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24-医宗己任编-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症兼病
属性:时毒者。感四时不正之气。初发状似伤寒。五七日间。乃能杀人。十日外。不治自愈。诊其 
脉。滑数浮洪沉紧弦涩。皆其候也。浮数者。邪气在表。宜发之。沉实者。邪气在里。当下之。 
此症有阴有阳。有可汗有可下。常见粗工但云热毒。骤用寒凉。不知病有轻重。治有逆从。岂容 
轻忽也。(寒凉不可轻用)头面耳项肿赤痛甚。恶寒口渴。大便闭涩。脉数实者。表里俱实也。 
防风通圣散主之。无表里症。或已汗下。肿不消者。小柴胡加酒连连翘玄参薄荷桔梗鼠粘子天花 
粉和解之。肿甚 痛。汗下不消。宜砭去恶血。内服解毒药。势不可散。欲脓脉 
弱。不溃。宜托里。饥年传染。先因胃虚饮食不节。邪乘虚入。宜从轻治。发散解毒。必加人参 
以固元气。病颐颔肿者。(即俗名虾幕瘟是也。又名曰 腮。)先用败毒散微汗之。次以酒芩连 
(黄连非热甚且缓之。栀芩足矣。)玄参薄荷连翘甘草桔梗升麻鼠粘子频频缓服。大便实者。加 
熟大黄。(此法。即非流行。凡遇见此症。用之自效。)大抵热不止。不可便与谷食。恐助邪热 
也。脉虚。无停滞者不禁。 
x荆防败毒散x 
羌活(臣) 独活(佐) 前胡(佐) 软柴胡(臣) 川芎(佐) 枳壳(佐) 
茯苓(佐) 荆芥(臣) 防风(君) 
上加人参甘桔去荆防。名人参败毒散。立斋加玄参牛蒡子。 
x防风通圣散x 
白芍(臣) 防风(君) 当归(酒洗臣) 川芎(佐) 滑石(臣) 石膏(君) 芒硝 
(使) 桔梗(佐) 荆芥(佐) 麻黄(佐) 薄荷(使) 甘草(臣) 栀子( 
焙臣) 大黄(煨使) 白术(君) 连翘(臣) 黄芩(佐) 生姜(使) 
x普济消毒饮x 
泰和间。民病疫疠。初觉憎寒体重。次传头面肿盛。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舌干口燥。俗 
云大头天行。诸药罔效。明之云。身半以上天之气。邪热客心肺之间。上攻头面而肿。须用下药。 
(大头天行。湿热为肿。木盛为痛。湿热从阳明。木盛从少阳。阳明为邪首大肿。少阳邪出于耳 
前后。) 
黄连(佐) 黄芩(佐) 人参(臣) 桔梗(佐) 生甘草(佐) 陈皮(佐) 
元参(君) 连翘(臣) 板蓝根(使) 马勃(使) 鼠粘子(焙研) 僵蚕(炒二味臣) 
升麻(使) 柴胡(臣)上为末。半用汤调。时时呷之。半用蜜丸。噙化。服尽良愈。或加薄荷 
川芎当归。 咀。每服五钱。水煎。时时稍热服之。如大便硬。加酒煨大黄一钱。或二钱以利之 
。肿势盛者。宜砭刺之。 
x消毒托里散x 
治时毒已经汗下解毒。不消。势欲成脓。未成即消。已成即溃。 
黄 (盐水拌炒) 人参(二味君) 白术(臣) 茯苓(臣) 当归(臣) 芍药(佐) 
川芎(佐) 甘草(臣) 金银花(佐) 白芷(佐) 
水煎。分疮上下。食前后服之。 

卷八西塘感症(下)
感症兼病
属性:按准绳六经治例。与平人同。但初起即须合四物。或加白术黄芩。使热邪不能深入血分。以 
触犯胎气为异耳。又滑润如半夏滑石之类。行血如肉桂附子之类。破血如桃仁牛膝丹皮之类。攻 
下如大黄芒硝之类。俱宜慎之。 
愚按。治感症大法。总以始终照管胃中津液。为第一奥旨。盖邪之所感。皮毛闭塞。气不外 
达。郁而成热。热积皮毛不解。渐而肌肉热矣。渐而各经络无不热矣。渐而热气皆壅塞。阳明腑 
中热矣。此必然之势也。又况后代血气未衰。早御酒肉浓味。胃中素有湿热者多。一旦客热交并 
。区区阴津几何。能当此烈焰燎原乎。凡感症之死。皆由胃汁干枯。是以古人立法。及其邪之在 
表。血气未伤之时。当汗汗之。(所谓开鬼门也)欲热从汗解。则清宁安固。而血气全保不伤矣 
。当其邪之在里。血气渐亏之际。可下下之。(所谓洁净府也。)欲热随便通。则焦灼顿除。而气 
血可徐俟其来复矣。其有血气素亏之人。三四五日之后。不论表症解与未解。里症急与不急。一 
见口干唇裂。舌胎焦黑燥硬。全用滋养清凉。虚甚者。并凉药弗用。纯阴重剂。加人参数钱。升 
发运用。但救得胃中津液不竭。其人必不即死。及其津液渐充。汗自能来。宿物自下。至 
所谓胃中之津液非他即周身血气所化。积叠胃底。此后天之本也。凡人平日之强弱。及遇外感贼 
邪之难治易治。可治不可治。强半凭此。粗工不知。无论新久虚实表里。苟见身热。风药混表。 
一觉闷满。攻中破气杂投。不效。大黄枳朴继进。必求一便。以毕其技能。岂虑热得风而益炽。 
阴被劫而速亡。(二语是感症致死根苗)何其与先贤之意。适相反哉。兹所集说。先后缓急不爽 
。轻重攻补适宜。而大旨所在。总始终照顾阴津。以为胜邪回生之本。(二语是感症治法主脑) 
学人由此。更遍参先贤之书。以尽其精微。极其变化。则感症之道备。而于他症亦思过半矣。( 
东庄批医贯云。当看伤寒论原本。及楼全善纲目。近日喻嘉言尚论篇。亦有发明。此篇与张景岳 
皆本薛新甫。并宜参究。不可求简捷。守一说以误世。)西塘感症者。即废翁董氏所辑入门浅见 
也。是书原本楼氏纲目。折衷损庵准绳。而又参以四明东庄两家。每祖此以救伤寒危症。无不立 
应。家藏此书。经历既久。积验甚多。家大兄因与四明心法东庄医案汇为一编。细加评点。不敢 
私之箧中。谨必诸同好。 
x同怀弟蜚鸣谨识x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