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92-时方妙用-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不明。)主气散。 
诗曰。浮为表脉病为阳。轻手扪来指下彰。芤似着葱知血脱。革如按鼓识阴亡。(孤阳 
越于上。便知真阴竭于下矣。)从浮辨散形撩乱。定散非浮气败伤。除却沉中牢伏象。请君 
象外更参详。(浮。不沉也沉中诸脉俱不能兼。) 
沉。(轻手不得。重手乃得。按至肌肉以下。)为阴为里。(除浮革芤散四脉之外。皆可 
互见。)沉而几无为伏。(着骨始得。较沉更甚。)主邪闭。沉而有力为牢。(沉而强直抟指。) 
主内实。 
诗曰。沉为里脉病为阴。浅按如无按要深。伏则幽潜推骨认。牢为劲直着筋寻。须知诸 
伏新邪闭。可悟诸牢内实寻。除却浮中芤革散。许多活法巧从心。(沉。不浮也。浮中诸脉。 
不 
迟。(一息。三至或二至。)为在脏为寒。(除数紧促动四脉之外。皆可互见。)迟而时止 
为结。(迟中而时有一止也。但无定数)主气郁血壅痰滞。(亦主气血渐衰。)迟而更代为代。 
(缓中一止。不能自还而更代也止有定数。)主气绝。(亦主经坠。有阻。妊 
诗曰。迟为在脏亦为寒。(脉经云。迟为寒。仲景云。迟为在脏。)一息未及四至弹。(一 
呼一吸。合为一息。一呼脉来二至。一吸脉来二至。合为一息四至。为平人之脉。迟则一息 
三至。或一息二至。至于一息一至。必死。)结以偶停无定数。(迟中一止也。)代因不返即 
更端。(一脏气绝。其脉往而不能自还他脏因而更代之。须知此脉止有定数。)共传代主元阳 
绝。还识结成郁气于。除却数中促紧动。诸形互见细心观。(迟。不数也。数中诸脉不能兼 
见。) 
数。(一息。五六至。)为在腑为热。(除迟结代三脉之外。俱可互见。)数而牵转为紧。 
(如牵绳转索。)主寒邪而痛。(亦主表汗。)数而时止为促。(数中时有一止。亦无定数。) 
主 
邪气内陷。数见关中为动。(形圆如豆。厥厥摇动见于关部。)主阴阳相搏。(主气与惊。男 
亡阳。女血崩。) 
诗曰。数为腑脉热居多。(仲景云。数为在腑脉经云。数为热。)一息脉来五六科。(谓 
一息五六至也。至七八至者危。)紧似转绳寒甫闭。动如摇豆气违和。数中时止名为促。促 
里阳偏即是魔(阳盛为促。)除却迟中兼结代。旁形侧出细婆婆。(数。不迟也。迟中诸脉。 
不能兼见。) 
虚。(不实也。应指无力。浮中沉三候俱有之。前人谓豁然空大见于浮脉者非。)主虚。 
(有素禀不足。因虚而生病者。有邪气不解。因病而至虚者。)虚而沉小为弱。(沉细而软。 
按之乃得。沉见。)主血虚(亦分阴阳胃气。)虚而浮小为濡。(如絮浮水面。○浮见。)主气 
虚。(亦主外湿。)虚而模糊为微。(不显也。指下不分明。若无若有。浮中沉皆是。)主阴阳 
气绝。虚而势滞为涩。(往来干涩。如轻刀刮竹之象。)主血虚。亦主死血。虚而形小为细。 
(形如蜘蛛丝之细。指下分明。)主气冷。虚而形缩为短。(寸不通鱼际。尺不通尺泽。)主 
气 
损。(亦主气郁。)诗曰。虚来三候按如绵。元气难支岂偶然。弱在沉中阴已竭。濡居浮分气 
之愆。痨成脉隐微难见。(指下不分明。) 
病剧精干涩遂传。冷气蛛丝成细象。(以上皆言脉势。唯细大长短。皆指脉形而言。细 
者形如蛛丝也。微与细相类。但微对显而言。细对大而言。分别在此。)短为形缩郁堪怜。 
实。(不虚也。应指有力。浮中沉俱有之。四言脉诀云。牢甚则实。独附于沉脉者非。 
大抵指下清楚而和缓。为元气之实。指下逼逼而不清。为邪气之实。)主实。实而流利为滑。 
(往来流利。)主血治。(亦主痰饮。)实而迢长为长。(上至鱼际。下至尺泽。)主气治。(亦 
主阳盛阴虚。)实而涌沸为洪。(应指满溢。如群波涌起之象。)主热极。亦主内虚。实而端 
直为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主肝邪。(亦主寒。主痛。) 
诗曰。实来有力象悠悠。邪正全凭指下求。(脉来有力。指下清而不浊。滑长不兼洪弦 
之象。正气实也。如指下浊而不清。但见洪紧。不见滑长。是邪气实也。)流利滑呈阴素足。 
迢遥长见病当瘳。洪如涌浪邪传热。弦以张弓木作仇。毫发分途须默领。非人浑不说缘由。 
大。(即洪脉而兼脉形之阔大也。旧本统于洪脉。今分别之。) 
诗曰。大脉如洪不是洪。形兼洪阔不雷同。绝无舞柳随风态。却似移兵赴敌雄。新病邪 
强知正怯。夙 外实必中空。内经病进真堪佩。总为阳明气不充。(邪气盛。则胃气衰。故 
脉大而不缓。) 
缓。(脉来四至。从容不迫。)主正复。(和缓之缓。主正复。怠缓之缓。主中湿。) 
诗曰。缓脉从容不迫时。诊来四至却非迟。胃阳恰似祥光布。谷气原如甘露滋。不问阴 
阳欣得此。任他久暂总相宜。若还怠缓须当辨。湿中脾经步履疲。(胃气复。则邪气退。故 
脉缓而不大。○缓者。主脉之气象从容不迫而言。非指往来之迟缓也。迟字对数字言。迟则 
不数。数则不迟也。缓字所包者广。迟中有缓。数中亦有缓。非浅人所可领会。故内经与大 
字对言。不与数字对言。其旨深哉。) 

