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名:内外伤辨
作者:李杲
朝代:金
年份:公元1115…1234年
序
属性:仆幼自受《难》、《素》于易水张元素先生,讲诵既久,稍有所得;中年以来,更事颇多,诸所延医,
坦然不惑,曾撰《内外伤辨惑论》一篇,以证世人用药之误。陵谷变迁,忽成老境,神志既惰,懒于语
言,此论束之高阁十六年矣。昆仑范尊师曲相奖借,屡以活人为言,谓此书果行,使天下之人不致夭折,
是亦仁人君子济人利物之事,就令着述不已,精力衰耗,书成而死,不愈于无益而生乎!予敬受其言,仅
力疾就成之,虽未为完备,聊答尊师慈悯之志。师,宋文正公之后也。
x丁未岁重九日东垣老人李杲明之题x
卷上
辨阴证阳证
属性:曰甚哉!阴阳之证,不可不详也。遍观《内经》中所说,变化百病,其源皆由喜怒过度,饮食失节,
寒温不适,劳役所伤而然。夫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生发诸阳上升之气,此六者,皆饮食
入胃,谷气上行,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既脾胃有伤,则中气不足,中气不足,则六腑阳气皆绝于
外,故经言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者,是六腑之元气病也。气伤脏乃病,脏病则形乃应,是五脏六腑真气皆
不足也。惟阴火独旺,上乘阳分,故荣卫失守,诸病生焉。其中变化,皆由中气不足,乃能生发耳。后
有脾胃以受劳役之疾,饮食又复失节,耽病日久,事息心安,饱食太甚,病乃大作。
概其外伤风寒,六淫客邪,皆有余之病,当泻不当补;饮食失节,中气不足之病,当补不当泻。举世
医者,皆以饮食失节,劳役所伤,中气不足,当补之
证,认作外感风寒,有余客邪之病,重泻其表,使荣卫之气外绝,其死只在旬日之间。所谓差之毫厘,谬
以千里,可不详辨乎?!
按《阴阳应象大论》云∶“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是八益之邪,乃风邪伤人筋骨。风从上受
之,风伤筋,寒伤骨,盖有形质之物受病也,系在下焦,肝肾是也。肝肾者,地之气。《难经》解云∶肝
肾之气,已绝于内,以其肝主筋,肾主骨,故风邪感则筋骨疼痛,筋骨之绝,则肝肾之本亦绝矣,乃有余
之证也。又云∶“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是七损之病,乃内伤饮食也。《黄帝针经》解云∶适饮食不
节,劳役所伤,湿从下受之。谓脾胃之气不足,而反下行,极则冲脉之火逆而上,是无形质之元气受病
也,系在上焦,心肺是也。心肺者,天之气。故《难经》解云∶心肺之气已绝于外,以其心主荣,肺主
卫。荣者血也,脉者血之府,神之所居也;卫者,元气七神之别名,卫护周身,在于皮毛之间也。肺绝
则皮毛先绝,神无所根据,故内伤饮食,则亦恶风寒,是荣卫失守,皮肤间无阳以滋养,不能任风寒也。
皮毛之绝,则心肺之本亦绝矣,盖胃气不升,元气不生,无滋养心肺,乃不足之证也。
计受病之人,饮食失节,劳役所伤,因而饱食内伤者极多,外伤者间而有之,世俗不知,往往将元气
不足之证,便作外伤风寒表实之证,而反泻心肺,是重绝其表也,安得不死乎?古人所谓实实虚虚,医杀
之耳!若曰不然,请以众人之耳闻目见者证之。
向者壬辰改元,京师戒严,迨三月下旬,受敌者凡半月,解围之后,都人之不受病者,万无一二,既病而
死者,继踵而不绝。都门十有二所,每日各门所送,多者二千,少者不下一千,似此者几三月,此百万人岂俱
感风寒外伤者耶?大抵人在围城中,饮食不节,及劳役所伤,不待言而知。由其朝饥暮饱,起居不时,寒温
失所,动经三两月,胃气亏乏久矣,一旦饱食大过,感而伤人,而又调治失宜,其死也无疑矣。非惟大梁为
然,远在贞 兴定间,如东平,如太原,如凤翔,解围之后,病伤而死,无不然者。余在大梁,凡所亲
见,有表发者,有以巴豆推之者,有以承气汤下之者,俄而变结胸、发黄,又以陷胸汤、丸及茵陈汤下
之,无不死者。盖初非伤寒,以调治差误,变而似真伤寒之证,皆药之罪也。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及,
辄以平生已试之效,着《内外伤辨惑论》一篇,推明前哲之余论,历举近世之变故,庶几同志者,审其
或中,触类而长之,免后人横夭耳!僭易之罪,将何所逃乎?
