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45-灵素节注类编-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逆,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 
此言胃脉沉细者,右关之脉也。两手之脉名寸口而主阴,以其气出于脏也;人迎者,结喉两旁胃经之动脉 
也,主阳,以其气出于腑也。右关沉细者,胃中阴血瘀结,遏其脏气也,阴血瘀结,与阳相格,而阳气逆甚, 
故人迎脉盛而热聚胃口,血结成痈。成痈必有胀痛之证,热聚必有燥渴之证,而右关之脉反沉细似虚,故必诊 
人迎,方知其阳逆热聚而成痈也。 

卷七诸积病证
肥气伏梁息贲奔豚
属性:《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心脉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肺脉滑甚为息贲,上气; 
肝脉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肾脉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 
此明脏积而缺脾脏,或有脱简也。脉象模糊无力名微,言微缓、微急等者,以营血瘀积,气不得达也;滑 
甚者,以肺主气,血结而气逆动也,故曰上气,名息贲,即喘息也;胁下肝经所行之部也;沉厥者,其气沉伏 
而厥逆,故突然自下上冲,乃名奔豚;足不收者,足少阴经脉强急,足不能曲也;二便为肾之门户,肾积气闭, 
故不得前后便也。《难经》言五脏之积∶肝曰肥气,心曰伏梁,脾曰痞气,肺曰息贲,肾曰奔豚。谓在脏名积, 
止而不移;在腑名聚,消长不常。其所论皆发明《灵》、《素》未发之义,当体究之。后贤因而制五积丸诸法, 
亦甚善也。 

卷七诸厥病证
热厥寒厥
属性:《素问·厥论》帝曰∶厥之寒热者,何也?岐伯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 
阴阳之气根于肾,肾者足少阴也。其气由脏腑出于经脉,升降流行,仍归于脏,循环不休。如气有偏倾, 
则升降不调,而经脉郁闭,阴阳相格,不得交通,乃为厥逆。以其根于足少阴经,故厥起于足,阳衰为寒厥, 
阴衰为热厥也。 
帝曰∶热厥之为热也,必起于足下者,何也?岐伯曰∶阳气起于足五趾之表,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 
心,故阳气胜则足下热也。 
阴脉集于足下而聚足心,足心肾经之涌泉穴也。足三阴经行于趾内,足三阳经行于趾外,而阴阳之气, 
交接于指尖,互相通和而流行者,阳气胜则溢于阴位,故足下热也。 
帝曰∶寒厥之为寒也,必从五指而上于膝者,何也?岐伯曰∶阴气起于五指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 
故阴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 
阳气行于指表者不热,而阴气行于指里者独寒,以阴气集膝下而聚膝上,故寒不从外,而从五指之内上 
于膝,其阴盛阳衰可见矣。 
帝曰∶寒厥何失而然也?岐伯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 
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此人者质壮,以秋冬夺于所 
用,下气上争不能复,精气溢下,邪气因从之而上也。气因于中,阳气衰,不能渗营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 
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 
太阴、阳明,统一身之阴阳,而阳明又主润宗筋者也。男女皆有宗筋,而聚于前阴,为太阴、阳明之所会 
合者也,故一身阴阳之气,亦聚会于此,以为生育之本也。人身与天地协议气化者,故春夏则阳升而多,阴降 
而少;秋冬则阴升而盛,阳降而衰。此人本质强壮,恃强妄作,秋冬阳气本衰而又伤之,夺其所用,迨冬至阳 
将升,与阴上争而不能复其元。上争者,如剥卦,剥必转复,阴阳方和。阳气既夺,不能复则不能应时升旺, 
其精气散溢而反下泄,阴邪之气,乘虚上僭,夫阴阳和平之元气,因中敷布而达外者也,阳气衰,则不能敷布 
渗营其经络,而阳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皆寒,而为厥逆也。 
帝曰∶热厥何如而然也?岐伯曰∶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阳气 
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肢也。此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不得 
散,酒气与谷气相薄,热盛于中,故热遍于身,内热而溺赤也。夫酒气盛而 悍,肾气日衰,阳气独胜,故手 
足为之热也。 
络脉属卫,卫为阳;经脉属营,营为阴。酒气 悍助卫,故络脉满而经脉虚也。营卫之气出于脾胃,脾主 
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阳侵入而胃不和,胃不和则水谷精气耗竭,而不营运于四肢也。此由醉饱欲火劫 
烁阴精,阳气变成邪热,聚于脾中不散,脾主肌肉,故热遍于身,内热而溺赤也。肾阴之气因而日衰,邪阳之 
气独胜,故手足之热尤甚于身,名为热厥也。 

