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妇科-备急千金要方-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夏(一升) 桂心(四两) 生姜(八两) 
上三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一服七合,日三服。 

卷十六胃腑方痼冷积热第八
生姜汤
属性:温中下气方。 
生姜(一斤) 甘草(三两) 桂心(四两) 
上三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半,一服五合,日三服。 

卷十六胃腑方痼冷积热第八
甘草汤
属性:治虚羸 气欲绝方。 
甘草 五味子 生姜(各二两) 人参(一两) 吴茱萸(一升) 
上五味 咀,以水四升,煮茱萸令小沸,去滓纳药,煮取一升六合,分二服,服数剂 

卷十六胃腑方痼冷积热第八
茱萸硝石汤
属性:治久寒不欲饮食数十年 饮方。 
吴茱萸(八合) 硝石(一升) 生姜(一斤) 
上三味,以酒一斗水解令得二斗,煮药,取四升,服二升,病即下,去勿更服也。初下 
如泔,后如污泥。若如沫滓,吐者,更可服。养如乳妇法。 

卷十六胃腑方痼冷积热第八
大建中汤
属性:治心胸中大寒大痛,呕不能饮食,饮食下咽自知偏从一面,下流有声,决决然。若腹 
中寒气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而痛,其头不可触近方。 
川椒(二合) 干姜(四两) 人参(二两) 胶饴(一升) 
上四味 咀,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纳饴,微火煮令得一升半,分三服。服汤 
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许,更服,当一日食糜,更服之。 

卷十六胃腑方痼冷积热第八
大黄附子汤
属性:治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当以温药下之之方。 
大黄(三两) 附子(三枚) 细辛(二两) 
上三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论曰∶寸口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饮食,弦紧相搏即为 
寒疝。趺阳脉浮而迟,浮即为风虚,迟即为寒疝。凡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 
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 

卷十六胃腑方痼冷积热第八
大乌头汤
属性:主寒疝绕脐苦痛发即自汗出,手足厥寒,其脉沉弦者方(仲景名二物乌头煎)。乌头大 
者五枚熬黑不切,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去滓纳白蜜二斤,煎令水气尽得二升,强人服七合, 
羸人五合。一服未效,明日更服,每日只一服,不可再也。 

卷十六胃腑方痼冷积热第八
乌头桂枝汤
属性:治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一身尽痛,灸剌诸药不能治方。 
秋干乌头(实中者五枚除去角) 白蜜(一斤) 
上二味以蜜煎乌头,减半去滓,以桂枝汤五合解之,令得一升许,初服二合,不知,更 
进三合,复不知,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也。 
桂枝汤方见伤寒门中(《外台》方以水二升半煮桂,提取一升和蜜合煎一升许,服)。 
论曰∶凡人患大热皆须候脉,若大大热者,不得一准方用药,皆准病用药。大热不可那 
者,当两倍三倍。大大热者,乃至十倍用之,乃可制之尔。有人苦热不已,皆由服石所致。 
种种服饵不能制止,惟朴硝煎可以定之。(武德中有贵高人师市奴谓之金石凌非也,此方直 
用二硝寒水石、石膏可也,即不劳金) 有金者,贵高人所加也。 

卷十六胃腑方痼冷积热第八
朴硝煎方
属性:朴硝(一斤) 
芒硝(半斤) 石膏 金(各二两) 寒水石(四两,如无石盐代之) 
上五味先纳二硝于八升汤中搅令消,以纸密封一宿,取清纳铜器中,别捣寒水石、石膏 
,碎如豆粒,以绢袋盛之,纳汁中,以微火煎,候其上有沫起,以箸投中。着箸如凌雪凝白 
急下泻贮盆中,待凝取出,烈日曝干。积热困闷不已者,以方寸匕,白蜜一合和冷水五合, 
搅和令消,顿服之,日三,热定即止之。 

卷十六胃腑方痼冷积热第八
五石汤
属性:治胃间热,热病后不除,烦闷,口中干渴方。 
寒水石 硝石 赤石脂 栝蒌根 龙骨 牡蛎 黄芩 甘草(各五分) 知母 石膏 桂 
心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诸本只有四石)。 

