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临证指南医案-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八九日。频用清凉。痘火色既退。浆不能透。或有半浆。顶有箬笠之形。不克充灌。今人多用桑 
虫浆生用。鸡冠血生用。同酒浆和服。倘攻起。少顷后呆滞者。须用补托。 
伍氏攻发药用老人牙 研极细。加麝香少许。每服二三分。名黑灵丹。 
右天虫乃疏表风药 山甲乃攻经隧风药。一味为末。酒浆服。曰独胜散。 
凡虫蚁皆攻。无血者走气。有血者走血。飞者升。地行者降。凡浆足声音哑者不妨。骤喘痰升者 
大忌。翁仲仁云。挫喉声哑。浆行饱满亦无妨。盖痘浆因热气以炼成。必升腾以达头面。肺位最 
高。热上蒸迫。肺先受损。是以声出不扬。倘喘急扶肚抬胸。乃火毒归肺。必不治矣。 
火毒归肺。幼科每用珠子牛黄膏连之属。多不效。余遵孙思邈苇茎汤。或仲景葶苈大枣汤。间 
有效者。肺气壅遏。苦寒直下。已过病所。故无效。 
方书以六七日以前寒战属肺热。六七日以后寒战属气虚。六七日以前切牙属胃热。六七日 
以后切牙属血虚。亦属定论。 
八九日痒塌切牙。痘不起浆。或灰白。或涸或瘪。危险极矣。速速温补。亦可望生。翁仲仁云。塌陷 
切牙。便实声清犹可治。声清则上无热壅痰聚。便实则腑阳未至尽泄。所以温补得效耳。木 
香散 异功散。 
八九日顺痘。浆色苍黄。毒瓦斯悉化。亦云垂成。须谨防护持。搔损流脓裂血。倘正气大泄。毒从虚陷。常有不治之 
患。斯时预嘱伴母勿懈。使痂靥干结。肌肉完固。便是全功。若痘已破碎。声不哑 
者。毒不陷也。无妨。 
伍氏方用芍药汤。 
炒白芍 苡仁 茯苓 地骨皮 银花 百合 山药 建莲 
十一二日。渐次成痂之际。极好之症。必有咳嗽。或夜暮身热。世俗幼科。佥云毒瓦斯未尽。概投苦 
寒。多有胃减废食。酿成痘劳童怯者。吾尝论痘自肾脏骨髓之中。由肝主筋。心主血脉。脾主肌 
肉。肺主皮毛。从内之外。毒乃涣释。收疤之时。真气归里。肺合皮毛。是为末传。处位高。 
体清肃。从前灌胀成痂。蒸迫之气。受亏已极。气泄为咳矣。况投利湿下注药而结痂。其上焦已经转燥。若 
毒仍留伏。焉能收靥。此断断然也。再论幼稚。阳常有余。阴未充长。布痘至于结痂。一身脂液大 
损。其阴气告匮可知。故暮夜属阴时。为烦为热者。正内经云。阴虚生内热也。昔西郊吴氏女。年 
甫四岁。痘系顺症。幼科调治。至浆满成痂之日。忽发烦躁。夜热不寐。晨起安然。医用保元。及钱 
氏五味异功加芍药与服。热躁益加。又更一医曰。毒瓦斯未尽。乃误补之故。用桑虫浆。暨凉解药。 
服后躁热甚。而添泄泻。邀余视之。睹浆痂形色。询平素起居。时日当午。即用六味地黄汤一服 
而安。此二条。人多忽而不究。故辨及之。旬朝后嗽。大法以甘寒生津胃药。 
蔗浆 麦冬 沙参 绿豆皮 地骨皮 甘草 玉竹 甜杏仁 
解余毒药。全以不伤胃气为主。若用芩连必须酒制。翟聂二氏辨之详矣。平和无奇断不败事。 
如三豆饮之属。若金银花一味。本草称解毒不寒。余见脾胃虚弱者。多服即泻。伍氏用连翘饮 
子。亦取平和。 
痘毒痈疡。热症十有七八。虚寒十有二三。甚至骨出腐败。亦有愈者。但外科大忌用火炼升药。 
其诊看之法。亦如疡毒。须分阴阳耳。 
痘疳湿盛生热。强者用苦寒清降。以苦能去湿也。若阻咽废食。以及穿腮破颊者难治。 
年长出痘。男女欲火已动。其初即现膝痛腰酸。咽喉窒痛欲闭。苦辛寒药。必不效验。宜甘咸寒。 
滋水制火。佐以解毒。六七日来。痛势日缓。聂氏有参麦清补方。余每用钱氏六味。加龟胶元参 
秋石获效者甚多。 
若浆不肯起。频吐粘涎者凶。 
凡恶痘。凶危瞬刻。如诸闷症。不过三五日。已发而缩。其危最速。总在七日内。再若 
蒙头。锁喉。悬镜。缠腰。蜘窠。蚕种等。为十恶症。其袁氏十八恶症。今人未尝齿及。如此等痘。 
治之不易。难望全生。更有糖沙夹斑。十朝危期。又根枝虽好。布于岁内幼小之儿。必八九风 
波不治。半浆毒陷之变。必毙于十一二四之期。若能食者。十救一二。 
痘至八九旬日外无浆。则里毒不化。必呛哑瘙痒。痰潮不食。眼开。条款难以尽言。危期速矣。常 
有忽然连串片片之痘。裂水形如松脂桃胶外露。转眼堆聚。内症渐安。变凶转吉。更有旬朝内 
外。干板涸如焦锅巴状。毫无生气。忽从地角承浆诸处。裂缝流臭水。渐升头额。堆肿高浓若糊 
脸。名曰发臭。毒泄即当补托。迟则气脱。 

