虬筋、胞肉粘轮等症,可 
割。若在风轮之浅者,误割之,则珠破而目损。至于烙,只能治残风溃眩,疮烂湿热,重而 
久不愈者,轻者亦不必烙,服药自愈。若红障血分之病,割之必用烙以断之,否则不久复生 
若在气分白珠,不可用烙。若在乌珠,针烙皆不可犯,不惟珠破,亦且甚痛。凡乌珠有恶 
障浓蔽者,钩割亦宜浅,浅割外边赤丝瘀肉,其内贴珠翳障,只宜缓缓点药服药,耐心治之 
久而自消,不可性急而取快也。若镰割风毒流毒瘀血等症,当以活法审视,不可拘于 
一定,必须口传亲授,临症亲见,非笔下之可形容。大抵钩割针烙之治,功效最速,虽有拨 
乱反正之功,乃乘险救危之法,亦不得已而用之,全在心细而胆大,必症候明而部分当。又 
兼服药内治,方为两尽其美,若只治外症而不治内,虽有今日之功,恐为后日之害也。业斯 
道者,甚无忽焉。 

卷一
弃邪归正论
属性:治病犹治乱破敌,综理无错,攻守得宜,少失机权,变症先矣。夫有诸中然后形诸外, 
病既发者,必有形色部位之可验,始知何脏何腑,某经某络,所患虚实轻重,然后对症医 
治,则综理清而攻守当矣。夫何变症之有?今人治目,不知形症部分,辄乱投药,每受其害 
间有侥幸而愈,则往往引以为例,蒙害者甚多,亦不能尽具,略举数节,以为后戒。且如 
人之患目者,皆曰服菊花洗心散、龙胆四物汤、三黄汤、明目流气饮、羊肝丸、补阴丸之类 
不见效,则反归怨于药,殊不知病不对药,非药之过耳。有以黄连汤、薄荷汤、泥浆、井 
水、鸡子清、水晶、金银等物,取其凉气,以之熨洗,爽快一时,反致血凝,变症日增,亦 
不知悟,及疾成而始悔。有人饮烧酒,食辛辣,烘火向日,谬云以热攻热。若尔人者,譬如 
浮蝣泛火,乃火将熄之时,被其一激而散,偶尔侥幸,遂以为常,比比夸以示人。吁! 
倘遇炎炽之病,是 敌以粮,授贼以刃也,此理之甚明,而人何不悟,可谓愚矣!有以舌 
目而珠破,不知其害者,不知舌乃心之苗,为心火之用,且又腥膻燥炙,无不皆尝,以 
之轻清脆嫩之目,焉得不伤破哉?或曰∶古人 目而复明,非 之功乎。岂 
知古之 目,不过一二人而已,此实偶然巧合所致,岂可以此为例。又有信巫祝,而明 
灯向日,摘草抡丝,谓之劫眼,决无此理,《外台秘要》亦无此法。屡有痕 水伤,俱 
由此致。盖努力强挣劳瞻,以耗弱之精华,而敌赫赫之阳光,安得无损?间有客热天行,银 
星微火自退之症,偶然幸愈者,则以为巫祝之灵,愈信鬼神而弃医,彼此夸援为例,而 
愚者遂以此为信,因成痼疾,而悔之迟矣。吁!士大夫尚蒙其蔽,又况愚人乎。或有因将草 
汁点洗,误中其毒者,有将毒草,贴于曲池、合谷、太阳等穴,而致目珠损凸者,有刮指甲 
金玉骨血等屑,点目而擦破其珠者,如此妄治,皆愚人自取其祸。若医者为之,则不才之甚 
者也。又有庸医图利,证尚不明,滥治人疾,或不当点而强点,不当熨割而强熨割之,当开 
导而失于开导,至于用药,当补者而反泻,当泻者而反补,寒其寒而热其热,损不足而益有 
余,凡此皆医害之也。故人有信巫而不信医者,决不可强之医,此下愚之甚者,虽强之医, 
而终无全功,反为所鄙。大抵目病,由肝肾之本虚,而后标病始发于目,未有本实而标病者 
然人有气血表里,虚实远近,男妇老幼缓急之异病,药有寒热温凉,君臣佐使,补泻逆从 
反正之异治,要验症而辨其脏腑经络,察远近而审其寒热虚实,认症的当,病真理明,然后 
投之以药,则内外攻伐补泻,各得其宜,庶医无害人之过,人无损目之 ,病者必加之以清 
心寡欲,耐久医治,又何目病之不除哉! 

卷一
用药寒热论
属性:用药如用兵,补泻寒热之间,安危生死之所系也,可不慎与?虽云目病非热不发,非寒 
不止,此言夫火之大概耳。内有阴虚、冷泪、昏眇、脱阳等症,岂可独言是火,而用寒凉也 
今之庸医,但见目病,不识症之虚实寒热,辨别气血,惟用寒凉治之,殊不知寒药伤胃损 
血,是标未退而本先伤,至胃坏而恶心,血败而拘挛。尚不知省,再投再服,遂令元气大伤 
而变症日增,必虚寒之症已的,始可投以温和之药,否则有抱薪救火之患。设是火症,投 
以热药,其害犹速,不可不慎,大抵燥赤者清凉之,炎秘者寒凉之,阴虚者温补之,脱阳者 
温热之,然热药乃回阳之法,寒药乃救火之方,皆非可以常用者。外障者养血去障,内障者 
滋胆开郁,故治火虽用芩、连、知、柏之类,制之必以酒炒,庶免寒润泄泻之患,而寒热补 
泻之间,又宜谅人禀受之浓薄,年力之盛衰,受病之轻重,年月之远近,毋使太过不及,当 
于意中消息,如珠之走盘,如权之走秤,不可拘执,是为良医。 

卷一
用药生熟各宜论
属性:药之生熟,补泻在焉,剂之补泻,利害存焉。盖生者性悍而味重,其攻也急,其性也刚 
主乎泻;熟者性淳而味轻,其攻也缓,其性也柔,主乎补。补泻一差,毫厘千里,则药之 
利人害人判然明矣。如补药之用制熟者,欲得其醇浓,所以成其资助之功,泻药制熟者,欲 
去其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