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素问》云∶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术、附之热,其可轻用以犯时令邪。又云∶脉虚身热,得之伤暑。暑家本多
汗,加以刚剂,脉洪
数则汗益甚。悉令撤幔开窗,初亦难之,少顷渐觉清爽。为制黄连、人参白虎等汤,三进而汗止大半,诸证亦
稍解。既而兼以既济汤,渴则用冰水调天水散,服七日而病悉去。后遍身发疡疹,更服防风通圣散而已。(《医
史婴宁生传》)
龙胆散,治盗汗有热。
龙胆草 防风(等分日干)
上为末,每服一钱,温米饮调下,临卧服。(《直指》)
当归龙荟丸,治肝火盗汗。(《丹溪》)(方见《骨蒸》中)
安胃汤,治因饮食汗出日久,又中虚风,虚邪令人半身不遂,见偏风痿痹之证,当先除其邪, 悍之气,按
而收之。
黄连(拣净去须) 五味子(去子) 乌梅(去核) 生甘草(以上各五分) 熟甘草(三分) 升麻梢(二分)
上 咀,分为二服,每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远,忌湿面、酒、五辛、大料物之类。(《脾胃论》)
清脾散,治手足心出汗。
白术(炒) 苍术 茯苓 半夏 黄连(各一钱) 滑石 柴胡 升麻 甘草 羌活(各五分)
水二盏,加灯心煎八分,空心服。(《医统》)
补心诸方 朱附丸,治心虚,睡而汗出。
附子(二两炮去皮脐蒸) 酸枣仁(半两去皮炒别研) 朱砂(好者酒浸一周时别研) 茯神(去木各一两)
上为细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盐汤下,食前服。(一方加钟乳粉一两,名朱附钟乳
丸。)(《魏氏》)
治睡中汗出。
上酸枣仁、人参、茯苓为细末,米饮下半钱。(《经验
良方》)
养营汤,治汗过多,不语,滋补营卫,收敛心气。
人参 茯苓 甘草 当归 芍药 酸枣 附子 柏子仁 紫石英 川芎 黄 官桂 木香 远志
上等分,每服三钱,姜枣煎成,取雄鸡冠滴血,旋入竹沥及童便,同妙香散服。(《示儿仙方》)
陈艾汤,治盗汗只自心头出者,名曰心汗。
茯苓(二两半)
上为末,每服二钱,浓煎艾汤调下。(《得效》)
茯苓补心汤,治心汗证。
茯苓 人参 白术 当归 生地黄 酸枣仁 白芍 麦门冬 陈皮 黄连(炒各等分) 辰砂(研末盐服
调入五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枣二枚,乌梅一个,浮小麦一撮,水煎,食远服。(《回春》)
x外治诸方x 麻黄,陶隐居云∶其根亦止汗,夏月杂粉用之。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根节能止汗,
方曰∶并故竹扇,杵末扑之。又牡蛎粉、粟粉并根等分末,生绢袋盛,盗汗出,即扑,手摩之。(《本草》)
粉汗散,止汗出过多。
麻黄根(一两) 牡蛎(一两烧赤) 龙骨(半两) 赤石脂(半两)
上件为细末,盛以绢袋,如扑粉粉之。(《杨氏》)(按∶此本出《肘后》,今加石脂,宜参《伤寒》。)
扑汗。
牡蛎粉,入好蛤粉三分之一,用纱帛包了,扑汗处,遇干又扑,以频扑为佳。(《魏氏》)《医统》珍珠
散,治阴汗(即本方)。
牡蛎散,虚汗不止,玄府不闭。
牡蛎(一两,坩埚内盛,用盐泥固济,木炭火烧,尽夜。) 淀粉(半两研)
上一处同研,令匀及细,用绵裹之,擦于患处。(《御药》)
治自汗不止,五倍子为末,唾津调填脐中,以帛缚定,即止。(《医统》)《六要》独胜散,治盗汗(即本
方),加桔矾最效。(五倍子方,《本草纲目》引《集灵》。)治脚汗方。
白矾(五钱) 干葛(五钱)
为末,水煎,逐日洗,连五日自然无汗。(《回春》)
诸气病
属性:气之称匪一,而气之为病亦匪一。盖上气、短气等,诸系气息者,既揭于《喘》门,气虚一证,收在《虚
劳》中。故此门所揭,专系情志所滞,而气中与郁证亦连类及之。
x九气七气x 阴阳虽大,未离乎气,故通天下一气耳。人生其间,大喜毗于阳,大怒毗于阴(按∶此二句
