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98-金匮要略浅注-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为虚寒而呕者。出其方治也。阴邪逆则为呕。阳虚而不能摄阴。则小便利。真阴 
伤而真阳越。则身有 
微热。虚阳又不能布护周身。而见厥脉弱者。此表里阴阳气血俱虚之危候也。此症虚实 
并见。治之当求其本矣。 
x四逆汤方x 
附子(一枚生用) 干姜(一两半) 甘草(二两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 
两。 
(四逆汤。为少阴之专剂。所以救阴枢之折也。然少阴为阴枢。少阳为阳枢。病主 
呕。今)呕而(不厥。)发热(不微)者。(是少阳相火之病也。以)小柴胡 
汤主之。 
此与上节。为一阴一阳之对子。少阴厥而热微。宜回其始绝之阳。少阳不厥而发热。 
宜清其游行之火。 
x小柴胡汤方x 
柴胡(半斤) 半夏(半升) 黄芩 人参 甘草 生姜(各三两) 大枣(十二 
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胃主纳谷。其脉本下行。今反挟冲脉之气而上逆。名曰胃反。)胃反呕吐者。( 
以)大半夏汤主之。 
此为胃反证出其正方也。千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而吐。外台治呕。心下痞硬者。 
可知此方泛应曲当之妙也。俗医但言半夏治痰。则失之远矣。 
x大半夏汤方x 
半夏(二升) 人参(三两) 白蜜(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 
服。 
(又有阳明有热。大便不通。得食则两热相冲。)食已即吐者。(以)大黄甘草汤主之。 
此为食入即吐者出其方治也。东垣谓幽门不通。上冲吸门者。本诸此也。外台治吐 
水。可知大黄亦能开脾气之闭。而使散精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矣。 
x大黄甘草汤方x 
大黄(二两) 甘草(一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胃反病为胃虚挟冲脉而上逆者。取大半夏汤之降逆。更取其柔和以养胃也。今有挟 
水饮而病)胃反。(若吐已而渴。则水饮从吐而俱出矣。若)吐(未已)而渴。欲饮水 
者。(是旧水不因其得吐而尽。而新水反因其渴饮而增。愈吐愈渴。愈饮愈吐。非从脾 
而求输转之法。其吐与渴。将何以宁。以)茯苓泽泻汤主之。 
此为胃反之因于水饮者而出其方治也。此方治水饮。人尽知之。而治胃反。则人未 
必知也。治渴。更未必知也。然参之本论猪苓散。伤寒论五苓散猪苓汤。可以恍然悟矣。 
且外台用此汤治消渴脉绝胃反者。有小麦一升。更得其秘。 
李氏云、五苓散治外有微热。故用桂枝。此证无表热。而亦用之者。以桂枝非一于 
攻表之药也。乃彻上彻下。可外可内。为通行津液。和阳治水之剂也。 
x茯苓泽泻汤方x 
茯苓(半斤) 泽泻(四两) 甘草 桂枝(各二两) 白术(三两) 生姜(四 
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前言先吐却渴为欲解者。以其水与热随吐而俱去。今)吐后渴欲得水。(且以水 
不足以止其燥。)而贪饮(不休)者。(是水去而热存也。以)文蛤汤主之。(方中有 
麻杏生姜等。除热导水外。)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此为吐后热渴而出其方治也。 
x文蛤汤方x 
麻黄(三两) 杏仁(五十枚) 大枣(十二枚) 甘草 石膏 文蛤(各五两) 
生姜(三两)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汗出即愈。 
干呕吐逆。(胃中气逆也。)吐涎沫。(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也。以)半夏干姜散 
主之。 
此为胃寒干呕者而出其方也。 
徐忠可云、此比前干呕吐涎沫头痛条。但少头痛。而增吐逆二字。彼用茱萸汤。此 
用半夏干姜散。何也。盖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一也。然前有头痛。是浊阴上逆。格邪 