卷十六胃腑方痼冷积热第八
竹叶汤
属性:治五心热,手足烦疼,口干唇燥,胸中热方。 
竹叶 小麦(各一升) 知母 石膏(各三两) 茯苓 黄芩 麦冬(各二两) 人参 
(一两 
半) 栝蒌根 半夏 甘草(各一两) 生姜(五两)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竹叶、小麦,取八升,去滓纳药,煮取三升,分三 
服,老少分五服。 

卷十六胃腑方痼冷积热第八
半夏汤
属性:治胸中客热,心一下烦满气上,大小便难方。 
半夏(一升) 生姜(八两) 前胡(四两) 茯苓 白术(各五两) 杏仁 枳实(各 
三两) 
人参 黄芩(各二两) 甘草(一两) 
上十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胸中大热者,沉冷服之。大小便涩者,加 
大黄三两。一方用栀子仁二两,为十一味。 

卷十六胃腑方痼冷积热第八
承气汤
属性:治气结胸中,热在胃脘,饮食呕逆渴方。 
前胡 枳实 桂心 大黄 寒水石 知母 甘草(各一两) 硝石 栝蒌根 石膏(各 
二 
两) 
上十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热气手足心烦热如火方∶ 
竹叶(二升) 枳实(三两) 青葙子 白前(各一两) 吴茱萸 黄芩(各二分) 栝 
蒌根 
麦冬(各二两) 生姜(六两) 前胡(一作芍药) 半夏(各五两) 
上十一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卷十六胃腑方痼冷积热第八
地黄煎
属性:治热方。 
地黄汁(四升三合) 茯神 知母 葳蕤(各四两) 栝蒌根(五两) 竹沥(三合, 
一用竹 
叶) 姜汁 白蜜 麦冬汁 鲜骨皮(各二升) 石膏(八两) 
上十一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诸药,取汁三升,去滓,下竹沥、地黄、麦冬汁 
,微火煎四五沸,下蜜、姜汁,微火煎,取六升,初服四合,日三夜一。加至六七合。四月 
五月作 
治积热方∶ 
枳实 黄芩 大黄 黄连 芒硝(各二两) 
上五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空心酒服三十丸,加至四十丸,日一服。 
治膈上热方∶ 
苦参(十两) 元参(五两) 麦冬(三两) 车前子(二两) 
上四味末,蜜丸如梧子大,一服十五丸,日二服。 

卷十六胃腑方痼冷积热第八
细丸
属性:治客热结塞不流利方。 
大黄 葶苈(各三两) 香豉(三合) 杏仁 巴豆(各三分)。 
上五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日饮服二丸,以利为度。 
治骨蒸羸瘦,烦闷短气,喘息鼻张,日西即发方∶ 
龙胆 川连 栝蒌根(各四分) 芒硝(二分) 栀子(十枚) 苦参 大黄 黄芩 芍 
药 
青葙子(各二两) 
上十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饮服二丸,日二,以知为度。(一方无苦参以下,只五味) 
(张 
治骨蒸方∶ 
天灵盖如梳大,炙令黄碎,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起死人神方。 
又方 水服芒硝一方寸匕,日二服,神良。 


卷十七肺脏方
属性:(凡八类) 

