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创作显动机
显动机:是从事创作的直接心理驱力,生活中,艺术家因各种物象,事件的触发,常发生心理波动,造成失衡,并引发适当强度的情感。宣泄情感以恢复心理平衡,便是显动机的主要内容。
显动机不等于意图,它有指向性但相对模糊。如果能明确觉察冲动的内容、本质,并借助意志为之服务,它就不是动机而是意图。
试分析某一作家或作品的创作动机。答:齐白石从小家贫,一直被生活重负所压迫。一方面要保证艺术良心不被金钱玷污;另一方面又不愿趋炎附势,为宫廷作画。两种负价值迫使他处于焦虑之中。既要避开铜臭,又要避开官府,怎么办?被逼无奈,他只能选择第三条道路,过“自食其力的平凡生活“——卖画。既有饭吃,又可以保全自己的艺术追求和良心。鲁迅的《不周山》意欲用女娲造人和弗洛伊德主义解释艺术起源,但中途读了道学家之文,动机转化,在女娲两腿之间添加了“古衣冠的小丈夫”,由此导致“油滑”,且“破坏”(鲁迅语)了宏大结构。
显动机的内在机制。内在机制是某种由需要导致艺术家心理失衡,形成易感点,在外部刺激(即触媒)作用下突发的,带有极强的行动力量,对整个创作过程起支配作用的或隐或显的意念。它含8个关节点:需要、失衡、易感点、外部刺激、突发性、行为动力、行为意念、对起支配作用等。
显动机主要特征:(意象 情感 创造性)
创造性包含二重涵义:首创、创伤。首创:是利用媒介或已有材料,创造出全新的,世界上从来没有存在东西。由生命体验和独特的观察视角圆融而成的神思,像一道点石成金的阳光,是首创性得以实现的枢纽。创伤:指创伤性经验作为潜在因素对创造性思维产生的深层影响。创伤性经验指某人在生命某一阶段,突然受到心灵无法承受的某种刺激。引起极度失衡并留下伤痕。
三、创作动机簇:指一个动机内由几个子动机形成的丛簇现象。(其来源是,任何一个艺术家都有多层次、多维度的生理、心理、精神需求,它们汇能于同一创作活动。便构成既矛盾又趋同的创作动机。)
动机冲突:指一个动机簇内各种子动机的丛簇现象。(它有双趋式动机冲突、双避式动机冲突、趋避式动机冲突、双重趋避式动机冲突。)
第二节 艺术创作的心理状态。
一、癫狂状态:在艺术创作中,当情感达到一种极致状态时,便出现一种奇异的创作现象。其心理特征:一、以激情的强化为标志;二,无意识创作的突发。激情,是一种迅猛勃发,激烈而短暂的情感,它往往是在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之后。这种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又是有主客观条件基础的:一方面是外部环境的适宜刺激。另一方面是自身的适宜刺激(这主要指创作主体的“情结”)。
为什么说艺术家的癫狂不同于精神病患者的疯狂?
答:艺术家的癫狂作为人类创造活动中的一种反常的非自觉的精神现象,是一时的如痴如狂,而不是真痴真狂,不是精神病人无理智的病态,而是一时的变态或癫狂。两者根本不同的是艺术家还能从变态中返回常态,回到现实,还能从癫狂状态中恢复理智,正视现实,因而能给予创作活动总体上的控制;而精神病患者却失掉了这种能力,完全与现实失去联系。再则,艺术家的癫狂意向是有意义和价值的,是长期情感积累的瞬间爆发,相比之下精神病患者的意向是无价值和意义的,他们通常爱做呆板的、老套的、重复的、明显是无意义的事。精神病患者的癫儿是一种“病态”,而艺术家的癫狂则是有所创造,两者尽管有着很多相似,但实在是不能同日而语。
二、沉思状态
艺术沉思:艺术深思是创作冲动的思绪主流如惊涛般涌过之后的一种深沉的平静。在深思之中涌上心头的纷纭思绪,物象被反复回味体验,从而形成艺术的内形式——审美意象。在沉思中,以往的情感积累获得审美升华。它是艺术创作心理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哲学沉思是一种深刻的理性思考,是概念的碰撞、组合与逻辑的沟通。艺术沉思本质上并不是思考而是体验,它的对象不是理性观念而是情感。
艺术沉思是如何将自然情感化为艺术情感的?
