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血虚。不先用补剂而数用追蚀之药。适足以败矣。若发寒热。眼内有赤脉贯瞳仁者。亦不
治。一脉者一年死。二脉者二年死。
一女年十九。颈肿一块。硬而色不变。肌肉日削。筋挛急痛。此七情所伤。气血所损之
症。当先滋养血气。不信。乃服风药。后不起。(此凭症也。)
一人耳后漫肿〔(注)∶“漫”下疑有脱文〕
一少妇耳下患肿。素勤苦。发热口干。月水过期且少。一妪以为经闭。用水蚝之类通之。以
致愈虚而毙。
一女年十七。患瘰 久不愈。月水尚未通。发热咳嗽。饮食少思。老媪欲用巴豆、肉桂
先通其经。予谓此症渐热经候不调者不治。但喜脉不涩。且不潮热。尚可治。须养气血。益
津液。其经自行。彼欲效。仍用巴、桂。此剽悍之剂。大助阳火。阴血得之则妄行。脾胃得
之则愈虚。果通而不止。饮食愈少。更加潮热。遂致不救。
一人远途劳倦。发热。脉大无力
然热退肿消。彼不听。服降火药及必
夫劳倦损气。气衰则火旺。火乘脾土。故倦怠而热。此元气伤也。丹溪曰。宜补形气。
调经脉。其疮自消。不可汗下。若不详脉症经络受病之异。而辄用峻利之剂。鲜不危矣。
一妇因怒不思食。发热倦怠。骨肉酸疼。体瘦面黄。经渐不通。颈间结核。以逍遥散
(二三)八珍汤(十四)治之少可。彼自误服水蛭等药。血气愈虚。遂致不救。(此凭症也。)
一人耳后寸余发一毒。名曰锐疽。 痛寒热。烦躁喜冷。此胆经蕴热而然。先用神仙
一剂。势减二三。时值仲冬。彼惑于用寒远寒之禁。自用十宣托里之药。势渐炽。耳内脓溃
。喉肿。开药不能下而殁。
一放出宫女。年逾三十。两胯作痛。不肿。色不变。大小道作痛
血渍入隧道为患。乃男女失合之症也。难治。后溃不敛。又患瘰 而
此妇为人之外家。夫为商。常在外。可见此妇久怀忧郁。及放出。又不能如愿。是以致生
此疾。其流注瘰 。乃七情气血皆已损伤。不可用攻伐之剂皎然矣。
卷三
流注一百二
属性:暴怒所致。胸膈不利者。调气为主。
抑郁所致而不痛者。宜调经脉补气血。
肿硬作痛者。行气和血。
溃而不敛者。益气血为主。
伤寒余邪未尽者。和而解之。
脾气虚。湿热凝滞肉理而然。健脾除湿为主。
闪肭瘀血凝滞为患者。和气血。调经络。
寒邪所袭。筋挛骨痛。或遍身痛。宜温经络。养血气。
大抵流注之症。多因郁结。或暴怒。或脾虚湿气逆于肉理。或腠理不密。寒邪客于经络
闪扑。或产后瘀血流注关节。或伤寒。余邪未尽为患。皆因真气不足。邪得乘之。常治郁
者开之。怒者平之。闪扑及产后瘀血者散之。脾虚及腠理不密者。除而补之。伤寒余邪者。
调而解之。六要以固元气为主。佐以见症之药。如久而疮口寒者。更用豆豉饼或附子饼灸之
有脓管或瘀肉者。用针头散腐及锭子尤效。若不补血气。及不慎饮食起居七情。俱不治。
一人因怒。胁下作痛。以小柴胡对四物。加青皮、桔梗、枳壳而愈。(因情处治。)
一人臀肿一块微痛。脉弦紧。以疮科流气饮四剂而消。(因情处治。)
一人因怒胁下肿痛。胸膈不利。脉沉迟。以方脉流气饮数剂少愈。以小柴胡对二陈加青
皮、桔梗、贝母。数剂顿退。更以小柴胡二十余剂而痊。(因七情处治。)
一妇因闪肭。肩患肿。遍身作痛。以黑丸子二服而痛止。以(方脉)流气饮二剂而肿消。
更以二陈对四物加香附、枳壳、桔梗而愈。(凭症处治。)
一妇腿患筋挛骨痛。诸药不应。脉迟紧。用大防风汤一剂顿退。又二剂而安。又一妇患
之亦然。先用前汤二剂。更服黑丸子而痊。此二患若失治。溃作败症。(凭症凭脉处治。)
一妇禀弱性躁。胁臂肿痛。胸膈痞满。服流气败毒。反发热少食。用四七汤数剂。胸宽
气利。以小柴胡对四物。加香附、陈皮。肿痛亦退。(此因治不对病而变方。)
一人腿患溃而不敛。用人参养荣汤。及附子饼灸。更以补剂煎膏贴之。两月余愈。(凭
一人脾气素弱。臂肿一块。不痛。肉色不变。饮食少思。半载不溃。先以六君子加芎归
