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临证指南医案-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营卫胃阳兼虚) 
黄 桂枝 白芍 炙甘草 牡蛎 南枣 
陈 热病后。不饥能食。不寐。此胃气不和。(病退胃不和) 
香豉 黑山栀 半夏 枳实 广皮白 
华(五五) 口鼻受寒暄不正之气。过募原。扰胃系。寒热已罢。犹不饱不饥。舌边赤。中心黄。余邪未清。 
食入变酸。乃邪热不胜谷。以温胆和之。半曲温胆去甘草茯苓枳实。加郁金黑山栀。 
林(氏) 腹满已久。非是暴症。近日面颔肿胀。牙关紧闭。先有寒热。随现是象。诊脉右搏数。左小。乃 
温邪触自口鼻。上焦先受。气血与热胶固。致清窍不利。倏有痹塞之变。理当先治新邪。况头 
面咽喉结邪。必辛凉轻剂以宣通。若药味重浊。徒攻肠胃矣。仿东垣普济消毒意。(热毒壅结上焦) 
连翘 牛蒡子 马勃 射干 滑石 夏枯草 金银花露 金汁 
席 脉左数。右缓弱。阳根未固。阴液渐涸。舌赤微渴。喘促自利溲数。晡刻自热。神烦呓语。夫温 
邪久伏少阴。古人立法。全以育阴祛热。但今见症。阴分固有伏邪。真阳亦不肯收纳。议仿刘 
河间浊药轻投。不为上焦热阻。下焦根蒂自立。冀其烦躁热蒸渐缓。(阴虚邪伏) 
熟地炭 茯苓 淡苁蓉 远志炭 川石斛 五味子 饮子煎法 
又 晚诊。阴中伏邪。晡时而升。目赤羞明。舌绛而渴。与育阴清邪法。 
生地炭 元参心 川石斛 炒麦冬 犀角 石菖蒲 
又 脉左数。右软。舌干苔白。小溲淋沥。吸气喘促。烦汗。肾阴不承。心神热灼蒙闭。议以三才汤。 
滋水制热。三才加茯神黄柏金箔。晚进周少川牛黄清心丸一服。 
又 昨黄昏后。诊脉。较诸早上。左手数疾顿减。惟尺中垂而仍动。呓语不已。若有妄见。因思肾 
热乘心。膻中微闭。神明为蒙。自属昏乱。随进周少川牛黄丸一服。俾迷漫无质之热。暂可泄 
降。服后颇安。辰刻诊脉濡小。形质大衰。舌边色淡。下利稀水。夫救阴是要旨。读仲景少阴下 
利篇。上下交征。关闸欲撒。必以堵塞阳明为治。以阳明司阖。有关无阖。下焦之阴。仍从走泄 
矣。议用桃花汤。 
人参 赤石脂 炮姜 白粳米 
又 晚服照方加茯苓。 
又 脉左沉数。右小数。暮热微汗。时烦。辰刻神清。虚邪仍留阴分。议用清补。 
人参 茯苓 川石斛 炙甘草 黑 豆皮 糯稻根须 
又 金匮麦门冬汤。 
程(二八) 温热病。已伤少阴之阴。少壮阴未易复者。恰当夏令发泄。百益酒酿造有灰。辛热劫阴泄 
气。致形体颓然。药难见效。每日饵鸡距子生用。其汤饮用马料豆汤。(邪热兼酒热伤阴)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者。重在冬不藏精也。盖烦劳多欲之人。阴精久耗。入春则里气大泄。 
木火内燃。强阳无制。燔燎之势。直从里发。始见必壮热烦冤。口干舌燥之候矣。故主治以 
存津液为第一。黄芩汤坚阴却邪。即此义也。再者在内之温邪欲发。在外之新邪又加。葱 