卷十七肺脏方
肺脏脉论第一
属性:(论一首) 
论曰∶肺主魄,魄脏者任物之精也。为上将军使在上行,所以肺为五脏之华盖,并精出 
入谓之魄,魄者肺之藏也。鼻者肺之官,肺气通于鼻,鼻和则能知香臭矣。循环紫宫上出于 
颊,候于鼻下,回肺中荣华于发。外主气,内主胸,与乳相当。左乳庚,右乳辛。肺重三斤 
三两,六叶两耳。凡八叶,有十四童子七女子守之,神名鸟鸿。主藏魄,号为魄脏,随节应 
会。故云∶肺藏气,气舍魄。在气为咳,在液为涕。肺气虚则鼻息利少,气实则喘喝胸凭仰 
息。肺气虚而梦见白物,见人斩血藉藉得其时则梦见兵战。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厥气客于 
肺,则梦飞扬见金铁之器及奇物。 
凡肺脏象金,与大肠合为腑,其经手太阴与阳明为表里。其脉浮,相于季夏,旺于秋, 
秋时万物之所终,宿叶落柯,萋萋枝条。其KT 然独在,其脉为微浮,卫气迟,营气数, 
数则在上,迟则在下,故名曰毛。阳当陷而不陷,阴当升而不升,为邪所中。(二气感激, 
故为风寒所中。)阳中邪则卷,阴中邪则紧。卷则恶寒,紧则为 。寒 相搏,故名曰疟。 
弱则发热浮乃来出旦中旦发,暮中暮发。脏有远近,脉有迟疾,周有度数,行有漏刻。迟在 
上伤毛采,数在下伤下焦。中焦有恶则见,有善则匿。阳气下陷,阴气则温,阳反在下,阴 
反在巅,故名 
秋脉如浮,秋脉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而浮,来急去散, 
故曰浮。反此者病,何如而反?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旁虚,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毛而 
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气逆而背痛,愠愠然。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 
上气见血,下闻病音。 
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肺平。秋以胃气为本,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 
肺病。(《巢源》无不字。) 
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 
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 
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 
肺藏气,气舍魄。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于 
夏。 
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太阴者,行气温皮毛者也。气弗营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 
; 
也。 
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秋金肺旺,其脉微涩而短曰平。反得大而缓 
者,是脾之乘肺。母之归子为虚邪,虽病易治。反得沉濡而滑者,是肾之乘肺,子之乘母为 
实邪,虽病自愈。反得浮大而洪者,是心之乘肺,火之克金为贼邪,大逆,十死不治。反得 
弦细而长者,是肝之乘肺。木之凌金为微邪,虽病即瘥,肝乘肺必作虚。 
右手关前寸口阴绝者,无肺脉也。苦短气咳逆,喉中塞噫逆,刺手阳明,治阳。 
右手关前寸口阴实者,肺实也。苦少气胸中满膨膨与肩相引,刺手太阴,治阴。 
肺脉来,泛泛轻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病,四至脱精,五至死,六 
至命尽,手太阴脉也。 
肺脉,急甚为癫疾,微急为肺寒。热怠惰咳唾血,引腰背胸。若鼻息肉不通,缓甚为多 
汗,微缓为痿漏风(一作偏风),头以下汗出不可止。大甚为胫肿,微大为肺痹,引胸背起 
腰内,小甚为飧泄,微小为消瘅。滑甚为息贲上气,微滑为上下出血。涩甚为呕血,微涩为 
鼠,在颈肢腋之间。下不胜其上,其能喜酸。 
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其濡而散者当病漏(一作灌),汗至今不复散发。 
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 
内也。 
黄帝问曰∶经脉十二,而手太阴之脉,独动不休何也(手太阴本在寸口中。) 
岐伯对曰∶足阳明,胃脉也,胃者五脏六腑之海(胃脉在足趺上大趾间上行三寸,骨解 
中是也,)其精气上清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之也,以息往来,故人一呼脉再动, 
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脉动不止。 
黄帝问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对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胃居其大,五味入于 
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者太阴是也。脏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气口属腑 
脏主,即呼寸口者也。 
扁鹊曰∶肺有病则鼻口张,实热则喘逆胸凭仰息,其阳气壮则梦恐惧等。虚寒则咳息下 
利少气,其阴气壮则梦涉水等。肺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志为忧。忧伤肺,精气并于肺 
则悲也。 
味主秋结满而血者病在胸,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故命曰味主合。 
病先发于肺喘咳,三日之肝胁痛支满;一日之脾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五日之胃腹胀,十 
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 
病在肺,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 
假令肺病南行,若食马肉及獐肉得之。不者当以夏时发,得病以丙丁日也,宜赤药。 
凡肺病之状,必喘咳逆气,肩息背痛,汗出,尻阴股膝挛,髀 足皆痛。虚则少气不 
能报息,耳聋咽干,取其经手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少阴血者。 
肺脉,沉之而数,浮之而喘。苦淅淅寒热,腹满肠中热,小便赤,肩背痛,从腰以上汗 
出,得之房内汗出当风。 
肺病其色白,身体但寒无热,时时咳,其脉微迟为可治,宜服五味子大补肺汤、泻肺散 
。春当刺少商,夏刺鱼际,皆泻之。季夏刺太渊,秋刺经渠,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