卷十幼科要略

属性:小儿仓猝骤然惊搐。古曰阳痫。从热症治。古人用凉膈散为主方。 
按急惊属阳。热病用凉膈。以清膈间无形之热。膈上邪热逼近膻中。络闭则危殆矣。此宣通乃 
一定之法。然必询病因。察时候治之。 
幼科以痰热风惊四治。犹可说也。吾乡有专科。立方钩藤连翘木通薄荷前胡枳壳桔梗。加入 
表散消食。多不效验。 
惊为七情。内应乎肝。肝病发惊骇。木强火炽。其病动不能静。且火内寄肝胆。火病来必迅速。后 
世龙荟芩连。必加冰麝硝黄。取其苦寒直降。咸苦走下。辛香通里窍之闭也。如牛黄丸。至宝丹。 
紫雪。皆可选用。凡热邪塞窍。神迷昏愦者仿此。 
钩藤丹皮之属。仅泄少阳胆热。与急惊暴热内闭之症无益。若火热劫烁血液。苦寒咸寒不中 
与也。宜用犀角地黄汤之属。 
方书有镇坠金石之药。有攻风劫痰之药。虽非常用。不可不考。 
惊与厥。皆逆乱之象。仲景云。蛔厥都从惊恐得之。凡吐蛔腹痛呕恶。明是肝木犯胃。幼医乱 
治。束手告毙。余宗仲景法每效。 
慢惊古称阴痫。其治法急培脾胃。理中汤为主方。有痰呕吐。用南星白附子六君子汤。声音 
不出。开窍如竹沥姜汁菖蒲根郁金之属。 
是病皆他病致变。其因非一。有过饥禁食气伤。有峻药强灌伤胃。有暴吐暴泻。脾胃两败。其症 
面青 白。身无热。虽热不甚。短气骨 。昏倦如寐。皆温补治之。惟呕逆不受乳食。温补反佐姜 
连。 
连理汤 钱氏益黄散 钱氏异功散 