豉汤最为快捷方式。表分可以整肃。至于因循贻误。岂止一端。或因气燥津枯。或致阴伤液涸。 
先生用挽救诸法。如人参白虎汤。黄连阿胶汤。玉女煎。复脉法。申明条例甚详。余则治痉 
厥以甘药缓肝。昏闭用幽芳开窍。热痰之温胆。蓄血而论通瘀。井井有条。法真周到。(邵新甫) 
徐评 细详诸案。俱是热邪误治入脏之坏症居多。时邪温热之症绝少。 

卷五

属性:某 大凡暑与热。乃地中之气。吸受致病。亦必伤人气分。气结则上焦不行。下脘不通。不饥 
不欲食。不大便。皆气分有阻。如天地不交。遂若否卦之义。然无形无质。所以清之攻之不效。(暑 
伤气分上焦闭郁) 
杏仁 通草 象贝 栝蒌皮 白蔻 郁金汁 
姚 奔走气乱。复饮烧酒。酒气辛热。有升无降。肺气 郁。上下不通。舌白消渴。气结自胸及腹。 
自利不爽。周身肤腠皆痛。汗大出不解。无非暑湿热气。始由肺受。漫布三焦。群医消导 
苦药。但攻肠胃。在上痞结仍然。议淡渗佐以微辛。合乎轩岐上病治上之方。 
西瓜翠衣 川白通草 大豆黄卷 马兜铃 射干 苡仁 
范 伏暑阻其气分。烦渴。咳呕喘急。二便不爽。宜治上焦。 
杏仁 石膏 炒半夏 黑栀皮 浓朴 竹茹 
又 痰多咳呕。是暑郁在上。医家乱投沉降。所以无效。 
石膏 杏仁 炒半夏 郁金 香豉 黑山栀 
王 舌白烦渴。心中胀闷。热邪内迫。气分阻闭。当治肺经。倘逆传膻中。必致昏厥。 
杏仁 郁金 滑石 黄芩 半夏 橘红 栝蒌皮 
陈(四五) 暑湿伤气。肺先受病。诸气皆痹。当午后阳升。烦喘更加。夫无形气病。医以重药推消。多见 
不效。 
西瓜翠衣 活水芦根 杏仁 苡仁 
又 酒客中虚。重镇攻消。清气愈伤。夫暑邪皆着气分。苟肺司清肃。则其邪不攻自罢。议仍以 
廓清为法。若雨露从天下降。炎HT 自荡扫无余。威喜丸二钱十服。 
某(二二) 身热。头胀脘闷。咳呛。此暑邪外袭于肺卫。当清上焦。 
丝瓜叶(三钱) 大杏仁(三钱) 香薷(七分) 通草(一钱半) 飞滑石(三钱) 白蔻仁(五分) 
陈 脉左劲。右濡。头痛脘闷。麻痹欲厥。舌白。此暑邪内中。蒙闭清空。成疟之象。平昔阴虚。勿犯 
中下二焦。 
嫩竹叶 连翘 飞滑石 野郁金汁 大杏仁 川贝母 
龚(二四) 脉寸大。头晕。脘中食不多下。暑热气从上受。治以苦辛寒方。 
竹叶 杏仁 郁金 滑石 香豉 山栀 
张(四七) 三疟之邪在阴。未经向愈。春季洞利不食。想春雨外湿。水谷内聚亦湿。即湿多成五泄之 
谓。疮痍仅泄经隧湿邪。而里之湿邪未驱。长夏吸受暑邪。上蒙清空诸窍。咳嗽耳聋。的系新 
邪。非得与宿病同日而语。 
连翘 飞滑石 嫩竹叶 荷叶边汁 桑叶 杏仁 象贝 黑山栀 
程(三六) 暑风必挟湿。湿必伤于气分。断疟疮发。即湿邪内发之征。湿伏热蕴。致气壅塞咽底脘中。 
及至进谷无碍。二便通调。中下无病显然。 
白通草 西瓜翠衣 活水芦根 苡仁 
吴 连朝骤热。必有暑气内侵。头热目瞑。吸短神迷。此正虚邪痹。清补两难。先与益元散三四 
钱。用嫩竹叶心二钱。煎汤凉用三四小杯。常用绿豆煎汤服。 
龚(六十) 暑必挟湿。二者皆伤气分。从鼻吸而受。必先犯肺。乃上焦病。治法以辛凉微苦。气分上焦 
