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71-诸病源候论-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挽两足指,五息止,引腹中气。去疝瘕,利孔窍。 
又云∶坐,舒两脚,以两手捉大拇指,使足上头下,极挽,五息止,引腹中气遍行身体 
。去疝瘕病,利诸孔窍,往来易行。久行精爽,聪明修长。 

卷之二十痰饮病诸候(凡十六论)
一、痰饮候
属性:痰饮者,由气脉闭塞,津液不通,水饮气停在胸腑,结而成痰。又其人素盛今瘦,水走 
肠间,漉漉有声,谓之痰饮。其为病也,胸胁胀满,水谷不消,结在腹内两肋,水入肠胃, 
动作有声,体重多唾,短气好眠,胸背痛,甚则上气咳逆,倚息,短气不能卧,其形如肿是 
也。 
脉偏弦为痰,浮而滑为饮。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左右侧卧,不息十二通,治痰饮不消。右有饮病,右侧卧;左 
有饮病,左侧卧。又有不消,以气排之,左右各十有二息。治痰饮也。 

卷之二十痰饮病诸候(凡十六论)
二、痰饮食不消候
属性:此由痰水结聚在胸腑、膀胱之间,久而不散,流行于脾胃。脾恶湿,得水则胀,胀则不 
能消食也。或今腹里虚满,或水谷不消化,或时呕逆,皆其候也。 

卷之二十痰饮病诸候(凡十六论)
三、热痰候
属性:热痰者,谓饮水浆结积所生也。言阴阳痞隔,上焦生热,热气与痰水相搏,聚而不散, 
故令身体虚热,逆害饮食,头面吸吸而热,故云热痰也。 

卷之二十痰饮病诸候(凡十六论)
四、冷痰候
属性:冷痰者,言胃气虚弱,不能宣行水谷,故使痰水结聚,停于胸膈之间,时令人吞酸气逆 
,四肢变青,不能食饮也。 

卷之二十痰饮病诸候(凡十六论)
五、痰结实候
属性:此由痰水积聚,在于胸腑,遇冷热之气相搏,结实不消,故令人心腹痞满,气息不安, 
头眩目暗,常欲呕逆,故言痰结实。 

卷之二十痰饮病诸候(凡十六论)
六、膈痰风厥头痛候
属性:膈痰者,谓痰水在于胸膈之上,又犯大寒,使阳气不行,令痰水结聚不散,而阴气逆上 
,上与风痰相结,上冲于头,即令头痛。或数岁不已,久连脑痛,故云膈痰风厥头痛。若手 
足寒冷至节即死。 

卷之二十痰饮病诸候(凡十六论)
七、诸痰候
属性: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或冷,或热,或结实,或食不 
消,或胸腹痞满,或短气好眠,诸候非一,故云诸痰。 

卷之二十痰饮病诸候(凡十六论)
八、流饮候
属性:流饮者,由饮水多,水流走于肠胃之间,漉漉有声,谓之流饮。遇血气痞涩,经络不行 
,水不宣通,停聚溢于膀胱之间,即令人短气。将息遇冷,亦能虚胀。久不瘥,结聚而成癖 

卷之二十痰饮病诸候(凡十六论)
九、流饮宿食候
属性:流饮宿食者,由饮水过多,水气流行在脾胃之间,脾得湿气则不能消食,令人噫则有宿 
食之气,腹胀满,亦壮热,或吞酸,皆其候也。 

卷之二十痰饮病诸候(凡十六论)
十、留饮候
属性:留饮者,由饮酒后饮水多,水气停留于胸膈之间,而不宣散,乃令人胁下痛,短气而渴 
,皆其候也。 

卷之二十痰饮病诸候(凡十六论)
十一、留饮宿食候
属性:留饮宿食者,由饮酒后饮水多,水气停留于脾胃之间,脾得湿气则不能消食,令人噫气 
酸臭,腹胀满,吞酸,所以谓之留饮宿食也。 

卷之二十痰饮病诸候(凡十六论)
十二、癖饮候
属性:此由饮水多,水气停聚两胁之间,遇寒气相搏,则结聚而成块,谓之癖饮。在胁下,弦 
亘起,按之则作水声。 

卷之二十痰饮病诸候(凡十六论)
十三、诸饮候
属性:诸饮者,皆由荣卫气痞涩,三焦不调,而因饮水多,停积而成痰饮。其为病也,或两胁 
胀满,或心胸烦闷,或眼暗口干,或呕逆短气,诸候非一,故云诸饮。其汤熨针石,别有正 
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行左之右之侧卧,闭目,气不息十二通,治诸饮不消。右有饮 
病,右不息,排下消之。 
又云∶ 行气,低头倚壁,不息十二通,以意排之,痰饮宿食从下部出,自愈。 行气 
者,身直颈曲,排气下行而一通,愈宿食。久行自然能出,不须孔塞也。 

