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60-脉症治方-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捣碎晒干一两五钱) 枸杞子(甘州者去梗一两五钱) 柏子仁(去壳净炒一两五钱) 决明子( 
炒一两五) 杜仲(姜汁炒断丝一两) 羚羊角(白者一两) 黄柏(盐酒炒一两五钱) 
上二十一味。除二冬二地酒煮捣膏。柏子仁另研。余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 
九十丸。空心盐酒送下。忌煎炒五 
辛发物。 
又方 和气饮治耳鸣久聋。 
川芎(一钱) 当归(一钱) 乌药(一钱五分) 陈皮(八分) 贝母(一钱) 黄芩(酒炒一钱) 
山栀(八分) 桔梗(七分) 升麻(三分) 木通(八分) 木香(三分) 石菖蒲(一钱五分) 
上作一服。姜三片。煎熟。加葱自然汁半盏。和服。 
又方 加减凉膈散治口鼻舌诸病。皆由上焦壅热所致。 
连翘 栀子 黄芩 石膏 大黄(各一钱五分) 防风 荆芥 薄荷(各八分) 甘草(四分)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生地黄 麦门冬(各一钱) 
上作一服。水一钟半。煎。食后服。 
口疮。加黄连(一钱二分)、桂(二分)、唇疮,加同上。 
腮肿。加升麻(五分)、白芷(七分)、牛蒡子(一钱五分)、倍石膏。 
舌肿胀。加白芍药、黄连(各一钱)、玄明粉(八分)。 
舌疮。加黄连、青黛(各一钱)、舌胎。加同上。 
牙缝舌根。无故出血。加牡丹皮、侧柏叶、槐实(各一钱)。 
牙疼。加升麻(五分)、白芷(八分)、黄连(一钱)、川椒(七粒)。 
走马牙疳。以女人溺桶中白垢。火 一钱。铜绿(三分)、胆矾(二分)、麝香(一分)、研末敷 
上。立效。 
咽喉肿痛。加黄连、山豆根(各一钱)、玄参、桔梗(各八分)、牛蒡子(一钱五分)、升麻( 
三分)、一法本方加马兰根、夏枯草(各二钱三钱)、大抵咽喉之症。所关甚急。煎药则但能拔去 
火邪耳。惟以针刺出血。为急要法也。 

卷之三火门
下部(淋浊疝及女人血崩带下是也)
属性:脉 淋家之脉。尺细而数。左尺脉数。妇人则阴中生疮。男子则为气淋。肺脉浮弦而涩。为 
便闭。鼻头色黄者。小便难。尺寸急数。为小便闭。右寸肺主之。左尺肾膀胱主之。尺脉芤 
者。便血。尺脉实数者。热结膀胱而小便淋沥不利也。 遗精白浊。 女人带下赤白。尺寸 
必洪大而涩。按之无力。或细微。或沉紧而涩。皆为元气不足。又云∶急疾者难治。迟者 
易治。女人两尺弦细者。必白带。洪数者。必赤带。淋浊带下。皆下焦湿热之所为也。 疝 
脉。关尺弦急。或寸口弦紧为寒。豁大急搏为热。沉迟浮涩皆为疝。痛视在何部。而知其 
脏。如心肝脾肺肾之属。各按本经脉症治之。又云∶牢急者生。弱急者死。 崩漏之脉。 
两尺洪数而疾为热。微迟弦细为寒。寸微。关弦。尺芤。为气盛血衰。大抵血崩之脉。属火者 
脉多洪数。又云∶迟缓者易治。急疾者难治。 
症 丹溪云∶淋有五。皆属于热。又云小便滴沥痛者淋。急满不痛者。谓之闭也。亦有痰气 
闭塞于上。热结于下。宜吐以提其气。气升则水自降。而热自除。盖气乘其水。而气不得下 
输。热结膀胱。而小便淋闭不利也。譬犹滴水之器。必上窍通而下窍之水出焉。其斯之谓欤 
。戴氏云∶便浊带下。俱属湿热。虽有赤白之异。终无寒热之分。河间云∶天气热则水浑 
浊。寒则澄清。由此观之。湿热明矣。盖寒则坚凝。而热则流通故也。何疑之有哉。 集成 
云疝之一症。专主肝经。肾经绝无相干。或曰∶肝经与冲任督脉所会。聚于阴器。伤于寒。 
则阴缩。伤于热。则纵挺不收。盖木性急速。火性暴。而痛亦暴也。前人论疝甚多。或曰膀 
胱。或曰肾。或曰小肠气。其实皆归于肝经也。大抵此病始于湿热在经。遏而至久。又得寒 
气外束。不得疏散。所以作痛。若只作寒论。恐为未备。必兼湿热乃可。 内经曰∶阴虚阳 
抟谓之崩。按东垣论云∶由脾胃气亏。下陷于肾。与相火相合。湿热下迫。而致崩也。亦有 