廓清则愈。惜乎专以陶书六经看病。仍是与风寒先表后里之药。致邪之在上。漫延结锢。四 
十余日不解。非初受六经。不须再辨其谬。经云。病自上受者治其上。援引经义以论治病。非 
邪僻也宗河间法。 
杏仁 栝蒌皮 半夏 姜汁 白蔻仁 石膏 知母 竹沥 秋露水煎。 
又 脉神颇安。昨午发疹。先有寒战。盖此病起于湿热。当此无汗。肌腠气窒。至肤间皮脱如麸。 
犹未能全泄其邪。风疹再发。乃湿因战栗为解。一月以来病魔。而肌无膏泽。瘦削枯槁。古谓 
瘦人之病。虑涸其阴。阴液不充。补之以味。然腥 浊味。徒助上焦热痰。无益培阴养液。况宿 
滞未去。肠胃气尚窒钝。必淡薄调理。上气清爽。痰热不至复聚。从来三时热病。怕反复于病 
后之复。当此九仞。幸加意留神为上。 
元参心 细生地 银花 知母 生甘草 川贝 丹皮 橘红(盐水炒) 竹沥 
此煎药方。只用二剂可停。未大便时。用地冬汁膏。大便后。可用三才汤。 
池 伏暑至深秋而发。头痛烦渴少寐。 
薄荷 淡竹叶 杏仁 连翘 黄芩 石膏 赤芍 木通 
张 病几一月。犹然耳聋。神识不慧。嗽甚痰粘。呼吸喉间有音。此非伤寒暴感。皆夏秋间暑湿 
热气内郁。新凉引动内伏之邪。当以轻剂清解三焦。奈何医者不晓伏气为病。但以发散消 
食寒凉清火为事。致胃汁消亡。真阴尽烁。舌边赤。齿板燥裂血。邪留营中。有内闭螈 厥逆 
之变。况右脉小数。左脉涩弱。热固在里。当此阴伤日久。下之再犯亡阴之戒。从来头面。都是 
清窍。既为邪蒙。精华气血不肯流行。诸窍失司聪明矣。此轻清清解。断断然也。议清上焦气 
血之壅为先。不投重剂苦寒。正仿古人肥人之病。虑虚其阳耳。 
连翘心 元参 犀角 郁金 橘红(蜜水炒) 黑栀皮 川贝 鲜菖蒲根 加竹沥 
又 昨进清上焦法。诸症虽然略减。而神识犹未清爽。总由病久阴液内耗。阳津外伤。聪明智 
慧之气。俱被浊气蒙蔽。所以子后午前稍清。他时皆不清明。以阳盛时。人身应之也。拟进局 
方至宝丹。藉其芳香。足以护阳逐邪。庶无内闭外脱之虞。 
至宝丹每服三分。灯心嫩竹叶汤送。 
又 脉右缓大。左弱。面垢色已减。痰嗽不爽。良由胃中津液。为辛散温燥所伤。心营肺卫。悉受 
热焰蒸迫。致神呆喘急耳聋。清阳阻痹。九窍不利。首方宣解气血。继方芳香通窍。无形令其 
转旋。三焦自有专司。岂与俗医但晓邪滞攻击而已。今已获效。当与清养胃阴肺气。体素丰 
盛。阳弱不耐沉寒。然深秋冬交。天气降则上焦先受。试观霜露下垂。草木皆改容色。人在气 
交。法乎天地。兼参体质施治。 
枇杷叶 炒黄川贝 橘红 郁金 茯苓 苡仁 
王 暑风热气入肺。上热。痰喘嗽。(暑风伤肺) 
石膏 连翘 竹叶 杏仁 桑皮 苡仁 橘红 生甘草 
又 肺气壅遏。身热喘咳。溺少。苇茎合葶苈大枣汤。 
某(二五) 暑风外袭。肺卫气阻。头胀咳呛。畏风微热。防作肺疟。 
丝瓜叶 大杏仁 香薷 桔梗 连翘 六一散 
某 舌灰黄。头痛咳逆。左肢掣痛。此烦劳阳动。暑风乘虚袭入。最虑风动中厥。 
鲜荷叶(三钱) 鲜莲子(五钱) 茯神(一钱半) 益元散(三钱) 川贝母(一钱半) 橘红(一钱) 