卷七诸厥病证
阴厥阳厥
属性:帝曰∶厥或令人厥满,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远至一日,乃知人者,何也?岐伯曰∶阴气盛于上, 
则下虚,下虚则腹胀满;阳气盛于上,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逆则阳气乱,阳气乱则不知人也。 
厥满者,气厥而腹胀满,由阴气盛于上而虚于下之故也。盖阴无阳不生,阳无阴不化,阴虚于下,则下焦 
阳气不能宣化而上壅,故腹胀满也;阳气盛于上者,由下焦之阳重上,是亢阳化邪气而逆也,逆则阳和之气乱, 
而心神飞越,昏不知人。其厥有微甚,或半日,或一日,其气返顺方苏耳。上明寒热厥逆,此明阴阳厥逆也。 

卷七诸厥病证
六经厥
属性:帝曰∶愿闻六经脉之厥状、病能也。岐伯曰∶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 仆;阳明之厥, 
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而热,胁痛, 不可以运;太 
阴之厥,则腹满 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少阴之厥,则口干溺赤,腹满心痛;厥阴之厥,则 
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 内热。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此以下详明厥证,不独手足寒热为厥,而凡外感、内伤,气血虚实,以致阴阳乖逆,经脉不得循序周流, 
皆名厥也。巨阳即太阳,太阳经脉盛于头,厥则其气更盛于上,故肿首头重,上盛则下虚,故足不能行, 
仆者,目眩跌仆也,此由阴虚,根本不固,阳气暴逆之厥也,阳明行气于三阳,邪热盛则水不济火,独 
火乱其神明,故发癫狂走呼,面赤而热,妄见妄言,此三承气汤之实证也;少阳及三阴经之厥,亦与仲景《伤 
寒论》所载病证、义理相同,明彼即明此,然其中皆有虚实不同,余后集仲景条下已详明矣。此云补泻以经取 
之者,皆针法也。以上虽名六经之厥,而多现脏腑之证,以六经内通脏腑者也。 
太阴厥逆, 急挛,心痛引腹,治主病者;少阴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治主病者;厥阴厥逆,挛腰 
痛,虚满前闭,谵言,治主病者;三阴俱逆,不得前后,使人手足寒,三日死;太阳厥逆,僵仆呕血,善衄, 
治主病者;少阳厥逆,机关不利,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项不可以顾,发肠痈,不可治,惊者死;阳明厥 
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呕血;手太阴厥逆,虚满而咳,善呕沫,治主病者;手心主少阴厥逆,心痛引喉,身热, 
死不可治;手太阳厥逆,耳聋泣出,项不可以顾,腰不可以俯仰,治主病者;手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 
嗌肿, ,治主病者。 
按前卷营卫经络门十二经条下,凡脏经之病,皆云是主某脏所生病者,其腑经之病,或云是主津液所生病, 
或云主气、主血等,各皆不同,皆明其病由此而发,故云是主所生病者。盖人之生,先生五脏为体,由脏气生 
六腑为用,故曰脏者,藏精气而不泻,谓其体则常固也,腑者,传化物而不藏,谓其用则生化流通也,而筋骨 
血气津液经脉,又从腑气生化,为腑之用。是故脏经之病,从本脏之体所生,故皆曰是主某脏所生病;若腑经 
之病,从生化之用所生而为主病,故或主气、主血、主筋骨等之不同也。此篇言太阴厥逆者,是主脾所生病也, 
脾为足太阴经,故足 急挛,脾位于腹而通心气,故心痛引腹,当从脾脏主治也,下皆仿此;其少 
阴厥逆,是主肾所生病者,肾主下焦,下焦厥逆,则中焦气壅,故虚满而呕,呕则气通,故变泄清,泄清者, 
下泄清稀,因中焦谷食不化也;厥阴厥逆者,是主肝所生病也,肝主筋,故筋急而挛,肝肾同源,故腰痛,肝 
气横逆,则虚满,肝主癃闭,故前阴闭不通,肝藏魂,肝厥伤魂,则谵言,或有如死者;若三阴俱厥逆,则肝 
脾肾皆伤,故前后便不得通,手足皆寒,而内外之气尽厥,故三日而不通和则死也;太阳膀胱经厥逆,是主筋 
所生病者,筋病,故僵仆不能起动,阳气厥逆,则血妄溢,故呕血善衄也;少阳胆经厥逆,是主骨所生病者, 
其经居半表半里,正当肉里而近骨,表里之气,由此出入,故名其经为枢,其气厥逆,则枢折而骨病,故机关 
不利,骨本从肾生,故腰折不可以行,经气上项,故项强不可顾,其阳内郁化热,与肠中浊气壅结而成痈,胆内 
连肝,肝伤则惊,是腑脏俱伤,故不可治而死也;阳明胃经厥逆,是主血所生病者,肺胃相连,胃气逆于肺, 
故喘而咳,脾胃主肉,故身热,肝藏血而心主血,阳明为多气多血,是主血所生病,则心肝之火皆动,故善惊 
而衄,且呕血也;手太阴厥逆,是主肺所生病者,肺气逆,故虚满而咳,沫出于肺,故善呕沫也;手心主少阴, 
乃心包连心厥逆,心包是主血脉所生病,心是主心脏所生病者,故心痛引喉,而身热者,心脏近喉,心火逆, 
则身热也,按本经云;凡称心病者,心包受邪也,心脏坚固不受邪,受邪则神去而死,此言死不可治者,是心 
脏伤也;手太阳小肠经厥逆,是主液所生病者,盖小肠为受盛之官,主化物,液由水谷所化,故厥逆,而液不 
生化则生病,其支脉循颈至目 入耳中,故耳聋、泣出、项强也,气上逆则下虚而不转旋,故腰硬不可以俯仰 
也;手阳明大肠经,主津液所生病,手少阳三焦经,主气所生病,二经厥逆,则气闭而津液不输,阳郁化火而 
上炎,乃发喉痹嗌肿,津液不输,则筋脉燥急而 , 即痉也。以上皆当治其主病者也。 

