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60-类证活人书-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阳下利亦有饮水者。乃有热也。三阴下利宜温之。然少阴自利清水。心下痛。口干燥者。却 
宜下之。此又不可不知也。(少阴泄利下重。不可投热药。先浓煎薤白汤。)(杂一百)(内四 
逆散。缘四逆散用枳实芍药之类。又寻常胃中不和腹中肠鸣下利。生姜泻心汤最妙。)(正六 
十三)(此二法。不特伤寒证也。) 
x(九十六)问小便不利小便难x 
伤寒发汗后小出多亡津液。胃中极干。故小便不利。医见小便不利。往往利之误矣。类纂 
云。胃中干则无小便。慎不可利。故仲景云。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耳。若伤寒引 
饮。下焦有热。小便不通。脉浮者。五苓散。(正六十六)脉沉者。猪苓汤也。(正六七)表不 
解。心下有水。发热而咳。小腹满。小便不利者。小青龙汤去麻黄加茯苓也。(正三十六)伤 
寒无汗。翕翕发热。头项强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也。(正方九)呕而发热 
。胸胁满。心下怔忪。小便不利者。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茯苓。(正二十九)少阴病小便不利者 
。四逆散加茯苓也。(正七十六)(伤寒有所不利者。行之取其渗泄也。有渴而饮停者。有躁 
而烦渴者。有病气去而水气不得行者。其表里得见烦躁。口燥欲饮水。水入即吐。病名水逆。 
及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欲饮水者。有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并宜五苓散 
。其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宜与猪 
苓汤。其大病瘥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正九十四)(此利水道渗泄之义也。) 
大抵中湿与发黄。以利小便为先。阳明汗多。以利小便为戒。○又问小便难何也。阴虚故也 
。阴虚者阳必凑之。为阳所凑也。故小便黄者。中有热也。宜瞿麦滑石之类泻之。太阳病发 
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正方六)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短气腹满。胁下及心痛。鼻干不得汗。嗜卧身黄。小便难。潮热而哕 
者。小柴胡加茯苓主之。(正二十九) 
x(九十七)问小便自利小便数x 
太阳证。下焦有热。小腹必满。应小便不利而小便反利者。下血证也。抵当汤主之。( 
正九十一)阳明证自汗出。应小便少而小便自利者。津液内竭也。屎虽硬不可攻也。当用蜜 
煎导之。(正百十二)少阴证四逆而小便自利者。虚寒证也。四逆汤、(正七十五)真武汤去茯苓 
主之。(正百五)○又问小便数者何也。肾与膀胱俱虚。而有客热乘之也。二经既虚。致受于 
客热。虚则不能制水。故令数。小便热则水行涩。涩则小便不快。故令数起也。诊其趺阳脉 
数。胃中热。即消谷引饮。大便必硬。小便即数也。太阳病自汗。四肢拘急。难以屈伸。心烦 
微恶寒。脚挛急。若小便数者。慎不可行桂枝也。宜与甘草干姜汤、(正五十五)芍药甘草汤 
也。(正五十七)大抵溲数则大便难。仲景云。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即小便数。浮涩 
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正九十二)太阳病若汗若吐若下后微烦。小便 
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正四十二)和之愈。○又云。伤寒脉浮自汗。小便数。若胃中 
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正四十三) 
x(九十八)问有数日不大便。有大便难。有大便硬。有燥屎。有大便溏。x 
伤寒数日不大便。大便硬。及有燥屎。皆知用大柴胡、(正方三十)大承气、(正四十一) 
小承气(正四十二)攻之。然仲景论大便不通。亦有数种不可攻者。(在第三卷十五问中详言 
之矣。)○仲景又有阳结阴结之论。不可不别也。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此为实。名曰阳 
结。宜用小柴胡汤。(正二十九)所谓和其营卫。以通津液。纵不了了。得屎而解也。其脉沉 
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宜用金液丹。所谓阳盛则促。阴盛则 
结促结同也。○又问大便溏者何也。古人云。岁火不及。寒乃大行。民病骛溏。大率病患肠中有寒 
。即大便鸭溏。盖溏者。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华佗云。寒即溏。热即垢。仲景说初硬后溏有二 
证。小便不利。小便少。皆水谷不分耳。 
x(九十九)问病患默默欲眠。目不能闭。起居不安。其声嗄或咽干。(嘎,所讶切声破也)x 
此名狐惑伤寒也。狐惑与湿 。皆虫证。初得状如伤寒。或因伤寒变成其疾。其候默默欲眠。 
目不能闭。起居不安。虫蚀其喉为惑。其声嗄。虫食下部为狐。其咽干。狐惑之病。并恶饮食。面 
目乍赤、乍白、乍黑。是其证也。大抵伤寒病腹内热。入食小肠胃空虚三虫行作求食。蚀人五脏 
及下部。为 病。其候齿无色。舌上尽白。甚者唇黑有疮。四肢沉重。忽忽喜眠。虫蚀其肛。烂见 
五脏则死。当数看其上下唇。上唇有疮。虫食其脏也。下唇有疮。虫食其肛也。杀人甚急。多因下 
利而得。治 桃仁汤、(杂一百五)黄连犀角汤(杂一百六)雄黄锐散主之。(杂一百七) 
x(一百)问病患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复不能卧。欲出行复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 
饭时。如强健人而卧不能行。如有寒如无寒。如有热复无热。口苦小便赤。药入即吐利。x 
此名百合伤寒也。百脉一宗。悉致其病。无复经络也。其状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得卧复 
不能卧。欲出行复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 饭时。如强健人而卧不能行。如有寒如无寒。 
如有热复无热。口苦小便赤。百合之病。诸药不治。药入即吐利。如有神灵。此多因伤寒虚劳。大 
病之后不平复。变成斯疾也。百 
合知母汤、(杂一百八)滑石代赭汤、(杂一百九)鸡子汤、(杂一百十)百合地黄汤、(杂百十 
一)百合洗方(杂百十二)栝蒌牡蛎散、(杂百十三)滑石散(杂百十四)主之。 


卷第十二
属性:此一卷。说药证并药方加减法。所谓药证者。药方前有证也。如某方治某病是也。伤寒有证 
异而病同一经。药同而或治两证。类而分之。参而伍之。审知某证者。某经之病。某汤者。某证之 
药。然后用之万全矣。又况百问中一证下有数种药方主之者。须是将病对药。将药合病。乃可服之 
。假如下利而心下痞。称十枣汤、大柴胡、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赤石脂禹余粮汤、桂枝人 
参汤之类。虽均是治下利而心下痞。其方有冷有热。仔细详药证以对治之。则无不中矣。所谓药方 
并加减法者。仲景伤寒方一百十三道。病与方相应。乃用正方。科有差别。即随证加减。昔人云。 
学方三年。无病可医。疗病三年。无方可治。往往世传为名论。竟不知执方疗病。或中或否。不知 
加减。移咎于方。古人用药。如斗运转。故攻病的而取效速。一服知。二服愈。假如理中丸证。肾 