答:艺术沉思所需要的心理条件是“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对情感的再度体验,乃是艺术沉思的基本内涵,平静的心情作为艺术沉思的必要条件也就是审美心境,而审美心境的产生有赖于主体与其对象之间的一定的心理距离,心理距离使人获得审美心境为艺术沉思提供了条件。其次,在平静的心境中,对被压抑在心理深层的情感储备加以“回忆”,就是艺术沉思对情感的初步把握,也是艺术情感的初级生成,自然情感被当做艺术沉思的对象时,会产生新的特性,也就是审美特征,它产生于人心理之中,是在观照之中产生的,艺术沉思通过上述二个步骤,逐渐将自然情感化为艺术情感。
三、内觉体验:在创作过程中艺术水平之下的深层心理同样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深层心理内容在创作主体的有意调动和其他因素的刺激下会以不同方式显现为意识水平的心理现象。对那些深层心理内容的捕捉和体验深沉是创作主体最艰难的心理活动。对于这种心理活动,我们称之为内觉体验。
隐在感知模式:是指那种由各种欲望、观念、情感、经验沉积于无意识领域,经过长期碰撞、组合而构成的能够赋予人的感受、体验、认知活动以指向性的潜在心理结构。
艺术形式可归为三类:生活型、象征型、幻象型。这三种艺术类型分别与三种不同的心理模式相对应。即经验复现模式、情感宣泄模式、无意识呈现模式。生活型 是指那些写实的绘画和雕塑、模仿的音乐的音乐和舞蹈、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文学等。象征型 艺术不是生活经验的重新组合与复现,这种艺术的创作过程在心理上是非程序化的。形形色色认知经验的复现欲求让位于强烈的情感表现冲动。幻象型 艺术一般说来可视为某种现代派艺术的别名。这种艺术的特点是,它既不再现具体的生活画面,又不借助自然景物来完成情感冲动的宣泄与升华,它呈现于人们面前的乃是一个变幻莫测的幻象世界。
第三节 艺术品内外形式的生成
一、体验与艺术品内在形式的生成。
内在形式指在艺术家的心理体验与艺术品的外在形式之间的一个中间环节,用美学上常用的术语表示就是审美意象。
表象是指外在事物在人的大脑皮层上的知觉形象,审美意象(简称意象)则是指艺术创作或艺术欣赏以及其他完美活动中主体脑海里着的包含丰富意蕴的形象。二者的区别主要有三点:首先,就其与外在相关物的关系而言,意象并不指涉固定的单一之物,表象则有具体的固定所指。其次,审美意象是包含着理解、评价和情感倾向的复合性心理构成,而表象则只是关于某一事物外部形态的记忆。例如: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月亮意象是一个清冷、纯净、孤寂、静穆的形象,而日常生活中关于月亮的表象形态则是一个圆形的,银白色的发光体。就是说,审美意象不仅关涉着事物的外部,而且包含着丰富的心理投射,它本质上不是“反映”,而是体验。第三,从心理功能上来看,审美意象将主体心灵引向超越现实的自由之境,表象则使人逼迫现实事物。审美意象指向主观体验,表象则指向认知活动。
审美意象分为“思想的图式“与”象征性图式”两大类。
审美相似律:就是使人将本来与人无涉的外在事物变为主观存在,再由主观存在升华为新的客观存在的心理规律,它是以存在于原始思维中的那种广义相似性原理为基础的。
审美意象的多维结构:包含着感觉、知觉、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要素。
审美意象的联结:在抒情性艺术和视觉艺术中,审美意象的联结表现为意境。意境的意义在于通过将不同审美意象联为一个整体而呈现出一种新的韵味。A、意境使审美意象所呈示的生命体验得到进一步凸现与强化。B、意境还可以使单个审美意象难以传达的内涵呈示出来。C、在整体意境中,单独审美意象为一些非意象因素所连缀、修饰、从而呈现特定的生命体验。
形象范式:它是具有表象的抽象性、情感性、充盈性和个异性的范式形态。一般说来,它主要与人的无意识作用相关,通过无意识体验的创造性活动来实现,但又离不开人的生活经验。
试分析内觉体验与幻象型艺术的内在联系。
答:内觉的构成来源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与人的生理结构相联系的尚未形成的心理活动的冲动,一方面是人的意识乃至精神层次心理现象的复沉,而人作为幻象型艺术就同时蕴含着心命冲动与社会人生体验,因此它也折射出社会生活面貌,尽管它是以内在结构的相似隆而不以表层现象的真确性来显现的。而幻象型艺术家可视为这样一种人:他们最善于体验到内觉状态,善于从心灵深处挖掘艺术材料,可以说内觉体验与幻象型艺术是紧密相关的。
作为艺术品内在形式的审美意象有何特征,它是如何形成的?