二十余剂。饮食渐进。更以豆豉饼日灸数壮。于前药再加黄 肉桂三十余剂。脓熟针去。以
十全大补汤及附子饼灸之。月余而敛。(此凭症处治。)
一人腿肿。肉色不变。不痛。脉浮而滑。以补中益气汤加半夏、茯苓、枳壳、木香饮之
香附饼熨之。彼谓气无补法。乃服方脉流气饮。愈虚。始用六君子汤加芎、归数剂。饮食少
进。再用补剂。月余而消。(凭脉凭症处治。)
夫气无补法。世俗论也。以其为病痞满壅塞。似难为补。殊不知正气虚不能营运。则邪
气滞而为病。不用补法。气何由行乎。
一人臂肿。筋挛骨痛。年余方溃。不敛。诊脉更虚。以内塞散一料。少愈。以十全大补
汤及附子饼灸而愈。(凭症凭脉处治。)
精要云。留积经久。极阴生阳。寒极为热。以此溃多成 。宜早服内塞散排之。
一人腿肿一块。经年不消。且不作脓。饮食少思。强食则胀。或作泻。日渐消瘦。诊脉
。此乃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虚而然也。遂以八味丸。饮食渐进。肿患亦消。(凭症
一人背髀。患之微肿。形劳气弱。以益气养荣汤。间服黑丸子及木香、生地黄作饼覆患
处。熨之月余。脓成针之。仍服前药而愈。(此凭所因而治。)
一人腿患。久而不敛。饮大补药及附子饼及针头散。 之而愈。(凭症处治。)
一人臂患。年余尚硬。饮食少思。朝寒暮热。八珍汤加柴胡、地骨、牡丹皮。月余寒热
。再用益气养荣汤附子饼灸。两月余脓成。针之。更服人参养荣汤。半载而愈。(凭症而治
一妇脓溃清稀。脉弱恶寒。久而不愈。服内塞散。灸附子饼而瘳。(凭脉凭症而治。)
一人臂患。出腐骨三块尚不敛。发热作渴。脉浮大而涩。乃气血俱损。须多服生气血之
庶可保全。彼谓火尚未尽。乃用凉药内服外敷。几危求治。其形甚悴。脉愈虚。先以六君
子加芎归月余。饮食渐进。以八珍汤加肉桂三十余剂。疮色乃赤。更以十全大补汤。外以附
子饼。仅年而瘥。(凭症凭脉。)
一老伤寒。表邪未尽。股内患肿发热。以人参败毒散二剂。热止。灸香附饼。又小柴
胡加二陈、羌活。川芎、归、术、枳壳。数剂而消。(凭症处治。)
一妇腰间患一小块。肉色如常。不溃。发热。予欲治以益气养荣解郁之剂。彼却别服流
气饮。后针破出水。
年余而没。又一妇久不敛。忽发寒热。予决其气血俱虚。彼反服表散之剂。果发大热。
亦死。(凭症处治)
一人元气素弱。将患此胸膈不利。饮食少思。予欲健脾。解郁。养气血。彼反服辛香流
剂。致腹胀。又服三棱、莪术、浓朴。之类。饮食少。四肢微肿。兼腰肿一块。不溃而殁
一妇经不调。两月或三月一至。四肢肿。饮食少。日晡发热。予曰。此脾土气血虚也。
脾滋气血药。饮食进则浮肿自消。血气充则经水自调。彼以为缓。用峻剂先通月经。果腹疼
泄不止。遍身浮肿。饮食少。没于木旺之月。
一人年逾三十。小腹肿硬。逾年成疮。头破时出血水。此七情所伤。营气逆于肉理也。
流注。诊之肝脉涩。盖肝病脉不宜涩。小腹正属肝经。须涩属金。脉退乃可。予欲以甘温之
药补其气血。令自消溃。彼不信。乃服攻伐之药。气血愈虚。果没于金旺之月。(此凭脉也
(丹溪曰。诸经惟少阳厥阴二经痈疽。宜预防之。以其多气少血也。少血则肌肉难长。
疮久不敛。必成败症。若不知此。辄用峻利之药。以攻伐其阴分之血。祸不旋踵。)
卷三
悬痈一百三
属性:肿或发热者。清肝解毒。(小柴胡、制甘草。)
肿痛者。解毒为主。(制甘草。)不作脓或不溃者。气血虚也。(八珍汤。)肿痛小便赤滞
者。肝经湿热也。宜分利清肝。(龙胆泄肝汤。)
一人谷道前患毒。 痛寒热。此肝经湿热所致。名曰悬痈。属阴虚。先以制甘草(百二
服。顿退。再以四物加车前、青皮、甘草节、酒制黄柏、知母。数服而消。(此凭症也。)
一人年逾五十。患悬痈。脓清脉弱。此不慎酒色。湿热壅滞而然。脓清脉弱。老年值此
以收敛。况谷道前为任脉发原之地。肝经宗筋之所。予辞。果殁。治此痈惟涧水制甘草有效