卷上
辨脉
属性:古人以脉上辨内外伤于人迎气口,人迎脉大于气口为外伤,气口脉大于人迎为内伤。此辨固是,但其
说有所未尽耳。外感风寒,皆有余之证,是从前客邪来也,其病必见于左手,左手主表,乃行阳二十五
度。内伤饮食及饮食不节,劳役过甚,皆不足之病也,必见于右手,右手主里,乃行阴二十五度。故外
感寒邪,则独左寸人迎脉浮紧,按之洪大;紧者、急甚于弦,是足太阳寒水之脉,按之洪大而有力,中见
手少阴心火之脉,丁与壬合,内显洪大,乃伤寒脉也。若外感风邪,则人迎脉缓,而大于气口一倍,或
二倍、三倍。内伤饮食,则右寸气口脉大于人迎一倍,伤之重者,过在少阴则两倍,太阴则三倍,此内
伤饮食之脉。若饮食不节,劳役过甚,则心脉变见于气口,是心火刑肺,其肝木挟心火之势亦来搏肺,经
云∶侮所不胜,寡于畏者是也。故气口脉急大而涩数,时一代而涩也。涩者,肺之本脉;代者,元气不
相接。脾胃不及之脉,洪大而数者,心脉刑肺也;急者,肝木挟心火而反克肺金也。若不甚劳役,惟右关
脾脉大而数,谓独大于五脉,数中显缓时一代也。如饮食不节,寒温失所,则先右关胃脉损弱,甚则隐
而不见,惟内显脾脉之大数微缓时一代也。宿食不消,则独右关脉沉而滑。经云,脉滑者,有宿食也。
以此辨之,岂不明白易见乎。但恐山野间卒无医者,何以诊候,故复说病证以辨之。
卷上
辨寒热
属性:外伤寒邪之证,与饮食失节,劳役形质之病,及内伤饮食,俱有寒热。举世尽将内伤饮食失节,劳役
不足之病,作外伤寒邪,表实有余之证,反泻其表,枉死者岂胜言哉!皆由不别其寒热耳。今细为分解之。
外伤寒邪,发热恶寒,寒热并作。其热也,翕翕发热,又为之拂拂发热,发于皮毛之上,如羽毛之
拂,明其热在表也,是寒邪犯高之高者也。皮肤毛腠者,阳之分也,是卫之元气所滋养之分也。以寒邪
乘之,郁遏阳分,阳不得伸,故发热也。其面赤,鼻气壅塞不通,心中烦闷,稍似袒裸,露其皮肤,已不
能禁其寒矣。其表上虚热,止此而已。其恶寒也,虽
重衣下幕,逼近烈火,终不能御其寒,一时一日,增加愈甚,必待传入里作下证乃罢。其寒热齐作,无有间断也。
其内伤饮食不节,或劳役所伤,亦有头痛、项痛、腰痛,与太阳表证微有相似,余皆不同,论中辨
之矣。内伤不足之病,表上无阳,不能禁风寒也,此则常常有之;其躁热发于肾间者,间而有之,与
外中寒邪,略不相似。其恶风寒也,盖脾胃不足,荣气下流,而乘肾肝,此痿厥气逆之渐也。若胃气平
常,饮食入胃,其荣气上行,以舒于心肺,以滋养上焦之皮肤腠理之元气也;既下流,其心肺无有禀
受,皮肤间无阳,失其荣卫之外护,故阳分皮毛之间虚弱,但见风见寒,或居阴寒处,无日阳处,便恶之
也,此常常有之,无间断者也。但避风寒及温暖处,或添衣盖,温养其皮肤,所恶风寒便不见矣。是热
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而躁热,上
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躁热,作须待袒衣露居,近寒凉处即已,或热极而汗出亦解。彼外伤恶寒发热,岂
有汗出者乎?若得汗,则病愈矣。以此辨之,岂不如黑白之易见乎!