出《庄子·在宥》),一吐纳,一动静,何所逃哉,与气流通而已。故气平则宁,气不平则病。《内经》曰∶百
病生于气,喜则气缓,悲则气消,寒则气收,热则气泄,恐则气下,忧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怒则气逆。
盖荣卫通利,则气舒而不迫,此喜所以气缓也。神情惨悴,则气亏而不全,此悲所以气消也。经络凝涩,则气积
而不散,此寒所以气收也。腠理开通,则气升而汗出,此热所以气泄也。精却上闭,则气还而不行,此恐所以
气下也。心多愁虑,则气散而无归,此忧所以气乱也。内外烦动,则气喘而且汗,此劳所以气耗也。身心有止,则
气留而不行,此思所以气结也。嗔恚伤甚,则气上而呕血,此怒所以气逆也。(《圣济》)(按∶经文忧作惊,
其作忧者,盖据《太素》也。)
七气者,寒气、热气、怒气、恚气、忧气、喜气、愁气。凡七气积聚牢大,如杯如 ,在心下腹中,疾痛欲
死,饮食不能,时来时去,每发欲死,如有祸状,此皆七气所生(按∶《千金》状作祟)。寒气则呕吐恶心。
热气则说物不章,言而遑。(《千金》作说物不竟而迫。又七气丸主治曰∶热气状,恍惚眩冒失精)。怒气则上
气不可忍,热上抢心,短气欲死,不得气息也。恚气则积聚在心下,不可饮食。忧
气则不可极作(《千金》极作闲),暮卧不安席。喜气则不可疾行,不能久立。愁气则喜忘不识人,置物四方,
还取不得去处,若闻急,即手足筋挛不举。(《病源论》)(《千金》曰∶若闻急,则四肢 肿,手足筋挛,
捉不能举,如得病。此是七气所生,男子卒得饮食不时所致,妇人即产后中风诸疾也。)
夫五脏六腑,阴阳升降,非气不生。神静则宁,情动则乱。故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者不同,各随其本脏所生
所伤而为病。故喜伤心,其气散;怒伤肝,其气击;忧伤肺,其气聚;思伤脾,其气结;悲伤心胞,其气急;
恐伤肾,其气怯;惊伤胆,其气乱。虽七诊自殊,无逾于气。黄帝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但古论有寒热忧恚,
而无思悲恐惊,似不伦类,于理未然。然六腑无说,唯胆有者,盖是奇恒净腑,非转输例,故能蓄惊而为病。
(《三因》)(按∶情志之名,《阴阳应象大论》有喜怒悲忧恐之文,而或换悲以思。《宣明五气篇》以喜悲忧
畏恐,为五精所并。《本神篇》则其意与《应象论》相同。今陈氏凑合《举痛论》九气为说,盖七情之目至此而
始定矣。又《礼运》有云七情,其义自异。)
夫喜伤心者,自汗,不可急行,不可久立,故经曰喜则气散。怒伤肝者,上气不可忍,热来荡心,短气欲
绝,不得息,故经曰怒则气击(一作上)。忧伤肺者,心系急,上焦闭,荣卫不通,夜卧不安,故经曰忧则气聚。
思伤脾者,气留不行,积聚在中脘,不得饮食,腹胀满,四肢怠惰,故经曰思则气结。悲伤心胞者,善忘,不识
人,置物在处,还取不得,筋挛,四肢浮肿,故经曰悲则气急。恐伤肾者,上焦气闭不行,下焦回还不散,
犹豫不决,呕逆恶心,故经曰恐则精却。惊伤胆者,神无所归,虑无所定,说物不竟而迫,故
经曰惊则气乱。七者虽不同,本乎一气。(同上)
人以气为主,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穹壤判。阴阳之所以升降者气也,血脉之所以流行者亦气也,
荣卫之所以转运者气也,五脏六腑之所以相养相生者亦此气也。盛则盈,衰则虚,顺则平,逆则病,气也者,独非
人身之根本乎。人有七情,病生七气。七气者,寒热怒恚喜忧愁,或以为喜怒忧思悲惊恐,皆通也。(《直指》)
夫气之为病,大抵不过喜怒忧思悲恐惊寒热而已。喜则气散,怒则气激,忧则气涩,思则气结,悲则气紧,
恐则气沉,惊则气动,寒则气收,热则气滞,诸证不同,当审在何脏何腑,方乃不失病机也。(《简易》)
《灵枢》论神意魂魄志精所主之病,然无寒暑惊劳四证,余以是推而广之。怒气所至,为呕血,为飧泄,
为煎厥,为薄厥,为阳厥,为胸满胁痛,食则气逆而不下,为喘渴烦心,为消瘅,为肥气,为目暴盲,耳暴闭,