。已破者。兼十全大补汤(十三)为要。
一人患此。 痛发寒热。以小柴胡汤加制甘草(百二七)二剂少退。又制甘草四剂而消。
(按小柴胡清肝。制甘草解毒。)
大抵此症属阴虚。故不足之人多患之。寒凉之剂。不可过用。恐伤胃气。惟制甘草一药
。不损气血。不动脏腑。其功甚捷。
一人肿痛。小便赤涩。以加减龙胆泻肝汤。加制甘草二剂。少愈。以参、 、归、术、
知母、制甘草。四剂(百二七)而溃。更以四物加黄柏、知母、参、 、制甘草而痊。(按
此先泻后补。当时以有所据。但不知其脉耳。)
一人肿痛未作脓。以加减龙胆泻肝汤二剂。少愈。再以四物加黄柏、知母、木通、四剂
消。(按此先治湿热后养血。)
一人脓熟不溃。胀痛。小便不利。急针之。尿脓皆利。以小柴胡加黄柏、白芷金银花、
四剂痛止。以托里消毒散数剂而愈。
常见患者多不肯针。待其自破。殊不知紧要之地有脓。宜急针之。使毒外发。不致内溃
曰宜开户以逐之。凡疮若不针烙。毒瓦斯无从解。脓瘀无从泄。今之患者。反谓紧要之处。不
宜用针。何相违之远耶。
一人脓清不敛。内有一核。以十全大补汤加青皮、柴胡、制甘草。更以豆豉饼灸。核消
而敛。(此凭症也。)
一人久而不敛。脉大无力。以十全大补加五味、麦门。灸以豆豉饼。月余而愈。(此凭
症凭脉也。)
一老年余而不敛。诊脉尚有湿热。以龙胆泻肝汤(六七)二剂。湿退。以托里药及豆豉饼
灸而愈。(此凭症凭脉也。)
一人肿痛发热。以小柴胡加黄连、青皮(五)。四剂少愈。更以龙胆泻肝汤(六七)而消。
(此凭症也。)
一人脓熟不溃。脉数无力。此气血俱虚也。宜滋阴益气血之药。更针之。使脓毒外泄。彼反
用败毒药。致元气愈虚。疮势愈盛。后溃不敛。竟致不救。(按此不凭脉症而误治也。)
悬痈原系肝肾二经阴虚。须一于补。尤恐不治。况脓成而又克伐。不死何待。常治初起
肿痛。或小便赤涩。
先以制甘草一二剂。及蒜灸。更饮龙胆泻肝汤。若发热肿痛者。以小柴胡加车前、黄柏
、归。脓已成。即针之。已溃用八珍汤(十四)。加制甘草、柴胡稍、酒炒黄柏、知母。小便
涩而脉有力者。仍用龙胆泻肝汤。加制甘草。小便涩而脉无力者。用清心莲子饮。加制甘草
。脓清不敛者。用大补剂。间以豆豉饼灸。或久而不敛者。亦用附子饼灸。并效。
卷三
囊痈一百四
属性:肿痛未作脓者。疏肝导湿。
肿硬发热。清肝降火。
脓清不敛者。大补气血。
已溃者。滋阴托里。
脓成胀痛者。急针之。更饮消毒之剂。
囊痈。湿热下注也。有作脓者。此浊气顺下。将流入渗道。因阴道或亏。水道不利而然
。脓尽自安。不药可也。
惟在善于调摄耳。又有因腹肿。渐流入囊。肿甚而囊自裂开。睾丸悬挂水出。以麸炭(
杉木炭也)末敷外。以紫苏叶包裹。仰卧养之。
精要谓痈入囊者死。将以为属肾耶。予治数人。悉以湿热入肝经施治。而以补阴佐之。
虽脓溃皮脱。睾丸悬挂亦不死。但未知下虚年老者如何耳。
大抵此症属阴道亏。湿热不利所致。故滋阴降湿药不可缺。常治肿痛小便秘滞者。用除
主。滋阴佐之。肿痛已退。便利已和者。除湿滋阴药相兼治之。欲其成脓。用托里为主。滋
阴佐之。候脓成即针之。
仍用托里滋阴。若湿毒已尽者。专用托里。如脓清或多或敛迟者。用大补之剂。或附子
一人囊痈。未作脓而肿痛。以加减龙胆泻肝汤二剂少愈。更以四物加木通、知母、黄柏
而消。(此凭症也。)
一人脓熟作胀。致小便不利。急针。以小柴胡。加黄柏、白芷、金银花。四剂少愈。更
托里消毒散数剂而消。(此凭症也。)
一弱人脓熟胀痛。大小便秘。急针之。脓出三碗许。即鼾睡。觉神思少健。但针迟。须
服解毒药。亦溃尽矣。故用托里药至三十余剂始瘥。(此凭症也。)
一人年逾四十。阴囊肿痛。以热手熨之。少缓。服五苓散不应。尺脉迟软。此下虚寒邪
而然。名曰阴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