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呕吐血,舌本强,不通水浆方。
紫石英 人参 茯苓 远志 当归 茯神(深师作桂) 紫菀 甘草(各二两) 麦门
冬
(一升) 赤小豆(三合) 大枣(三十枚)
上十一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方 治心气不足,多汗心烦,喜独语多梦不自觉,咽喉痛,时吐血,舌本强,水浆
不通方。
紫石英 人参 茯苓 桂心(各二两) 麦门冬(三两) 紫菀 甘草(各一两) 赤
小豆
(二十四枚) 大枣(七枚)
上九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春夏服佳。
又方 治奄奄忽忽朝瘥暮剧,惊悸,心中憧憧,胸满不下食,阴阳气衰,脾胃不磨,
不欲闻人声,定志下气方。
人参 茯苓 远志 甘草 枳实 当归 龙齿 桔梗(各三两) 半夏 桂心(各五两)
黄
上十四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粳米五合,令熟去滓,纳诸药煮取四升,分服八合
,日三夜二。
又方 治心气不足,心痛惊恐方。
远志 蒲黄(一方用菖蒲) 人参 茯苓(各四两)
上四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半,分三服。
又方 治心气不足,腹背相引痛不能俯仰方。
茯神 远志 黄芩 干地黄 麦门冬 石膏(各四两) 半夏 桂心 附子 生姜(各
二
两) 甘草 阿胶 糖(各一两) 大枣(三十枚)
上十四味以十二味 咀,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纳糖及胶更煎取二升二合,分三服
。(此方与前心虚实篇大补心汤相重,分两不同。)
卷十四小肠腑方风癫第五
小定心汤
属性:治虚羸心气惊弱多魇方。
茯苓(四两) 桂心(三两) 甘草 芍药 干姜 人参 远志(各二两) 大枣(十
五枚)
上八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卷十四小肠腑方风癫第五
大定心汤
属性:治心气虚悸,恍惚多忘,或梦惊魇志少不足方。
人参 茯苓 茯神 远志 赤石脂 龙骨 干姜 当归 甘草 白术 芍药 桂心 紫
菀防风(各二两) 大枣(二十枚)
上十五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半,分五服,日三夜二。
治惊劳失志方∶
甘草 桂心(各二两) 龙骨 防风 麦门冬 牡蛎 远志(各一两) 茯神(五两) 大
枣
(二十枚)
上九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二服,相去如人行九里久再进。
卷十四小肠腑方风癫第五
荆沥汤
属性:治心虚惊悸不定羸瘦病方。
荆沥(三升) 茯神 白藓皮(各三两) 人参(二两) 白银(十两,以水一斗煮取
二升)
上五味 咀,以荆沥银汁中煮取一升四合,分三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进一服。
又方 荆沥(二升) 缓火煎取一升六合,分温四服,日三夜一。
又方 单用荆沥煮服功力尤专。
卷十四小肠腑方风癫第五
镇心汤
属性:治风虚劳冷,心气不足,善忘恐怖,神志不定方。
防风 当归 大黄(各五分) 麦门冬(五两) 泽泻 大豆黄卷 白蔹(各四分) 菖
蒲
人参 桔梗 远志 桂心 薯蓣 石膏(各三分) 干姜 茯苓 紫菀(各一两) 甘草 白
术
(各十分) 附子 茯神(各二两) 秦艽(六分) 粳米(半升) 大枣(十五枚)
上二十四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粳米令熟去滓,纳诸药,煮取四升分服,日三夜一
。(《翼》方不用粳米,蜜丸如梧子,酒服十丸,加至二十丸。)
卷十四小肠腑方风癫第五
大镇心散
属性:治心虚惊悸,梦寐恐畏方。
紫石英 茯苓 防风 人参 甘草 泽泻(各八分) 黄 白术 薯蓣 秦艽 白蔹
(各六分) 麦门冬 当归(各五分) 桔梗 大豆黄卷 柏子仁 桂心 远志 大黄 石
膏
(各四分) 干姜 蜀椒 芍药 细辛(各三分)
上二十四味治,下筛,酒服三方寸匕,日三。(一方无紫石英、茯苓、泽泻、干姜,有
大枣
又方 治风虚心气惊弱恍惚失常,忽嗔恚悲志意不乐方。
紫石英 白石英 朱砂 龙齿 干地黄(一本无) 人参 白术 茯苓 桂心 干姜 天