卷一切脉
节录病机赋
属性:(修园重订) 
赋曰。能穷浮沉迟数虚实大缓八脉之奥。(八者。脉之奥也。)便知表里寒热盛衰邪正八 
要之名。(表者。病不在内也。里者。病不在外也。盛者。本来气血不衰也。衰者。本来气 
血不盛也。寒者脏腑积冷也。热者。脏腑积热也。邪者。非脏腑正病也正者非外邪所中也。) 
八脉为诸脉纲领。八要是众病权衡。(量度诸病。申此八要也。)虚为气血不实。举按无力。 
若兼弱涩之象。(举者。轻手取之于皮肤之上。按者。重手按之于肌肉之内也。无力者。言 
指下举按应指无力也。弱者。痿而不起也。主气虚。涩者。往来干涩也。主血少。虚脉兼此 
二象。)实为气血不虚。举按有力。且该长滑之形。(长者。过于本位也。主气有余。滑者。 
流而不滞也。主血有余。实脉兼此二象。此以虚实二脉。探气血盛衰之情也。)迟寒数热。 
纪至数多少。(平人脉。以四至为准。不及曰迟。一息三至也。太过曰数。一息六至也。经 
云。数则为热。迟则为寒。此以迟数二脉。别其寒热也。)浮表沉里。在指下重轻。(轻手举 
之于皮肤上即得。重按乃无。如水浮泛者曰浮。重手按至筋骨而得者曰沉。经云。浮为在表。 
沉为在里。此以浮沉二脉。别其表里也。)缓则正复。和若春风柳舞。大则病进。势若秋水 
潮生。(缓则胃气复。如春柳之和。故邪退而正复也。病进而危。故脉洪大。如秋涛之汹涌 
。此以缓大二脉。验其邪正也。)六脉同等者。喜其勿药。(六脉者两手六部之脉也。同等者。 
脉息调匀。不治自愈。王肯堂误解为大小浮沉迟数同等。不可从也。)六脉偏盛者。忧其采 
薪。(偏盛者。六部中那一部独异也。又于那一部之中。推其于八脉中见出那一象也。王肯 
堂旧解亦误。) 

卷一切脉
脉有宜忌
属性:凡病内虚者。脉弱为宜。洪大则忌。病外感者。阳脉为宜。阴脉则忌。○有神者吉。和 
缓者吉。合于时令者吉。与面上五色中见那一色相生者吉。反是者凶。只此数语可遵。其余 
皆不经之言。不可信也。 

卷一切脉
妇人脉法
属性:妇人两尺盛于两寸。常也。若肾脉微涩与浮。或肝脉沉急。或尺脉断绝不匀。皆经闭不 
调之候。妇人尺脉微迟为居经。月事三月一下。血气不足故也。 
妇人三部浮沉正等。无他病而经停者。孕也。尺大而旺。亦然。左尺洪大实为男。右尺 
洪大实为女。(旧说。以左右尺为断。然经云。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今以寸脉动 
滑。为断左叶熊罴。右应鸾凤之兆。) 
体弱之妇。尺内按之不绝。便是有子。月断病多。六脉不病。亦为有子。所以然者。体 
弱而脉难显也。脉经曰。三部浮沉正等。按之无绝者。孕娠也。何常拘于洪滑耶。阴搏阳别。 
谓之有子。言尺内阴脉抟指。与寸口阳脉迥别。其中有阳象也。妇人不月。脉来滑疾。重手 
按之散者。胎已三月也。和滑而代者。二月余之胎息也。重手按之。滑疾不散者。五月也。 
妇人经断有呕。其脉弦者。后必大下。不成胎也。然有因病脉弦。又当保胎为务。气旺。则 
弦自退矣。 
阴虚阳搏谓之崩。言尺内虚大弦数。皆内崩而血下。妊娠七八月。脉实劳强大者吉。沉 
细者难产而死。 
女人得革脉。曰半产漏下。得离经之脉。曰产期。离经者。离乎经常之脉也。盖胎动于 
中。脉乱于外。势之必至也。 
新产伤阴。出血不止。尺脉不能上关者死。妇人脉平而虚者。乳子也。 
妇人尺脉弱而涩。小腹冷恶寒。年少得之。为无子。年大得之。为绝产。 