肾水枯竭。真阴虚损。不能镇守胞络相火。故血走而崩也。盖脾胃气血之本。心者血之府。 
脉者人之神。俱不足而生火。火得以乘虚。而迫血妄行也。宜详治之。 
治 治法云∶淋属湿热。宜五苓,加山栀、木通、老人血气虚而淋。宜参、 、归、术、带 
木通、山栀、肾虚者补肾。兼利小便。不可独用利药。死血者。四物汤,加牛膝主之。痰气 
滞于上焦。宜二陈吐之。若湿热流注下焦。热结膀胱。而小便闭涩。用益原散。以黄柏、山 
栀、泽泻、煎汤调下。切当大抵淋闭之症。有肺燥不能生水。治宜清金。车前子、茯苓、麦 
门冬、黄芩之类。有热结膀胱。宜泻膀胱火。黄柏、知母之类。有脾湿不运。而精不升 
。故肺不能生水。当燥湿健脾。苍白术、陈皮之类。治各有别。 丹溪云∶浊与带同是湿 
热。白属气。赤属血。治以清热渗湿为主。气虚入参术。血虚入芎归。甚者必用吐以提其气 
。下用二陈。加二术、白芍药、黄柏、煎服。丸药以樗根、白皮、黄柏、青黛、干姜、滑石 
、蛤粉、神曲、糊丸服。或用六味地黄丸尤妙。亦有思虑过度。则水火不交。快情恣欲。而 
精元失守。故尿前尿后。凝结流下。名曰白浊。亦曰遗精。宜抑火养心。安脾。实肾。则水 
火相交。其流固自清矣。 辨疑录云∶疝症本湿热。怒气伤肝。房劳过伤。心肾胞络之火郁 
结于内。盖小肠乃多气少血之经。心气郁结。则腑受邪。肝气一盛。而子亦盛矣。故二气攻入 
小肠膀胱。而痛作矣。治用五苓散。内加行气之药。乃利小便出邪之法。按药性云∶猪苓泽 
泻。分阴阳以和心。心与小肠为表里。心和则小肠之气亦通矣。白术利腰脐间湿。并死血。茯 
苓淡渗利窍行湿。桂伐肝邪。伐其本也。加茴香。善治小肠之气。金铃子橘核。去膀胱肾气 
。槟榔坠下。少加木通。以为导引小肠之火出也。治亦近理。又法治疝、盖因湿热为寒郁而 
发。用山栀子以降湿热。乌头以破寒郁。二味皆下焦之药。而乌头为栀子所引。其效甚速。 
女人崩漏。多因七情之火内动。或因气所使而下。急则治其标。白芷汤。调下百草霜。甚 
者棕榈灰。莲蓬灰。血余灰。俱妙。 
缓则治其本。以四物汤。加参术、黄 、便制香附、地榆、蒲黄、荆芥穗(各等分)、升麻、 
(五分)、屡治有效。宜随症加减用之。 
方 加减五苓散治诸淋。及小便闭涩随症加减用。 
白术(一钱) 赤茯苓(一钱) 泽泻(一钱) 木通(一钱五分) 滑石(一钱) 桂(三分) 郁李 
仁(八分) 黄芩(一钱) 山栀子(一钱) 甘草梢(五分) 秋石(一钱) 黄柏(童便炒一钱) 
上作一服。水一钟半。灯心一握。煎八分空心服。 
血淋。加当归(一钱五分)、生地黄(一钱)、牛膝(一钱)、藕节、侧柏叶(各一钱),去桂。 
气淋。加青皮、香附、海石(各一钱)、沉香(五分)。 
结热蓄于下焦。成砂石淋。加归尾(一钱)、黄柏(加一倍)、大黄(三钱)。 
小便血出如淋。加归身尾、小蓟根、生地黄、侧柏叶、藕节、蒲黄(生用各等分)、小便前后 
血。加同上。 
小便闭不通。加车前子(一钱五分)、大黄(生三钱或五钱)、海金砂(一钱)、小便涩。加青皮 
(七分)、黄连(八分)、枳壳(七分)。 
小便多。或不禁。或不时遗出。以八味丸。减泽泻一半。 
黄柏、知母、煎汤吞下。一月即效。亦可治久远遗精白浊。 
又方 加减厘清饮治赤白浊。梦遗精滑。及女人赤白带下。 
白术 白茯神 麦门冬 黄连 黄柏 益智仁 川萆 石菖蒲 乌药 泽泻 牡蛎 石莲 
肉(各等分)。 
上作一服。水一钟半。姜枣煎。食前服。 
血虚。加当归、地黄(各等分)。 
气虚。加黄 、人参(各等分)。 
阴火动。加黄柏、知母(各等分)、桂(三分)。 
日久者。加升麻、柴胡(各五分)、龙骨( 一钱)。 
女人赤白带。加樗根、白皮、赤石脂(各等分)。 
肥人带是湿痰。加海石、半夏、苍术、川芎、香附(各等分)。 
瘦人无带。有即是热。加香附、山栀、青黛(各等分)。 
思想无穷。所欲不遂。梦遗精滑。治在心脾。加半夏、陈皮、甘草、人参、远志、酸枣仁、 
(各等分)、夜服安神丸。晨服坎离丸。莲肉汤下。或以黄柏知母。煎汤吞下八味丸亦可。 