答:作为艺术品骨在形式的审美意象是主体之生命体验与某种知觉表象的结合,它的一般特征:首先意象并不指涉固定的单一之物;其次,审美意象是包含着理解、评价和情感倾向的复合性心理构成;第三,审美意象指向主观体验。审美意象的产生和形成过程:首先说,审美意象绝不是一般的心理构成,它只有在特殊的心理条件即审美心境下才能产生,而审美心境的形成有赖于一种被称为“预备情绪”的心理因素的出现。在审美意象的形成过程中,各类情绪情感,感觉知觉,想象联想以及判断理解融为一体而呈现为某种具象性形式。各种心理要素的交汇融合过程即是体验过程,而那种最深刻的联系到人的生命存在的体验则可称为生命体验。生命体验寻求感性形式的过程也就是审美意象生成的过程。可以说审美意象就是生命体验的形式化。
二、体验与艺术品外在形式的生成
审美相似律:就是使人将本来与人无涉的外在事物变为主观存在,再由主观存在升华为新的客观存在的心理规律。
审美相似律的类型:(因果相似律、结构相似律)。
因果相似律:表现为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循环转换的过程。在开始寻找艺术形式之前,艺术家与外物接触,并因此引发对自身生命存在的个体性体验,而产生外化这种体验的冲动。这是由外而内的阶段,创作者开始寻找艺术形式时,曾激发艺术家体验的外在事物就成为这一形式的胚胎。艺术家对它进行必要的加工改造,就得到一个凝聚了自己生命体验的感性形式。这是由内而外的阶段。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外物渐渐被剥离了其所固有的种种特性,只保留并强化了它呈现生命体验的那种特性。
结构相似律 是创作主体依据心物间的共同结构样式,使客体主观化、主体客观化的一种创作心理规律。
三、自我体验与角色意识
自我体验:是体验的自我意识,是人将自己当做独立的生命个体来自我观照、审视、谛听时产生的深沉情绪。
角色意识:是指特定的社会境遇、、理想人格、趋同心理、文化认同等因素在人的内心世界中形成的各种规范和原则。
如何理解创作过程中自我体验与角色意识的矛盾冲突?
答:人既是一个个性的生命存在又是社会整体一分子这个事实,导致了艺术作品既包含着个体价值,又包含着社会价值的复杂性,从创作过程来看,艺术家的自我体验与角色意识之间的矛盾统一恰恰是艺术作品价值二重性特征的主观心理基础。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一方面反复体验、观照着自己的生存境遇与情绪积累,寻求独特的感受方式与表达方式,一方面又扮演着某种社会集团的代表者,努力成为某种“集体之体”的思想情感的代言人。这样一来,艺术家的自我体验与角色意识便构成了推动他进行艺术创作的两种既相互排斥又彼此渗透的内驱力。
第四节 艺术创作的心理范式
如何理解形象范式是“形象的抽象框架”的说法?
答:根据各种对原型的即形象范式的解释,可以发生任何一个呈现于作品中的原型,实际上都会存在着三个不同层面上可供解释的原型侧面,最具体(第一层)的是原型像,其中包含了第一、二层面说明的东西;其次是原型式,它是在一定程度上剥落了原型像的具体性后留下形象的抽象框架,再就是剥落了一切具体性后余下的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