卷一切脉
小儿脉法
属性:小儿五岁以下。血气未盛。经脉未充。无以别其脉象。故以食指络脉之象彰于外者察之。 
食指第一节寅位。为风关。第二节卯位。为气关。第三节辰位。为命关。以男女左右为则。 
纹色紫曰热。红曰伤寒。青曰惊风。白曰疳疾。淡黄隐隐为无病。黑色曰危。在风关为轻。 
气关为重。命关为危。脉纹入掌为内钓。纹弯里为风寒。纹弯外为食积。及五岁以上。乃以 
一指取寸关尺之处。常以六至为率。加则为热。减则为寒。皆如诊大人法。 
小儿脉乱身热。汗出不食。食即吐。多为变蒸。小儿四末独冷。鼓栗恶寒。面赤气粗。 
涕泪交至必为痘疹。 
半岁以下。于额前眉端发际之间。以名中食三指候之。食指近发为上。名指近眉为下。 
中指为中。三指俱热。外感于风。鼻塞嗽咳。三指俱冷。外感于寒。内伤饮食。发热吐泻。 
食中二指热。主上热下冷。名中二指热。主夹惊。食指热。主食滞。 

卷一
中风
属性:猝倒无知。牙关紧闭。痰涎上壅。危在顷刻是也。李东垣主气虚。刘河间主火盛。朱丹 
溪主湿盛生痰。三子皆言中风之因。如作文之推原法。薛立斋赵养葵。言真水竭。真火虚。 
肝郁脾伤。及诸虚所致。更推展言之。总非正面文本。其曰风者。主外来之邪风而言也。其 
曰中者。如矢石之中于人也。此时因风治风。尚恐不及。其他奚论焉。小续命汤为第一诸说。 
不足凭也。若谓是气虚火盛痰多水竭火虚肝郁脾伤及诸虚所致。为病日久。即未中风之前。 
以大剂调养。非一两月不效。岂于既中风之际。死生只在顷刻。尚可以一剂。回其气虚。平 
其火势。清其痰源。滋其肾水。温其命火。及疏肝健脾。补养诸虚乎。必无是理也。如牛黄 
脑麝。及市上驰名丸药。人尚知其劫伤元气。不敢轻投。而数家之书。言似近理。其实伪君 
子之为害。更甚于真小人。(念祖)为活人计。不敢不得罪前人。而直辨其非。 
脉喜浮大。(浮者。邪尚在腑也。大者。风为阳邪。阳症见阳脉也。若浮大鼓指。恐邪 
盛正衰。元气欲脱。)忌沉小。(沉者。邪入脏也。小者。正气衰也。其沉小而气度和缓。来 
去分明。乃是吉兆。) 
中经有六经之形证。宜 
x小续命汤。x(三十二) 
中脏多滞九窍。故有唇缓失音鼻塞耳聋目瞀便秘之症。风自外来。故不外麻桂。手足抽 
掣。故兼用归芍。二便阻隔。故用滑石硝黄。宜 
x防风通圣散。x(五十六) 
中腑多着四肢。故有半身不遂手足不随左瘫右痪之形。 
中血脉。外无六经之形症。内无便弱之阻隔。唯口眼 斜。或左或右。 
偏左。宜x六君子汤。x盖左半虽血为主。非气以统之。则不流也。(二) 
偏右。宜x四物汤。x盖右半虽气为主。非血以丽之。则易散也。(九) 
二汤俱加竹沥姜汁。以行经络之痰。再加僵蚕钩藤天麻羚羊角。以熄风活络。或加附子 
以固阴。肉桂以通阳。黄 以胜风。 
中风不语。宜 
x资寿解语汤。x(三十九) 
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行。宜 
x地黄饮子。x(三十) 
中风死症。多是风中带寒。其症。口开为心绝。手撒为脾绝。眼合为肝绝。遗尿为肾绝。 
声如鼾睡为肺绝。汗出如油为元气内绝。发直目上视。面赤如妆。汗缀如珠。法在不治。用 
药若迟数刻。即死矣。急用三生饮一两。加人参一两。(一百零四) 
按三生饮中。近时附子俱以盐腌过乌头。非四川产者无力。愚用熟附子一两。干姜五钱。 
炙甘草四钱。一服汗略止。再服眼睛略动。三服加人参三钱。渐有生意。必须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