卷十幼科要略

属性:稚年五疳。犹大方之五劳。虽方书有五脏之分。是症夏令为多。固从脾胃。盖小儿乳食杂进。运 
化不及。初断乳后。果腥杂进。气伤滞聚。致热蒸于里。肌肉消瘦。腹大肢细。名曰丁奚。或善食。或 
不嗜食。或渴饮无度。或便泻白色。久延不已。多致凶危。宜忌食生冷腥肥凝滞。治法初用清热 
和中分利。次则疏补佐运。常有继病。治之无效。待妊妇产过自愈者。 
夏季霍乱吐泻。通用藿香正气散。 
水泻。宜分利。四苓散。寒加姜桂 热用芩连。 
腹痛宜疏气。调气用木香青皮。有滞加炒楂肉浓朴。重则加莱菔子槟榔。 
腹痛有热。用芩芍枳实。有寒则用草果砂仁吴萸。 
吐泻后。能食。便反秘结者愈。不能食。神怯色痿者。防慢惊。治法调中温中。若有余热烦渴。甘寒 
或甘酸救津。故木瓜之酸。制暑通用要药。 

卷十幼科要略
春温风温
属性:春月暴暖忽冷。先受温邪。继为冷束。咳嗽痰喘最多。辛解忌温。只用一剂。大忌绝谷。若甚者宜 
昼夜竖抱勿倒三四日。夫轻为咳。重为喘。喘急则鼻掀胸挺。 
春温皆冬季伏邪。详于大方诸书。幼科亦有伏邪。治从大方。然暴感为多。如头痛恶寒发热。喘 
促鼻塞身重。脉浮无汗。原可表散。春令温舒。辛温宜少用。阳经表药。最忌混乱。至若身热咳喘 
有痰之症。只宜肺药辛解。泻白散。加前胡牛蒡薄荷之属。消食药。只宜一二味。若二便俱通者。 
消食少用。须辨表里上中下。何者为急施治。 
春季温暖。风温极多。温变热最速。若发散风寒消食。劫伤津液。变症尤速。 
初起咳嗽喘促。通行用。 
薄荷(汗多不用) 连翘 象贝 牛蒡 花粉 桔梗 沙参 木通 枳壳 橘红 桑皮 甘草 
山栀(泄泻不用) 苏子(泻不用降气) 
表解。热不清。用。 
黄芩 连翘 桑皮 花粉 地骨皮 川贝 知母 山栀 
里热不清。早上凉。晚暮热。即当清解血分。久则滋清养阴。若热陷神昏。痰升喘促。急用牛黄丸 
至宝丹之属。 
按风温乃肺先受邪。遂逆传心胞。治在上焦。不与清胃攻下同法。吾乡幼科当此。初投发散消 
食。不应。改用柴芩栝蒌枳实川连。再下夺不应。多致危殆。皆因不明手经之病耳。 
若寒痰阻闭。亦有喘急胸高。不可与前法。用三白吐之。或妙香丸。 

卷十幼科要略
暑热
属性:暑邪必挟湿。状如外感风寒。忌用柴葛羌防。如肌表热无汗。辛凉轻剂无误。香薷。辛温气升。 
热伏易吐。佐苦降。如杏仁川连黄芩。则不吐。宣通上焦。如杏仁连翘薄荷竹叶。暑热深入。 
伏热烦渴。白虎汤。六一散。 
暑邪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后用酸泄敛津。不必用下。 
暑病头胀如蒙。皆湿盛生热。白虎竹叶。酒湿食滞。加辛温通里。 
小儿发热。最多变蒸之热。头绪烦。不能载。详于巢氏病源矣。然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季中伤 
为病。当按时论治。其内伤饮食治法。不宜混入表药。消滞宜用丸药。洁古东垣已详悉。 
徐评 此卷论幼科及看痘之法。和平精切。字字金玉。可法可传。得古人之真诠而融化之。不 
愧名家。闻此老太翁为幼科专门。名闻远近。此老既得家学渊源。又于大方诸书探取经络药 
性之义。而附益之。所以其理益精。其方益正。不若前所列之诸案。尚多可议处也。 