气动者。去白术。小柴胡汤证。小便不利者。加茯苓。盖脾恶湿。肾恶燥。白术治湿。茯苓利水。 
故肾气动者去白术。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以此推之。然后知不可执方疗病。须是随证加减。今于逐 
方下说病证用药加减。庶几修合之际。便见治法。兼古方凡称 咀者。直云锉如麻豆大。云一升者 
只用一大白盏。以古准今。易晓而通用也。寻常疾势轻者。只抄粗末五钱匕。水一盏半。入姜枣。煮七八分。去滓服之。 
未知再作。病势重者。当根据古剂法(古之三两。即今之一两也。二两即今之六钱半也。古之三升。即今之一升也。料例 
大者。只合三分之一是也) 
x桂枝汤(一)x 太阳中风。阳浮阴弱。发热汗出。恶寒鼻鸣干呕者。宜服之。○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 
恶风者。宜服之。○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宜服之。○桂枝本为解肌。若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 
。不可与之。○太阳病服桂枝汤。烦不解。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 
大者。与桂枝汤。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服桂枝汤大汗出。大烦渴不解。脉洪 
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 
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与桂 
枝汤得之便厥。咽干烦躁吐逆。作甘草干姜汤与之。厥愈。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伸。若胃 
气不和。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如烧针者。四逆汤主之。○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 
解宜服。○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解外宜服。○太阳病先发汗不解。复下之。脉 
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服。○病常自汗 
出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者。外不谐也。以卫气不共营气谐和故尔。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复 
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服。○病患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 
则愈。宜服。○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与承气汤。小便清者。知不在里。当发汗。宜服。 
○伤寒发汗解半日许。复热烦。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服。○伤寒医下之。清谷不止。身疼痛。急当 
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太阳病发热汗出。营弱 
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宜服。○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不可攻痞。先解表 
。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 
心汤。○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 
其外。外解已。但小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其解外宜服。(以上属太阳)。○阳明 
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表未解宜服。○病患烦热汗出解。如疟状。日晡发热。脉实者。宜大承气 
汤。脉浮虚者宜服。(以上属阳明)○太阴病脉浮。可发汗宜服。(属太阴)○下利腹胀满。 
身疼痛者。先温里。乃攻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服。(属厥阴)○吐利止。身痛不休。宜 
桂枝汤小和之。(属霍乱) 
桂枝 芍药(各三钱) 甘草(二两炙)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五片。枣子二枚。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须 
臾啜热稀粥一盏。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佳。○(加减法)桂枝汤自西北二方居人 
。四时行之无不应验。江淮间唯冬及春可行之。自春末及夏至以前。桂枝证可加黄芩一分。谓之 
阳旦汤。夏至后有桂枝证可加知母半两。石膏一两。或加升麻一分。若病患素虚寒者。正用古方。 
不在加减也。○戒曰。桂枝最难用。虽云表不解脉浮可发汗。宜桂枝汤。须是病患常自汗出。小便 
不数。手足温和。或手足指稍作微冷。少顷却温。身虽微似烦而又增寒。始可行之。若病患身无汗 
。小便数。或手足冷。不恶寒。或饮酒家不喜甘者。慎不可行桂枝也。仍有桂枝证服汤已。无桂枝 
证者。尤不可再与。 
x桂枝麻黄各半汤。(二)x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 
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 
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 
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服。(属太阳) 
桂枝 芍药 甘草(炙。各八钱) 麻黄(半两。汤泡焙秤) 杏仁(一十二个。汤浸去 
皮尖两仁者)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生姜四片。枣子一枚。水一盏半。煮至八分。去滓温服。(又 
见辩误) 
x桂枝二麻黄一汤。(三)x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 
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服。(属太阳) 
桂枝(八钱半) 芍药(五钱半) 杏仁(八个。沸汤浸去皮尖) 甘草(二分半炙) 
麻黄(三钱一。字。汤泡去黄汁焙干秤)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生姜四片。枣子一枚。水一盏半。煮至八分温服。以微汗为度 
。(又见辩误) 
x桂枝二越婢一汤。(四)x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 
发汗。宜服之。(属太阳) 
桂枝 芍药 甘草(各半两) 石膏(六钱。捶碎) 麻黄(半两。汤泡去黄汁焙干秤。 
)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生姜四片。枣子一枚。水一盏半。煮至八分。去滓温服。(又 
见辩误) 
x桂枝加桂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