筋纵,发于外为疽痈。喜气所至,为笑不休,为毛发焦,为内病,为阳气不收,甚则为狂。悲气所至,为阴缩,
为筋挛,为肌痹,为脉痿,男为数溲血,女为血崩,为酸鼻辛 ,为目昏,为少气不能报息,为泣则臂麻。恐气
所至,为破 脱肉,为骨酸痿厥,为暴下绿水,为面热肤急,为阴痿,为惧而脱颐。惊气所至,为潮涎,为目HT ,
为口 ,为痴痫,为不省人,为僵仆,久则为痛痹。劳气所至,为咽噎病,为喘促,为嗽血,为腰痛骨痿,为肺
鸣,为高骨坏,为阴痿,为唾血,为冥视,为耳闭,男为少精,女为不月,衰甚则溃溃乎若坏都, 乎不可止。
思气所至,为不眠,为嗜卧,为昏瞀,为中痞,三焦闭塞,为咽嗌不利,为胆瘅呕苦,为筋痿,为白淫,为得后
与气快然如衰,为不嗜食。(《儒门事亲》)
x脉候x 脉滑者多血少气,脉涩者少血多气,脉大者血气俱多。又云∶脉来大而坚者,血气俱实。脉小
者,血气俱少。又云∶脉来细而微者,血气俱虚。(《脉经》)
尺脉涩而坚,为血实气虚也。尺脉细而微者,血气俱不足。(同上)
脉浮如数无热者,风也。若浮如数而有热者,气也。(同上)
洪则为气。浮而绝者气。(同上)(按∶此气并似言上气、短气之类,姑列于斯。)
九气者,证虽不同,大概诊寸口脉伏,胸中逆气。(《圣济》)
刘立之《脉理玄要》曰∶下手脉沉,便知是气。沉极则伏,涩弱难治。其或沉滑,气兼痰饮。(《微义》)
(按∶《医通》涩弱难治下曰∶皆由大气郁滞不舒,以故脉显沉伏。大都沉实有力则宜辛散,沉弱少力则宜温养,
气主煦之,总不离辛温散结也。)
其脉弦紧牢强者,可治;若虚细而弱者,为难治。(《医方选要》)
诸气之脉,洪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也,以滋补兼清之剂治之。长则气治而无病,若弦长则为怒气伤肝,当以
疏泄之药平之。短则气病,乃气郁不舒,宜以开郁之药化之。凡气病脉大而渐减者,为病退;久而不愈渐盛者,
为病进。(《证治百问》)
郁脉多沉伏,或结或促或代。(《医统》)
凡郁证之脉,在古人皆以结促止节为郁脉,使必待结促止节而后为郁,则郁证不多见矣。故凡诊郁证,但见
气血不顺而脉不和平者,其中皆有郁也。惟情志之郁,则如弦紧沉涩迟细短数之类,皆能为之。至若结促之脉,
虽为郁病所
常有,然病郁者未必皆结促也。惟血气内亏,则脉多间断,若平素不结而因病忽结者,此以不相接续,尤属内虚。
故凡辨结促者,又当以有神无神辨之。其或来去有力,犹可以郁证论;若以无力之结促,而悉认为气逆痰滞,妄
行消散,则十误其九矣。(《景岳》)(按《医统》引《诊家枢要》曰∶气血食积痰饮,一有留滞于其间,脉必
因之而止节矣,但当求其有神,何害之有。夫所谓有神者,即经所谓有胃气也。景岳盖据此说。)
郁脉虽多沉伏结促,不为患也,所虑在牢革弦强不和耳。盖沉伏结促,有气可散,气通则和。若牢革弦强,
则正气先伤,无气可散,即从事调补,尚难克效,况复误行耗气之药乎。所以郁证得弦强脉者,往往多成虚损也。
(《医通》)(按∶以上三条通诸气证,故拈于此。)
x证治总说x 脏气不行,郁而生涎,随气积聚,坚大如块,在心腹中,或塞咽喉如粉絮,吐不出,咽不下,
时去时来,每发欲死,状若神灵所作,逆害饮食,皆七气所生所成,治之各有方。(《三因》)
气之作恙,发而为寒热恚怒喜忧愁,聚而为积痞疝瘕 癖,上为头旋,中为五膈,下为脐间动气,或喘促,
或咳噫,聚则中满,逆则足寒,凡此者气使之然也。(《直指》)(按∶原论治法,录在《血病》中。)
气结则生痰,痰盛则气愈结,故调气必先豁痰,如七气汤以半夏主治而官桂佐之,盖良法也。况夫冷则生气,
调气虽用豁痰,亦不可无温中之剂,其间用桂,又所以温其中也。不然,七气相干,痰涎凝结,如絮如膜,甚
如梅核,窒碍于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或中满艰食,或上气喘急,曰气隔,曰气滞,曰气秘,曰气中,以至
五积六聚,疝癖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