在头为疼。与浊阴上逆。格邪在胸而满相同。故俱用人参姜枣助阳。而以茱萸之苦温。 
下其浊阴。此则吐逆。明是胃家寒重。以致吐逆不已。故不 
用参。专以干姜理中。半夏降逆。谓与前浊阴上逆者。寒邪虽同。有高下之别。特未至 
格邪在头在胸。则虚亦未甚也。 
x半夏干姜散方x 
半夏 干姜(各等分) 
上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顿服之。 
病患(寒邪抟饮。结于)胸中(阻其呼吸往来出入升降之机。其证)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 
哕不哕。(寒饮与气。相抟互击。逼处心脏。欲却不能。欲受不可。以致)彻心中愦愦 
无(可)奈(何之状。而不能明言)者。(以)生姜半夏汤主之。 
此为寒邪抟饮。似喘似呕似哕而实非者。出其方治也。 
徐忠可云、喘呕哕。俱上出之象。今有其象。而非其实。是膈上受邪。未攻肺。亦 
不由胃。故曰胸中。又曰、彻心中愦愦无奈。彻者。通也。谓胸中之邪既重。因而下及 
于心。使其不安。其愦愦无可奈何也。生姜宣散之力。入口即行。故其治最高。而能清 
膈上之邪。合半夏并能降其浊涎。故主之。与茱萸之降浊阴。干姜之理中寒不同。盖彼 
乃虚寒上逆。此惟客邪抟饮于至高之分耳。然此即小半夏汤。彼加生姜煎。此用汁而多。 
药性生用则上行。惟其邪高。故用汁而略煎。因即变其汤名。示以生姜为君也。 
x生姜半夏汤方x 
半夏(半升) 生姜(汁一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 
夜一。呕止停后服。 
(彼夫初病。形气俱实。气逆胸膈间。以致)干呕(与)哕。若手足厥者。(气逆胸 
膈。不复行于四肢也。以)橘皮汤主之。 
此为哕之不虚者而出其方治也。古哕证即今之所谓呃也。要知此证之厥。非无阳。 
以胃不和。而气不至于四肢也。 
x橘皮汤方x 
橘皮(四两) 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下咽即愈。 
(更有胃虚而热乘之。而作)哕逆者。(以)橘皮竹茹汤主之。 
此为哕逆之挟虚者。出其方治也。 
徐忠可云、此不兼呕言。是专胃虚而冲逆为哕矣。然非真元衰败之比。故以参甘培 
胃中元气。而以橘皮竹茹。一寒一温。下其上逆之气。亦由上焦阳气不足以御之。乃呃 
逆不止。故以姜枣宣其上焦。使胸中之阳。渐畅而下达。谓上焦固受气于中焦。而中焦 
亦禀受于上焦。上焦既宣。则中气自调也。 
x橘皮竹茹汤方x 
橘皮(二斤) 竹茹(二升) 大枣(三十枚) 生姜(半斤) 甘草(五两) 
人参(三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总而言之。病证不同。而挈要之道。在气则曰阴阳。在身则曰脏腑。)夫六腑(之 
)气(阳也。阳气虚)绝(不温)于外者。手足(无阳以运之。则时觉畏)寒。(胸中 
无阳以御下焦之阴。则呕吐哕之类。皆为阴逆)上气。(且)脚(下无阳气之运而生寒。 
寒主收引而为)缩。五脏(之)气(阴也。阴气虚)绝(不守)于内者。(则下)利不 
禁。下(利之)甚者。(阴脱不随阳气以营运。则)手足不仁。 
此提出脏腑以阳绝阴绝。为危笃证指出两大生路。总结上文呕吐哕等证。并起下文 
利证。此于上下交界处着神。 
沈自南云、六腑为阳。气行于外。盖胃为众腑之原。而原气衰。阳不充于四肢。则 
众腑之阳亦弱。故手足寒。上气脚缩。即阳虚而现诸寒收引之象也。诸脏属阴。藏而不 
泻。然五脏之中。肾为众阴之主。真阳所寄之地。但真阳衰微。则五脏气皆不足。胃关 
不阖。泻而不藏。则利不禁。而下甚。甚者。阳气脱。而阴血痹着不行。故手足不仁。 
此仲景本意。欲人治病以胃肾为要也。 
(下利证有重轻。当以脉别之。假如)下利脉沉(者主里。)弦者。(主急。见是 
脉者。则知其里急)下重。脉大者。(为邪盛。又为病进。见是脉者。)为未止。(微 
弱者。正衰而邪亦衰也。数者。阳之象也。)脉微弱(中而见)数者。(则)为(阳气 
将复。故知其利)欲自止。虽(下利以发热为逆证。而既得微弱中见数之脉。邪去正复。 
)发热(必自已而)不死。 
此以脉而别下利之轻重也。内经以肠 身热则死。寒则生。此言虽发热不死者。以 
微弱数之脉。知其邪去而正将自复。热必不久而自退。正与内经之说相表里也。 
下利手足厥冷(阳陷下。不能行于手足也。)无脉者。(阳陷下。不能充于经脉也。 
)灸之。(起陷下之阳。手足应温。而竟)不温。(然手足虽不温。而犹望其脉还为 