卷之二十痰饮病诸候(凡十六论)
十四、支饮候
属性:支饮,谓饮水过多,停积于胸膈之间,支乘于心,故云支饮。其病,令人咳逆喘 
息,身体如肿之状,谓之支饮也。 

卷之二十痰饮病诸候(凡十六论)
十五、溢饮候
属性:溢饮,谓因大渴而暴饮水,水气溢于肠胃之外,在于皮肤之间,故言溢饮。令人 
身体疼重而多汗,是其候也。 

卷之二十痰饮病诸候(凡十六论)
十六、悬饮候
属性:悬饮,谓饮水过多,留注胁下,令胁间悬痛,咳唾引胁痛,故云悬饮。 

卷之二十癖病诸候(凡十一论)
一、癖候
属性:夫五脏调和,则荣卫气理,荣卫气理,则津液通流,虽复多饮水浆,不能为病。若摄养 
乖方,则三焦痞隔。三焦痞隔,则肠胃不能宣行,因饮水浆过多,便令停滞不散,更遇寒气 
,积聚而成癖。癖者,谓僻侧在于两胁之间,有时而痛是也。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 
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云∶卧觉,勿饮水更眠,令人作水癖。 
又云∶饮水勿急咽,久成水癖。 
《养生方·导引法》云∶举两膝,夹两颊边,两手据地蹲坐,故久行之,愈伏梁。伏梁 
者,宿食不消成癖,腹中如杯如盘。宿痈者,宿水宿气癖数生痈。久行,肠化为筋,骨变为 

卷之二十癖病诸候(凡十一论)
二、久癖候
属性:久癖,谓因饮水过多,水气壅滞,遇寒热气相搏,便成癖。在于两肋下,经久不瘥,乃 
结聚成形,弦亘而起,按之乃水鸣,积有岁年,故云久癖。 

卷之二十癖病诸候(凡十一论)
三、癖结候
属性:此由饮水聚停不散,复因饮食相搏,致使结积在于胁下,时有弦亘起,或胀痛,或喘息 
脉紧实者,癖结也。 

卷之二十癖病诸候(凡十一论)
四、癖食不消候
属性:此由饮水结聚在于膀胱,遇冷热气相搏,因而作癖。癖者,冷气也。冷气久乘于脾,脾 
得湿冷,则不能消谷,故令食不消。使人羸瘦不能食,时泄利,腹内痛,气力乏弱,颜色黧 
黑是也。 
关脉细微而绝者,腹内有癖,不能食也。 

卷之二十癖病诸候(凡十一论)
五、寒癖候
属性:寒癖之为病,是水饮停积,肋下弦强是也。因遇寒即痛,所以谓之寒癖。 
脉弦而大者,寒癖也。 

卷之二十癖病诸候(凡十一论)
六、饮癖候
属性:饮癖者,由饮水过多,在于胁下不散,又遇冷气相触而痛,即呼为饮癖也。其状∶胁下 
弦急,时有水声。 

卷之二十癖病诸候(凡十一论)
七、痰癖候
属性:痰癖者,由饮水未散,在于胸腑之间,因遇寒热之气相搏,沉滞而成痰也。痰又停聚流 
移于胁肋之间,有时而痛,即谓之痰癖。 

卷之二十癖病诸候(凡十一论)
八、悬癖候
属性:悬癖者,谓癖气在胁肋之间,弦亘而起,咳唾则引胁下悬痛,所以谓之悬癖。 

卷之二十癖病诸候(凡十一论)
九、酒癖候
属性:夫酒癖者,因大饮酒后,渴而引饮无度,酒与饮俱不散,停滞在于胁肋下,结聚成癖, 
时时而痛,因即呼为酒癖。其状∶胁下弦急而痛。 

卷之二十癖病诸候(凡十一论)
十、酒癖宿食不消候
属性:此由饮酒多食鱼脍之类,腹内痞满,因而成渴,渴又饮水,水气与食结聚,兼遇寒气相 
加,所以成癖。癖气停聚,乘于脾胃,脾胃得癖气不能消化,故令宿食不消。腹内胀满,噫 
气酸臭,吞酸,气急,所以谓之酒癖宿食不消也。 

卷之二十癖病诸候(凡十一论)
十一、饮酒人瘀癖菹痰候
属性:夫饮酒人大渴,渴而饮水,水与酒停聚胸膈之上,蕴积不散而成癖也。则令呕吐宿水, 
色如菹汁、小豆汁之类,酸苦者,故谓之酒癖菹痰也。 