雄
上十五味治,下筛,酒服两方寸匕,日三。
卷十四小肠腑方风癫第五
小镇心散
属性:治心气不足,虚悸恐畏,悲思恍惚,心神不定惕惕然惊者方。
人参 白术 远志 附子 桂心 黄 细辛 干姜 干地黄 赤小豆 龙齿 防风
菖蒲(各二两) 茯苓(四两)
上十四味治,下筛,酒服二方寸匕,日三。
卷十四小肠腑方风癫第五
镇心丸
属性:治男子妇人虚损,梦寤惊悸或失精神,妇人赤白注漏或月水不利,风邪鬼疰,寒热往
来,腹中积聚,忧恚结气诸病方。
紫石英 茯苓 菖蒲 肉苁蓉 麦门冬 远志 大黄 当归 细辛 大豆黄卷 卷柏
干姜(各五分) 人参 丹参 防风 秦艽 泽泻(各六分) 柏子仁 芍药 石膏(各三
分)
乌头 桂心 桔梗 甘草 薯蓣 前胡 白蔹 铁精 银屑 牛黄(各二分) 白术 半夏
(各三分) 虫(十二枚) 干地黄(十二分) 大枣(五十枚)
上三十五味为末,蜜枣和捣五千杵,丸如梧子,酒服五丸,日三,加至二十丸。(一本
无
卷十四小肠腑方风癫第五
大镇心丸
属性:治同前,凡是心病悉主之方。
干地黄(六分) 牛黄(五分,一用牛膝) 羌活 桂心 秦艽 芎 人参 远志 麦
门
冬丹砂 阿胶 甘草 大黄 紫石英 银屑 白蔹 当归 干姜 防风(各八分) 杏仁
蜀椒(各五分) 泽泻 黄 大豆黄卷 茯苓 薯蓣 茯神 前胡 柏子仁 铁精(各五
分)
桑螵蛸(十
上三十二味为末,白蜜枣和丸,酒服七丸,日三,加至二十丸。
卷十四小肠腑方风癫第五
小镇心丸
属性:治心气少弱,惊虚振悸,胸中逆气,魇梦参错谬忘恍惚方。
紫石英 朱砂 茯神 银屑 雄黄 菖蒲 人参 桔梗 干姜 远志 甘草 当归 桂
心(各二两) 防风 防己 细辛 铁精(各一两)
上十七味为末,蜜丸,如大豆,饮服十丸,日三,加至二十丸。(一方有茯苓二分,为
十
卷十四小肠腑方风癫第五
定志小丸
属性:治心气不定,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悲伤不乐,忽忽善忘,朝瘥暮剧,暮瘥朝发狂眩
方。
人参 茯苓(各三两) 菖蒲 远志(各二两)
上四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饮服七丸,日三。加茯神为茯神丸散,服之亦佳。
卷十四小肠腑方风癫第五
紫石英酒
属性:治久风虚冷,心气不足,或时惊怖方。
紫石英(一斤) 钟乳 防风 远志 桂心(各四两) 麻黄 茯苓 白术 甘草(各
三两)
上九味 咀,以酒三斗春渍三日,每服四合,日三,亦可至醉,常令有酒气。
卷十四小肠腑方
好忘第七
属性:(方十六首)
卷十四小肠腑方好忘第七
枕中方
属性:常服令人大聪。
龟甲 龙骨 菖蒲 远志
上四味等分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治多忘,令人不忘方
菖蒲(二分) 远志(七分) 茯苓 茯神 人参(各五分)
上五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二夜一,五日后智神良。
卷十四小肠腑方好忘第七
开心散
属性:治好忘方。
菖蒲(一两) 远志 人参(各十分) 茯苓(二两)
上四味治,下筛,饮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菖蒲 远志 茯苓(各三分) 续断 肉苁蓉(各二两)
上五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至老不忘。
卷十四小肠腑方好忘第七
菖蒲益智丸
属性:治善忘恍惚,破积聚,止痛安神定志,聪耳明目方。
菖蒲 附子 远志 人参 桔梗 牛膝(各五分) 茯苓(七分) 桂心(三分)
上八味为末,蜜丸如梧子,一服七丸,加至二十丸,日二夜一,禁如药法。
养命开心益智方 干地黄 人参 茯苓(各二两) 远志 肉苁蓉 菟丝子(各三两) 蛇
床子(二分)
上七味治,下筛,服方寸匕,日二,忌食兔肉,余无忌。
卷十四小肠腑方好忘第七
八味散方
属性:天门冬(六分) 桂心 茯苓(各一两) 干地黄(四分) 菖蒲 远志 石苇 五味
子(各
三分)
上八味治,下筛,后食酒或水服方寸匕,三十日力倍,六十日气力强志意足。
治健忘方 天门冬 远志 茯苓 干地黄
上四味等分,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二十丸,日三,加至三十丸,常服勿绝。
治好忘久服聪明益智方 龙骨 虎骨 远志(等分)
上三味治,下筛,食后服方寸匕,日二。
又方 七月七日取菖蒲酒服三方寸匕,饮酒不至醉。