当内虚而伤之者躁热也,或因口吸风寒之气,郁其阴火,使咽膈不通,其吸入之气欲入,为膈上冲脉
之火所拒,使阴气不得入,其胸中之气为外风寒所遏而不得伸,令人口开目瞪,极则声发于外,气不能上
下,塞于咽中而气欲绝。又或因哕因呕因吐,而躁热发必有所因,方有此证,其表虚恶风寒之证复见矣。
表虚之弱,为阴火所乘,躁发须臾而过,其表虚无阳,不任风寒复见矣。是表虚无阳,常常有之,其躁
热则间而有之,此二者不齐,躁作寒已,寒作躁已,非如外伤之寒热齐作,无有间断也。
百病俱有身热,又谓之肌热,又谓之皮肤间热,以手扪之方知者是也,乃肌体有形之热也,亦须皆待
阴阳既和,汗出则愈矣,慎不可于此上辨之,以其虚实内外病皆有之,故难辨耳;只根据此说,病患自觉发
热恶寒之热及躁作之热上辨之,为准则矣。
卷上
辨外感八风之邪
属性:辨外感八风之邪,或有饮食劳役所伤之重者,三二日间特与外伤者相似,其余证有特异名者,若不
将两证重别分解,犹恐将内伤不足之证,误作有余外感风邪,虽辞理有重复处,但欲病者易辨,医者易治耳。
外感八风之邪,乃有余证也;内伤饮食不节,劳役所伤,皆不足之病也。其内伤亦恶风自汗,若在温
暖无风处,则不恶矣,与外伤鼻流清涕,头痛自汗颇相似,细分之特异耳。外感风邪,其恶风,自汗,头
痛,鼻流清涕,常常有之,一日一时,增加愈甚,直至传入里作下证乃罢。语声重浊,高厉有力,鼻息壅
塞而不通,能食,腹中和,口知味,大小便如常,筋骨疼痛,不能动摇,便着床枕,非扶不起。
其内伤与饮食不节,劳役所伤,然亦恶风,居露地中,遇大漫风起,却不恶也,惟门窗隙中些小贼风
来,必大恶也,与伤风伤寒俱不同矣。况鼻流清涕,头痛自汗,间而有之。鼻中气短,少气不足以息,语
则气短而怯弱,妨食,或食不下,或不饮食,三者互有之。腹中不和,或腹中急而不能伸,口不知五谷之
味,小便频数而不渴。初劳役得病,食少,小便赤
黄,大便常难,或涩或结,或虚坐只见些小白脓;时有下气,或泄黄如糜,或溏泄色白,或结而不通。
若心下痞,或胸中闭塞,如刀 之痛,二者亦互作,不并出也;有时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痛
必脐下相火之势,如巨川之水,不可遏而上行,使阳明之经逆行,乱于胸中,其气无止息,甚则高喘,
热伤元气,令四肢不收,无气以动,而懒倦嗜卧。以其外感风寒俱无此证,故易为分辨耳!
卷上
辨手心手背
属性:内伤及劳役饮食不节病,手心热,手背不热;外伤风寒,则手背热,手心不热。此辨至甚皎然。
卷上
辨口鼻
属性:若饮食劳役所伤,其外证必显在口,必口失谷
味,必腹中不和,必不欲言,纵勉强对答,声必怯弱,口沃沫多唾,鼻中清涕或有或无,即阴证也。外伤
风寒,则其外证必显在鼻,鼻气不利,声重浊不清利,其言壅塞,盛有力,而口中必和。伤寒则面赤,
鼻壅塞而干,伤风则鼻流清涕而已。《内经》云∶鼻者肺之候,肺气通于天。外伤风寒,则鼻为之不利。口
者坤土地,脾气通于口。饮食失节,劳役所伤,口不知谷味,亦不知五味。又云∶伤食恶食,伤食明矣。
卷上
辨气少气盛
属性:外伤风寒者,故其气壅盛而有余,内伤饮食劳役者,其口鼻中皆气短促,不足以息。何以分之?盖外伤
风寒者,心肺元气初无减损,又添邪气助之,使鼻气壅塞不利,其面赤,其鼻中气不能出,并从口出,
但发一言,必前轻而后重,其言高,其声壮厉而有力。是伤寒则鼻干无涕,面壅色赤,其言前轻后重,
其声壮厉而有力者,乃有余之验也;伤风则决然鼻流清涕,其声嘎,其言响如从瓮中出,亦前轻而后重,
高揭而有力,皆气盛有余之验也。
内伤饮食劳役者,心肺之气先损,为热所伤,热既伤气,四肢无力以动,故口鼻中皆短气少气,上喘懒
语,人有所问,十不欲对其一,纵勉强答之,其气亦怯,其声亦低,是其气短少不足之验也。明白如此,
虽妇人女子亦能辨之,岂有医者反不能辨之乎?
卷上
辨头痛
属性:内证头痛,有时而作,有时而止;外证头痛,常常有之,直须传入里实方罢。此又内外证之不同者也。
卷上
辨筋骨四肢
属性:内伤等病,是心肺之气已绝于外,必怠惰嗜卧,四肢沉困不收,此乃热伤元气。脾主四肢,既为热
所乘,无气以动。经云∶“热伤气”。又云∶热则骨消筋缓。此之谓也。若外伤风寒,是肾肝之气已绝于