卷七诸厥病证
厥逆
属性:《素问·腹中论》帝曰∶有病膺肿颈痛,胸满腹胀,此为何病?何以得之?岐伯曰∶名厥逆。帝曰∶治 
之奈何?岐伯曰∶灸之则喑,石之则狂,须其气并,乃可治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阳气重上,有余于 
上,灸之则阳气入阴,入则喑;石之则阳气虚,虚则狂;须其气并而治之,可使全也。 
此因阳气重叠上逆,故名厥逆。其阳逆者,本由阴气不固,如再以火灸之,逼之入阴,则气耗散而火邪 
伤肺,则失音而喑也;石者,砭法,乃更泄其气,气泄则阳虚,而心神无主则昏狂,然非有余实火之狂,其病 
危矣,故不可用灸砭之法。盖厥者阴阳格逆,必须俟其二气归并,而阴阳渐和,乃可调之,庶使全其生也。 

卷七诸厥病证
肾虚厥病
属性:《素问·病能论》帝曰∶有病厥者,诊右脉沉而紧,左脉浮而迟,不知病主安在?岐伯曰∶冬诊之,右 
脉固当沉紧,此应四时,左脉浮而迟,此逆四时,在左当主病在肾,颇关在肺,当腰痛也。帝曰∶何以言之? 
岐伯曰∶少阴脉贯肾络肺,今得肺脉,肾为之病,故肾为腰痛之病也。 
冬令阳气归藏,沉紧之脉,应时令而无病也。今左脉浮迟,是逆时令,逆在左,故知病在左,以肾水亏而 
阳浮动,为厥病也。肾脉络肺,故关于肺,浮乃肺之脉象也,而主病在肾虚,腰为肾府,故必腰痛也。 

卷七诸厥病证
阳厥怒狂
属性:帝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曰∶生于阳也。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阳厥。帝 
曰∶何以知之?岐伯曰∶阳明者常动,巨阳、少阳不动,不动而动大疾,此其候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 
曰∶夺其食即已。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夺其食即已。使之服以生铁落饮。夫生铁落者,下气疾也。 
此言怒狂之病,因阳气暴折难决,暴折者,过激而致郁逆也,难决者,如水之壅遏,不能决之使流也,故 
病怒狂而名阳厥也。所以然者,阳明人迎之脉,本常动不休,若太阳、少阳经脉,本来不动,不动而动,且 
大且疾,此三阳之气亢极,而逆可见矣。治之当夺其食而使气衰,服以生铁落饮,铁落者,打铁飞落之屑,煎 
汤饮之,下气最疾也。盖怒狂由阳亢,阳由肝胆而升,木邪炽盛,铁落以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