杨(女) 暑热秽浊。阻塞肺部。气痹腹满。宜以轻可去实。 
西瓜翠衣 白通草 活水芦根 生苡仁 
临好。加入石膏末二钱。 
周(二三) 暑风热。神呆。 
鲜荷叶 苦丁茶 滑石 木通 杏仁 浓朴 
广皮 白蔻仁 
郁(二六) 暑热。头胀。咳喉痛。 
鲜荷叶 杏仁 射干 橘红 桑皮 桔梗 木通 滑石 
胡 不饥不食不便。此属胃病。乃暑热伤气所致。味变酸浊。热痰聚脘。苦辛自能泄降。非无据 
也。(暑热阻气中痞不运) 半夏泻心汤去甘草干姜加杏仁枳实。 
王 身热自汗。腹痛。大小便不利。脉虚。右大左小。暑热内闭。拟和表里法。 
薄荷 枳实 黄芩 生白芍 竹叶心 黑山栀 通草 甘草 
程(四二) 秽热由清窍入。直犯募原。初头痛肌胀。今不饥痞闷。以苦辛寒法。 
杏仁 半夏 浓朴 橘红 竹叶 黄芩 滑石 
又 脉虚。舌赤消渴。伏暑热气。过卫入营。治在手厥阴。 
竹叶 犀角 生地 麦冬 元参 
某(六一) 舌黄。脘闷。头胀。口渴。溺短。此吸受秽气所致。 
飞滑石(三钱) 白蔻仁(七分) 杏仁(三钱) 浓朴(一钱半) 通草(一钱半) 广皮白(一钱半) 
某(三三) 秽暑吸入。内结募原。脘闷腹痛。便泄不爽。法宜芳香逐秽。以疏中焦为主。 
藿香梗 杏仁 浓朴 茯苓皮 半夏曲 广皮 香附 麦芽 
杨 秋暑内烁。烦渴。喜得冷冻饮料。脉右小弱者。暑伤气分。脉必芤虚也。此非结胸症。宜辛寒以彻 
里邪。 
石膏 知母 浓朴 杏仁 半夏 姜汁 
沈(二三) 脉小色白。气分不足。兼之胃弱少食。闻秽浊要刮痧。阴柔之药。妨胃助浊。常以猪肚丸养 
胃。入夏令。热更伤气。每食远进生脉四君子汤一剂。恪守日服。可杜夏季客暑之侵。生脉 
四君子汤 长服猪肚丸。 
卜(二八) 春夏必吞酸。肢痿麻木。此体虚不耐阳气升泄。乃热伤气分为病。宗东垣清暑益气之议。 
人参 黄 白术 甘草 麦冬 五味 青皮 陈皮 泽泻 
葛根 升麻 黄柏 归身 神曲 
任(十六) 冲年真阴未长。逢长夏湿热交迫。斯气泄烦倦。当静坐凉爽。过月凉 至。炎HT 去。乃却病 
之期。与清暑益气之属。清暑益气汤。 
徐(十四) 长夏湿热令行。肢起脓窠。烦倦不嗜食。此体质本怯。而湿与热邪。皆伤气分。当以注夏同 
参.用清暑益气法。 
人参 白术 广皮 五味 麦冬 川连 黄柏 升麻 葛根 神曲 麦芽 谷芽 
鲜荷叶汁泛丸。 
施(四七) 以烦劳伤阳。交长夏发泄令加。见症都是气弱。亦热伤气也。烦渴有痰。先治其胃。盖阳明 
经脉。主乎束筋骨以流利机关耳。(烦劳伤暑胃虚) 金匮麦门冬汤。 
吴 诊脉肝胆独大。尺中动数。先天素弱。水亏。木少滋荣。当春深长夏。天地气机泄越。身中烦 
倦食减。皆热伤元气所致。进以甘酸。充养胃阴。少俟秋肃天降。培植下焦。固纳为宜。 
炒麦冬 木瓜 北沙参 生甘草 乌梅 
程 暑久入营。夜寐不安。不饥微痞。阴虚体质。议理心营。(暑入心营) 
鲜生地 元参 川连 银花 连翘 丹参 
顾(十三) 阴虚遗热。小便淋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