女人夜梦鬼交。四物。加香附。茯神、远志、石菖蒲、牡蛎( )、赤石脂(各等分)、清晨用 
莲肉汤调下妙香散。 
又方 橘核顺气汤治疝偏坠。此药劫痛行。渗湿清热。 
白术 白茯苓(各一钱) 泽泻(七分) 木通(一钱) 青皮(七分) 桂枝(五分) 橘核(一钱 
)川楝子(一钱) 山栀(一钱五分) 川乌(八分) 木香(五分不见火) 槟榔(七分) 
上作一服。水一钟半。煎。空心服。 
血滞。加桃仁、当归(各等分)。 
气滞。加沉香(五分)、小茴香(七分)。 
寒疝。加吴茱萸(一钱)、山栀、川乌、倍用。 
湿郁疝。加苍术(一钱五分)、木瓜(一钱) 
食积滞而成疝。加山楂、枳实(各一钱)。 
痰涎流注成疝。加半夏、南星、海石、香附(各等分)。 
又方 四物调中汤治血崩。因七情所伤。脾胃不运。肾水亏损。不能镇守胞络相火。以致 
水火不交。而血妄下。此缓则治其本也。必多服乃效。 
川芎(一钱) 当归 白芍药 生地黄 熟地黄 人参 黄 白术 麦门冬 阿胶(炒) 香 
附(各一钱五分) 荆芥穗 黄柏 黄连 地榆(各八分) 升麻(三分) 柴胡(五分) 陈皮( 
一钱) 
上十八味作一服。姜枣。水二钟。煎。食前服。渣煎食远服。 
又方 凉血地黄汤治症同前。此急则治其标也。二三服即效。 
川芎(一钱) 当归 白芍药 生地黄 黄芩(各一钱五分) 黄柏 知母 本 荆芥穗 蔓 
荆子(各一钱) 细辛(五分) 黄连 羌活 防风(各八分) 升麻 柴胡(各五分) 甘草 红 
花(各三分) 
上十八味作一服。姜枣煎。空心服。渣食远服。 

卷之三火门
疮疡(疔疮瘰)
属性:脉 诀云∶数而无力为疮疡。集验云∶脉沉实。发热。烦躁。外无 肿赤痛。其邪深在里。 
宜先疏通以绝其源。浮大而数。 肿在外。当先托里。恐邪气入内也。脉不浮不沉。内外 
症无知。其在经当和荣卫。脉数身无热内有痈脓。脉数。应当发热。而反恶寒。若有痛处。 
当发痈疽疮疡。脉沉迟而缓者生。急疾而数者死。 
症 按外科论云∶夫外科以痈疽发背冠于篇首。为诸疮之先者何。盖此症变化在于须臾。 
性命悬于毫发故也。然痈疽之名。虽有二十余症。其要则有二焉。阴阳是也。凡发于阳者。 
为痈。为热。为实。发于阴者。为疽。为冷。为虚。夫阳发则 
皮薄。色赤。肿高。多有椒眼数十。而痛。阴发则皮浓。色淡。肿坚硬。状如牛颈之皮。不痛 
。又有阳中之阴。似热非热。虽肿而虚。赤而不燥。作痛而无脓。时浮时消。盛而内腐。阴 
中之阳。似冷非冷。不肿而实。微赤而燥。有脓而痛。外虽不盛。而内烦闷。阳中之阴。其 
人多肥。肉紧而内虚。阴中之阳。其人多瘦。肉缓而内实。又有阳变为阴。因草医凉剂之过 
也。阴变为阳,因火艾热药之骤也。然阳变阴。多犹可返于阳。故多生。阴变阳。多不能复于 
阳。故多死。间有生者。此医偶合于法。百中得一耳。所谓发者。积于中而发于外者也。人 
之一身。所自本于五脏。五脏之气。皆禀于胃气。胃为五脏之根本。故胃受谷。脾化之以生 
气血。脾主肌肉。胃气传五脏。以行血脉。经络。灌溉一身。而昼夜一周。虽痈疽有虚实 
寒热。皆由气郁而成。其因有三。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内因候于人迎。人迎者。左手关前一 
分是也。外因候于气口。气口者。右手关前一分是也。人迎气口之脉。和平。则为不内外因 
也。其原有五。一天行时气。二己情内郁。三体虚外感。四身热抟于风冷。五食烧炙。饮醇 
酒。服丹石热毒等药。以五者为邪。气郁于胃中。胃气盛而体实。则邪气相抟。而流注于经 
络。涩于所滞。血脉经络。壅结而成痈。胃气弱而体虚。则邪气盛而宿于经络。凝涩流积。 
血脉不潮。内腐而成疽。故曰外形如粟。中可容毂。外貌若钱。中可安拳。恶毒脓管。寸长 
深满。脓血相粘。用药可痊。臭秽无丝。血败气衰。阳绝阴盛。仙难救命。善用药者。当审 
人虚实。察病冷热。推其所因。究其所原。而后治之。内外相应。不可一概而论。如病发于 
阳。而极热必当顺其气。匀其血。气顺则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