卷十
痧疹
属性:袁 温邪痰嗽。气喘肚膨。四日不解。防发痧。(温邪) 
连翘 山栀 牛蒡 杏仁 石膏 
汪 痧将退。热未去。肺气不清。咳逆无痰。(热邪留肺) 
前胡 桑皮 杏仁 橘红 桔梗 木通 苏子 象贝 
王 痧隐太早。咳喘发热。宜开肺气。 
薄荷 杏仁 象贝 连翘 桑皮 木通 紫菀 郁金 
某 温邪发痧不透。热毒内陷深藏。上熏肺为喘。下攻肠则利。皆冬温火化之症。经云。火淫于 
内。治以苦寒。幼科不究病本。不明药中气味。愈治愈剧。至此凶危。(热邪内陷) 
川连 黄芩 飞滑石 炒银花 连翘 甘草 丹皮 地骨皮 
蒋 喘为肺病。胀乃肝病。因时痧寒热未解。热邪内陷所致。王先生用苦辛酸法极通。然浮肿 
腹痛未减。得非经腑之湿热留着欤。 
木防己 石膏 杏仁 大豆黄卷 通草 苡仁 连翘 
艾 痧退后。呻吟不肯出声。涕泪皆无。唇紫掀肿。乃毒火未经清解。上窍渐闭。气促痰鸣。犹是 
温邪客气致此。自当清解务尽。其神识自和。奈何以畏虚滋肺。邪火愈炽矣。(毒火未清) 
川连 元参 杏仁 甘草 黄芩 连翘 桔梗 银花 
王 痧后。及暮加喉痛咳。 
元参 犀角 鲜生地 连翘 花粉 丹皮 
邹 咽痛鼻燥唇肿。自利。风温热化发疹。上焦热炽。宜辛凉微苦以泄降。(风温发疹) 
连翘 黄芩 犀角 桔梗 牛蒡 杏仁 元参 通草 
谭(六岁) 温邪时疠。触自口鼻。秽逆游行三焦。而为麻疹。目赤鼻煤。吐蛔泻蛔。津津汗出。而喘渴欲 
饮。当与辛苦寒。刘河间法。世俗不知。佥曰发痧。但以荆防蝉壳升提。火得风 。焰烈莫遏。津 
劫至变矣。(疠邪) 凉膈去硝黄加石膏牛蒡赤芍。 
张(三岁) 手足烦热。时发赤块。 
绿豆壳 卷心竹叶 

卷十

属性:程 见点若隐若现。神倦不宁。势如闷伏。表里俱不宣畅。双解固宜。再佐以芳香搜逐。使蕴伏 
之毒透发为主。(见点闷症) 紫雪丹。 
周 热闭心胞络中。目绽。口开。舌缩。两手撮空。发痉。溺通便涩。血分大伤。九日险期。按法图幸。 
勉与紫雪丹二钱。开水调缓缓下。用茶铫。倘得神苏痉舒。方有生机。 
又 神醒。舌绛紫音缩。渴饮不已。心胞热闭虽开。而在里脂液已涸。古人以心热消渴。多系脏 
阴现症。不可攻夺明矣。 
鲜生地 竹叶心 元参 知母 银花露 金汁 先用紫雪(一钱) 
龚 初起腰足俱 。肝肾蕴毒不得外越。目泛匝舌。继增喘促。是紧闷不治之症。诸医佥用石 
膏大黄。然此药仅通阳明胃腑之壅。未能搜逐肝肾至阴之脏。读宋医钱仲阳直诀。毒伏于 
阴。亦有下夺之法。其制方曰。枣变百祥丸。乃百中望一二生全者。(肝肾蕴毒闷症) 
红芽大戟(五钱) 红枣(五枚) 
水煮。至枣熟去核及大戟汤。但用枣肉研化开水送。 
某 毒伏不肯宣透。气滞血凝。焉能起绽成浆。七八险关。诊视肉肿疮枯。神躁不安。议疏利内 
壅。佐活血透肌法。 
犀角 紫草 炒楂 鲜生地 酒浸大黄 红花 青皮 丹皮 连翘 牛蒡 茅根笋尖汤代水。 
俞 发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