吉兆。)若脉(亦)不还。反(加)微喘者。(是下焦之生气。不能归元。而反上脱也。 
必)死。(所以然者。脉之元始于少阴。生于趺阳。少阴趺阳。为脉生始之根。少阴脉 
不至。则趺阳脉不出。故少阴在下。趺阳在上。故必)少阴(上合而)负(于)趺 
阳者。(戊癸相合。脉气有根。其证)为顺也。(其名负。奈何。如负戴之负也。) 
此言下利阳陷之死证。而并及于脉之本原也。 
下利(大热而渴。则偏于阳。无热不渴。则偏于阴。皆未能即愈。若)有微热而渴。 
(则知其阴阳和也。)脉弱者。(则知其邪气去也。见此脉证。)今自愈。 
下利脉数。(为热利也。若身无大热。止)有微热汗出。(其热亦随汗而衰矣。) 
今自愈。设脉紧(者。为表邪未衰。故)为未解。 
下利(以见阳为吉。若)脉数而渴者。(是阳能胜阴。)今自愈。(表和热退。 
而脉数与渴。)设不瘥。必圊脓血。以(里)有热(反动其血)故也。(下利。脾病也。 
弦。肝脉。脾病忌见肝脉。若)下利脉反弦。(似非美证。但弦中浮而不沉。兼见外证 
)发热身汗者(其弦不作阴脉看。与脉数有微热汗出一例。当自)愈。 
下利(而失)气(不已)者。(是气滞而乱。又在寒热之外。但)当利其小便。( 
小便利。则气化而不乱矣。) 
下利(属寒者。脉应沉迟。今)寸脉反浮数。(其阳强可知)尺中自涩者。(其阴弱 
可知。以强阳而加弱阴。)必圊脓血。 
前章既言下利脉微弱数。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此六节即承前意而言脉证或有参 
差。其内邪喜于外出。则一理也。但变热者。必见血耳。 
下利清谷。(为里虚气寒也。宜温其中。)不可攻其表。(若服表药。令其)汗出 
(则阳虚者气不化。)必胀满。 
此言里气虚寒。不可误汗以变胀也。 
下利脉沉而迟。(其为阴盛阳虚无疑矣。阳虚则气浮于上。故)其人面少赤。(虽 
)身有微热。(尚见阳气有根。其奈阳不敌阴。为)下利清谷(而不能遽止。)者。( 
是阳热在上。阴寒在下。两不相接。惟以大药救之。令阴阳和。上下通。)必郁冒汗出 
而解。(然虽解而)病患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阳在上而不行于下。)下( 
焦阳)虚故也。 
此言三阳之阳热在上。而在下阴寒之利。可以冀其得解。师于最危急之证。审其一 
线可回者。亦不以不治而弃之。其济人无已之心。可谓至矣。 
下利后。(中土虚也。中土虚。则不能从中焦而注于手太阴。故)脉绝。(土贯四 
旁。而主四肢。土虚则)手足厥冷。(脉以平旦为纪。一日一夜。终而复始。共五十度 
而大周于身。) 时(为循环一周。而)脉(得)还手足温者。(中土之气将复。复能从中焦 
而注于太阴。故)生。脉不还者。(中土已败。生气已绝。故)死。 
此言生死之机。全凭于脉。而脉之根。又藉于中土也。其脉生于中焦。从中焦而注 
于手太阴。终于足厥阴。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二十五度。水下百刻一周。循环至五十度。 
而复会于手太阴。故还与不还。必视乎 时也。 
通脉四逆汤。白通汤。或加胆尿。皆神剂也。 
前皆言下利。此复言利后。须当分别。 
下利后。腹胀满。(里有寒也。)身体疼痛者。(表有寒也。一时并发。当以里为 
急。)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所以然者。恐里气不充。则外攻无力。阳气外泄。则里 
寒转增也。)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此为寒而下利。表里兼病之治法也。 
x四逆汤方x (见上) 
x桂枝汤方x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 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 
稀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淋漓。 
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 
(然亦有实邪之利。所谓承气证者。何以别之。)下利三部脉皆平。(不应胸中有 
病。然)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