又方 常以甲子日取石上菖蒲一寸九节者,阴干百日治,下筛,服方寸匕,日三,耳
目聪明不忘。(出衢州石桥寺南山。)
又方 七月七日麻勃一升,人参三两为末,蒸令气遍,临夜卧服一刀圭,尽知四方之
事。
又方 戊子日取东边桃枝二七枚缚着卧床中枕之不忘。
又方 常以五月五日日未出时取东向桃枝作三寸木人,着衣带中令人不忘。
又方 丁酉日自往市买远志裹着衣中,角头还作末服之不复忘。
治人心昏塞多忘易误方
七月七日取蜘蛛网着衣领中,勿令人知,不忘。
卷十五脾脏方
属性:(凡十类)
卷十五脾脏方
脾脏脉论第一
属性:(论一首)
论曰∶脾主意,脾脏者,意之舍,意者存忆之志也。为谏论大夫,并四脏之所受。心有
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意者,脾之藏也。口唇者,脾之官,脾气通于口,口和则能别五谷味矣,故云口为戊,舌唇
为己,循环中宫,上出颐颊,次候于唇,下回脾中。荣华于舌,外主肉,内主味,脾重二斤
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神名俾俾主藏营,(一作意,)
秩禄号为意脏,随节应会,故曰脾藏营,营舍意,在气为噫,在液为涎。脾气虚则四肢不用,
五脏不安,实则腹胀泾溲不利。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得其时则梦筑垣盖屋。脾气盛则梦歌
乐,体重,手足不举。厥气客于脾则梦丘陵大泽坏屋风雨。凡脾脏象土,与胃合为腑,其经
足太阴与阳明为表里,其脉缓,相于夏,旺于季夏。脾者土也,敦而福,敦者浓也。万物众
色不同,故名曰得福者广也。万物悬根挂茎,其叶在巅, 蜚蠕动,KT 喘息,皆蒙土
恩德则为缓,恩则为迟,故令太阴缓而迟。尺寸不同,酸咸苦辛,大妙而生,互行其时,而
以各行皆不群行,尽可常服。土寒则温土,热则凉土。有一子名曰金怀,挟抱之不离其身,
金乃畏火,恐热来熏,遂弃其母,逃于水中,水为金子而藏火神,闭门塞户内外不通,此谓
冬时土失其子,其气衰微,水为洋溢浸渍其地,走击皮肤,面目浮肿,归于四肢。愚医见水
直往下之,虚脾空胃,水遂居之,肺为喘浮,肝反畏肺,故下沉没,下有荆棘,恐伤其身,
避在一边,以为水流。心衰则伏,肝微则沉,故令脉伏而沉,上医远(一作来)占,因转孔
穴,
利其溲便,遂通水道,甘液下流,停其阴阳,喘息则微,汗出正流。肝着其根,心气因起,
阳行四肢,肺气亭亭,喘息则安。肾为安声,其味为咸,倚坐母败, 臭如腥。土得其子,
即成为
四时之序,逆顺之变异也。然脾脉独何主,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其善者
,不可得见恶者,可见恶者,何如其来。如水之流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如鸟之喙者,此
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四肢沉重不举。不及则令人九窍壅塞不通,名曰重强。脾脉来
而和柔相离,如鸡践地曰平。长夏以胃为本,脾脉来实而盈数,如鸡举足曰脾病。脾脉来坚
锐如鸡之喙(鸡一作鸟),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真脾脉至,弱而乍疏乍
散
(一作数),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长夏胃微濡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
濡弱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脾藏营,营舍意,忧愁不解则伤意,意伤则闷乱,四肢不举,
毛悴色夭,死于春。足太阴气绝则脉不营其口唇。口唇者,肌肉之本也。脉弗营则肌肉濡,
肌肉濡则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笃乙死,木胜土也。脾死脏浮之大缓
(一作坚),按之中如覆杯洁洁状如摇者死。六月季夏建末也,坤末之间土之位,脾旺之时,
其脉大阿阿而缓曰平,反得浮大而洪者,是心之乘脾,母之归子为虚邪,虽病易治,反得微
涩而短者,是肺之乘脾,子之乘母为实邪,虽病自愈。反得眩而长者,是肝之乘脾,木之克
土,为贼邪大逆,十死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