卷之二十痞噎病诸候(凡八论)
一、八痞候
属性:夫八痞者,荣卫不和,阴阳隔绝,而风邪外入,与卫气相搏,血气壅塞不通,而成痞也 
。痞者,塞也,言腑脏痞塞不宣通也。由忧恚气积,或坠堕内损所致。其病腹纳气结胀满, 
时时壮热是也。其名有八,故云八痞。而方家不的显其证状,范汪所录华佗太一决疑双丸方 
,云治八痞、五疝、积聚、伏热、留饮、往来寒热,亦不说八痞之名也。 

卷之二十痞噎病诸候(凡八论)
二、诸痞候
属性:诸痞者,荣卫不和,阴阳隔绝,腑脏痞塞而不宣通,故谓之痞。但方有八痞、五痞或六 
痞,以其名状非一,故云诸痞。其病之候,但腹纳气结胀满,闭塞不通,有时壮热,与前八 
痞之势不殊,故云诸痞。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正坐努腰,胸仰举头,将两手指相对,向前捺席使急,身如共 
头胸向下,欲至席还起,上下来去二七。去胸肋痞、脏冷、 疼闷、腰脊闷也。 

卷之二十痞噎病诸候(凡八论)
三、噎候
属性:夫阴阳不和,则三焦隔绝,三焦隔绝,则津液不利,故令气塞不调理也,是以成噎。此 
由忧恚所致,忧恚则气结,气结则不宣流,使噎。噎者,噎塞不通也。 

卷之二十痞噎病诸候(凡八论)
四、五噎候
属性:夫五噎,谓一曰气噎,二曰忧噎,三曰食噎,四曰劳噎,五曰思噎。虽有五名,皆由阴 
阳不和,三焦隔绝,津液不行,忧恚嗔怒所生,谓之五噎。噎者,噎塞不通也。 

卷之二十痞噎病诸候(凡八论)
五、气噎候
属性:此由阴阳不和,脏气不理,寒气填于胸膈,故气噎塞不通,而谓之气噎。令人喘悸,胸 
背痛也。 

卷之二十痞噎病诸候(凡八论)
六、食噎候
属性:此由脏气冷而不理,津液涩少而不能传行饮食,故饮食入则噎塞不通,故谓之食噎。胸 
内痛,不得喘息,食不下,是故噎也。 

卷之二十痞噎病诸候(凡八论)
七、久寒积冷候
属性:此患由血气衰少,腑脏虚弱,故令风冷之气独盛于内,其冷气久积不散,所以谓之久寒 
积冷也。其病,令人羸瘦,不能饮食,久久不瘥,更触犯寒气,乃变成积聚,吐利而呕逆也 

卷之二十痞噎病诸候(凡八论)
八、腹内结强候
属性:此由荣卫虚弱,三焦不调,则令虚冷在内,蓄积而不散也。又饮食气与冷气相搏,结强 
而成块,有上有下,或沉或浮,亦有根亦无根,或左或右也,故谓之腹内结强。久而不瘥, 
积于年岁,转转长大,乃变成 瘕病也。 

卷之二十一脾胃病诸候(凡五论)
一、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候
属性:脾者,脏也;胃者,腑也。脾胃二气,相为表里。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盛饮食者也;脾 
气磨而消之,则能食。今脾胃二气俱虚弱,故不能饮食也。 
尺脉浮滑,不能饮食;速疾者,食不消,脾不磨也。 

卷之二十一脾胃病诸候(凡五论)
二、脾胃气不和不能饮食候
属性:脾者,脏也。胃者,腑也。脾胃二气,相为表里。胃受谷而脾磨之,二气平调,则谷化 
而能食。若虚实不等,水谷不消,故令腹内虚胀,或泄,不能饮食,所以谓之脾胃气不和不 
能饮食也。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欹身,两手一向偏侧,急努身舒头,共手竞扒相牵,渐渐一时 
尽势。气共力皆和,来去左右亦然,各三七。项前后两角缓舒手,如是似向外扒,放纵身心 
,摇三七,递互亦然。去太仓不和、臂腰虚闷也。 

卷之二十一脾胃病诸候(凡五论)
三、胃反候
属性:荣卫俱虚,其血气不足,停水积饮在胃脘则脏冷,脏冷则脾不磨,脾不磨则宿谷不化, 
其气逆而成胃反也。则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心下牢,大如杯,往往寒热,甚者食已即吐。 
其脉紧而弦,紧则为寒,弦则为虚,虚寒相搏,故食已即吐,名为胃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